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只认识自己的名字,不懂财务、没后台、没背景的中年妇女,是如何白手起家,将一瓶小小的辣椒酱卖到了世界各地?让人好奇和震撼。
二:老干妈陶华碧的草根创业经历,为创业者带来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智慧和启示。
三:励志和震撼。一个只识三个字的普通中年妇女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辣椒酱帝国的神话。不仅仅是励志,更是震撼!
陶华碧丈夫早逝,一个人带大两个儿子。
她背过黄泥,摆过地摊,开过饭店,办过厂。
她没读过书,不懂财务,但踏实诚信,有营销天赋,喜欢钻研,记忆力惊人。
她不跨界,不上市,每一次迈出扩张的脚步慎之又慎。
从无名小店到辣椒酱帝国,陶华碧缔造了一个创业神话。她的人事制度、价格策略、财务观、资本观在互联网时代独树一帜。她不贷款、不上市、不广告、不欠别人一分钱,却将一个原本只有40 人的小厂发展到如今拥有2000 多人的大厂,从斤装瓶子到如今千吨的大油罐,从只有两口黑锅到全国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从经营小卖部到日销售万瓶,从一穷二白到一年销售收入几十亿。一瓶在国内卖几块钱的辣椒酱竟然登上了美国LUXURY销售网站,如今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韩国、新加坡、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老干妈”辣椒酱的身影。她也从不名一文成为全国辣椒酱企业的当家人,她的经营智慧令我们刮目相看。
王金阳,字金洋,易学家、咨询家、组织家。圣者网联咨询集团创始人、华诚小镇汇创始人、双科双创微商空间创始人;“双特”小镇理论、“双孵化”孵化器理论、“双微”微商理论创立者与实践者;中国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导师,阿尔泰山直升机滑雪小镇创始股东。
第一章?狠狠逼自己,你就知道自己多优秀
好运从来都是眷恋坚强的人/003
逼自己一把,以“辣”浸入别样的人生/007
只有“实惠”,才是店面做赢的根本/013
完美产业链成就了今天的“老干妈”/019
比我价高,你别想有市场/025
品牌,就是一个人的名片/030
第二章?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
人情味的“干妈式”管理/037
管理就两点:绝技+诚信/044
“老干妈”文化:低调、勤勉、忠诚/048
不能偷懒,人性禁不住考验/053
有情有爱,“老干妈”的人脉杠杠的/056
简单实用的“快乐团队”/060
第三章?口碑营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口头营销,神奇的广告疗效 /067
加法+减法,营销组合拳/073
“香、辣、脆”的体验式风味 /077
舌尖上的“老干妈”/081
第四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金流好到爆
从不欠别人,别人也不能欠“我”/087
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091
平生只找银行贷过一次款/095
第五章?神奇“老干妈”的八大印象
“老干妈”=香辣酱 /103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106
从调味品到开胃菜/111
瓶型的立杆标准/116
质朴的标准瓶贴/120
吃饭拿出来,饭后拿下去/124
发现比发明更有智慧/128
浓香、油辣,永恒的回味/133
第六章?不融资、不上市背后的诡秘逻辑
上市圈钱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139
只做自己专长和熟悉的领域/143
商业直觉的强大气场和力量/146
做企业如做辣椒酱/150
签名,企业家的脸蛋/154
“价格”这件事,很重要/157
第七章?民企教母“老干妈”,满满的正能量
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正常吃一顿饭/163
“老干妈”卖的是地地道道的味道/166
做事不过夜,今日事今日毕/171
奖你一辆轿车,说到做到/174
“我”是给你们打工的/178
人生是可以设计的/182
不被资本捆绑,赢得市场尊重/186
靠口碑制造顾客/189
行走商业,必有 “独门绝技”/193
人气粉丝为王,只因她是“老干妈”/197
附录一
附录二
第一章
狠狠逼自己,你就知道自己多优秀
好运从来都是眷恋坚强的人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结尾,有一张慈祥的脸孔一闪而过,有留学生称其为“超级女神”,在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宿舍里大多都会有印着她头像的辣椒酱,她就是“老干妈”陶华碧。
陶华碧,原名陶春梅,1947年出生于贵州遵义一个偏僻山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她没上过一天学。从小就给家人做饭,那时,她就喜欢辣椒,喜欢用各种作料来调味。
20年后,情窦初开的陶华碧遇见了她一生中刻骨铭心的恋人——一位老实巴交、人品好、做事认真的地质队小会计。两人从相恋到结婚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陶华碧眼里,早年多病的丈夫有才华、人品好。跟丈夫结婚后,陶华碧走出山村,先后来到崇江、贵阳。
由于丈夫多病,照顾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陶华碧这个弱女子身上。为了生计,陶华碧一开始靠卖米豆腐来维持一家子的生活。豆腐要自己磨,她每天干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去早市摆摊。再后来,她又挑着担子去学校周围卖凉粉。那时,90斤体重的她要扛起100多斤的担子,也是在那个时候,陶华碧落下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直至今日,膏药不断。
