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似乎都已经被用滥了。但如果要问,什么是战略?或者问战略的历史是怎样的?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楚。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的这本《战略:一部历史》(Strategy: A History),对于“战略”的起源和演变做了一番梳理。
在讲述了“战略”的希腊神话与圣经源头后,弗里德曼先后研究了重“智胜”的孙子、强调“狐狸”与“狮子”兼学的马基雅维利,以及认清了“政治-军事”关系的克劳塞维茨。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战略”的三个维度:一个是军事领域的“力之战略”(Strategy of force);第二个是“底层战略”( Strategy from bellow),主要存在于政治动员领域;第三个是所谓“顶层战略”(Strategy from above),主要针对商业领域而言。最后,他讲述了当代社会科学如何重塑我们对战略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说弗里德曼的这本书对于读者认识“战略”这个概念有正本清源的效果。
《战略:一部历史(套装共2册)》 梳理了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战略理论,从思想史的维度可见“战略”渗透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作者认为,从大卫使诈击败哥利亚直至当代经济领域中运用的博弈论,战略的核心在于我们是否有可能操纵并塑造环境,抑或只是成为不可抗拒力量的受害者。环境的不可预知性使战略既具挑战,又富戏剧性;很少有哪个军队、企业或国家能够接二连三地预测事态发展,每一次实践都不可能与预期相吻合。因此,战略是流动的、灵活的,它受制于起点,而不囿于终点。
作者:(英国)劳伦斯·弗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 译者:王坚
劳伦斯·弗里德曼自1982年起任伦敦国王学院教授,2003年成为副院长。1995年他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成员,并于1996年获得司令勋章(CBE),1997年他被指定为官方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历史学家。2003年,弗里德曼获得爵级司令勋章(KCMG)。他从2009年开始供职于英国官方伊拉克战争调查机构。弗里德曼教授在核战略和冷战领域著述颇丰,经常就当代安全问题发表时事评论。他的新著作《选择敌人:当美国遭遇中东》获得了2009年度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和威斯敏斯特公爵军事文学奖。
王坚,生于1971年,北京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专业,后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先后任驻泰国和欧盟站站长兼首席记者,作品多次获得奖项,撰有专著《欧盟完全手册》。
马娟娟,浙江人。1991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现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讯节目监制。
《战略:一部历史》无疑是我多年以来读过的雄心勃勃的书了……任何人都会对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异议,但没有人能否认它带给自己的充实感和智力挑战。它将会作为经典留存于世。”——马克·斯托特,《战争困境》作者
这是一部迷人的作品,回顾了我们创建明智决策时所能用到的各种工具。——谢里丹·乔宾斯,世界经济论坛博客
劳伦斯·弗里德曼展现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战略思想家,他认为相比权力平衡,战略在更大程度上是源自形势的核心艺术。——约瑟夫·奈,哈佛大学教授,《权力大未来》作者
这是一次历经古往今来、世事变迁,有关战略思想含义和结果的非凡浩大之旅。弗里德曼在该领域堪称大师,他凭借卓越的能力解开了有关战略复杂性和各种悖论的诸多曲折。——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阿德莱·史蒂文森,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
这是一部绝妙之作——战略领域的社会科学家全面、深刻地综述了战略的本质。从战略来看:历史是清晰而冷静的,时而可悲,时常讽刺,给人启示。——菲利普·罗比特,《阿基里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作者
第一部分 起源
第二部分 武力的战略
第三部分 底层的战略
第四部分 上层的战略
第五部分 战略理论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立刻就让人感受到了内容的厚重。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印刷清晰,即便是最小的字号也看得清楚,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过渡时采用的留白设计,既有节奏感,又像是给读者一个喘息的空间去消化前一部分的信息。装帧的设计风格非常大气,封面那种低调而富有力量感的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战略”这个宏大主题。我特地观察了目录页和索引页的编排,逻辑性极强,检索起来非常方便,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特定资料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装订工艺看起来极其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和携带,也不用担心书脊会松脱,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社对经典作品应有的尊重。初次翻阅时,我就被这种精心的设计所折服,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案头良物,每一次触碰都能带来一种仪式感,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对即将展开的知识旅程充满了敬意与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教会我如何跳出线性思维,去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以前我看待冲突或竞争,往往会习惯于用非黑即白的对立视角去评判,但读完之后,我开始学着用“系统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每一个战略选择都是在无数相互制约的变量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特别是当作者分析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思想的演变时,那种对普适性原则的提炼,非常具有启发性。这些原则即便放在今天的商业竞争或者个人规划中,依然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答案,而是一套可以套用到任何复杂情境中去分析问题的“元工具”,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比记住几个历史案例要来得重要和持久。
