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介紹瞭現代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典型係統,較充分地反映瞭移動通信工程設計和新技術。全書共12章,內容包括移動通信概述、移動通信信道、組網技術基礎、數字調製技術、抗衰落技術、多址接入技術、2G移動通信係統、3G移動通信係統、4G移動通信係統、專用移動通信係統、無綫網絡規劃和5G移動通信。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和其他相近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移動通信概述1
1.1 引言1
1.2 移動通信的分類及應用係統5
1.3 移動通信的發展概況6
1.4 標準化組織11
1.5 思考題與習題13
第2章移動通信信道14
2.1 陸地無綫電波傳播特性14
2.2 移動通信信道的多徑傳播特性21
2.3 描述多徑衰落信道的主要參數28
2.4 陰影衰落的基本特性37
2.5 電波傳播損耗預測模型37
2.6 多徑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45
2.7 MIMO信道49
2.8 思考題與習題53
第3章組網技術基礎55
3.1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55
3.2 移動通信環境下的乾擾57
3.3 區域覆蓋和信道配置59
3.4 提高蜂窩係統容量的方法68
3.5 多信道共用技術73
3.6 網絡結構77
3.7 信令81
3.8 移動性管理86
3.9 思考題與習題89
第4章數字調製技術90
4.1 數字調製技術基礎90
4.2 綫性調製技術92
4.3 恒包絡調製技術95
4.4 “綫性”和“恒包絡”相結閤的調製技術102
4.5 擴頻調製技術105
4.6 自適應編碼調製技術109
4.7 多載波調製技術112
4.8 思考題與習題114
第5章抗衰落技術116
5.1 抗衰落技術的基本原理116
5.2 分集技術116
5.3 自適應均衡技術122
5.4 多徑信號的分離與閤並128
5.5 發射分集與空時編碼130
5.6 聯閤發射—接收分集與MIMO133
5.7 思考題與習題135
第6章多址接入技術137
6.1 多址接入技術的基本原理137
6.2 FDMA方式138
6.3 TDMA方式140
6.4 CDMA方式142
6.5 SDMA方式147
6.6 OFDM多址方式148
6.7 隨機多址方式151
6.8 FDMA、TDMA與CDMA係統容量的比較153
6.9 思考題與習題157
第7章 GSM移動通信係統158
7.1 GSM係統概述158
7.2 GSM係統的無綫接口166
7.3 GSM係統的控製與管理179
7.4 思考題與習題189
第8章 3G移動通信係統190
8.1 3G概述190
8.2 WCDMA係統197
8.3 IS-95與cdma2000係統211
8.4 TD-SCDMA係統231
8.5 CDMA係統的功率控製和切換238
8.6 3G終端242
8.7 思考題與習題245
第9章 4G移動通信係統246
9.1 4G的設計目標和研究計劃246
9.2 4G係統的網絡結構與協議棧251
9.3 4G係統的核心技術254
9.3.1 OFDM技術254
9.3.2 MIMO技術258
9.3.3 MIMO-OFDM技術262
9.4 LTE係統的無綫接口262
9.5 LTE-Advanced係統的增強技術272
9.5.1 載波聚閤技術272
9.5.2 增強多天綫技術273
9.5.3 中繼技術275
9.5.4 協作式多點傳輸技術277
9.6 思考題與習題279
第10章專用移動通信係統281
10.1 集群通信係統281
10.2 衛星移動通信係統297
10.3 思考題與習題303
第11章無綫網絡規劃304
11.1 無綫網絡規劃基礎304
11.2 GSM無綫網絡規劃322
11.3 CDMA無綫網絡規劃330
11.4 3G無綫網絡規劃341
11.5 4G無綫網絡規劃348
11.6 思考題與習題353
第12章 5G移動通信355
12.1 5G概述355
12.2 5G中的新技術357
12.2.1 Massive MIMO技術358
12.2.2 毫米波通信技術358
12.2.3 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359
12.2.4 D2D通信技術361
12.2.5 超密集網絡技術361
12.2.6 非正交多址技術362
12.3 思考題與習題365
附錄縮略詞366
參考文獻377
作為一名在校的通信工程專業學生,我一直覺得移動通信這個領域既迷人又令人頭疼。各種縮略語和技術名詞層齣不窮,常常讓我感覺自己像是身處一片混沌之中。但當我翻開《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這本書時,這種感覺瞬間煙消雲散。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他循序漸進地帶領我穿越迷霧,將每一個復雜的概念都分解得清晰明瞭。從最初的模擬通信到數字通信的演進,再到 OFDM、CDMA 等關鍵調製解調技術的原理,這本書就像一本詳盡的教科書,但又不像傳統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一項技術演進的背景和原因的解釋,這讓我明白技術的發展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為瞭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例如,作者在介紹4G LTE 時,詳細闡述瞭其相對於3G在數據吞吐量、延遲等方麵的巨大提升,以及這些提升如何支撐瞭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書中提供的各種圖示和錶格,更是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各種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的意義。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鞏固瞭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更對移動通信的整體框架有瞭係統性的認識,為我未來的學習和科研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最令人興奮的技術書籍之一,它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未來通信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名對移動通信技術充滿好奇但又非專業背景的讀者,我原本對這個領域有些畏懼,總覺得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數學公式。然而,這本書的作者用一種極其生動且富有條理的方式,將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概念一一剖析。從最基礎的蜂窩網絡原理,到當前炙手可熱的5G技術,再到未來6G的展望,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之旅。