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文化史的研究上,“大美中国”丛书疏理并建构了一部“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审美文化史”,为国内同类著作中的第一部通史。《晚霞明处暮云重:清卷》为我们展现了清时期从典雅的末代文化走向现代审美的曙光的审美转变。
习**这两次关于教育的讲话都提及了要重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美育。
在西方审美价值观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一部全面展现我国传统审美力的丛书,对走出盲从西方审美标准的怪圈,重拾我们自己的华夏审美力是很有价值的。
《晚霞明处暮云重:清卷》全书通过对我国清时期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器具、各类文献等)严谨详细地审视,透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这些审美对象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的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清代审美文化史的演进轨迹。全书文字通畅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图,从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难度。
陈炎,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87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12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著名美学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小舒,男,1953年8月出生,上海人。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拥有一种近乎于哲思的深度,尤其在探讨“帝国黄昏”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对历史规律的沉思。它不像教科书那样追求客观,也不像通俗读物那样追求刺激,它似乎在努力探寻“为什么会这样”的终极答案。作者在论述乾隆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时,所采用的文学手法非常高妙,他没有直接指控,而是通过描绘不同阶层对“太平”的不同理解,侧面烘托出结构性危机的不可避免性。这种含蓄而有力的表达方式,非常考验读者的理解力,但也正因如此,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读完之后,我感到心头沉甸甸的,不仅仅是对逝去时代的叹息,更是对当下社会发展路径的一种警醒。这本书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感,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传递了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坦白讲,我最初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清代题材的作品汗牛充栋,很难有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出乎意料地清新、内敛,但力量十足。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对“文化思潮”的梳理,这点很多同类书籍往往一带而过。作者没有将清代的文化发展简单地视为对前代的继承或僵化,而是深入剖析了学术、艺术、以及民间信仰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考据学”兴盛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将文字的严谨性与时代的保守倾向巧妙地联系起来,揭示出一种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困境。通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只是了解了清代的重大事件,更是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知识精英的灵魂深处。叙述的逻辑性极强,引用的史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组织,读来毫不拖沓,反而有种抽丝剥茧的酣畅淋漓。
评分我以一个对“地方志”和“社会经济史”尤为关注的视角来审视此书,发现它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以往的通史往往侧重于朝堂和疆域,但《晚霞明处暮云重》却花费了大量笔墨来勾勒清代广阔地域上的经济地理和商业网络。例如,书中对长三角地区丝绸业的衰落过程,以及北方茶马贸易的变迁,描绘得细致入微,甚至引用了一些地方档案中的数据,使得论证具有了坚实的实证基础。这种微观层面的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清代经济史的认知,不再是笼统的“盛世”或“衰败”的概念,而是充满了具体的物产、线路和市场博弈。读到这些部分,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地图反复思考,那种知识被构建和填充的满足感,是阅读其他泛泛之作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细节也值得称赞,这让我作为一名痴迷于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感到非常愉悦。拿到书本时,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触感,配上清晰易读的字体,已经为阅读定下了一种沉稳的基调。内容上,本书对于晚清时期“变局”的探讨,视角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它没有将中西冲突简单地归咎于‘落后’与‘先进’的二元对立,而是着重分析了在既有的制度和文化惯性下,改革的每一步都举步维艰的内在逻辑。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几位关键性改革人物的评价,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避免了脸谱化的赞美或批判。读到关于洋务运动的章节时,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百年前的无力感和紧迫感,这说明作者的文字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史学叙述,达到了艺术感染力的层面。
评分这本《晚霞明处暮云重:清代卷》简直是为我这种历史爱好者量身定做的,作者对清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把握简直入木三分。光是阅读开篇关于康乾盛世的描写,我就能感受到那种盛极而衰的微妙张力。书中对社会各个阶层的细腻刻画,无论是宫廷内部的权力倾轧,还是民间士绅阶层的文化转向,都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宏大叙事上,而是通过那些鲜活的小人物命运,串联起了整个时代的脉络。比如,书中对某个偏远地区士子在科举路上的挣扎,以及某个商人在漕运变革中的起伏,都写得丝丝入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文字功底扎实,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回婉转,阅读体验极佳。读完第一部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些看似繁华的表象下,潜藏的危机是如何一步步积累,最终导致清王朝走向转折的。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充满复杂人性的历史长卷。
评分这是一套值得拥有的书籍,建议收藏!
评分难得活动,趁活动先囤一批,反正用得上
评分在书店看到这套书时,心里就开始长草了,立马寻找下单并购买,比实体店便宜了近*块钱,很高兴在年前能够拿到,感恩~?
评分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大美中国这套,听着名字就觉得不错,据说里面的内容有不同视角,值得一看
评分活动价入,非常好的书,我和宝贝都很很喜欢。
评分收集一整套不容易,科普……
评分非常不错,封面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多彩,物流风驰电掣,小哥彬彬有礼。
评分送的速度快,态度很好,包装稍稍简单了。书好,有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