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

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益埃毕教育 著
图书标签:
  • BIM
  • Revit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信息模型
  • 建筑工程
  • 软件教程
  • 考试
  • 技能提升
  • AutoCAD
  • 数字化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81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53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字数:6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本书围绕BIM 一级考试展开,知识点全面、语言通俗,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学习,特别是对于准备参加全国BIM 一级考试的读者,书中提供了详细的真题解析,帮助考证人员掌握解题思路和考试技巧。书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建筑建模时各个功能区面板命令的使用方法,读者除了需要掌握不同项目环境下各个系统族命令的使用,还应着重了解内建模型(含内建体量)、面模型、族编辑器环境、概念体量环境和二维族等。书的最后以实际项目为案例,完整地剖析了建模流程和命令使用,为读者梳理了知识点,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知识点框架体系。同时,也为参加考试的读者制订良好的时间分配计划,力争做到“会做的不丢分,不会的尽量拿分”。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建设工程类相关专业的软件教材,还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本专科学生自学备考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 章 BIM 基础知识概述 1
1.1 BIM 技术简介 1
1.2 BIM 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具体
应用 1
1.3 国内BIM 发展历程 4
1.4 BIM 相关软件 4
1.5 Autodesk 施工行业解决方案 6
1.6 Revit 学习资料获取 7
第2 章 Revit 术语 9
2.1 Revit 运行环境 9
2.2 Autodesk Revit 基本术语 9
第3 章 Revit 2014 界面介绍 13
3.1 应用程序菜单 13
3.2 快速访问工具栏 19
3.3 功能区选项卡 20
3.4 上下文选项卡 23
3.5 选项栏、状态栏 25
3.6 属性选项板与项目浏览器 25
3.7 View Cube 与导航栏 28
3.8 视图控制栏 30
3.9 图元选择控制栏 34
本章小结 36
第4 章 Revit 基本操作 37
4.1 项目打开、新建和保存 38
4.2 视图窗口 40
4.3 修改面板 41
4.4 视图裁剪、隐藏和隔离 46
本章小结 50
第5 章 项目设置 51
5.1 项目信息、项目单位 51
5.2 材质、对象样式 55
5.3 项目参数 64
5.4 传递项目标准、清除未使用项 65
5.5 项目地点、旋转正北 67
5.6 项目基点、测量点 69
5.7 其他设置 70
本章小结 72
第6 章 场地创建 73
6.1 指定高程点创建地形表面 73
6.2 通过导入数据创建、简化
表面 77
6.3 拆分表面、合并表面、
子面域 79
6.4 平整区域 82
6.5 建筑红线 83
6.6 建筑地坪 84
6.7 放置场地构件 87
本章小结 88
第7 章 标高轴网 参照平面 89
7.1 标高与轴网 89
7.2 标高轴网的2D 与3D 属性及
其影响范围 93
7.3 查看图元 95
7.4 导入/链接CAD 以拾取轴网
