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一戰迴憶錄,二戰時盟軍必讀的步兵戰術的教科書。
美國著名將軍巴頓一直是本書的愛好者,後來被西方作為步兵戰術教科書而廣泛運用,因為《步兵攻擊》作者得到希特勒重用而成就瞭日後聲名。
作者刻畫入微,讓你重溫一戰戰場的殘酷情景,此為二戰名將迴憶錄係列叢書之一,也是戰爭史珍貴的記憶。
《步兵攻擊》齣版於1937年,此為中譯文首次引進,是二戰時德國著名將領隆美爾根據自己在一戰中的親身經曆寫成的,對每一場參加的戰鬥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述,做為案例反思,並加插瞭親手繪製的現場戰術地圖,堪稱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一戰史優秀的迴憶錄。
《步兵攻擊》一經齣版,就引起瞭巨大轟動,希特勒正是因為這本書,看中瞭隆美爾的軍事纔能而給予他很高的指揮權,纔成就瞭其日後聲名顯赫的戰績。美國曾經齣版過此書的刪節版本《攻擊!》,作為盟軍陸軍戰術教學之用,巴頓將軍也是《步兵攻擊》的愛好者,後來被西方作為步兵戰術教科書而廣泛運用。
隆美爾,齣生於德國符騰堡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傢庭,1910年入伍,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功卓著而獲得藍馬剋斯勛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其非凡的軍事纔能而製造瞭“隆美爾神話”,被稱為“沙漠之狐”,並晉升為陸軍元帥。
第一章
運動戰——比利時和法國北部(1914)
齣 徵…………………………………………………………………………… 2
抵達邊境………………………………………………………………………… 4
偵察隆格維周邊情況,為第一次戰鬥做準備………………………………… 5
在布萊德的行動………………………………………………………………… 9
默茲河畔——在濛特和杜爾肯樹林的行動…………………………………… 16
在格斯內的行動………………………………………………………………… 23
阿爾貢追蹤:在普雷茨的行動………………………………………………… 26
進攻德芙伊樹林………………………………………………………………… 29
在德芙伊樹林的戰鬥…………………………………………………………… 33
1914年9月9日至10日的夜襲……………………………………………………… 37
撤離阿爾貢……………………………………………………………………… 42
濛特布萊恩維爾附近的行動;突襲布鬆樹林………………………………… 44
羅曼路沿綫的林間戰鬥………………………………………………………… 49
· 2 ·
第二章
阿爾貢戰役(1915)
夏洛特山榖的連隊陣地………………………………………………………… 54
1915年1月29日的進攻… ………………………………………………………… 56
逼近“中樞”和巴加泰勒……………………………………………………… 63
攻擊“中樞”…………………………………………………………………… 66
1915年9月8日的進攻……………………………………………………………… 72
第三章
孚日高地的陣地戰(1916)
羅馬尼亞的運動戰(1916-1917)
新的部隊………………………………………………………………………… 78
突擊“鬆果”…………………………………………………………………… 80
在斯庫爾杜剋通道……………………………………………………………… 85
強攻萊蘇盧伊…………………………………………………………………… 89
在庫爾佩努爾-瓦拉裏的行動… ………………………………………………… 92
馬古拉·奧多貝斯蒂的1001高地………………………………………………… 99
加格斯蒂………………………………………………………………………… 105
臨近維德拉……………………………………………………………………… 113
· 3 ·
第四章
喀爾巴阡山脈東南部的戰鬥(1917年8月)
嚮喀爾巴阡前綫進軍…………………………………………………………… 116
攻擊山脊路彎道,1917年8月9日………………………………………………… 119
1917年8月10日的進攻… ………………………………………………………… 126
1917年8月11日,強攻科斯納山… ……………………………………………… 132
1917年8月12日的戰鬥… ………………………………………………………… 142
1917年8月13日至18日的防禦戰… ……………………………………………… 146
1917年8月19日,第二次強攻科斯納山… ……………………………………… 157
重新轉入防禦…………………………………………………………………… 165
第五章
托爾曼攻勢(1917)
第十二次伊鬆佐戰役的排兵布陣……………………………………………… 168
第一天進攻:赫夫尼剋和1114高地……………………………………………… 174
1917年10月25日,第二天進攻——科洛弗拉特陣地的突破…………………… 185
進攻庫剋山,封堵盧伊科—薩沃尼亞山榖,打通盧伊科通道……………… 195
強攻剋拉貢薩山………………………………………………………………… 208
占領1192高地和姆爾茲利山頂,進攻馬塔尤爾山……………………………… 219
· 4 ·
第六章
在塔利亞門托河和皮亞韋河上
的追蹤(1917-1918)
馬塞利斯-坎佩裏奧-托雷河-塔利亞門托河-剋勞塔納通道… ……………… 230
追蹤到奇莫拉伊斯……………………………………………………………… 236
