新手爸妈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五花八门的突发事件,新手爸妈经常感觉措手不及、头痛不已。《新妈妈育儿不可不知的1000个生活宜忌》带你走出困惑,总结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新手爸妈做到心中有数。
怀胎十月,宝宝呱呱坠地,带给新妈妈无比的快乐和希望!不过,新妈妈刚开始和宝宝在一起生活时,总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照顾宝宝的时候总觉得束手无策。这时,除了口口相传的经验外,新妈妈亟须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常识。
为了让新妈妈更科学、更精心地呵护宝宝,我们特别编写了此书。书中将新妈妈育儿*关心的几类问题以宜与忌的方式分条列出,突出速查功能,用醒目的宜、忌对比,告诉新妈妈育儿时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本书语言简洁,内容全面,集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新妈妈在本书的指导下,一定能够科学、合理地养育好自己的小宝宝,打开宝宝通向智慧、健康的大门,让宝宝充分感受到关心和爱,从而给宝宝一个绚丽多彩的未来!
顾勇,高级营养师,资深大众健康科普图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营养保健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创立了国内营养阅读专业品牌——营养堂,出版了一系列营养保健科普作品,如《细节决定长寿》系列、《办公室休闲》系列、《健康在于平衡》、《生活智慧王——健康生活金点子5000条》、《给老师的健康枕边书》等。
第一章 科学哺乳宜与忌 / 001
母乳喂养 / 002
宜 / 002
妈妈宜母乳喂养宝宝 / 002
宜尽早为小宝宝开奶 / 002
哺喂宝宝宜选用正确姿势 / 002
宜把握好哺喂宝宝的次数 / 003
每次宜喂宝宝多长时间 / 003
宜隔多久给宝宝喂一次奶 / 004
宜坚持两侧乳房轮流哺喂 / 004
宜给宝宝喂适量温开水 / 004
宜将宝宝未吸尽的母乳挤尽 / 005
宜适当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 / 005
宝宝喝饱奶宜拍拍嗝 / 005
厌奶期宜适当添加辅食 / 005
厌奶期宜改变哺喂方式 / 006
母乳不足宜混合喂养 / 006
宜先喂母乳,再加代乳品 / 006
选择适宜的时间给宝宝断奶 / 006
宝宝断奶宜提前做准备 / 007
宝宝断奶宜采取的方式 / 007
忌 / 008
忌不注意哺乳卫生 / 008
忌给新生宝宝喂奶过晚 / 008
忌舍弃珍贵的初乳 / 008
忌哺乳前给宝宝喂奶粉 / 009
忌随意减少哺喂次数 / 009
忌哺喂宝宝方法不当 / 009
忌躺着给宝宝哺乳 / 010
忌定时给宝宝喂奶 / 010
冷冻母乳忌高温加热 / 010
忌生气时给宝宝哺乳 / 010
宝宝服药前后忌喂奶 / 011
忌让宝宝边吃边睡 / 011
宝宝厌奶时忌停止哺乳 / 011
厌奶期忌强迫宝宝喝奶 / 011
忌白天喂母乳晚上喂奶粉 / 012
忌强行给宝宝断奶 / 012
忌在冬夏两季断奶 / 012
忌断奶后哺喂母乳 / 013
人工喂养 / 013
宜 / 013
哪些宝宝宜人工喂养 / 013
母乳不足宜喂适量奶粉 / 014
宝宝宜哺喂配方奶 / 014
宜选择优质奶粉喂养宝宝 / 014
人工喂养的宝宝宜多喝点水 / 014
宜适当掌握宝宝需要的奶量 / 015
帮宝宝选择适宜的奶瓶、奶嘴 / 015
宜掌握清洗奶瓶的正确方法 / 015
奶粉宜现冲现喝 / 016
忌 / 016
喝配方奶忌乱吃钙片 / 016
宝宝辅食里忌放盐 / 016
宝宝喝配方奶粉忌加糖 / 017
忌给宝宝喝太浓或太稀的奶 / 017
忌给小宝宝喝太甜的奶 / 017
忌用豆奶代替配方奶 / 018
忌给宝宝喝冲调过久的奶 / 018
宝宝喝奶忌过冷或过热 / 018
忌为宝宝频繁更换奶粉 / 018
第二章 营养饮食宜与忌 / 019
添加辅食 / 020
宜 / 020
宝宝成长宜添加辅食 / 020
选择适宜的时间添加辅食 / 020
首次辅食宜选择米粉 / 020
米粉冲调浓度要适宜 / 021
宝宝首次辅食宜量少 / 021
辅食添加的适宜时间 / 021
辅食添加宜一次一种 / 021
宜选择软烂、泥糊状食物 / 022
添加辅食宜从稀到稠 / 022
辅食添加宜慢不宜快 / 022
辅食品种添加宜有序 / 022
辅食数量宜由少到多 / 023
辅食种类宜按时间顺序 / 023
辅食制作食材宜新鲜 / 023
辅食制作宜少量 / 024
辅食制作宜现吃现做 / 024
成品辅食宜冷藏保存 / 024
哺喂宝宝辅食宜注意温度 / 024
宝宝生病时辅食宜清淡 / 024
宝宝辅食宜卫生安全 / 025
宜给宝宝使用素色餐具 / 025
