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錶(2017第2冊 長江口至颱灣海峽) [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潮汐錶(2017第2冊 長江口至颱灣海峽) [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傢海洋信息中心 編
圖書標籤:
  • 潮汐錶
  • 海洋潮汐
  • 長江口
  • 颱灣海峽
  • 航海
  • 海洋學
  • 氣象學
  • 潮汐預報
  • 海文
  • 海洋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洋齣版社
ISBN:97875027941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9736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Tide Tables:Vol.2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o the Taiwan Strait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9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潮汐錶(2017第2冊 長江口至颱灣海峽)》包括三部分:第1部分是主港的每日逐時潮高和高(低)潮潮時、潮高預報,或隻刊載每日高(低)潮潮時、潮高預報;第二部分是潮流預報站點的每日潮流預報;第三部分是附屬港有關資料,主要內容是附屬港同某一個主港之間的潮時差、潮差比和改正數。為瞭幫助用戶瞭解港口的潮汐狀況,還同時列齣瞭每個港口的潮汐特徵數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潮汐錶結閤使用的專用圖錶。

目錄

說明
年曆錶

主港潮汐預報錶
(江蘇省、上海市8個站)
佘山
崇明(南堡鎮)
中浚
高橋
吳淞
黃浦公園
蘆潮港(南匯嘴)
金山嘴
(浙江省32個站)
綠華山
大戢山
嵊山
乍浦
澉浦
灘滸
海黃山
長塗
岱山
西碼頭
瀋傢門
定海
瀝港
寜波
鎮海
北侖港
崎頭角
梅山
西澤
石浦
旗門港
健跳
魚山
下大陳
海門
海門港(白沙)
東門村
坎門
黃大嶴
溫州
瑞安
南麂山
(福建省25個站)
三沙
賽岐
幫門
羅源跡頭
黃岐
馬尾
福清灣(鬆下港)
竹嶼
郎官
閩江口(川石)
閩江口(琯頭)
平潭
三江口
秀嶼
梯吳
崇武
後渚
泉州(石湖)
深滬港
圍頭
石井
廈門
將軍澳
石碼
東山
(颱灣省3個站)
馬公
基隆
高雄
(南極1個站)
長城站
(廣東省1個站)
汕頭

潮流預報錶
(潮流預報點19個)
潮流預報錶使用說明
黃浦(吳淞口)
長江口附近
長江口航綫
杭州灣口
北侖附近
舟山(冊子山附近)航道
舟山(瀋傢門)航道
溫州至上海航綫
浙江至上海航綫
長江口漁場
舟山漁場1號站
魚外漁場
魚山漁場
颱灣海峽北口1號站
颱灣海峽北口2號站
颱灣海峽中部
颱灣海峽南口1號站
颱灣海峽南口2號站
廈門
附錶:求任意時刻潮流用錶
名詞解釋
使用說明
差比數和潮信錶
平均海麵季節改正值錶
由和2gM2—gM4查漲落潮時
差用錶

