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 首饰制作工艺基础教程教材 金属饰品构造设计 钻石银饰宝石镶嵌方法加工入门自学

珠宝设计 首饰制作工艺基础教程教材 金属饰品构造设计 钻石银饰宝石镶嵌方法加工入门自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珠宝设计
  • 首饰制作
  • 金属饰品
  • 钻石镶嵌
  • 宝石镶嵌
  • 银饰
  • 饰品工艺
  • 自学教材
  • 入门教程
  • 构造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9319
商品编码:12274932149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级珠宝设计 (一本关于宝石构造,珠宝设计及制作工艺的实用指南书 )
作者:   (美)阿纳斯塔西娅·扬(Anastasia Young) 著;崔静 译
译者:   崔静
市场价:   98元
ISBN号:   9787121259319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6-03-01   版次:1   页数:198
  印刷时间:2016-03-01   印次:1   字数:320千字


  目录
关于本书 8
**章何谓“设计”  11
宝石珠宝的历史  12
当代宝石珠宝  14
宝石切割  16
设计灵感  18
从宝石开始  20
设计考虑  22
使用购得的镶嵌底座  25
定制  26
资源外取  28
第2章宝石宝典  31
第3章技巧宝典  53
准备就绪  54
有用的小窍门和疑难解答  56
手工工具  58
宝石镶嵌工具  64
工具形状  66
基础加工工艺  68
高级别的加工工艺  74
蜡刻和铸型  78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80
包镶  86
基础包镶  88
管镶  92
顶镶  94
锥镶  96
棱角各异的镶座  100
平镶  102
卡镶  104
爪镶  106
冠镶  108
篮镶  112
背部闭合式爪镶  114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爪镶  116
附着式爪镶座  118
粒状镶嵌  120
纹镶  122
五颗式镶嵌  126
方形纹理镶嵌  128
密镶  130
微型密镶  132
“幻想”镶嵌  134
综合镶嵌  136
杂式镶嵌和簇式镶嵌  138
压镶  142
笼镶  144
晃动着的宝石  146
能旋转的镶座  148
顶起式镶嵌  150
保护式镶嵌  152
从后面进行镶嵌  154
上下倒置式镶嵌  156
盖式镶嵌  157
贵金属黏土  158
铸型  160
将宝石焊接到位  162
镶嵌造型奇特的宝石  164
打造可互换宝石的镶座  166
景观式镶嵌  168
包裹式镶嵌  170
作为功能性装置的镶嵌  172
混合型的材质和其他类型的金属  174
珍珠和宝石珠子  180
用珍珠制作作品  182
将珍珠和宝石穿连起来  184
用金属丝串起珠子  188
第4章参考  191
宝石的形状  194
镶嵌模板  198


  内容简介
书中囊括了一些制作、设计珠宝首饰的技巧和方法,我认为这些内容对学生会很有用,能够激励初出茅庐的珠宝匠,让专业人士多些实践练习,我也希望能够尽己所能,提供更多有关构造宝石工艺的有用信息。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代实践的一个概述,所以,还包括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部分。珠宝设计、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虽然许多设计者、加工者对传统技艺青睐有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与传统工艺相比,也有独到的地方,能够在各种加工过程中节约时间,还能提供许多看似不可能的设计方案。