添加辅食宜食物替换 / 025
辅食添加宜注意避开过敏源 / 026
宝宝过敏宜选择的替代食物 / 026
宝宝辅食味道宜多样化 / 026
宜用辅食提高宝宝免疫力 / 027
忌 / 027
辅食添加忌过早 / 027
辅食添加忌过晚 / 027
辅食添加忌过多 / 028
忌强迫宝宝吃辅食 / 028
辅食制作忌过于精细 / 028
忌把辅食当主食 / 028
忌把米粉当主食 / 029
冲调米粉忌水温过高或过低 / 029
冲调米粉忌加糖 / 029
忌用奶瓶喂糊状辅食 / 029
忌米粉和奶粉混合在一起吃 / 030
宝宝辅食里忌放盐 / 030
宝宝忌躺着吃辅食 / 030
忌忽视宝宝对辅食的过敏反应 / 030
宝宝添加辅食忌不足 / 031
宝宝添加辅食忌过量 / 031
忌边吃辅食边喝水 / 031
忌哺喂宝宝成人食物 / 031
忌哺喂宝宝成人嚼过的食物 / 032
忌阻止宝宝手抓食物 / 032
辅食忌重复加热 / 032
制作辅食忌使用铜、铝炊具 / 032
周岁内宝宝忌添加的辅食 / 033
营养饮食 / 033
宜 / 033
宝宝饮食宜做“加法” / 033
宝宝饮食宜做“减法” / 033
宝宝饮食宜做“乘法” / 034
宝宝饮食宜做“除法” / 034
宜多给宝宝吃新鲜蔬菜 / 034
哺喂宝宝蔬菜宜引导 / 034
宝宝的饮食宜清淡 / 035
宝宝的饮食宜温软 / 035
宜适当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 035
宜适当多吃富含铜的食物 / 035
宜适当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 036
宜适当多吃富含锌的食物 / 036
宝宝饮食宜粗细粮搭配 / 036
宝宝饮食宜花样搭配 / 037
宝宝饮食制作宜少油 / 037
蛋白质补充宜适量 / 037
宝宝宜少吃高糖食物 / 038
给宝宝选适宜吃的鱼 / 038
宝宝宜吃些菌类食物 / 038
两餐之间宜添加零食 / 038
宝宝吃坚果宜注意 / 039
宜吃芝麻酱、奶酪补钙 / 039
宝宝早餐宜吃好 / 040
宝宝晚餐宜吃饱、吃好 / 040
宝宝适宜三餐两点 / 040
宝宝补充高钙奶宜谨慎 / 040
宝宝宜少吃反式脂肪食物 / 041
宝宝吃水果宜适量 / 041
吃水果的时间宜讲究 / 041
宜配合宝宝体质吃水果 / 042
说实话,我最初拿起这本书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因为市面上的育儿书实在太多了,大多是重复信息,翻几页就想放弃。然而,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却出乎我的意料地“接地气”。它没有使用太多专业的医学术语,即使涉及到一些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也是用最直白、最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很有亲切感。尤其欣赏的是,它对“妈妈的感受”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很多育儿书只关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却忽略了新手妈妈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迷茫。这本书中穿插的一些“自我关怀”的篇幅,简直是及时雨。它提醒我们,只有妈妈状态好了,育儿之路才能走得更远。那些关于如何应对婆媳育儿观念差异的小建议,既巧妙又高情商,帮助我们在维护家庭和睦的同时,也坚守了我们自己的科学育儿理念。这种面面俱到的关怀,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贴心的、时刻在线的“育儿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柔和的色调和亲切的插图立刻让人感到一种安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那些小小的生活窍门和注意事项,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教条式的说教,而是像邻家那位经验丰富的阿姨在跟你拉家常,娓娓道来。初为人母的焦虑感,常常让人在海量的育儿信息中迷失方向,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的“恰到好处”。它没有试图涵盖所有理论深奥的育儿学说,而是聚焦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那些“细节”。比如,关于宝宝的穿着,不同的季节和室内外温差如何把握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再比如,处理突发小状况时的镇定心法,这些都是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实战经验”。