附錄
部分港口潮高訂正值錶
格林尼治月中天時刻錶(格林尼治平時)
東經120°月中天時刻錶(北京標準時)
月赤緯錶(世界時零時)
任意時潮高計算方法
天文變量
海洋探索與導航的基石:《全球海圖集(精選篇)》 內容簡介 《全球海圖集(精選篇)》並非一本專注於特定海域潮汐預測的工具書,而是匯集瞭全球重要航道、港口、復雜水域的深度海洋學、水文地理信息及導航要素的綜閤性參考手冊。本書旨在為遠洋航運、海洋工程、科研考察以及高階海事專業人員提供一套全麵、權威且高度實用的地理與環境數據支持。 本書的編纂曆經數年,集閤瞭國際水文地理組織、多個國傢海洋局以及頂尖海事院校的最新勘測數據與模型分析成果。它跨越瞭狹隘的區域限製,著眼於全球海洋係統的宏觀聯係與微觀細節,是理解現代海洋環境的必備讀物。 --- 第一部分:全球洋流動力學與氣候模型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驅動全球海洋運動的核心力量——溫鹽環流、風應力驅動環流以及區域性渦鏇係統。我們詳細闡述瞭墨西哥灣流、黑潮、西風漂流帶等關鍵洋流的流量變化、溫度梯度及對氣候的反饋機製。 深海環流剖析: 提供瞭大西洋經嚮翻轉環流(AMOC)的最新觀測數據與未來情景模擬,重點分析瞭其對北大西洋氣候異常事件(如寒潮或熱浪)的影響路徑。 渦鏇與中尺度過程: 探討瞭海洋中尺度渦鏇(Mesoscale Eddies)的生成、生命周期及其在熱量、鹽度及營養物質輸送中的作用。書中包含大量基於衛星高度計數據的渦鏇軌跡圖譜與能量分布圖。 海平麵變化與區域響應: 基於多模式集閤(MME)的預測,本章節詳盡對比瞭全球平均海平麵上升趨勢與區域性差異。特彆關注瞭因地殼均衡調整(GIA)和海洋熱膨脹導緻的區域性海平麵加速或減緩現象。 第二部分:復雜水域的導航挑戰與解決方案 不同於專注於潮汐高度的工具書,《全球海圖集(精選篇)》將焦點放在瞭地質復雜性、水深不確定性以及人為乾預對航行安全的影響上。 航道水深動態建模: 針對全球主要集裝箱航綫和深水港口水域,本書構建瞭水深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模型。這不僅考慮瞭泥沙淤積,還納入瞭長期波浪侵蝕和海底地貌變遷的因素。 復雜海床的聲學特性: 本章提供瞭不同類型海底沉積物(如珊瑚礁、火山岩、軟泥)對聲呐探測和水下定位係統的影響參數錶。為深海勘探和水下考古提供瞭關鍵的聲學環境基綫數據。 極端海況預測: 側重於罕見但破壞力極強的海洋事件,如巨浪(Rogue Waves)的統計模型、高緯度海域的突發性冰情(Ice Floe/Bergs)遷移路徑,以及熱帶氣鏇期間風暴潮的非綫性疊加效應分析。書中包含一係列基於數值模擬的極端事件案例研究。 第三部分:海洋工程與環境影響評估要素 本部分是專為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海底電纜鋪設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的綜閤參考。 海洋工程水動力參數庫: 提供瞭全球主要海域的設計波高(Design Wave Height)、設計風速(Design Wind Speed)以及水下流速分布圖譜。這些數據基於數十年觀測資料的統計極值分析,遠超一般導航所需的平均值。 海底地形變異性分析: 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多波束測深(MBES)和側掃聲呐(SSS)數據來評估海底地形的坡度穩定性、剪切強度,特彆是對淺水區地基承載力的影響評估方法。 海洋生態係統敏感性分區: 結閤海洋生物學傢的數據,本書繪製瞭全球主要生物多樣性熱點(Biodiversity Hotspots)與關鍵物種洄遊走廊圖。這為規劃海洋保護區和評估大型工程對生態係統的潛在乾擾提供瞭科學依據。例如,對特定區域鯨豚類迴聲信號特徵的分析,以指導海洋噪聲控製。 第四部分:高精度定位與大地基準 在現代導航中,精確的地理參考至關重要。本部分側重於確保數據一緻性和空間準確性。 全球大地水準麵模型(Geoid Model)比較: 詳細對比瞭EGM2008、XGM2019等主流大地水準麵模型在不同大陸架和深海區域的偏差,並提供瞭在進行高精度高程測量時進行模型轉換的實用算法。 GNSS/INS集成導航誤差分析: 探討瞭在高動態、強磁場或電離層活躍區域,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與慣性導航係統(INS)數據融閤時的誤差源分析與修正技術。 時間基準與同步: 針對海洋觀測網絡和遠程傳感係統,提供瞭UTC與TAI時間係統在海洋環境中的保持、校準及相對誤差的詳細說明。 --- 《全球海圖集(精選篇)》不僅是信息的匯編,更是一套解決復雜海洋問題的分析框架。它要求讀者具備紮實的海洋科學基礎,並緻力於提供超越日常導航所需數據的深度洞察力,助力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環境意識的全球海洋活動。本書的詳盡圖錶、專業術語和嚴謹的科學論證,使其成為海洋工程、氣候科學及高級海事決策部門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潮汐錶(2017第2冊 長江口至颱灣海峽)》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清晰的白色字體,散發著一種專業而可靠的氣息。雖然我手頭沒有這本具體的航海資料,但僅從它作為“2017年版”的“第2冊”這個定位來看,就能感受到編撰者在數據更新和地域劃分上的嚴謹。通常這類專業工具書,最考驗的便是其時效性和準確性。想象一下,在陰沉的天氣裏,或者是在夜間航行,船長或引航員需要迅速查閱某一天的具體高低潮時間及水位,這時候,清晰的排版、易於檢索的目錄結構就顯得至關重要。我猜測,這本書的內頁應該會采用耐磨損的紙張,以便在多變的海上環境中經受住反復翻閱。如果內頁的圖錶清晰度高,標注準確無誤,那麼它無疑是航海工作者手中一把可靠的利器,能極大程度上降低因潮汐判斷失誤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從書名就能推斷齣,它承載的不僅僅是數字,更是無數次安全航行的基石。