  作者简介
Anastasia Young,是一位职业设计师,珠宝商和艺术家,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其著作有。
定价Z
璀璨之艺:珠宝的灵感与匠心 本书是一部关于珠宝设计与制作工艺的综合性入门教材,旨在为初学者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们不涉及金属饰品的构造设计、钻石银饰宝石的镶嵌方法或加工加工入门等具体技术层面。 本书的关注点在于激发您对珠宝艺术的初步认知,引导您探索珠宝的魅力所在,并为您开启一扇通往珠宝世界的大门。我们将从宏观的角度,为您展现珠宝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历史传承以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地位。 第一章:珠宝的语言——历史与文化的回响 珠宝并非仅仅是装饰品,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的符号。在本章中,我们将穿越时空的界限,回溯珠宝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轨迹。从古埃及法老的黄金与宝石,到古罗马帝国的华丽项链,再到中国古代宫廷的精美头饰,您将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情趣与工艺特色。 我们将深入探讨珠宝在宗教仪式、皇权象征、身份标识以及爱情信物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艺术作品的解读,您将理解为何某些宝石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为何特定的设计风格得以流传。理解珠宝背后的故事,是创作出富有灵魂的作品的第一步。 第二章:设计的灵魂——从概念到创意的萌芽 真正的珠宝设计,源于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创意表达。本章将引导您探索设计的本质,学习如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的灵感火花。我们将为您介绍不同风格的珠宝设计流派,例如经典简约、复古浪漫、现代前卫等,帮助您建立初步的设计认知框架。 您将了解如何从自然界的形态、抽象的几何图形、艺术作品的色彩运用,甚至是情感体验中汲取设计元素。我们将探讨构图、比例、平衡等基本的设计原则,让您初步理解一个好的设计是如何构建的。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如何通过草图和概念板来可视化您的想法,为后续的具象化打下基础。 第三章:色彩的交响——宝石的魅力与搭配 色彩是珠宝的灵魂之一,而宝石则是色彩最绚烂的载体。本章将为您揭开宝石世界的神秘面纱,但我们不深入探讨宝石的镶嵌和加工技术。相反,我们将侧重于宝石的美学特质——它们的颜色、光泽、火彩以及象征意义。 您将认识不同种类的宝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独特的视觉效果。我们将探讨色彩心理学在珠宝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通过宝石的颜色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绪和意境。例如,蓝色宝石的宁静、红色宝石的热情、绿色宝石的生机。您还将了解宝石之间的经典搭配原则,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肤色和场合选择合适的宝石,让您的设计更具吸引力。 第四章:情感的寄语——珠宝的情感表达与意义 珠宝是情感的载体,它们能够无声地诉说着爱、承诺、纪念、祝福等丰富的情感。本章将引导您思考如何将情感注入您的珠宝设计中。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设计的形式、材质的选择以及所蕴含的故事来表达情感。 例如,一枚戒指可以象征永恒的承诺,一条项链可以承载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一对耳环可以记录美好的回忆。我们将探讨一些经典的珠宝设计原型,例如心形、无限符号、家族徽章等,理解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深刻含义。通过学习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设计语言,您的作品将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五章:创意的延伸——珠宝的未来展望 珠宝的世界日新月异,创新永无止境。本章将为您展望珠宝设计的未来趋势,激发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我们将关注可持续设计、环保材料的应用,以及科技在珠宝设计中的融合,例如3D打印技术的初步概念。 您将了解到,珠宝设计不仅仅是传统的技艺传承,更是对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的不断拥抱。我们将鼓励您跳出思维定势,敢于尝试,为珠宝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本书特色: 侧重理论与美学引导: 不同于技术性教材,本书着重于培养您的珠宝鉴赏能力、设计思维和艺术感知力。 历史文化深度融合: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让您理解珠宝的深层内涵,为创作注入灵魂。 激发创意与情感表达: 引导您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并学习如何将情感融入设计。 开拓视野,展望未来: 介绍珠宝设计的前沿趋势,激发您对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书将带您进入一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珠宝世界,让您初步领略珠宝设计的独特魅力,为您的珠宝艺术之旅打下坚实的美学与文化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珠宝设计和制作充满热情的新手,我怀揣着学习专业知识的期待,翻开了这本《珠宝设计 首饰制作工艺基础教程教材 金属饰品构造设计 钻石银饰宝石镶嵌方法加工入门自学》。坦白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金属饰品构造设计的部分,作者的讲解细致入微,从基础的金属特性、延展性、硬度等方面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对金属一窍不通的小白,也能逐渐理解不同金属在制作过程中所能展现出的不同魅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绘制三视图和透视图的部分,这些基础的图纸绘制技巧,对于将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设计蓝图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从简约到繁复的多种风格,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设计思路的演变过程。更让我欣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插图和步骤图,生动地展示了金属的塑形、焊接、打磨等关键工艺。每一次翻阅,我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灵感,感受到设计师的严谨与匠心。即便是我曾经认为最棘手的金属连接问题,在这本书的指导下,也变得清晰明了,各种焊接技巧的优劣势分析,以及针对不同金属和形状的适用性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珠宝设计的奇妙世界,让我对未来能够亲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美饰品充满了信心。

