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案例(第9版) | ||
| 定價 | 69.00 | |
| 齣版社 | 東北財經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4年01月 | |
| 開本 | 12k | |
| 作者 | 邁剋爾.納普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560000 | |
| ISBN編碼 | 9787565413537 | |
第壹部分綜閤 案例
案例1.1美國翻修公司
案例1.2Just for FEET運動鞋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1.3安然公司
案例1.4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案例1.5美國手術醫療器械公司
案例1.6麥道夫證券公司
案例1.7新世紀金融公司
案例1.8詹姆斯達電視指南國際有限公司
案例1.9ZZZZ Best有限責任公司
案例1.10瘋狂埃迪公司
第二部分高風險賬戶的審計
案例2.1多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2.2利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案例2.3幸福傳遞公司
案例2.4Smar Talk電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2.5通用汽車公司
案例2.6CBI控股公司
案例2.7資本銀行公司
第三部分內部控製問題
案例3.1第壹裏氏通銀行
案例3.2霍華德街珠寶商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3.3布魯雷諾斯餐廳
案例3.4古德納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3.5特賴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3.6美國聯閤慈善基金會
第四部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責任
案例4.1諾基山內衣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4.2蘇姍特·華盛頓,會計專業
案例4.3橡木工業公司
案例4.4剋裏威·庫爾披薩餅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4.5國際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4.6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
第五部分獨立審計師的職業道德責任
案例5.1高級審計師韋弗利·霍蘭德
案例5.2美國國際集團
案例5.3PTL俱樂部
案例5.4卡爾迪羅旅行係統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5.5柯喬房地産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5.6菲利普斯石油公司
第六部分執業準則
案例6.1比爾·德伯格,會計主管
案例6.2李·安·沃剋,會計職員
案例6.3湯米·康奈爾,高級審計師
案例6.4阿維斯·洛夫,會計職員
案例6.5查爾斯·托裏森,審計管理人員
案例6.6漢密爾頓·王,會計主管
第七部分職業問題
案例7.1博安公司
案例7.2霍普金斯和普華會計師事務所
案例7.3Ligand製藥商
案例7.4薩拉·拉塞爾,會計人員
案例7.5股票期權狂熱
案例7.6國傢醫療運輸網絡
第八部分經典訴訟 案例
案例8.1皇傢阿霍德有限責任公司
案例8.2利文特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8.3審計人員
案例8.4索馬裏共和國
案例8.5鑽研
案例8.6帕瑪拉特集團
案例8.7OAO Gazprom
案例8.8塔塔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案例8.9印度特許會計師公會
案例8.10法國興業銀行
案例8.11內部審計師:穆罕默德·賽倫·埃爾—哈達德
案例8.12泰光維娜
案例8.13Kaset泰國糖業公司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審計經驗的從業者,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讓我眼前一亮、又能為我帶來切實幫助的專業書籍。而這本《包郵 審計案例 第9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失敗案例”的深入剖析,這並非為瞭嘩眾取寵,而是齣於一種對行業負責的態度。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細緻解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導緻審計失敗的原因,無論是內部控製的失效、審計程序的不足,還是人為的疏忽,這些都為我們敲響瞭警鍾。這些失敗案例中的“教訓”遠比成功案例更有價值,它們讓我們能夠引以為戒,從而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更加謹慎和周全。書中關於“審計工具”的介紹也相當實用,特彆是對一些新興審計技術的運用,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而書中對數據分析、信息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讓我看到瞭審計未來的發展方嚮。此外,書中對“危險信號”的識彆和解讀,更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雷達”。那些隱藏在財務報錶和企業經營中的異常之處,往往是問題的根源,而這本書恰恰教會我們如何去發現它們,並進一步深入調查。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又不失生動,大量的案例引用和圖錶分析,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易於理解和接受。它是一本值得所有審計從業者反復研讀的案頭必備。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審計領域的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個剛入行不久的審計助理,我常常覺得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課堂上學到的審計方法、風險評估、內部控製測試,聽起來頭頭是道,但真到瞭實務中,麵對錯綜復雜的賬簿、琳琅滿目的憑證,我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甚至不知道該從何處著眼去發現潛在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書中豐富的審計案例,每一個都飽含著真實的審計實踐經驗,讓我得以窺見前輩們是如何一步步抽絲剝繭,揭示齣重重迷霧背後的真相。從公司治理的漏洞到財務造假的蛛絲馬跡,從信息披露的不當到內控設計的缺陷,每一個案例都仿佛是我親身經曆的一場審計項目,讓我從中學習到瞭如何識彆“危險信號”,如何運用恰當的審計工具,如何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有效溝通。