(对齐项目基点) 96
7.5 多段线轴网 96
7.6 实战演练 97
本章小结 98
第8 章 建筑柱与结构柱 99
8.1 建筑柱 99
8.2 结构柱 99
8.3 附着与分离 100
8.4 柱随轴网移动 102
本章小结 102
第9 章 墙体的绘制和细部处理 103
9.1 墙属性及编辑 103
9.2 优先级与连接 108
9.3 包络 114
9.4 构造层的拆分、合并、指定 117
9.5 墙饰条和分隔缝 123
9.6 编辑墙轮廓、附着分离 130
9.7 叠层墙 134
9.8 编辑墙连接 137
9.9 拆分面、填色 141
9.10 内建异形墙 143
9.11 真题解析 145
本章小结 148
第10 章 楼板、天花板、屋顶 149
10.1 视图范围 149
10.2 楼板绘制 153
10.3 楼板边 163
10.4 编辑子图元 165
10.5 天花板 169
10.6 迹线屋顶的创建与编辑 171
10.7 拉伸屋顶的创建 182
10.8 面屋顶、内建屋顶、玻璃
斜窗的创建 185
10.9 屋檐底板、封檐带、檐槽的
创建 189
10.10 真题解析 190
本章小结 193
第11 章 内建模型和面模型 194
11.1 创建内建族实例 194
11.2 从内建族实例创建面墙 195
11.3 从内建族实例创建面屋顶 195
11.4 创建面幕墙系统 196
11.5 创建体量楼层和面楼板 197
11.6 将体量实例指定给不同的
设计选项 198
11.7 内建模型的保存与传递 198
11.8 实战演练 199
第12 章 常规幕墙 201
12.1 幕墙绘制 201
12.2 幕墙网格划分 206
12.3 嵌板选择和替换 208
12.4 竖梃替换 210
12.5 屋顶、玻璃斜窗 214
12.6 幕墙门窗 217
12.7 真题解析 219
本章小结 223
第13 章 洞口工具 224
13.1 面洞口 224
13.2 竖井洞口 226
13.3 墙洞口 227
13.4 垂直洞口 228
13.5 老虎窗 229
13.6 基于面洞口 232
本章小结 234
第14 章 楼梯扶手、坡道 235
14.1 创建/编辑楼梯 235
14.2 栏杆扶手 254
14.3 坡道 263
14.4 真题解析 267
本章小结 283
第15 章 族编辑器环境 284
15.1 族样板的选择与活用 284
15.2 功能区基本命令 284
15.3 参照平面与参照线 290
15.4 形状受参数控制 290
15.5 三维形状的修改与族的
插入点 299
15.6 真题解析 301
本章小结 306
第16 章 概念体量环境 307
16.1 初始三维空间 307
16.2 不受约束的形状和基于参照的
形状 308
16.3 在面上绘制和在工作面上
绘制 310
16.4 实心形状与空心形状的创建 311
16.5 三维形状的修改 316
16.6 真题解析 317
本章小结 326
第17 章 门窗构件 327
17.1 门窗平立面表达 327
17.2 门窗的属性及放置 334
17.3 门窗标记 338
17.4 门窗明细表 341
17.5 真题解析 349
本章小结 359
第18 章 二维族 360
18.1 轮廓族 360
18.2 注释族 364
18.3 立面标记族 373
18.4 详图构件族 379
本章小结 382
第19 章 房间和面积 383
19.1 房间和面积概述 383
19.2 创建房间 383
19.3 房间的可见性设置 385
19.4 房间边界 385
19.5 房间标记 386
19.6 房间图例 387
19.7 房间明细表 389
19.8 房间面积 390
19.9 实战演练 391
本章小结 396
第20 章 渲染和漫游 397
20.1 设定墙体材质的渲染外观 397
20.2 创建渲染视图 399
20.3 室外渲染 402
20.4 贴花 404
20.5 室内渲染 406
20.6 漫游 408
20.7 输出视频 410
20.8 实战演练 410
本章小结 414
第21 章 创建图纸 415
21.1 创建图纸和布置视图 415
21.2 激活视口 418
21.3 导向轴网和对齐视图 419
21.4 打印与图纸导出 420
21.5 实战演练 422
第22 章 案例分析——独栋别墅 424
案例小结 438
第23 章 案例分析——六层住宅
建筑 439
案例小结 452

