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辞典(套装上下册)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辞典(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伏尔泰 著,王燕生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辞典
  • 学术
  • 译著
  • 工具书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
  • 经典
  • 汉译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082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094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5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辞典(套装上下册)》贯穿了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理性主义信条,对当时法国政治、社会和宗教进行了激烈的攻击和批判,因而遭到专制当局的查禁。中译本选译了主要条目100条,反映了作者的自然神论和经验论的哲学思想,并突出了作者对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的揭露和批判。

目录

《汉译名著·哲学辞典(上册)》:
A
阿贝(修道院长)
亚伯拉罕
亚当
灵魂
友谊
爱情
自尊心
苏格拉底式的爱情
古人与今人
天使
吃人的人
阿庇斯牛
启示录
阿朗达
著名的裁判
无神论者
无神论

B
巴克科斯
洗礼

贝克尔
畜牲
善、至善
善论物质与道德两方面的善恶
善,一切皆善
教会的财产
布拉斯费姆(侮辱神明)
人类心灵的界限

C
性格
中国教理问答
教士教理问答
日本教理问答
目的因
确实,确实性
创造物的链索
事件的链索或繁衍
地球上发生的变化
论中国
基督教
古人的天
割礼
僧侣
气候
结论
痉挛
物体
批评
相信
乡村教士

《汉译名著·哲学辞典(下册)》:
D
教令
世界洪水
命运
上帝,诸神
耶稣的神性
教条
E
平等
地狱
国家,政府
圣体
主教
以西结书
F
寓言和传说
宗教狂热
人间道德的
虚伪性
疯狂
欺骗
G
光荣,光荣的
圣宠
战争
H
列王纪和历代志
I
偶像、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
伊纳爵·德·罗耀拉
洪水
J
贞德
耶弗他
约瑟

L
M
P
R
S
T
V
条目笔划索引
译名对照表
编后记

精彩书摘

  我们谈过爱情。要把话题从相爱的人过渡到自相残食的人,又谈何容易。然而吃人的人倒确实是有的。我们在美洲发现过,现在或许还有,而在古代也不只是独眼雷神有时吃人肉。玉外纳(讽刺诗第15卷83首)传说在埃及这个以法律闻名、安分、守己、崇拜鳄鱼和葱,又极端信神的民族那里,坦提尔人尚且把落到他们手里的敌人吃掉。他这话并非根据道听途说,而是他亲眼所见。因为那时候他正在埃及,离坦提尔那个地方不远。他在这当儿引加斯科涅人和萨贡托人为证,这些人从前都以他们同胞们的肉充饥。
  在1725年有人带四个密西西比的野蛮人到封丹白露来,我曾有幸同他们交谈过:其中有一个当地妇人,我问她是否吃过人,她很天真地回答说她吃过。我露出有点惊骇的样子,她却抱歉说与其让野兽吞噬已死的敌人,倒不如干脆把他吃了,这也是战胜者理所应得的。我们在阵地战或非阵地战中杀死我们邻邦的人,为了得到一点儿可怜的报酬去给乌鸦和大蛆预备食料,这才是丑行,这才是罪恶。至于敌人被杀后,由一个士兵吃了或是由一只乌鸦或一条狗吃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对于死人比对于活人更尊重。或许二者都应该尊重。被人称为开化的民族,不把战败的敌人上了烤肉叉,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许可他们吃邻国的人,不久他们也就会吃起他们自己的同胞来了,这对社会道德有很大害处。但是开化的民族也并非历来就是开化的:它们全都在很长时间中是野蛮的。在地球所经历的无数的进化过程中,人类时而繁盛,时而大量减少。当时人类就同现今大象、狮子、老虎一类动物一样,数量已经大为减少。在上古有些地方人口还很少,缺少技能,人们都以打猎为生,吃惯了被他们所杀的动物,就很容易像对待野鹿和野猪一样来对待敌人。因为迷信,便杀人祭神,又因贫困,就自相残食。
  人们要不就是虔心诚意地聚集一处,在一个用彩带装饰着的少女心口上插一把利刃来敬上帝,要不就是把在自己保卫自己的时候而杀死的恶汉吃掉,究竟哪一种罪恶最大呢?
  然而把童男童女当做牺牲品来祭神的事例比吃人的事例更多。差不多所有有名的民族都曾经把童男童女来当牺牲品。犹太人就是杀男女儿童来祭神的。这叫做舍弃,是一种真正的牺牲。并且《旧约·利未记》第二十一章里面,就有命令人绝对不要保护已经许给神做牺牲的人的生命。但是却没有在任何地方规定要吃他,只是吓唬吓唬人罢了。
  ……