评分

在钻石镶嵌这个话题上,这本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深入洞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几种镶嵌方式,更是将镶嵌视为一种与钻石本身对话的艺术。作者详尽地分析了不同钻石切工(如圆形明亮式、公主方、祖母绿等)与不同镶嵌方式(如爪镶、包镶、半包镶、轨道镶)之间的适配性,以及这种适配性对钻石火彩和视觉效果的潜在影响。我曾经一直认为,钻石越大越好,镶嵌方式只是一个固定的流程。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一个精妙的镶嵌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克拉钻石的视觉效果,甚至能够让一颗品质并非顶级的钻石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书中对“如何评估钻石的净度与颜色对镶嵌选择的影响”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对于带有内含物的钻石,作者建议采用能够遮盖瑕疵的包镶或半包镶,而对于颜色偏黄的钻石,则推荐使用能够提亮色泽的爪镶,并搭配白色金属。这些细致入微的建议,让我从一个“看钻石”的角度,转变为一个“用镶嵌去衬托钻石”的角度,这无疑是设计思维上的一次重要飞跃。

评分

这本书在对“金属的表面处理与光泽变化”的介绍上,可以说极大地拓展了我对金属美学的认知。过去,我总以为金属的光泽只是简单的打磨抛光。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金属的表面处理,是一种能够赋予金属生命和灵魂的工艺。作者详细介绍了从最基础的砂纸打磨,到更高级的抛光、拉丝、喷砂、以及各种化学处理方法。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哑光处理如何突出金属的内敛质感”的讲解,通过细致的图解,我看到了哑光处理后的金属,是如何呈现出一种柔和、温润的光泽,与亮光处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还提供了关于“如何根据宝石的颜色和质地,选择最合适的金属表面处理方式”的建议。例如,对于色彩鲜艳的彩色宝石,作者推荐采用亮光金属,以增强宝石的饱和度和对比度,而对于一些质朴的宝石,则可以选择哑光处理,以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金属的表面处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一种与宝石和谐共鸣的艺术表达。

评分

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关于“宝石镶嵌的稳定性与牢固性”的讲解,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坦白说,在学习初期,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制作的珠宝,会不会因为镶嵌不牢固而导致宝石脱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一担忧。作者从力的传导、宝石的固定方式、以及不同镶嵌方式在承受外力时的表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如何利用金属自身的弹性固定宝石”的章节,通过精妙的结构设计,让金属在一定的形变后,能够紧密地包裹住宝石,从而达到极高的牢固度。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检查和加固镶嵌的稳定性”,以及针对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宝石,应该采取的不同的固定策略。例如,对于棱角分明的方形宝石,作者建议采用带有利爪的镶嵌方式,以确保宝石的每一个尖角都能得到充分的保护。通过这些细致的讲解,我才真正理解了“美观与实用并存”的设计原则,并对如何制作出既能吸引眼球,又能长久佩戴的珠宝,有了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在对银饰加工工艺的讲解上,可谓是面面俱到,让我领略到了银这种金属独特的韵味。作者从银的熔点、硬度、延展性等基础属性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饰制作中的各种关键工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银的退火与硬化”的处理过程,书中清晰地解释了为何需要进行这些步骤,以及不同的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银的最终质地的影响。这让我明白了,为何有些银饰看起来特别细腻,而有些则显得粗犷有力。书中的“压花与冲压技法”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作者提供了多种压花图案的范例,并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形状的冲头和锤击力度,在银片上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浮雕效果。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用简单的工具在银片上制作了一些简单的纹理,虽然效果尚不完美,但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项工艺的乐趣。此外,书中对银饰“电镀与表面处理”的介绍,也让我对银饰的光泽和色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古朴的哑光效果,到闪耀的亮光效果,再到各种彩色镀层的应用,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银饰世界。