前言/序言

  1975 年,“BIM 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 教授提出了BIM 理念,至今BIM 技术的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三大阶段。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需求的迅速发展,这场技术变革已席卷全球。在国内,BIM 技术已被明确写入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继续列入住建部、科技部“十三五”相关规划。
  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引起了工程建设业界的广泛关注,各方观点一致认为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是其引领建筑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引起整个建筑业及相关行业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国内BIM 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BIM 建模和管线综合等初级应用,上升为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深入应用。
  正是在BIM 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益埃毕教育BIM 团队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且具有竞争力的BIM 供应商。团队成员立足上海、广州、北京,面向全国,从2008 年就开始研究、使用、推广BIM 技术,目前已经构建了以BIM 业务领域设立专业公司和地域布局设立分公司的集团管理架构,形成了专业精细分工、集团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在2015 年第八届AU 中国大师会上,益埃毕教育在全国几百家ATC 授权教育机构综合评估中,以第一名的优势荣获“Autodesk 专业人才培养卓越贡献奖”,成为国内BIM 教育培训的领跑者。BIM 技术应用推广历程漫长,益埃毕教育在BIM 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再接再厉,不辱使命。截至目前已经为泛亚汽车、中建三局、中铁一局、甘肃建投等数百家企业进行了累计300 场2 万人次的BIM 培训,参加BIM 认证人员已突破7000 人。
  从本书的意起、案例推敲、文稿编写,到最终交稿经历了近一年时间。创作期间,团队成员还完成了两个大型项目和数十场BIM 培训,所以本书得以与读者见面,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同事的辛劳付出,而这也正是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出发点,写给读者的一定是源于创作团队的实际培训经历和项目经验。
  在内容上,本书主要是讲解建筑专业的内容,知识点全面、语言通俗,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学习,特别是准备参加全国BIM 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读者,我们在书中提供了详细的真题解析,帮助考证人员养成解题思路和掌握考试技巧。第1 章介绍了BIM 技术及其应用,令读者对BIM 有大致了解,同时使读者对主流的BIM 软件产生兴趣。第2~4章带领读者进入Revit 用户界面,初步了解软件的功能命令,并熟悉掌握常用操作和基本术语。第5~21 章详细介绍了建筑建模时各功能区面板命令的使用方法,读者除了需要掌握项目环境下各个系统族命令的使用,还应着重了解内建模型(含内建体量)、面模型、族编辑器环境、概念体量环境和二维族等知识点。因为与这些命令相关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自定义程度,它们既属于难点,也是考试重点。第22 章选自全国BIM 技能等级考试第七期第5 题。第23 章选自全国BIM 技能等级考试第四期第5 题。书的末尾以实际项目为案例,系统地剖析建模流程和命令使用,为读者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知识点,以形成整体的知识点框架体系。同时,也为参加考试的读者提供良好的答题思路和具有战略性的时间分配计划,力争做到“会做的不丢分,不会的尽量拿分”。
  本书讲述的操作以Revit 2014 为例,其具体安装方法可在EaBIM 论坛中查找技术贴。有关书中配套的资料请登录EaBIM 网站至BIM 论坛/企业专区,打开[益埃毕集团BIM专栏]下载。
  最后,衷心感谢益埃毕集团总裁杨新新先生,一直以来他作为我们BIM 团队中“听见炮声”的核心人物,为本书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同时,还要感谢同事周伟伟及公司其他同事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在创作团队身后默默支持鼓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以及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编辑,正是有了各位的辛勤劳动,本书才得以和读者见面。
  本书文稿虽几经修改,但限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敬请谅解。