前言/序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异常深远,可以说超过了许多法国大思想家,有些史学家甚至说若没有伏尔泰便不会有后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他才华横溢,在诗歌、戏剧、小说、历史、哲学、散文各个方面都有杰作,而宣传启蒙思想的活动则是他战斗的一生中最突出的一面。他并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他认为哲学家应该是战斗的思想家,而他一生的经历就体现了他这一信念。所以他的思想在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影响极大,成为当时法国思想界一代宗师。
  这位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先驱、卓越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一生身世曲折多变,浮沉不定。他于1694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cors-Marie Arouer)。父亲弗朗索瓦·阿鲁埃是一位公证人,后任国库税吏。他7岁丧母,由他胞姐抚养成人。父亲拥有相当财富,因此他得以受到优良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大路易中学,得到良师熏陶,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又加上他聪颖过人,能博闻强记,拉丁文学造诣颇深。在这所中学里就读的都是些贵胄子弟,他在同学中,结识了一些重要贵族人物,如达尔让松、德·西德维勒、达让塔尔、德·黎塞留等人。在校期间,他的写作艺术和才智,大胆思想和独特创见已经初露锋芒,引起老师们的惊异。他年甫10岁已能赋诗。他的教父夏托纳夫修道院长与当时社交界女名流尼农·德·朗克罗很友好,便把小阿鲁埃介绍给当时已是90高龄的尼农。她很欣赏这个诗童的才华,便在遗嘱上遗赠他两千埃古银币做买书费用。尼农这一美举鼓励了少年伏尔泰从事文学写作的志趣。1706年,他12岁时,夏托纳夫又好意介绍他进入当时以言论自由闻名的圣殿修道院文艺团体,其中多风流潇洒、倜傥不羁的文人才子。这正投其所好。小阿鲁埃在座中以谈吐锋利透辟而为人瞩目。1711年,他中学毕业后,老阿鲁埃要儿子进修法律,儿子却坚持要从事文学事业。父亲见他儿子这样醉心于诗歌写作,又见他在写他的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又与这些令人担心的文艺界人士往来而深为不安。1713年便决定送他到自己友人法国驻荷兰使节夏托纳夫侯爵那里任大使馆秘书。在那里他爱上一位避居荷兰的法国女作家迪努瓦耶夫人的女儿。迪努瓦耶夫人心中对于女儿另有打算,不满意这件事,便告到法国大使夏托纳夫那里,后者立即罚小阿鲁埃禁闭,最后把他遣回法国。还写信通知他家里,措词极为严厉。1714年,父亲又决定送他在诉讼代理人阿兰事务所去见习。这时他年甫20,就参加了法兰西学院举行的诗文竞赛。写了一首颂歌,因为没有得奖,便在一部小讽刺剧《泥潭》里对拉莫特院士发泄怒气,惹他父亲大为不满。他家友人德·科马尔丹先生对年轻的阿鲁埃处境深表同情,得到他父亲的同意,把他带到自己的圣安热宫邸暂避。
思想的璀璨星河:一部深度探索的哲学百科 这是一部凝结了人类智慧结晶的百科全书,它并非简单罗列概念,而是以一种宏大而精妙的视角,引领读者穿越浩瀚的哲学史,深入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认知世界、理解自身、构建社会基石的伟大思想。本书力求呈现的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对人类理性探索的深刻回顾与精辟阐释。 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本书并非孤立地介绍哲学家或哲学流派,而是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其思想的传承、演变与碰撞。从古希腊的理性曙光,到中世纪的神学沉思,再到近代科学的崛起与哲学革命,直至当代多元化的思想图景,读者将有机会亲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如何回应时代挑战,如何提出 groundbreaking 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起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 例如,当我们探讨柏拉图的“理型论”时,本书将不止于概念的定义,而是追溯其思想渊源,分析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以及在后世哲学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读者将看到,苏格拉底的追问如何孕育了柏拉图对绝对真理的探求,而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又如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论的经典隐喻,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去辨析表象与实在,追求超越感官的知识。 当我们步入近代哲学,本书将详细解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革命性意义,它如何将主体的自我意识置于哲学的中心,从而开启了认识论的全新时代。同时,本书也不会回避笛卡尔哲学中的二元论困境,并追溯其在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后继者那里所引发的深刻辩论与多元解答。读者将看到,洛克的经验主义如何挑战天赋观念,休谟的怀疑主义如何动摇因果律的根基,而康德的批判哲学又如何试图调和理性与经验,为人类认识能力划定界限。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法将以其磅礴的气势展现在读者面前,它如何以“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来解释整个历史的进程,又如何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本书将不仅呈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宏伟,更会剖析其内在的张力与局限,并探讨其在不同思想光谱中的回响。 进入20世纪,本书将梳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诸多流派的兴起与发展。读者将深入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如何颠覆了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萨特的存在主义如何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与责任,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如何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思考。