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译注/最新增订版/繁体横排

周易译注/最新增订版/繁体横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寿祺,张善文 著
图书标签:
  • 周易
  • 易经
  • 占卜
  • 哲学
  • 传统文化
  • 古籍
  • 经典
  • 译注
  • 繁体
  • 横排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58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5514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8
字数:700000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周易译注》以阮刻《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进行译注,主要内容包括原文、译文、注释、说明、总论,还附有多幅插图,是初学《周易》者的必备图书。本书稿原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已再版4版,今推出新增订版。

本书稿以“详细见长”,逐句详加注释,译文通俗易懂,并且做深入而简明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总论。前有长篇导读,后附《读〈易〉要例》,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是公认的从思想角度译注的《周易》读本。


目录

卷首

前言/1

读《易》要例/31

《易图》述略/42

译注简说/57

卷一

乾卦第一/1

坤卦第二/21

屯卦第三/34

蒙卦第四/43

卷二

需卦第五/51

讼卦第六/58

师卦第七/65

比卦第八/72

小畜卦第九/78

履卦第十/86

泰卦第十一/93

否卦第十二/100

卷三

同人卦第十三/108

大有卦第十四/114

谦卦第十五/121

豫卦第十六/127

随卦第十七/134

蛊卦第十八/140

临卦第十九/146

观卦第二十/152

噬嗑卦第二十一/159

贲卦第二十二/166

卷四

剥卦第二十三/174

复卦第二十四/181

无妄卦第二十五/188

大畜卦第二十六/194

颐卦第二十七/202

大过卦第二十八/208

坎卦第二十九/215

离卦第三十/222

卷五

咸卦第三十一/229

恒卦第三十二/236

遯卦第三十三/242

大壮卦第三十四/249

晋卦第三十五/255

明夷卦第三十六/262

家人卦第三十七/269

睽卦第三十八/276

卷六

蹇卦第三十九/285

解卦第四十/292

损卦第四十一/299

益卦第四十二/307

夬卦第四十三/315

姤卦第四十四/323

萃卦第四十五/330

升卦第四十六/338

卷七

困卦第四十七/345

井卦第四十八/353

革卦第四十九/360

鼎卦第五十/368

震卦第五十一/376

艮卦第五十二/383

渐卦第五十三/390

归妹卦第五十四/397

卷八

丰卦第五十五/405

旅卦第五十六/413

巽卦第五十七/419

兑卦第五十八/425

涣卦第五十九/431

节卦第六十/438

中孚卦第六十一/444

小过卦第六十二/451

既济卦第六十三/458

未济卦第六十四/465

卷九

系辞上传/473

系辞下传/507

卷十

说卦传/544

序卦传/573

杂卦传/581

卷末

主要引用书目/587

新版修订本跋/597


前言/序言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传世文献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这部奇书的思想光华,是通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恍惚窈冥的象征色彩。它所蕴蓄的丰富变化的哲理出现之际,人们对之既向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上传》)。随着历史的推进,自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之后,学人对《周易》的认识逐代加深,《易》学著述层出不穷,然而,同时产生的种种扑朔迷离的猜测、附会之说却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遂使本属“玄学”的《周易》思想被涂上一重又一重“幻想和奇想”的“附加色”。尚秉和先生有感于这一情状,慨而叹曰:“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苟非真知灼见之士,为扬搉其是非,厘订其得失,后学将胡所适从哉?”①

处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在辨析旧说的基础上,科学地发掘这部古老的哲学著作的真正价值,品评、确立其在中国哲学史、世界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当然,进行这项工作的首要步骤,是先须正确地理解《易》学研究中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周易》的创作过程、时代背景、命名之义、经传大旨,以及历代《易》学的源流派别、今天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等。这些问题虽有种种成说,却多数未臻一致。笔者固不敢辄论前贤是非,谨就见识所及,采摭可取的说法,在简述《周易》经传基本内容的同时,结合上述问题略作分析,以期有助于读《易》、研《易》者探索打开易学大门的最初途径。