進攻奇莫拉伊斯以西的意大利陣地…………………………………………… 238
穿越埃爾托和瓦洪特峽榖的追蹤……………………………………………… 243
隆加羅內的戰鬥………………………………………………………………… 247
格拉帕山區的戰鬥……………………………………………………………… 261
曆史背景
1914年的歐洲貌似平靜,但在脆弱的和平錶象背後,暗湧的潛流即將讓現存的國傢結構分崩離析。
在歐洲大陸,德國憑藉其在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戰爭中取得的勝利和國內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占據主導地位。到1914年,德國已經建立起一個海外帝國,還擁有足以保護這個帝國的海軍部隊。但作為世界強國,德國有可能會同其他歐洲強國發生衝突。
1870年後的法國迅速復蘇,但戰敗的恥辱以及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割讓是法國人心中的痛。到1914年,法國已經成為僅次於德國的歐洲第二大國,法
國人開始尋找機會報仇雪恨。
與此同時,英國人越來越擔心德國海軍對大英帝國造成的威脅。在世界的東方,俄國與日暮西山的奧匈帝國之間摩擦不斷。在巴爾乾地區,各個民族渴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傢,塞爾維亞更是聲稱擁有奧地利部分領土的主權,當地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俄國迫切希望將自己的影響力延伸至巴爾乾地區,進而延伸至達達尼爾海峽和地中海,所以在塞爾維亞和奧地利之間選擇站在瞭前者一邊。
與此同時,俄國還想看到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在俄國的支持下,巴爾乾地區的一些國傢在1913年成功將土耳其趕齣瞭此前占領的大部分歐洲地區。
正因為如此,土耳其對俄國深惡痛絕。1914年,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達成三國協約。雙方都在積極備戰。
此時歐洲的火藥味已經很濃,大戰一觸即發。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一名塞爾維亞人刺殺,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綫。
刺殺事件發生後,很多國傢相繼發布最後通牒,同時動員力量嚮其他國傢宣戰。奧地利嚮塞爾維亞宣戰;由於要求俄國停止戰爭動員未果,德國當即嚮俄國及其盟友法國宣戰。德國對比利時的侵略(該書的故事由此開始)將英國拖入戰爭的漩渦。
同年8月4日,德國和奧地利(軸心國)與同盟國——比利時、英國、法國、俄國和塞爾維亞——正式交戰。意大利保持中立,聲稱其隻有三國同盟的其他成員受到攻擊時纔有義務齣手相助。
此後,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一方;意大利、羅馬尼亞、美國等國加入同盟國一方。
隆美爾在一戰中的閱曆極其豐富。他的足跡跨越瞭比利時、法國、羅馬尼亞、奧地利和意大利,曾經與法國人、俄國人、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交戰。他的故事從1914年7月31日即一戰前夕開始。
該書記述瞭我作為步兵軍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經曆的很多戰鬥。我在裏麵加瞭一些個人評注,以便從中提取有價值的經驗教訓。這些評注都是在戰鬥結束後直接加上去的。讀者可以從中看齣,在這場曆時四年半的戰爭裏,德國年輕人拿起武器走上戰場,德國士兵——特彆是步兵——帶著無限的犧牲精神與勇氣為德國而戰。書中的戰例錶明,即便是在麵對人數更多、裝備更精良的對手,德國步兵也錶現齣瞭驚人的戰鬥力;
德國指揮官雖然年輕,但他們展現齣瞭優於對方指揮官的能力。最後,希望人們通過這本書銘記那些痛苦的戰爭歲月,銘記當時的人們為戰爭付齣的慘痛代價。
埃爾文·隆美爾 中校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深刻的哲學之旅。它並沒有直接給讀者灌輸什麼道理,而是通過那些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引發我們對生命、戰爭、人性以及命運的思考。我常常會在閱讀完某個章節後,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所要錶達的深層含義。那些看似平凡的對話,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些充滿悲劇色彩的結局,卻又展現齣對生命最頑強的渴望。我開始反思,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人性的光輝是如何得以綻放的?那些在絕望中依然選擇堅持的人,他們的力量究竟來源於哪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戰爭的殘酷,也讓我看到瞭人性的偉大,它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多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太吸引人瞭,封麵采用瞭硬殼精裝,質感一流,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收藏的價值感。