1989年,注定是让陶华碧永生难忘的一年。这年,丈夫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这无疑给本来就艰难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沉重。在丈夫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坚强的陶华碧每每提到丈夫都会掉下眼泪。不过,陶华碧很快从痛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她用捡来的砖搭起一间房,开了一家“实惠小吃店”。就在这个时期,她发明了豆豉辣椒酱。它原本是作为辅料送给顾客的,后来大家觉得好吃,便主动来买。那时,看到困难的学生来吃饭,她总是加量或者不收钱,学生出于感恩叫她“老干妈”,这个称呼一直叫到今天,响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和全世界。由于豆豉辣椒酱风味独特,很受当地老百姓喜欢,买的人越来越多。1996年在贵阳市南明区区长的支持下,陶华碧开办了陶氏风味食品厂,正式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
小吃店的经营并不顺利。生意做不起来,一家人没饭吃,别人瞧不起你;生意好了,又有人眼红挤兑你。在这样的环境下,陶华碧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也练就了陶华碧要强的性格,她有一股劲儿,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从不放弃,“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陶华碧觉得这样人活着才有尊严。
陶华碧曾说,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实实在在来做,这样子比较长长久久。
陶华碧一直很简朴。如今,陶华碧的卧室和办公室连着,一张床,衣架上挂着几件半旧衣服,床头放着几个老式箱子,那还是她结婚时用的,一直留到现在。
陶华碧的办公桌简单整洁,后面墙上挂着一幅毛泽东像,和那个年代成长的许多人一样,她对毛泽东有着很深的情感,“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如今,厂子交由两个儿子打理,大儿子李贵山负责市场,小儿子李辉负责生产。陶华碧只负责签字,盖章,把握大方向。但她还是闲不住,每天早上7点起床,下车间,听报纸,每晚的新闻联播必看,也看一些商业类节目。她偶尔看看电视剧,喜欢看关于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喜欢听过去的“红歌”,自己兴致来了也唱,诸如《南泥湾》《我们走在大路上》《送红军》《十五的月亮》等。
陶华碧欣赏李嘉诚、比尔·盖茨,最佩服的女性是吴仪。她说:“投生了之后,我要当将军、上战场,我要打仗去。”
有人说,“老干妈”陶华碧是一个传奇,是的,苦难的生活和经历,磨砺了她坚强的意志,正是这种坚强和不服输的劲儿成就了她,成就了辣椒酱企业的龙头老大。
其实,曾经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从小砍柴、做饭、种地。在姐妹八个的大家庭里,她是那么的弱小,甚至没有力量保护自己。她想读书,她想承欢父母膝下,做一个乖巧的女儿。可是,命运对待每一个人是不同的,冥冥之中给每个降生到世上的人有了自己的安排。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老干妈”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唤起乡愁的味道?这本书《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的书名,似乎指向了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IP。在我看来,IP绝不仅仅是知识产权,在如今的时代,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文化价值的延伸,一种社群的认同。陶华碧女士,她本身就是“老干妈”这个IP的核心,她的形象、她的故事、她的人格魅力,与品牌本身形成了高度的绑定。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探讨,这种“人设”与“品牌”的深度融合,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被传播,并最终转化为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去描绘陶华碧女士在互联网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她是如何从一个传统的企业家,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强大IP属性的公众人物?这本书会不会分析,在信息碎片化、注意力稀缺的互联网环境下,“老干妈”这个IP又是如何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其独特性和吸引力?是借助网络营销,还是通过内容创作,甚至是与其他IP的联动?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IP化生存”的思考,不仅仅是关于企业,也关于个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构建自己的独特价值,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影响力。
评分我对于《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本书,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因为它触及了我对“成功学”和“时代精神”的双重好奇。我们都知道“老干妈”的飞速发展,也知道陶华碧女士的传奇经历,但“互联网时代”这个修饰符,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一个传统食品企业的成功,与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相结合来解读的。是关于“流量思维”的运用?是关于“社群经济”的构建?还是关于“粉丝经济”的挖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信息爆炸、竞争白热化的互联网时代,“老干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IP价值,超越了简单的产品属性,成为一种连接消费者情感的纽带。它是否会分析,陶华碧女士身上所代表的“真诚”、“质朴”、“匠心”等品质,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引发共鸣,并被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品牌认同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同时又能拥抱新趋势的思考。