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
★《弘一大师文集》丛书系列之《书信选》是一部净化心灵、值得慢慢阅读仔细品味的书
《弘一大师文集 书信选一》收录了弘一法师书信共265封。是弘一大师致俗家师友门生的信件,收件人生平有据可考的,作了简要介绍,无可查者省略。从这些书信选中可以清晰看出大师思想轨迹,大师的品德也跃然而出,非常值得一读!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7),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弘一法师:“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谦卑。”
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梁实秋
弘一法师是我国当代我所景仰的一位高士,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
出版说明
致徐耀廷
致许幻圆
致杨白民
致毛子坚
致周啸麟
致陆丹林
致叶为铭
致刘质平
致夏丏尊
致堵申甫
致丁福保
致李圣章
致沈繇
致则民
致刘肃平
致蔡丏因
一
一八九六年旧四月 天津
揖别鸿义,瞬经敷月。暮云春树,每切怀思。遥维耀廷我哥大人旅祺安善,福履绥和,为颂为慰。弟津门株守,碌碌如常。所幸顽体粗和,堪以告尉。绮注鱼鸿,得便尚希惠我好音,以匡不逮。
是所(至)
祷转此敬请
升安! 余惟朗照不宣
愚小弟涛顿
再王静波兄令堂已于前月逝世。
赵虎臣令堂又于本月逝世。
顺立纸局王杏林兄病势甚即重,恐难全愈。令亲陈荫棠兄令正亦于本月逝世。津店屋北邀同人一位姓戴名柏庵,系精济社戴禹令侄。此人腹内甚通,亦善写字。别无可报。
又及
二
一八九六年旧五月上旬 天津
耀廷五哥大人阁下:
前随津字第一号寄上信一函,谅已收到。五月初二日乃王静波兄令堂发引之期,已代阁下送呢幛一轴,奠仪一吊文。四月二十六日,赵虎臣令堂发引之期,桐兴茂同人公送锞子式旧褂,内阁下摊钱一百二十四文。再今有信将各书院奖赏银,皆减去七成,归于洋务书院。照此形情,文章虽好,亦不足以制胜也。昨朱莲溪兄来舍,言有切时事,作诗一首云:
天子重红毛,洋文教尔曹。
万般皆上品,惟有读书糟!
此四句诗,可发一笑。弟拟过五月节以后,邀张墨林兄内侄杨兄,教弟念算学,学洋文。别无可报,转此达知,
敬请
旅安!不一
愚小弟涛顿
三
一八九六年旧六月十八日 天津
不奉清谈,瞬经敷月。望风怀想,能不依依。逢维耀廷我仁哥大旅祺!宏集荣业维新,定如鄙祝。敬启者,昨随津号信寄上信一函,内有篆隶仿一张,图章条一张,并有笺墨仿致函,谅必早登台阅矣。谨将近日新闻开列于左,谨登玉览。
现在六月十八日,水梯子同事会,弟拟出登谜烦津店中新邀同事戴柏庵兄抄写,今年五月间,天气甚勤,每日必下雨,一日大小不等,河里长水不少已平漕,弟昨又刻圆(章)数(枚),外有纸条一张呈阅,祈指谬,是幸。外并有笺墨仿致函一件,并呈清览。别无可报,阁下在外如有何事,亦祈赐回音,为祷。
专此敬旬大安!余惟弘照不备。
如小弟涛顿
四
一八九六年旧七月初旬 天津
揖别芝颜,瞬经数月,望风怀想,能不伤悲。试思数月前,同在柜房内相聚,至今日金风玉露,甚是凄凉耳。遥维耀廷我如哥仁大人起居纳福,旅祉安善,为慰。启者,弟于七月初五日午后一点钟,接到华函,捧读之下,敬悉种种。谨将近日新闻开列于左,敬呈台览。
按津门由前月水势虽见长,仍未出漕。至本月初一日,下雨之后,居然出漕。初二日大雨,初三日微晴,初四日大雨,初五日小雨。至今日大口水,至三圣庵门口。东浮桥水至乾泰昌门口,两边皆有跳板。按天气至今日犹未晴明,水势有增无减。小盐店,挂甲寺,梁家嘴子,锦衣街桥堤,此四处皆洞口也。弟家母浮厝材之虑,其地较他地皆高丈余,至刻下已将坟头飘去,水有四尺多,连忙打桩钉上,尚属无碍。弟之老墓地,亦见水五六尺。此水势也。
另有新闻一段开列于左(下缺)
注:此件发信当在七月初五日稍后
五
一八九六年旧七月二十八日 天津
前二十一日寄上第十一号信一函,并有猫部贺节,王含墨讣帖信二件,谅必早登台阅矣。谨将近日新闻列左。张右田病势已愈,于昨日已经上铺。祈无容挂念,为要。王含墨令侄曾孙之讣帖,想已收到,祈无容送礼,弟已代阁下送上呢幛一轴,纹银四两。伊将呢幛收下,将纹银璧回,并有谢帖一纸奉上,祈查为要。再昨弟又将刻图章数块,印在纸上,祈哂正,是幸。别无可报。
此致耀照,并询
大安!不另
弟涛顿 七月二十八
六
一八九六年旧八月初五日 天津
本月初四,接到第五号手示,均以捧读矣。
谨将近日新闻列左。
前初三午后一点钟,大雷大雨间,又加以核桃大冰雹,甚属利害。至三点,雹雨俱止,而雷声犹然盈耳。至晚八点钟,雷声初息,而顷刻大雨倾盆。至今日早六点钟方止。居然云开雾散矣。按李鸿章兄至九月初间,可以来津。王文韶兄降三级留任。其间原故,不得其详。再弟闻阁下不日来津。如来时,路过都门,千万弟捎铁笔数枝、古帖数部、图章数块。要紧要紧,别忘别忘,非此不可。弟昨又镌图章数块,印在纸上,呈览,祈哂正为要。
另无可报 此请
升安!余惟朗照不备
如小弟涛顿
八月初五泐再祈捎鼠牙刀一枝
又及
七
一八九六年旧八月十八日 天津
耀廷我五仁哥大人如见:
别来屈指已度中秋,摇忆芝辉,曷胜盼想。前寄上第十三号信一函,谅必早登台阅。谨将近日新闻列左,以供赐览。
中秋色减
本月十四日晚,忽云光黯合,雷声隐隐。顷刻大雨如注,至十五日早寅刻方止。一切卖瓜果者,未免减色矣,至巳刻云开雾散,红日东升,虽天气晴明乎而已,道路泥泞矣。
寒暖不均
津门自前月初旬甚热,至中下旬甚凉,至本月初旬又微暖,至今十四日雨后又甚凉。我辈皆宜穿夹袄夹坎肩之类,夜间皆用棉被两床方可,不然则恐泻腹矣。
持螯美趣
津门自月之初旬以来,螃蟹甚肥,至今日如钟口大者,裂津蚨二文,价可谓廉之极矣,持螯酌酒,何乐如之,
可谓美趣矣。
随缘杂记
弟兹又镌图章数块,奉上。祈嘉仲诸友用哂正为要。并有王含墨致函祈自检收。别无可报。转此敬候
升祺!余维惠照不一。
弟涛顿 八月十八日泐
……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本《弘一大师文集 书信选一》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大师的文笔简洁有力,遣词造句往往恰到好处,极具画面感。他极少使用冗余的形容词,但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情境或一种微妙的情绪波动。我尤其喜欢他用典时的那种信手拈来,既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作为支撑,又不显得卖弄学问。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如同上好的白玉,不加雕琢,自成天成之美。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部佛学或书信集,更是一部关于如何高雅地、有尊严地度过人一生的教科书。它教导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保持内心的秩序和优雅是多么重要。读罢信件,我常常会拿起笔,尝试模仿那种沉静的语调,尽管远不及大师万分之一,但那种心手相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自我提升的实践。
