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系列之一,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及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旷代逸才,帝师王佐!杨度才华卓绝,抱负不凡,欲挽狂澜于乱世。
★再现了整个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的悲歌。
★唐浩明2017年全新修订版本,精装珍藏本。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笔下的《杨度》,以主人公生平与复杂的思想脉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的时代轨迹,再现了整个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悲歌。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长期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业余撰写历史小说。编有《曾国藩全集》等,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及随笔集“评点曾国藩”系列。
杨度 上
第一章 名师访徒
一 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001
二 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009
三 青年王闿运的风流韵事/014
四 王闿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026
五 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034
六 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040
七 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闿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044
第二章 帝王之学
一 王闿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050
二 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闿运/057
三 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071
四 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078
五 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083
六 王闿运妙解《枫桥夜泊》/091
七 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最深处/099
八 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103
第三章 浅涉政坛
一 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117
二 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
是不行的/122
三 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道:官场犹如戏场,最大的本事在于
装假的做工技巧/129
四 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136
五 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145
六 潭柘寺定情/155
七 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167
八 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172
第四章 佛门俗客
一 怪木匠齐白石/185
二 老衲无聊题红叶/198
三 佛学原来竟是如此深奥而有趣/204
四 觉幻长老传衣钵/216
五 无意中遇到了哥老会头目/224
六 倭国古刀与松花念珠/232
第五章 八日榜眼
一 借讨好周妈的小手腕,消除了王闿运的恼怒/239
二 张之洞眼中的高才/250
三 癸卯科会试在冷冷清清中收了场/259
四 八大胡同寻静竹/263
五 亦竹告诉静竹:你就要做榜眼公夫人了/279
六 “梁头康足”毁了榜眼公的锦绣前程/287
第六章 亡命扶桑
一 五年前出逃的惊险情景,梁启超终生不会忘记/293
二 王照的一句话,道出了戊戌政变的真正原因/302
三 杨度为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题名/306
四 智凡带来了八指头陀的信:朵朵莲花托观音/317
五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328
六 从看到千惠子的第一眼起,杨度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
日本女郎/340
七 樱花丛中,杨度与田中探讨中国的富强之路/350
八 遗失在中国的千年古刀又回到了滕原家族/359
九 滕原对今天的留日生讲述古代遣唐使的故事/367
这是一个多么使人悲愤、令人诅咒的年代:从去年夏天开始的海上战事,以一份接一份兵败将逃、舰毁人亡的丧报,向全世界宣告大清帝国已被日本彻底战败的无情事实。朝野恐愕,举国震惊!到了今年年初,威海卫港一夜之间丢失,经营了十年之久、耗资数千万两白银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紧接着,《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赔偿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相当于全国全年财政总收入的两倍多。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曾在几百年间雄踞世界之首的华夏古国,蒙受了罕见的奇耻大辱。皇上被震动了,文武百官被震动了,士农工商被震动了,连边徼之地的土著野民也被震动了。从嘉庆以来的百年大梦仿佛初觉,人们都在思索:为什么国家竟会虚弱到如此地步,一个面积不及三十分之一、人口不及十分之一的小国都可以把它打败?它今后还可以强大吗?汉唐威仪康乾盛世还可以恢复吗?它的自救自强之路究竟在哪里?一些有识之士在仇恨之余也能正视现实,冷静地思考:为何那个与我们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岛国能有如此强悍的国力,中国能从自己的敌手那里学到些什么吗?惨败带来奇耻,奇耻警醒酣梦,梦醒引起思索,思索孕育巨变。中国近世一场为期半个世纪、剧烈动荡急速裂变的年代,就从此时开始了。这个迹象,已在京师露出端倪,并且突出地体现在寓居京师的士人身?上。
时交仲秋,在北京西山一条僻静的羊肠小道上,正有一个这样沉于国事思索的年轻人在踽踽独行。他才二十一岁,名叫杨度,是今科会试罢第的举子。巍峨的大山,碧静的蓝天,枯黄的茅草,火红的栌叶,正是一幅绚丽与落寞相互交织的阔大背景,将这位青年举子衬托得分外清晰:个头中等,身材单薄,脸上眉骨突出,两只大眼睛精光闪亮,在挺直的鼻梁与轮廓分明的嘴唇之间有一道深深的唇沟,给人以一见即不可忘却的印象。今天,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夹长袍,脚穿单梁薄底黑色粗布鞋,头上没有戴帽子,脑后垂着一条尺余长的发辫。青年举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终于来到了峰?顶。
现在,那座既雄伟壮丽又空虚窳败的八百年古都,已全方位地出现在他的眼底。他纵目远眺,神思飞扬。十个月来不平凡的京师生活,给初涉世事的杨度留下了终生不能忘怀的记忆。这真是一段难得一遇的时光啊!