评分我必须提到的是,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堪称大师级别。它在处理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之间的切换时,显得游刃有余。有时,篇幅会迅速拉远,展现出跨越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宏观历史脉络和文明兴衰的磅礴气势,让人感受到时间洪流的不可抗拒;但紧接着,叙事笔锋又会瞬间聚焦到某个特定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内心挣扎和临门一脚的决定上,那种紧张感和代入感是无与伦比的。这种“远景”与“特写”交替出现的叙事手法,有效避免了历史著作常见的枯燥感和信息堆砌,保证了阅读体验的始终饱满。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读到凌晨,只为了看到下一个决策的结果,这种对读者注意力的掌控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绝非一般的学术专著所能比拟。
评分我通常阅读历史书籍会关注作者对史料的引用和解读深度,而这一套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扎实。它并非仅仅罗列事件的年表,而是深入剖析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决策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环境制约。比如,在探讨某个关键战役的部署时,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兵力调动,更重要的是,他细致地还原了当时决策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时间压力以及政治博弈的复杂图景。很多我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战略必然性”,在作者的梳理下,显得充满了偶然性和巨大的风险,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战略”二字的理解边界。这种对“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追问,贯穿始终,使得阅读过程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对于那些想要超越表面叙事、理解历史深层驱动力的读者来说,这种对内在逻辑的挖掘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是相当可观的,它绝不是一本“睡前读物”,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专注力和思考时间。我个人采用了“精读”结合“标记”的方式来消化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几乎用完了两支荧光笔来标记那些我认为是核心论点和关键转折点的地方,光是整理这些标记就已经是一次深入的知识内化过程。书中的某些概念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或特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如果读者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可能需要搭配一些辅助性的参考资料,但这绝不是缺点,反而是它“硬核”含金量的体现。它对读者的智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对于那些真正渴望挑战自我、深入探究历史深层逻辑的求知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智力攀登,读完后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简单的“有趣”来概括的。
评分期刊《选择》(Choice)2014年度“杰出学术著作”之一
评分相反的,东印度公司此时拥有一支有纪律、有经验的军队
评分,它得以从其在金奈的基地出发不受任何其它殖民强国的影响保障其从孟加拉到加尔各答的利益。与此同时,当地统治者依然反抗东印度公司的统治。
评分迷上了甲骨文系列,这个系列的体裁,选材,翻译,和印刷都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希望今年能多读几本!
评分青春不会变
评分很好 ,618年中大促甲骨文系列一次性买了好多本,剩下的以后可以慢慢买,。 乘着满100减五十的活动还可以领券, 看着满满一书柜的书 很满足 以后慢慢看
评分书还是很不错的 ,这套丛书挺经典的,趁着这次活动囤一波,折扣还是很给力的,以后慢慢看,京东的图书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支持下~
评分甲骨文这套书陆陆续续在买,这次活动价格还不错,单本核算下来价格不算太高,一下买了将近20本!客服态度不错,有什么问题及时能解决,这家店值得收藏,搞活动还会来!
评分“战略”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似乎都已经被用滥了。但如果要问,什么是战略?或者问战略的历史是怎样的?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楚。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的这本《战略:一部历史》(Strategy: A History),对于“战略”的起源和演变做了一番梳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