特彆是書中對失敗審計案例的剖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瞭解彆人犯過的錯誤,比自己親身去犯錯要高效得多。這些失敗的案例,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審計工作的嚴謹性和重要性,也讓我對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有瞭更高的要求。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即使是對審計領域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快速掌握其中的核心內容。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時刻在我身邊指導我,幫助我成長。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還有點猶豫,覺得“審計案例”聽起來會比較枯燥乏味,可能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冰冷的數據。然而,當我真正翻開這本書,纔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和“實用”。它沒有空談理論,而是將抽象的審計概念融入到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中。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審計流程和方法分解開來,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審計步驟背後的邏輯和目的。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危險信號”的解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卻被放大,並揭示齣其背後可能隱藏的重大風險。這讓我開始學會用一種更審慎、更敏銳的眼光去看待財務報錶和企業運營。書中提到的各種審計工具,也讓我大開眼界。以前我覺得審計就是查賬,現在我纔知道,原來審計工具如此多樣,從傳統的抽樣技術到現代的數據分析軟件,它們都能在審計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更難得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迴避審計過程中的失敗,反而將其作為重要的學習素材。通過分析那些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導緻審計失敗的案例,我更能理解到審計的局限性,以及提高審計質量的重要性。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每一章節都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案例的選取也具有代錶性,覆蓋瞭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讓你在閱讀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的優秀審計讀物。
評分我一直對會計審計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讓我深入瞭解實際操作的書籍。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首先,書中關於“審計方法”的論述非常係統和深入,從風險導嚮審計的基本原則,到各種具體的審計程序,都講解得十分清晰。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理論知識時,總是能夠結閤具體的“案例”進行闡述,這使得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方法在實際審計工作中的應用。有時候,我們學習瞭很多理論,但不知道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本書正好解決瞭我的痛點。我能夠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去體會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如何設計審計程序、如何獲取審計證據。而當書中提到“失敗案例”時,我更是認真地閱讀,從中學習經驗教訓。瞭解審計失敗的原因,能夠幫助我更好地認識到審計工作的挑戰性和重要性,也讓我對如何避免類似錯誤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此外,書中關於“危險信號”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培養瞭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學會去關注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異常情況,從而為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打下基礎。這本書的齣版,為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學習平颱,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審計專業能力。
評分我是一名對財務造假和審計亂象深惡痛絕的普通讀者,一直想瞭解究竟是什麼讓審計工作失靈,又是如何識彆那些隱藏的風險。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很多理論書籍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復雜的審計過程展現在我麵前。書中大量的“案例”,真實地還原瞭審計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失敗案例”的部分,通過閱讀這些案例,我纔真正理解到,審計工作並非易事,存在著無數的挑戰和陷阱。作者對這些失敗原因的剖析,讓我看到瞭審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一些不法分子是如何利用這些漏洞進行欺騙的。同時,書中關於“危險信號”的描述,也極大地提高瞭我的風險意識。那些在商業交易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異常,在書中被賦予瞭特殊的意義,讓我學會瞭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財務信息。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審計工具”的介紹,讓我對現代審計的技術有瞭初步的瞭解,也讓我明白,審計工作並非僅僅依靠經驗,更離不開科學的工具。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可讀性”和“啓發性”,它不僅僅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也能讓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對審計工作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