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践通鉴:从理论到实操的深度探索 这是一本旨在引领读者深入理解并掌握建筑信息模型(BIM)核心理念与前沿实践的深度著作。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集大成者,更是通往BIM应用精髓的实操指南。本书的编写初衷,是为那些渴望在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掌握未来工作核心技能的专业人士、学生以及对BIM充满好奇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个系统、全面且极具指导性的学习平台。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充实,从BIM的基础概念、发展历程,到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具体应用,再到行业内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详尽的阐述。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BIM的广阔天地,探索其如何重塑建筑设计的流程,优化施工的精度,提升运维的效率,最终实现建筑项目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第一篇:BIM的基石——理论与概念的深度解析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首先为读者奠定坚实的BIM理论基础。我们将从BIM的定义出发,深入剖析其核心要素——信息(Information)、模型(Model)、建筑(Building),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动态演化的内在逻辑。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新名词的简单介绍,更是对BIM作为一种全新工作方式的本质性理解。我们将探讨BIM的核心价值,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信息协同效率、降低项目风险、优化成本控制、提升项目可视化程度、加强沟通理解、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接着,我们将追溯BIM的发展脉络,从最初的三维建模概念,到信息驱动的集成化平台,理解其演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技术突破。我们将详细介绍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能带来的价值,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到施工模拟、现场管理、成本算量、工程量清单、竣工交付,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资产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将与具体的实践应用相结合,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BIM并非仅仅是建模工具,而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智慧系统。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BIM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BIM应用上的法规要求、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惯例,对于BIM的推广和落地至关重要。本书将引用和解读一些主要的BIM标准,帮助读者建立全局观,了解在不同项目环境中如何遵循既定的框架进行工作。 第二篇:BIM在设计阶段的卓越表现 设计是建筑项目的第一步,也是BIM发挥其独特优势的关键阶段。本篇将聚焦BIM在设计领域的深度应用。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BIM进行概念设计,通过参数化建模和可视化工具,快速生成和评估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直观地呈现设计理念。 在方案设计阶段,BIM将如何帮助设计师探索空间关系、优化流线布局、进行日照分析、风环境模拟等,从而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我们将强调BIM模型作为设计信息载体的作用,如何将各专业的设计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打破传统设计中的信息孤岛。 进入深化设计阶段,BIM的应用将更加精细化。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BIM进行结构的深化设计,包括梁、柱、板、墙等构件的精确建模、连接方式的模拟以及碰撞检测。对于机电安装专业,BIM将如何实现管道、风管、设备的精确定位和排布,以及系统管线之间的碰撞检测和优化,从而避免施工中的返工和冲突。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BIM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BIM进行能耗分析、采光分析、遮阳分析,以及如何利用BIM模拟绿色建材的使用,评估建筑的生态性能。本书将展示大量图示和案例,生动地说明BIM是如何在设计阶段提升效率、减少错误、优化性能,并最终实现更优质的设计成果。 第三篇:BIM赋能施工——精益建造的智慧实践 施工阶段是BIM价值兑现的关键环节,也是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的决定性时期。本篇将深入剖析BIM如何在施工现场发挥其强大作用,引领读者走向精益建造的智慧实践。 我们将详细介绍BIM在施工模拟(4D BIM)中的应用。通过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实现三维可视化施工模拟,让施工人员能够提前预演施工过程,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冲突,优化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这将极大地提高施工的组织性和可控性,减少因计划不周而导致的延误和浪费。 BIM在工程量计算与成本控制(5D BIM)中的作用也将得到重点阐述。本书将介绍如何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构件信息,进行精确的工程量计算,从而大大提高算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将成本信息与BIM模型关联,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有效避免超预算。 BIM在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也将贯穿其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BIM模型指导现场施工,例如通过BIM进行钢筋翻样、模板设计、构件预制等。同时,BIM还能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确定位和质量检查,通过与现场测量技术的结合,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BIM在安全管理中的价值。通过BIM进行施工安全模拟,识别高风险区域和危险作业,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四篇:BIM的未来之路——前沿探索与发展趋势 技术的浪潮从未停止,BIM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本篇将带领读者展望BIM的未来,探索其前沿应用和发展趋势。 我们将深入探讨BIM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例如,BIM与物联网(IoT)的结合,如何通过传感器收集建筑运行数据,并将其反馈到BIM模型中,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BIM与人工智能(AI)的应用,例如利用AI进行设计优化、风险预测、施工效率分析等。BIM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结合,如何提供沉浸式的设计评审体验、更直观的施工指导以及更生动的项目展示。 我们还将关注BIM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深化应用。BIM如何成为推动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更可持续、更智能、更高效的建筑生态。 最后,本书将对BIM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包括BIM与区块链的结合,BIM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以及BIM在数据共享、协同平台方面的进一步突破。我们将鼓励读者保持学习的热情,持续关注BIM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积极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们力求在阐述BIM理论概念的同时,提供大量具体的实操指导和案例分析。书中将引用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建模截图以及实际项目案例,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其前瞻性。我们不仅关注当前的BIM应用,更将目光投向未来,引导读者理解BIM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应对行业变革做好准备。 本书语言严谨而不失生动,力求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BIM知识传达给广大读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BIM基础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 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全面掌握BIM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基础。 深入理解BIM在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 掌握BIM在设计、施工等关键阶段的实操技巧。 洞悉BIM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提升个人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成为BIM时代的先行者。 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探索BIM无限可能的精彩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相当不错,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和比对图例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细节。我是一个对视觉要求比较高的学习者,如果图示模糊不清,我真的很难理解操作步骤。这本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即便是细微的工具栏图标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我注意到,它在讲解高级功能时,会附带一些“进阶技巧提示”,这些小小的侧边栏信息,往往能解决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难杂症。比如关于创建复杂屋顶的教程,我尝试过好几个不同的教程,但只有这本书清晰地解释了如何处理坡度交汇处的逻辑关系。这可能源于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懂得读者在哪个环节会卡壳,并提前设置好了“陷阱”提醒。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亲和力,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即使是初次接触BIM的工程师也能快速上手,建立自信心。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之间的桥梁。

