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的设计也体现出一种对经典应有的尊重,它的字体选择和段落留白,都让人在长时间阅读后依然感到舒适。但抛开这些硬件条件,真正吸引我的是作者在引言和结论部分所展现出的那份对人类沟通本质的深切关怀。他不仅在解释亚里士多德“说了什么”,更在追问“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认真研读这些内容”。这种超越时代的追问,使得这本书拥有了一种历久弥新的力量。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这个充斥着碎片化信息和情感操纵的现代社会中,对清晰、正直的说服艺术的极度匮乏。读完后,我感到一种被唤醒的责任感,意识到掌握和批判性地使用语言,对于维护任何形式的健康共同体都至关重要。这是一部能改变你思考和表达方式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语境化”的坚持。作者似乎非常警惕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抽离出其诞生的社会背景进行“真空包装”。因此,书中对于雅典民主的运作机制、公民大会的角色,以及法庭辩论的实际形态,都有相当篇幅的铺陈和勾勒。这种扎根于历史的解释方法,使得《修辞术》中的许多理论不再是孤立的学术命题,而是成为了城邦政治生活的“操作手册”或“思维工具”。对于那些对政治哲学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展示了理论如何直接塑造和影响一个社会赖以运转的公共话语空间。我甚至觉得,如果不了解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个城邦环境,就很难真正理解亚里士多德为何如此看重“即时反应”和“听众心理分析”。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避免了陷入那种僵硬的、只有同行才能理解的“行话”泥潭。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和画面感,这对于一个探讨“言辞艺术”的文本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书桌前,一边对照着古希腊的文本,一边沉思着如何用最清晰、最富有启发性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传达出来。这种对“表达”本身的重视,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它不像某些西方古典学译注那样显得过于疏离或古板,反而多了一层与当代读者对话的热情。读完后,我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论点”这件事,有了一个全新的、结构化的认知框架,这远远超出了单纯的“修辞技巧”学习范畴。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硬核”的,但绝对物有所值。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精力和专注力去啃读的学术精品。作者对于《修辞术》中那些关于情感(pathos)、信誉(ethos)和逻辑(logos)的经典划分,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剖析和延展,这种深度挖掘的力度,即便是那些自认为对古典学有所涉猎的人,也会感到耳目一新。特别是关于“修辞的伦理面向”的处理,作者没有回避亚里士多德理论中可能存在的张力,反而将其置于城邦道德建设的框架下进行审视,这种批判性的继承姿态,显得极为成熟和负责任。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花时间回味其论证的层次,感觉到自己的思维结构似乎也因此被重新打磨了一遍,那是一种知识累积带来的扎实感。
评分这本《修辞术与城邦》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对亚里士多德原著的精准把握。尽管我可能不是专业的古典文献学者,但即便是带着普通读者的视角,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逻辑力量和历史厚重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体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穿透性洞察力,他不仅仅是在翻译或解释,更像是在重构那个时代雅典城邦的政治与社会语境,将晦涩的理论融入到具体的公民生活中去。那种对“说服的艺术”在民主实践中核心地位的强调,让我对修辞学不再抱有“花言巧语”的刻板印象,而是看到了它作为一种公共理性工具的价值。全书的论述节奏张弛有度,既有对术语的严谨考证,又不失对宏观哲学思想的探讨,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息。这本书无疑为希望深入理解西方思想源头的读者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指南,它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从古代文本到现代理解的坚实桥梁。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包装精美,快递很快,内容也不错,总之很棒!
评分物美价廉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评分满意
评分讲稿而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空间叙事研究》既全面研究了传统的以文字写成的文学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也深入考察了本身就被理论家们称之为“空间艺术”的图像的空间叙事问题(跨媒介),还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历史叙事领域(跨学科),对历史叙事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龙迪勇本人的学术修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书、读过的书是相当多的,而他的理论修养和文学史、艺术史方面的学识在同行中也经常被传为美谈),也是他能够在如此宽阔的锋面上游刃有余的条件:只有把这个似乎形而下的问题哲学化、抽象化,才有可能潜到别人未敢到达的根源涌发的大海深处。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