每一个概念,每一次思想的飞跃,都将在本书的细致梳理下,展现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多维度的哲学议题 本书的覆盖面极其广泛,涵盖了哲学最核心、最基础的议题,从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到美学、逻辑学,甚至还触及到科学哲学、宗教哲学、心灵哲学等前沿领域。 在形而上学方面,本书将深入探讨“实在”的本质。什么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存在超越感官经验的实在?本书将呈现从古代的本体论到现代的关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基础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在认识论领域,本书将聚焦于“知识”的来源、本质与界限。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我们能否确切地知道某事?本书将梳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怀疑主义以及后来的建构主义等不同学派的观点,带领读者思考知识的可靠性与可能性。 在伦理学的殿堂,本书将呈现不同的道德理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道德判断?本书将剖析功利主义、道义论、德性伦理学等主要流派的核心观点,并探讨它们在具体道德困境中的应用与挑战。 政治哲学的篇章将引导读者思考“正义”、“权力”、“自由”、“平等”等概念的深层含义。从 Plato 的理想国到 Hobbes 的社会契约,再到 Locke 的自由主义,以及 Marx 的阶级斗争理论,本书将梳理人类在构建理想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探索。 美学的部分将带领读者审视“美”的本质,艺术的价值,以及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本书将探讨从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发展脉络,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此外,本书还将对逻辑学进行深入的介绍,解析推理的规则与有效性,为严谨的哲学思考提供工具。科学哲学将帮助读者理解科学的本质、方法与局限,以及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关系。宗教哲学则将探讨信仰、神性、宗教体验等问题,并与理性思考进行对话。 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洞见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对复杂哲学概念的精炼阐释。每一条目都力求简洁明了,却又富含深意。它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恰当的例证,让抽象的哲学思想变得触手可及。 例如,在解释“自由意志”时,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会追溯其在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间的哲学争论,探讨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与局限,以及它与道德责任的内在联系。在阐释“意识”这一难题时,本书将呈现从笛卡尔的二元论到当代神经科学与哲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现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不懈探索。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提供的深刻洞见。它不仅仅是概念的汇编,更是思想的梳理与提炼。通过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比较与分析,本书帮助读者认识到,哲学并非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思想探索过程。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质疑既有的观念,并形成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 一座永不落幕的思想殿堂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智慧充满好奇、对真理不懈追求者的宝贵读物。它既是哲学入门者的理想向导,也是资深研究者的案头必备。无论您是想系统地了解哲学史,还是想深入探究某个具体的哲学问题,亦或是想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强大的支持与启迪。 它是一座思想的殿堂,每一位走进其中的读者,都将有机会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思想碰撞的火花,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认知的边界。它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明最深刻的思想图景,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这部著作,将伴随您一起,踏上永无止境的思想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对比研读其中关于“存在与时间”和“存在论”的条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同一概念在不同哲学流派中阐释差异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自由意志”的探讨,它并未满足于给出一种标准答案,而是清晰地勾勒出了决定论者、兼容论者以及自由意志论者各自的核心论点,并引用了休谟、萨特等人的关键论述。这种多角度的呈现,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深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哲学史的串联能力,当你查阅一个十八世纪的术语时,它会巧妙地引导你回顾古希腊的源头,并预示其在二十世纪如何被重新诠释。这种结构安排,让原本割裂的知识点被整合进一个宏大的思想演变图谱中。可以说,它不是在解释词语,而是在重构思想的生命线。对于想要了解某一特定哲学思潮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形态的研究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互文性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