评分

阅读这本《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逻辑连贯性极强,仿佛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非零散知识点的拼凑。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而流畅,使得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例如,在学习完基础的墙体和楼板创建后,紧接着就引入了“族”的概念,这种顺序安排非常符合人类的学习习惯——先搭建骨架,再填充细节。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索引的编制还是关键术语的标注,都体现了专业水准。我很少需要停下来去查阅其他资料来理解某个概念,因为书中的解释已经足够详尽和准确。对于自学者而言,这种高度自洽的教程体系是极其宝贵的。它构建了一个闭环的学习系统,让你在完成所有练习后,不仅掌握了软件操作,更建立了对BIM工作流的系统认知。这本书无疑为我接下来的职业技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速成手册,更像是可以长期保留在工作台旁边的参考宝典。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教程,其价值不应只体现在它能帮你通过考试,更要看它能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多远。就拿这本书中关于“明细表和出图”的讲解来说,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生成一张材料清单,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阶段和管理需求来定制和优化你的明细表,使其真正成为项目管理的有效工具。这种深层次的教学,是我非常看重的。每次我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书中对BIM流程规范的介绍也十分到位,符合国内当前主流的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的工作流程,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洞感。而且,它对Revit模型轻量化和性能优化的讨论也非常及时和必要,这在处理大型复杂项目时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让我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

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的。毕竟,BIM技术日新月异,很多教材很快就会过时。但这本《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在内容深度上给我带来了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软件界面的介绍,更深入探讨了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理念。我特别欣赏它在“信息集成”这一章节的处理方式,清晰地阐述了Revit如何与其他专业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书中的实例项目选择得非常贴合实际工程需求,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建筑工地,去思考如何用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那些准备参加一级考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详尽的考点解析和大量的模拟练习,这点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BIM思维”,即如何用参数化、信息化的方式去看待建筑设计。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接触到这样一本注重理念和实操并重的书籍,我的学习曲线可能会平滑许多。它让我意识到,BIM不是简单的三维建模,而是一种全新的工作范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标题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正儿八经的工具书。我最近刚开始接触BIM的世界,感觉自己像个迷路的孩子,对Revit这个软件更是云里雾里。市面上同类书籍汗牛充栋,挑起来真是费劲。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全国BIM技能一级考试·Revit教程》,希望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注重实操性,每一个步骤都配有详细的截图和操作说明,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花了几天时间跟着书上的案例进行操作,感觉自己的基础知识正在一点点夯实。尤其是一些关于族编辑器和基础建模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明白了软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命令。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考试大纲和实际工作需求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内容组织得很有条理,从软件界面介绍到复杂项目实战,层层递进,让人读起来很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关键概念时使用的比喻,生动形象,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考试辅导材料,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陪伴我从零开始构建我对Revit的认知框架。

评分

非常不错,配图是彩色的,非常清晰

评分

同学的书,支持!!

评分

还不错紫薯补丁

评分

还可以,准备开始学了。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配的视频也有用,希望能够一次过关。

评分

还可以,目前暂未发现问题

评分

京东一直是我一定优选购物,物流快,质量有保证,东西很好!

评分

考试必备用书,质量不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错误,字迹倒是清楚,纸张也还行,不知道是不是盗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