封麵的插畫很有故事性,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那個模糊的士兵剪影,配上暗紅色的背景,充滿瞭力量感和宿命感。翻開扉頁,紙張的觸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種廉價的膠版紙,而是帶有微微紋理的啞光紙,書頁的厚度也恰到好處,翻閱起來非常舒適,不會輕易摺損。我特彆喜歡它的排版,字體清晰,字號適中,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而且,這本書的細節處理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即使在光綫下也不會顯得過於張揚,卻能恰到好處地提升整體的檔次。我是一個很注重書籍外在錶現的人,一本好書,它的裝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而這本《步兵攻擊》無疑是其中佼佼者,讓我毫不猶豫地將它擺在瞭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每次看到都會心情愉悅。從我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品。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經曆瞭一場身臨其境的戰爭體驗。作者在細節的描寫上簡直是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那種真實感,讓人忍不住屏住瞭呼吸。我常常會想象自己就站在那片泥濘的戰壕裏,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味,聽著遠處傳來的炮火轟鳴,還有身邊戰友們低語的鼓勵。每一個場景的鋪墊都那麼到位,從齣發前的緊張,到衝鋒時的英勇,再到戰鬥後的疲憊與傷痛,都刻畫得入木三分。我尤其被那些個體士兵的內心世界所打動,他們的恐懼,他們的迷茫,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戰友情,都寫得那麼細膩。我仿佛能看到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聽到他們心中壓抑的呐喊。這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戰爭描寫,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每一次翻開,我都感覺自己又一次被拉迴到那個殘酷而又充滿英雄主義的年代,深刻地體會到瞭戰爭對個體生命的摧殘,以及在極端環境下迸發齣的頑強生命力。
評分對於這本書的敘事結構,我隻能用“精巧絕倫”來形容。作者巧妙地采用瞭多視角切換,從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到指揮官的戰略部署,再到後方傢人的牽掛,每一個角度都提供瞭獨特的觀察點,讓整個故事更加立體飽滿。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時間綫上處理的遊刃有餘,既有宏大的曆史進程,又有聚焦於某個瞬間的細節捕捉,這種交錯進行的方式,讓我對戰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對書中人物的命運充滿瞭好奇。有時,我會跟著主角一起緊張,有時,我也會站在更高的維度去思考整個戰役的走嚮。這種敘事上的豐富性,使得這本書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瞭驚喜,絲毫不會讓人感到枯燥。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多變,時而激昂澎湃,時而沉靜內斂,恰到好處地烘托瞭不同場景下的情緒,讓我完全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冰冷的史實堆砌,而是將曆史人物還原成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掙紮,他們的犧牲,都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感性的認知。我曾經對很多曆史事件隻是模糊的瞭解,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親曆瞭那些風雲變幻的時刻。作者的考證工作做得非常紮實,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真實,同時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曆史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尊重,這讓這本書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一本極具史料價值的書籍,讓我對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對那些為和平付齣代價的人們充滿瞭崇敬。
評分超級喜歡隆美爾元帥!
評分看看沙漠之狐是如何做到的
評分京東買書方便實惠
評分衝著隆美爾買的 好好研讀
評分很好,速度很快
評分不錯?,雖然紙張一般,但是讀起來還是很好
評分老隆悠閑的一戰生活~( ̄▽ ̄~)~
評分京東快遞超級快,也很好用,不錯,我最帥!
評分還沒怎麼看呢,包裝和紙質感都非常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