他记得,一住进长郡会馆,便被三湘举子的爱国热肠所激动。他们日日留心前方的战争,议论国是,指摘时弊,厌恶朝政的腐败,斥责李鸿章的无能,一个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尽管春闱在即,诗云子曰却抛之一旁,毅然置个人前途于不顾,誓与国家共存亡。当北洋舰队全部被日军接管时,他们连夜上书礼部,请求投笔从戎,与倭虏决一死战。浏阳举子胡玉阶带头以指血签名,五十余名举子个个仿效。他也一口咬破食指,滴血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记得,当李鸿章代表朝廷在马关签署条约的消息传来的那天,他们义愤填膺,破口大骂李鸿章是李二汉奸,应当千刀万剐。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匆匆跑进来,自称是广东来京会试的举人,名叫梁启超,奉老师康有为之命前来联络声息。康有为大名鼎鼎,大家一听,都围了过来。梁启超说,广东举子明天联名上折,请求朝廷拒绝承认李鸿章所签署的条约,到都察院去递折子,有谁愿意去的,明天可以一起去。杨度当即表示支持,其他人也都赞同。第二天,广东、湖南两省一百多名举子来到了都察院。后来,各省举子都步其后尘,纷纷来到都察院,请转递联名奏折。就在这个时候,杨度结识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他敬佩康有为渊博的学问,更景仰他胸雄万夫的气概。此人竟敢直接对太后、皇上大声疾呼:“今日中国倘若不改弦易辙,将有被外人吞并之祸!”这该要有多大的胆量!怀着对这位康南海先生的极大尊敬,他从一个朋友处借来了康著的《新学伪经考》。这部被朝廷明令销毁的著作,使他大开眼界。后来,他又读了康的《孔子改制考》的手抄本,更有振聋发聩之感。他也喜欢梁启超。这位籍隶广东新会的青年,虽只比他大两岁,但对社会的阅历对世事的洞察,却比他丰富而深刻得多,且梁启超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也正与他的个性相合。见了几次面后,他们便成了很投缘的朋友。
他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几天后康有为发起了一个大集会,邀请十八省举子共聚一堂,商量联合上书的大事,地点选在松筠庵。松筠庵是明朝的大忠臣杨继盛的旧居,他那篇著名的弹劾严嵩的奏折《请诛贼臣疏》,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杨继盛因此而招来奇祸,最后惨死在刑场上,直到十多年后才得以昭雪,谥为忠愍。后世人景仰他的节操,常来凭吊他的旧居。乾隆年间,松筠庵被改建为杨忠愍公祠堂。前些年,京师清流派首领李鸿藻、张之洞、张佩纶等人常在此聚会议事,以杨继盛的风骨互为勉励。杨度也一向敬佩杨忠愍公,只是还没有到旧居来过。
开 卷 语
一九三一年九月下旬,上海法租界薛华立路,杨宅家主的丧事在沉默中进行。鼓乐不响,挽联阙如,花圈极少,除偶尔二三知旧悄悄来凭吊一番外,守候在灵堂里的只有死者的妻子儿女。他们在哀哀哭泣,默默上香。
报童跟往日一样送来刚出的当日《申报》。臂上缠着黑纱的孝子接过,随手翻开,两行粗体字赫然跳进眼帘:帝制余孽潦倒沪上,风流荡子魂归佛国。孝子气得扔掉报纸,遗孀瞥见这两行字后,哭得更伤心了。
夜色降临时,四周一片昏暗。丧事的冷清,外界的讥讽,给整个灵堂罩上一股既凄惨又怨愤的沉重压力。这时,一个浓眉亮眼英俊挺拔的年轻人来到杨宅。他肃立在灵柩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然后凝视遗像良久。他走到守灵者的面前,伸出一双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将他们的手一一握过。杨宅遗孀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孝子拿出一副对联,嘶哑着嗓音对这个年轻人说:“伍豪先生,这是我父亲临终前亲手书写的自挽联。父亲他为寻求中国强盛的道路,艰辛探索了近四十年呀!”
被称为伍豪的年轻人郑重接过挽联,展开谛视:
帝道真如,而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宅遗孀见了这副自挽联,又失声痛哭起来。她抓住伍豪的手喊着:“你是他生前最信赖的人,你要替他说句公道话呀!”
伍豪庄严地点了点头,对着灵堂正中那张满脸忧伤的遗照,坚定地说:“晳子先生,你放心去吧,历史会替你说公道话的!”