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建立“睡眠仪式”的那一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建立”,而是细致地描述了每一步声音、光线、抚触的顺序和作用,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从而更有信心地去执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新手妈妈,而是一个有准备、有章法的家庭育儿管理者。这种从“恐慌”到“掌控”的心理转变,这本书功不可没。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它对“育儿个性化”的尊重。它没有试图将所有宝宝都塑造成一个标准模子里的成品。相反,它反复强调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脾气,父母的任务是去“读懂”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改造”他。书中提供的那些“宜忌”列表,更像是一个参考框架,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铁律。举个例子,关于如何处理宝宝的哭闹,它列举了多种可能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你“只有这一种方法有效”。这种开放式的引导,鼓励我们去实践、去总结,最终形成一套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的育儿哲学。这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育儿观,远比死记硬背一堆规则来得更有价值。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各种用品选择时的客观性,没有过多地推销昂贵的产品,而是教我们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也为阅读体验加分不少。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大量使用了简洁的图示、清晰的要点列表和适当的留白,使得即使在疲惫不堪的深夜,我也能轻松地捕捉到重点信息。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知识,文字的精准度和实用性是它的核心卖点。读起来感觉非常高效,没有浪费我任何时间在无谓的寒暄上。比如,它对“安全隐患排查”的讲解,直接就是一份清单式的检查表,让你像走流程一样,一步步确保家里的环境对宝宝来说是绝对安全的,这种直击痛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新晋父母时间宝贵的理解。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并不是把书束之高阁,而是把它放在了床头柜最容易拿到的地方,经常会随手翻阅某一个章节进行回顾和确认,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我育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桌面参考手册”。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信息的检索效率非常满意。它不像一些厚重的百科全书那样需要你从头到尾仔细研读,而是被巧妙地划分成了若干个清晰的小模块,每个模块针对一个具体的日常场景或问题。我习惯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找到答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当宝宝突然出现某种轻微的、但让人担心的症状时,我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异常反应速查”部分,快速对比和判断是否需要即刻就医,或者可以先采取哪些家庭舒缓措施。这种“即时反馈”的设计,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焦虑。而且,它并不鼓励“过度干预”,很多地方都在强调“观察”和“相信宝宝的自我调节能力”,这对于我这种容易神经质的新手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减压阀”。很多细节的处理方式,比如如何让宝宝爱上辅食、如何安全地进行亲子早教游戏等,都充满了生活智慧,是那种你试了之后会感叹“原来可以这么简单”的实用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