它是否会揭示一些“老干妈”在互联网营销上的创新实践,或者是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应对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个书名有点儿好奇,又有点儿疑惑。老干妈,这个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极具代表性的品牌,其创始人陶华碧女士,更是被无数人视为传奇。而“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个标签更是让我想到了当下的商业世界,知识产权、品牌价值、流量经济等等,这些时髦的词汇。这本书究竟会以一个怎样的角度来解读陶华碧女士和老干妈的成功?是纯粹的商业分析,还是会深入挖掘她的人生故事,甚至带有一些人文关怀?我期待看到的是,这本书能跳出简单的“鸡汤”模式,而是能将一位草根女性的奋斗史,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浪潮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剖析“老干妈”这个现象级的IP是如何炼成的。它会不会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创业细节,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的策略,甚至是在互联网浪潮初起时,陶华碧女士是如何抓住机遇,或者又错过了哪些机遇?我非常想知道,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一个传统实业品牌是如何保持生命力,并且成为IP大赢家的。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品牌塑造、文化传承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宝贵启示,这绝对是吸引我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假设有),以及《她世纪美丽人生书系》这个系列名,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了更丰富的联想。《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样的书名,放在“她世纪美丽人生书系”这个大框架下,无疑增添了一层女性力量和时代精神的解读。我一直觉得,陶华碧女士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女性史诗。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朴素的智慧,白手起家,创造了商业帝国。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挖掘,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位女性创业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不公?她是如何突破性别桎梏,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里闯出一条路?而“互联网时代”这个关键词,又为她的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陶华碧女士以及“老干妈”品牌,是如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工具的助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甚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是否能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解读“老干妈”的成功,探讨女性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崛起,以及她们所能带来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的陶华碧,以及“老干妈”在时代变迁中的演进。
评分拿到《老干妈陶华碧: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本书的瞬间,我脑海中涌现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陶华碧女士那朴实而坚毅的笑容。这本书的书名,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品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女性的奋斗史,以及一种商业模式的演变。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其对“IP”概念的深度挖掘上。在互联网时代,IP的价值已经被无限放大,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产权”,而是能够引发共鸣、驱动消费、甚至改变文化的一切要素。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老干妈”这个看似传统的品牌,与“互联网时代的IP大赢家”这个标签紧密联系起来。它是否会详细解读,陶华碧女士本人是如何通过其人格魅力,以及“老干妈”所蕴含的“家常”、“味道”、“情怀”等元素,在互联网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这本书是否会剖析,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传播渠道的助力下,“老干妈”是如何打破地域和年龄的界限,成为一种全民皆知的文化符号?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逻辑相结合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如何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IP”。
评分一家人的手都在京东上买
评分一家人的手都在京东上买
评分值得阅读的书本
评分质量还不错,下次还会继续购买的
评分一家人的手都在京东上买
评分值得阅读的书本
评分东西不错,忘记评价了
评分陶华碧红红火火的老干妈,值得一读,毕竟吃了那么多年
评分东西不错,忘记评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