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技術細節,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每種技術背後的驅動力、麵臨的挑戰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協作,共同構建起我們賴以溝通的數字橋梁。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詳實的案例分析,它們幫助我將抽象的概念與現實世界中的應用聯係起來,比如智能傢居、自動駕駛汽車,甚至是遠程醫療,都離不開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支撐。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極具啓發性,它們清晰地展示瞭復雜的網絡結構和數據傳輸流程,大大降低瞭我的理解門檻。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的寶庫,更是一次激發我探索欲的絕佳啓迪,讓我對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有瞭前所未有的深刻認識和由衷的敬佩。
評分我是一名對技術發展趨勢非常關注的業餘愛好者,平時喜歡閱讀一些關於科技前沿的書籍。《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這本書讓我對移動通信這個領域的深度和發展速度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描繪通信技術未來藍圖的史詩。作者對於未來通信技術,特彆是6G的暢想,讓我倍感振奮。書中對6G可能帶來的超乎想象的應用場景,如全息通信、觸覺互聯網的描繪,以及實現這些願景所需的關鍵技術,如太赫茲通信、人工智能在通信網絡中的深度融閤等,都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關注技術本身,更深入地探討瞭技術發展對社會、經濟和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例如,在討論5G在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時,作者並沒有迴避技術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而是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思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的探討,這讓我意識到,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其潛在的風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當前的技術浪潮,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嚮做齣自己的判斷。
評分對於我這個在通信行業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來說,一本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乾貨”並不多見。然而,《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卻做到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對現有技術的簡單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通信技術演進路徑的梳理,從2G的語音時代,到3G的數據時代,再到4G的高速時代,以及如今的5G萬物互聯,每個階段的變革都清晰可見,作者對每個時代的技術瓶頸、突破方嚮以及商業驅動力都有著精準的把握。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僅迴顧瞭自己熟悉的領域,更學到瞭許多之前關注不足的方麵。比如,書中對物聯網通信、車聯網通信等新興應用場景的深入探討,以及對頻譜資源管理、能耗優化等關鍵問題的分析,都極具參考價值。此外,作者在討論5G技術時,不僅僅停留在MIMO、波束成形等核心技術本身,更是將其置於更宏觀的應用生態中進行分析,比如與人工智能、雲計算的融閤,以及對垂直行業應用的賦能,這使得我對5G的理解更加立體和全麵。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獨特的視角,它讓我在看待現有技術的同時,也能預見到未來的發展方嚮,對於指導我未來的技術選型和研發方嚮,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移動通信的理解非常淺顯,隻停留在“手機能上網、能打電話”的層麵。直到我偶然讀到瞭《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纔真正領略到這個領域的博大精深。《現代移動通信(第4版)》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冰冷的技術報告,而是充滿瞭作者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瞭“用戶體驗”和“連接的意義”,這讓我明白,通信技術發展最終是為瞭服務於人,是為瞭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和豐富。書中對用戶在不同時代通信需求變化的梳理,以及通信技術如何一步步滿足這些需求的過程,讓我感同身受。例如,作者在介紹Wi-Fi 6時,特彆提到瞭它如何解決傢庭和辦公環境中設備數量激增帶來的網絡擁堵問題,這正是我們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痛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復雜的通信技術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係起來,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技術細節。它讓我意識到,每一次通信技術的革新,都意味著我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知識,更讓我對我們所處的這個互聯互通的數字時代産生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防盜貼都沒瞭,書頁發黃,不是很滿意。
評分3.2 GSM的No.7信令係統 29
評分【內容提要】:
評分本書主要介紹GSM網絡交換係統的維護與優化。主要內容包括:GSM交換網絡的基礎知識,No.7信令基礎知識,GSM網絡的各種通信事件信令流程,GSM交換係統中的局數據及各種參數,交換機緊急故障處理等
評分3.2 GSM的No.7信令係統 29
評分1.1 GSM發展曆史和技術規範 1
評分還可以吧~~~~~~~~~~~~~~~~~~~~~~~~~~~~~~
評分一直沒時間看,下次找個時間再看
評分1.3 GSM網絡區域組成 7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