评分这套选本的编排颇具匠心,它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反而更像是一部心灵的剪影集。不同的信件之间,虽然主题各异,但却共同构建起一座坚实的精神殿堂。我特别留意了大师在疾病缠身或处于困厄之时所写的那些信件。令人惊奇的是,即便是面对生命的无常,他的笔调依然保持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坦然。没有怨怼,没有哀叹,只有对因缘的理解和对当下能做之事的专注。这与我惯常接触到的那种充满焦虑和外求的叙事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强大,是源于对自身处境的彻底接纳,而非徒劳的抗拒。通过这些书信,我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弘一法师形象,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在红尘中历练、最终证得大自在的先行者。这些文字的重量,远超出了纸墨的重量,它们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的轻盈和释然。
评分当我拿起这本集子时,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装帧或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内页的文字却散发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我发现大师的书信与我们今日习惯的即时通讯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一封信都凝聚着作者深思熟虑后的笔触。这种慢下来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其中有几封关于艺术创作的往来信件,让我深感震撼。弘一大师在书法、篆刻上的造诣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信中谈及这些技艺时,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将“器用之道”与“心性修持”联系起来。他强调的不是技法的精进,而是心境的澄明。这种将世间一切事物都视为修行助缘的广阔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艺术”本身的理解。读着这些信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跨越了世俗纷扰的灵魂,他将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活成了对真理的追寻,这对于一个努力在生活与理想之间平衡的普通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时或许会被其中一些看似平淡的问候或嘱托所略过,但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和心性的沉淀,再回看时,总会有新的感悟涌现。例如,信中对弟子们关于“持戒”的叮咛,起初觉得是高深莫测的规范,后来才体会到,那其实是对个体自由和生命质量的最高保护。它不是束缚,而是指向真正的解脱。大师的智慧在于,他能将最宏大的生命议题,用最亲切、最生活化的语言传递出来。这使得佛法的精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触手可及的当下。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让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的“急躁”。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大师的每一封信都在无声地提醒我们:有些美好的事物,只能在等待和沉淀中才能被真正品味。我期待着文集的后续卷册,相信每一次的阅读,都能为我的人生旅途提供新的参照坐标。
评分这本《弘一大师文集 书信选一》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滋养。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跨越时空的对话,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力量。大师的文字,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击人心的穿透力。读着那些家书、友书,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位智者对世事的洞察与对内心的坚守。他对待学问的严谨、对待友人的真挚,以及对佛法的体悟,都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展现出来,没有丝毫矫饰。我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沉浸在这些信件的氛围里,体会那种“空”与“有”之间的微妙平衡。它不像某些厚重的理论著作那样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去啃读,反而像是一位慈悲的长者在耳边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就将人引向更深邃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感到迷茫、寻求内心安宁的人来说,这本选集无疑是一剂良药。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最朴素的日常表达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停下来,用心去聆听。
评分全五星好评!!
评分在家就是我活得知我想说了一个劲往返航班上一个人去世前提的确良
评分人生积淀,
评分不错的书,非常受益的!
评分很好,便宜,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好小的一本书,懒得退了将就看吧
评分人生积淀,
评分还不错吧,三折不到,以后满400-300,满600-400活动一定不能错过,图书很好,只是活动忘了没有买加购物车的,这套书冲着大师去买的,但我感觉不怎么样,定价过高,每本册子都很薄,开本较小,收录的可能不是太齐全吧
评分书是好书,我能说看不懂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