評分

從文學或者說敘事性的角度來看,潮汐錶本身是枯燥的,但它所記錄的自然規律卻是極富韻律感的。長江口那股強大的淡水推力和颱灣海峽的強勁海流交匯碰撞,造就瞭這片海域獨特且變化莫測的潮汐現象。我常常想象,那些負責繪製和校對這些數據的工程師們,他們一定在無數個清晨或深夜,守在觀測塔旁,記錄著水位的升降。這本書就是他們數月甚至數年辛勤勞作的結晶。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它象徵著人類如何通過智慧去馴服和理解自然界最基本的、永不停歇的運動——潮汐。它讓我們意識到,即便是看似固定的航綫背後,也有著永恒變化的生命力在驅動著一切。這種對規律的尊重和記錄,本身就帶有一種沉靜的史詩感。

評分

購買這類工具書,最大的考量往往是其“可用性”和“便攜性”。如果這本書的開本設計得太大,在狹窄的駕駛艙裏翻閱起來會很不方便;反之,如果開本太小,那麼圖錶和數據數字就會顯得局促,影響閱讀速度。我猜想,2017年的版本在設計上應該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可能采用瞭適中的平裝或精裝,確保在經受住船員的粗放使用後,依然能保持其結構完整。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在提供基礎潮汐數據之餘,能附帶一些實用的參考信息,比如不同海域的能見度變化規律,或者當地海事部門的重要通告摘要。一本優秀的工具書,絕不隻是簡單數據的堆砌,而是將所有相關信息係統化、整閤化,真正成為作業人員的“第二大腦”。這本書的厚度和重量,應該精確地反映瞭其所覆蓋海域復雜程度的重量。

評分

對於任何需要依賴水深進行作業的工程人員來說,一本過時的潮汐錶簡直是災難。我聽說過太多因為參考瞭舊數據而導緻施工延誤甚至設備損壞的案例。因此,一本“2017年版”的齣版,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意味著它采用瞭截至該年度最新的測量和修正數據。我非常關注這類資料在數據組織上的邏輯性。它是否按照經緯度劃分瞭不同的潮汐站?不同時間段(例如日潮、半日潮的周期性變化)的標注是否能做到一目瞭然?我猜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和權威性,它能讓使用者放下對數據準確性的疑慮,將注意力集中在實際操作上。這種“一冊在手,心中有數”的感覺,是任何電子導航設備暫時無法完全取代的,畢竟紙質資料在極端環境下(如電源耗盡或電子乾擾)的可靠性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

作為一名海洋愛好者,我對所有與海圖、航行數據相關的資料都抱有一種近乎朝聖般的好奇心。雖然我不需要像專業船員那樣精確計算每一個進齣港口的窗口期,但光是“長江口至颱灣海峽”這個地理跨度,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這片水域自古以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也是貿易往來的黃金水道,水文條件極其復雜,包含瞭入海口泥沙淤積、季風洋流影響等多重變數。一本詳盡的潮汐錶,意味著背後是無數次的現場觀測、天文引力計算以及復雜水動力模型的模擬。我設想,這本書裏一定蘊含著對當地海流特性的深度解讀,或許還附帶瞭某些特定航道在不同季節的潮汐變化趨勢分析,這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這片海域自然規律的地理學或海洋學學生來說,無疑是無價之寶。它不僅僅是工具,更是區域海洋學研究的一個縮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