我将这套辞典视为一本“思维体操”的指导手册。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比如解读“辩证法”时,它不仅仅是描述了黑格尔的扬弃过程,更是深入探讨了其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中的转化与应用,以及后现代思想家对其的颠覆性批评。这种深入骨髓的剖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的思维定式。它强迫你跳出习惯的认知框架,从不同的哲学立场上去审视同一个问题。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一次小型的哲学辩论训练。它的文字虽然严谨,但逻辑推演清晰有力,即便面对最抽象的概念,也能感受到作者试图将它们锚定在人类经验和理性结构中的努力。对于那些希望提升逻辑思辨能力,想让自己的论证更有层次感的人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了一本普通辞典的范畴。

评分

坦率地说,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尽管透露着古典的厚重感,但在实际使用中却给我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困扰。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查阅或进行交叉索引时,厚实的纸张和紧凑的字体,使得翻页时的定位略显费力。当然,我可以理解这是为了容纳海量信息所做的权衡,毕竟要将如此复杂的知识体系纳入两册书中,必然有所取舍。但从一个日常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在某些高频词汇或关键人物的索引部分采用更鲜明的区分标记,或许能提升查找效率。此外,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非常晚近的、仍在激烈争论中的哲学流派,信息量相对较少,这或许是翻译和编纂周期所限,情有可原。但对于紧跟前沿动态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略显保守,期待未来修订版能及时跟进这方面的发展。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更在于它作为一座桥梁,连接了晦涩的西方哲学原典与广大的中文读者群体。翻译工作无疑是这项浩大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我留意了几个我比较熟悉的德语或法语术语的中文译法,发现译者在力求信达的同时,也展现了对中国传统哲学语境的考量,力求避免生硬的直译导致歧义。尽管在少数地方,我个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或偏好,但总体而言,这套译文的质量是极高的,它有效地降低了我们进入专业哲学领域的门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想的转述者,用精准而富有学理深度的中文,还原了原著的精髓。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机会系统学习外语原文的研究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雪中送炭,是能够持续信赖和反复研读的知识库。

评分

这本鸿篇巨制,初捧在手,便觉分量十足,远非寻常辞书可比。我原以为“哲学辞典”无非是术语罗列与简短释义的集合,但翻开之后,方知我见识浅薄。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西方思想史,每一个词条的背后都牵扯出一段错综复杂的思想脉络和历史背景。比如探讨“现象学”时,作者并未简单地给出胡塞尔的定义,而是详细梳理了其如何从笛卡尔的怀疑主义中脱胎而出,又如何与康德的先验哲学产生张力,最终形成的独特研究范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历史著作辅助理解,这绝不是一本可以轻松“一目十行”的工具书。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或者至少有一颗愿意深入钻研的恒心。它对那些试图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的学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参照,但对于初次接触哲学的门外汉来说,可能会略显晦涩和压迫感,需要循序渐进,逐个击破。其编纂的严谨性,从引文的准确性和对不同学派观点的平衡呈现上,可见一斑,体现了编者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

评分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评分

快。。。。。。。。

评分

书很好,下次还来京东买书

评分

好书,值得购买,平时看点哲学书很好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书籍有塑封,幸亏装着箱子,包装随意性太大,珍惜书籍

评分

商务印书馆的书应该是挺好的,值得好好读

评分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评分

书籍值得一看,物流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