评分

关于这本书在入门自学方面的表现,我只能用“惊喜连连”来形容。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珠宝制作经验的职场新人,我曾担心自己会因为基础薄弱而跟不上进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但这本书的设计,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它摒弃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大量的图解,一步步引导读者从最基础的工具认识,到最简单的金属加工技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安全地使用和保养切割工具”的章节,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用途,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这让我觉得作者非常贴心,真正站在了初学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此外,书中提供的“一步步学习制作基础指环”的实操案例,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从测量手指尺寸、选择金属材质、到金属的弯曲、焊接、打磨、抛光,每一步都分解得十分细致,即使是新手也能按照步骤完成。我曾按照书中的指导,亲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银质指环,虽然不够完美,但那种亲手创造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珠宝制作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勤奋练习,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场关于钻石和宝石镶嵌的深度探险。起初,我对各种镶嵌方式,如爪镶、包镶、轨道镶、钉镶等,感到十分困惑,总觉得它们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区分。然而,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视角,将这些复杂的工艺化繁为简。作者详细地阐述了每种镶嵌方式的原理、适用宝石类型、以及其在美学和牢固度上的不同表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钻石切工与镶嵌方式的搭配建议,这让我明白了为何有些切工的钻石在特定镶嵌下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操图片,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模仿学习。例如,在讲述如何为一颗椭圆形钻石制作爪镶时,作者一步步展示了如何测量宝石尺寸、制作底座、调整爪型、以及最后的抛光细节,每一步都充满了匠心独运。我曾尝试过几次自己动手,虽然成果略显粗糙,但通过对比书中示例,我能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比较特殊的镶嵌技巧,比如微镶和砂金石镶嵌,这些相对冷门但极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在这里得到了详尽的介绍,这对于拓宽我的设计视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镶嵌”宝石,更理解了如何通过巧妙的镶嵌来“讲述”宝石的故事。

评分

在探讨这本书的金属饰品构造设计理念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结构美学”的深刻理解。他并非将设计仅仅停留在外观的装饰层面,而是将金属本身的物理特性与几何学原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不失稳固性的作品。书中对不同金属合金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的详细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何在制作某些复杂造型时,需要优先选用某种特定的金属。例如,在介绍如何设计一款镂空金属吊坠时,作者不仅提供了多种镂空图案的范例,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镂空边缘的厚度和圆角,来保证其在轻盈的同时不易变形,并提升佩戴时的舒适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力学平衡在珠宝设计中的应用”的章节,通过对不同连接方式和承重点的分析,我理解了为何有些设计看起来纤细轻盈,却能承受宝石的重量而保持稳定。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上经典金属饰品的构造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设计的多样性,更揭示了经久不衰的设计背后所蕴含的工程智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件成功的珠宝,不仅仅是材质的堆砌,更是对材料特性、结构力学和艺术美学的完美平衡。

评分

这本书在金属饰品构造设计方面,让我对“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复杂和繁琐,而是强调在理解金属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最简洁的线条和最有效的结构,来展现金属本身的质感和光泽。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线条的韵律与金属的张力”的探讨。作者通过大量的几何图形和流畅的曲线,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的弯曲和焊接,创造出具有动感和生命力的作品。我曾尝试模仿书中一个简约的金属几何耳坠的设计,仅仅通过几根金属线条的巧妙连接,就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视觉效果。这种对“负空间”的运用,也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展示了许多如何在金属饰品中巧妙地留白,从而突出主体,并增加作品的呼吸感。这让我明白,好的设计并非事无巨细地填充,而是懂得何时收敛,何时留白。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是引导我理解一种设计哲学,一种对金属本身尊重的态度。

评分

我曾以为,珠宝设计教学,尤其是涉及到金属构造和宝石镶嵌这样的复杂工艺,必然会充斥着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理论。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温度。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工艺步骤时,都会穿插一些与该工艺相关的历史故事、设计理念,甚至是一些设计师的感悟。例如,在介绍金属焊接时,作者不仅仅讲解了如何操作,还提到了古代工匠如何利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流传千古的金属器皿,以及焊接技术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这种将知识与文化、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掌握了技能,更是对珠宝这门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从自然界汲取设计灵感”的章节,作者通过展示一些以花卉、昆虫、甚至星辰为原型设计的金属饰品,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并将这份美转化为手中可触碰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珠宝设计,终究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传递一种美,而技术,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