……



《易》之道,天地人的永恒智慧 《易经》,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经典,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更是我们理解宇宙运行规律、洞察人生百态、指导实践智慧的百科全书。它以其深邃的哲理、精妙的象数、包罗万象的智慧,吸引着无数智者哲人孜孜不倦地研习探索,也为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易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一本单纯的史书、论说文,亦非一套武功秘籍,而是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万物变化的方法论,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哲学体系。它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个不断变化、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并通过“象”、“数”和“辞”的结合,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 象:天地万物的缩影,宇宙奥秘的图腾 《易经》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象”。“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象,也是宇宙万物的缩影。乾卦的“天”,坤卦的“地”,震卦的“雷”,巽卦的“风”,坎卦的“水”,离卦的“火”,艮卦的“山”,兑卦的“泽”,这八个基本卦象,不仅代表了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元素,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乾卦(☰): 代表天,象征着刚健、创造、进取。它告诉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主动的、无限的,如同日夜不息的太阳,不断地推动着事物的生长和发展。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便是对这种创造性力量最精辟的概括,它指引我们,凡事要遵循“元”(始)、“亨”(通)、“利”(和)、“贞”(正)的原则,才能成就伟业。 坤卦(☷): 代表地,象征着柔顺、包容、承载。它与乾卦相对,却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天地万物的根基。坤卦的卦辞“坤,元,亨,利,贞”同样指向了“元、亨、利、贞”,但其内涵则侧重于顺应自然、厚德载物,如同大地般滋养万物,默默奉献。 其他六卦: 震(雷)象征着动,巽(风)象征着入,坎(水)象征着险,离(火)象征着明,艮(山)象征着止,兑(泽)象征着悦。这些卦象的组合,便构成了错综复杂、变化无穷的世界。 《易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这些简单的卦象,将抽象的哲学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使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宇宙万物的运行逻辑。每一卦的卦象,都仿佛是一幅描绘宇宙图景的工笔画,蕴含着天地造化的玄机。 二、 数:变化的规律,宇宙运行的节律 “数”是《易经》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和量化。《易经》中的“数”与阴阳、卦象紧密相连。例如,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卦爻中的阳爻(—)和阴爻(--)就是最基本的“数”的表现。 阴阳相推,生生不息: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构成,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驱动着事物的变化。从无极到太极,从太极生两仪(阴阳),从两仪生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再到八卦,最后推演出六十四卦,这是一个“数”由简到繁、由简入深的过程。 六十四卦,万物之象: 六十四卦由八个基本卦象两两组合而成,每一个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一种特定的变化趋势。它们如同一个精密的坐标系,囊括了人生和社会中的各种可能。例如: 乾为天(☰☰): 纯阳之卦,代表刚健、创业、开端。 坤为地(☷☷): 纯阴之卦,代表柔顺、承载、孕育。 屯(☵☳): 水雷屯,象征着万物初生,艰难起步。 蒙(☶☵): 山水蒙,象征着蒙昧、启蒙、学习。 讼(☰☰): 天水讼,象征着争讼、纠纷。 师(☷☳): 地雷师,象征着军队、大众。 比(☷☱): 地水比,象征着亲比、团结。 临(☶☷): 山地临,象征着君临、统治。 泰(☷☰): 地天泰,象征着吉祥、安宁,阴阳调和。 否(☰☷): 天地否,象征着不通、闭塞,阴阳失调。 观(☴☷): 风地观,象征着观察、见识。 晋(☳☴): 雷风晋,象征着前进、光明。 豫(☷☳): 地雷豫,象征着安逸、预兆。 随(☳☱): 雷泽随,象征着随从、跟随。 蛊(☶☴): 山风蛊,象征着腐败、革新。 鼎(☴☶): 风火鼎,象征着烹饪、治理。 震(☳☳): 雷雷震,象征着震动、变革。 艮(☶☶): 山山艮,象征着停止、阻碍。 兑(☱☱): 泽泽兑,象征着喜悦、说。 乾(☰☰): 天天乾,至刚之极,物极必反。 坤(☷☷): 地地坤,至柔之极,亦物极必反。 这些卦象的解读,都离不开“数”的推演和“象”的体悟。通过对卦象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三、 辞:智慧的言说,人生哲理的阐释 “辞”是《易经》的文字部分,包括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系辞等。它们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阐述了卦象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卦辞: 对每一卦的整体意义进行阐述。例如,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简洁地概括了其刚健、创造、开创的精神。 爻辞: 对卦中每一爻的意义进行阐述。每一爻都代表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爻辞则为我们在不同阶段的行为提供指导。例如,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告诫我们在不成熟的时机要韬光养晦;上九爻“飞龙在天”,则意味着成功在望,可以施展抱负。 彖辞: 对卦辞进行解释和发挥。 象辞: 用自然界的物象来解释卦象的含义。 系辞: 《系辞传》是《易经》中最具哲学深度的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宇宙观、人生观,被誉为《易经》的“哲学总纲”。它深入探讨了阴阳、五行、变化、天人合一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易经》的钥匙。 《易经》的“辞”如同智者的人生箴言,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它们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对道德修养的指引。研读《易经》的“辞”,我们能够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 易学之道,学以致用 《易经》的智慧,不仅在于其理论的深刻,更在于其“致用”的精神。它并非仅仅供人研究,而是引导人们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指导日常生活、社会治理、个人修身。 知微见著,洞察先机: 《易经》强调“见微知著”,通过对事物细微变化的观察,预见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把握时机、规避风险至关重要。 刚柔相济,中庸之道: 《易经》的阴阳思想,倡导在刚健与柔顺之间找到平衡,在极端与中庸之间做出选择。这体现在个人修养上,便是既要坚守原则,又要灵活变通;体现在社会治理上,便是既要严明法度,又要体恤民情。 顺应天道,以柔克刚: 许多卦象都揭示了顺应自然、以退为进的智慧。例如,“上善若水”,水之柔弱,却能穿石,更能容纳百川,正是“以柔克刚”的生动写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易经》赠予我们的人生两大准则。它们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同时也要心怀宽广,包容万物。 五、 传承与现代意义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其智慧历久弥新,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哲学思辨: 《易经》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框架,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本质。 决策指导: 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易经》提供的“象”和“数”的分析方法,以及对变化趋势的把握,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心理调适: 《易经》对人生起伏、顺逆变化的深刻洞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调整心态,保持平和。 文化传承: 研习《易经》,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易经》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经典。它的博大精深,不容一蹴而就。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每一次的实践,都会有新的感悟。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它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应对人生挑战的智慧。 本书的问世,旨在以更加清晰、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易经》这部伟大的经典呈现给广大读者。通过对原文的精译和详尽的注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跨越时空的阻隔,直接领略《易经》的古老智慧,体悟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将这份宝贵的智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之中,从而实现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愿《易经》的智慧,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术数理论有长期兴趣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历史脉络梳理上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易经》文本本身的解读,更像是一部小型易学史的缩影。从早期卦象的形成,到孔子及儒家学派的阐发,再到后世各个流派(如象数派、义理派)之间的争鸣与融合,都有清晰的勾勒。这种宏观的视角,对于理解《周易》如何演变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典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在整合浩瀚的学术资源时所下的苦功,他们没有简单地罗列史料,而是通过精妙的编排,将这些知识点编织成一张逻辑严密的网。对于希望追溯本源、理解易学思想精髓的人而言,这种体系化的梳理比零散的知识点学习要有效得多,它构建起了一个扎实的理论框架。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无可挑剔。从外封到内页,都透着一股古典雅致的气息,繁体横排的排版方式,对于习惯了现代印刷习惯的人来说,初看或许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种阅读的仪式感和沉静感是其他版本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者对古籍原貌有偏好的读者来说,这种呈现方式无疑是一种享受。装帧的精良也使得它在书架上独具一格,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那些细微的字体雕琢、清晰的印刷质量,都体现了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整体来说,从视觉和触觉上,这本书已经为一次深入的阅读体验做好了完美的铺垫,让人充满期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寻那深奥的智慧。