年轻的伍豪,就是日后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巨人周恩来。他所呼唤的晳子先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杨度。这个遭报界诟病而得到周恩来首肯的人,究竟是个何许人物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那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大起大落的一生……
结构与思想的深度:思想的迷宫 说实话,一开始我担心《哲思的迷宫》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的集合,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在高度的抽象思辨和清晰的逻辑推导之间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作者构建的理论体系如同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论点——都咬合得天衣无缝,推动着整个思想向前发展。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主体性危机”那一章节的处理,作者没有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论证,而是通过引入跨学科的视角,特别是借鉴了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为这个古老的哲学难题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切入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高峰,每爬升一步,视野都变得更加开阔。虽然部分概念的理解需要反复推敲,但这恰恰是它价值所在——它强迫你的思维去进行深度扩展,而不是被动接受。它不是一本用来消磨时间的书,而是一本需要你投入心力去“征服”的智力挑战。
评分体验感悟:一卷史诗般的阅读之旅 刚刚合上《大明王朝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实在是太高明了,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年代罗列,而是将历史的脉络巧妙地编织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命运之中。尤其是作者对细节的把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读到关于内阁大学士如何在一场廷议中,仅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决定数万人的生死荣辱时,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权力斗争的冷酷与精妙。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抽离出来,专注于微观的人性展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最终汇聚成了推动历史车轮的巨大力量。作者对明代官场生态的剖析入木三分,无论是文官的圆滑世故,还是武将的耿直鲁莽,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政治事件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和克制,不偏不倚,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历史的重量。全书结构紧凑,文笔沉稳大气,读起来酣畅淋漓,实乃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像是老酒一般,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叙事技巧的创新:旁观者的清醒 这本关于近现代工业变革的纪实文学《钢铁与汗水》,在叙事上做出了极其大胆的尝试。作者没有选择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而是采用了多线索、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将工厂主、技术工人、工会领袖以及被卷入变革的农民的声音穿插在一起。这种“全景式”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立体感和复杂性。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几乎完全隐身,以一种近乎冷峻的“旁观者”姿态,让材料自己说话。当描绘工厂的巨大轰鸣声与工人的微弱抗议声交织在一起时,那种强烈的对比带来的震撼力是任何主观评论都无法比拟的。它展现了技术进步的残酷一面——效率的提升是以牺牲个体的安宁为代价的。全书的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缓慢沉思,时而急促紧张,完全模仿了工业时代的运作节律。读完之后,我对那个时代生产力的爆发与人性的压抑有了更复杂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人物群像的塑造:情感的共鸣 读完《风雪中的灯塔》,我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感动。这本书的重点显然不在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叙述,而在于对一群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小人物的深情描摹。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细致入微,让人感觉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身边走出来的老朋友。比如那位始终默默支撑着整个团队的女工程师,她的每一次犹豫、每一次坚持,都写得如此真实可信,让你在为她的成就喝彩的同时,也忍不住为她的艰辛感到心疼。文字的温度感非常高,作者似乎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同情与敬意倾注笔端,却又巧妙地避免了煽情,而是通过场景和对话自然地引出读者的情感反应。这种细腻的情感共鸣,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代入感,让人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他们会怎么样?”。它证明了,最动人的历史,往往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和那些不屈服于命运的普通灵魂之中。
评分文字的魔力: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向来对那些号称“硬核”的历史著作敬而远之,总觉得会与枯燥的年代数据搏斗。然而,翻开这本《长安故里》,我才明白,真正的历史可以如此富有诗意和温度。作者的语言风格极为细腻,笔触如同春日拂过柳梢的微风,轻柔却又充满力量。书中对于唐代长安城坊市生活的描绘,简直达到了“身临其境”的地步。我能清晰地“闻到”曲江池畔的丝竹之声,感受到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喧嚣,甚至能想象出胡姬酒肆里飘出的异域香料气息。这种沉浸式的写作体验,是我在其他历史读物中极少体验到的。它不是冰冷地告知你“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最让我触动的是对底层手工业者生活的刻画,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梦想,与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人文关怀使得整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事件的层面,更上升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读完之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文字的魔力,莫过于此。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在满减加优惠券购买相当划算!!!
评分¥346.50
评分二十世纪华文小说百强、第一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获奖作品,值得认真阅读和思考。精装书,相当不错,字体若大一号就完美了。附赠的曾国藩箴言录与大事记很别致。
评分好书,纸张很好,需要慢慢的看。
评分还没看,应该不错。还没看,应该不错。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好评,比起买的其他几套长篇历史小说,精致很多。
评分都是京东商城网购的正版书籍,春节阅读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