评分

我必须提到的是,这本书的增订部分带来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相较于旧版,这次更新明显吸收了近些年来学术界在古籍校勘、出土文献比对等方面的新成果。这对于一部涉及古代经典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新的考古发现或新的文献解读,都有可能修正过去的一些定论或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特意对比了几个关键的争议性段落,发现新版在对这些疑难点的处理上,确实更加审慎和具有时代前沿性。这种与时俱进的修订态度,保证了这本工具书的学术生命力和权威性,使得它不仅仅是一部对经典的记录,更是一部在不断完善和自我迭代中的学术成果,这对于追求知识准确性和前沿性的读者来说,是选择此书的最有力保障之一。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那详尽且层层递进的注释体系。很多关于《周易》的解读版本,要么过于艰涩难懂,要么为了迎合大众而流于表面,但这一版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保留了原典的古朴和严谨,又通过现代学术的研究成果,对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和阐发。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爻辞和卦辞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将不同学派的观点并陈,让读者能多维度地理解古人的思想脉络,而不是被单一的解释所局限。这种详尽的注释,对于一个想要系统学习易学体系的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消解了传统经典阅读中最大的障碍——语言和思想的鸿沟,让晦涩的哲思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清晰的结构布局和优秀的排版设计。繁体横排虽然需要时间适应,但一旦习惯,那种横向的阅读流畅感,配合着规范的引文和注释标记,使得跨页时的信息定位非常迅速准确。特别是当涉及到复杂的卦象图示或者表格对比时,横排的版式能够提供更宽阔的视野,避免了竖排时信息被压缩或中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文的字号和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这说明出版方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专业读者长时间案头的需求,将“可读性”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研读过程,变成了一种较为舒适的智力探索之旅。

评分

意想不到,提前一天收到,開卷就有收獲!愛惜讀之,專裹一書皮保護!

评分

非常好的书,谢谢。。。。

评分

还没有看,应该不错,要好好研究

评分

印刷很好,质量不错,很喜欢

评分

印刷很好,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说文解字,参考必备。

评分

有一点点撞到了QAQ

评分

质量保证,值得大家学习。

评分

不错,不错,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