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解相吾,解文博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产品开发
  • 电子设计
  • 实践教程
  • 电路设计
  • 嵌入式系统
  • 单片机
  • PCB设计
  • 硬件开发
  • 电子工程
  • DIY电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7977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1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8
字数:5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子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开发技术。依次对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开发策略、电子产品的市场因素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介绍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系统、DSP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对电子产品的电气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电路接线图、产品工艺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就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工程问题和电子产品整机结构与造型设计等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调试、品质检验与IS09000认证及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管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是现代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和设计的指南。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内容涵盖面宽,将几个相差较远的知识门类有机地结合起来,侧重围绕电子整机设计和可靠性展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合高等院校电类各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供生产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
1.1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1.1.1 产品的概念
1.1.2 开发新产品的意义
1.1.3 产品开发的程序
1.1.4 产品开发的方式
1.1.5 产品的创新
1.1.6 产品的规划
1.1.7 设计与试验
1.1.8 物料采购
1.1.9 加工制造
1.1.10 产品试销
1.1.11 服务与支持
1.2 电子产品的市场因素
1.2.1 市场因素的内容
1.2.2 产品的价格
1.2.3 产品的需求
1.2.4 产品的寿命周期
1.2.5 投放市场
1.3 电子产品的开发策略
1.3.1 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2 产品开发的主要方法
1.3.3 产品开发的外观设计
1.4 电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1.4.1 电子行业的现状
1.4.2 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
1.4.3 未来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电子产品的设计
2.1 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 电子产品设计概述
2.1.2 电子产品设计的特点
2.1.3 电子产品设计的要求
2.2 电子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2.1 电子产品设计的方法
2.2.2 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步骤
2.2.3 各类电子电路设计步骤简述
2.2.4 结构与机械设计
2.3 电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2.3.1 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
2.3.2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4 电路设计的步骤
2.4.1 指标要求分析
2.4.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2.4.3 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2.4.4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参数计算
2.4.5 总电路图的设计
2.4.6 审图
2.4.7 仿真分析与样机制作
2.4.8 产品设计报告与使用说明书
2.5 电子产品设计的相关因素
2.5.1 产品功能
2.5.2 性能要求
2.5.3 人一机界面
2.5.4 形状系数
2.5.5 产品成本
2.5.6 可靠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电子产品的设计制图
第4章 模拟电路的设计
第5章 数字电路的设计
第6章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第7章 DSP系统设计初步
第8章 设计中的工程问题
第9章 电子产品整机结构与造型设计
第10章 整机装配与调试
第11章 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是电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学以致用”的指导原则,为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特地编写了本教材。
  新产品研发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电子产品设计的目的是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所以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生产和市场对设计的要求和影响。作为一名称职的设计者,绝对不只是掌握了电路原理和绘图软件的应用就可以了。怎样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怎样正确地对新产品进行定位?怎样才能使新产品一上市就能迅速地在市场上走红?这是所有生产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了多年电子产品设计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的概念作为一种产品。从来就不只是单元电路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产品概念、市场因素、工程因素、技术工艺因素和设计人员应遵循的设计准则。(2)系统的观念在实际的电子产品中,大部分是由多个单元电路构成的系统。因此,设计者面对的不是一个单元电路而是一个系统。所以,本书虽然是“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它与传统的实验类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本书不仅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行了介绍。还就当前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应用的EDA技术、单片机系统开发、DSP应用系统设计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3)科学的观点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子产品,不但要有扎实的电子电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求设计者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这种素质体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发现问题的观察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细致严谨的实践作风和科技写作能力等方面。(4)实用的宗旨本书坚持一切从实用出发的宗旨,并尽可能地贯穿到设计思路中来。电子产品设计不仅要考虑电路本身的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书中着重介绍如何将实际需要归纳为技术要求,根据技术要求选用合理的电路结构,再根据电路结构特点拟订设计步骤。(5)通用的要求本书使用范围广泛,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类、通信技术类、电气工程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电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教材,还可作为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考书,也是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案头必备的重要参考资料。全书共11章,参考学时数为60~80学时,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对学时和内容侧重点进行调整。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成人教育及专业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机电产品设计的参考书。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为广大电类专业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施展才华打下坚实基础。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书后所列的有关文献及网站的最新资料,在此特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探索宇宙的奥秘:一位物理学家的星际漫游笔记 引言 这是一本关于宇宙的探索笔记,它不是冰冷的教科书,也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位资深物理学家之眼,带你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从微观粒子的奇妙世界,到宏观宇宙的壮丽图景,本书旨在用最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那些隐藏在宇宙深处的秘密,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将一同审视那些被遗忘的古老传说,解读现代物理学的最新突破,并畅想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未来。 第一章:回溯星辰的低语 故事的开篇,我们将一同回到那些古老的文明。人类仰望星空,试图理解日月交替、星辰运转的奥秘,并由此诞生了最早的宇宙观。从古巴比伦人精确的星表,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地心说”的深邃思考,再到哥白尼划时代的“日心说”,每一步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勇气。我们会细致地描绘这些早期宇宙模型是如何一步步被修正、被颠覆的,以及 Galileo 通过他的望远镜所见的那些令人震惊的景象——月球表面的坑洼,木星的四颗卫星,以及金星的相位变化,这些都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动摇了统治千年的宇宙观。 我们将聚焦于开普勒如何从 Tycho Brahe 海量而精确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如同为宇宙插上了数学的翅膀,让人们能够预测行星的轨迹。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更是将天上的运动与地上的落体运动统一起来,揭示了宇宙运行的普遍规律,其简洁而强大的公式,至今仍是理解宇宙运行的基础。我们将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经典物理学的基石,理解它们是如何构建我们对宇宙最朴素的认知。 第二章:量子世界的微光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微观世界,经典物理学便显露出它的局限性。第二章将带领读者潜入量子世界的奇妙领域。我们将从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的困境谈起,解释 Planck 和 Einstein 如何引入“量子”的概念,将能量离散化,这一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开启了量子力学的大门。我们将探讨 Bohr 的原子模型,解释原子光谱为何是分立的,以及电子是如何在特定轨道上运动的。 波粒二象性,这个量子世界最令人费解的特性,也将成为本章的焦点。我们将通过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直观地展示光子和电子所表现出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解释其背后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挑战我们直觉的定理,将揭示微观粒子在被观测时所发生的根本性改变。我们将探讨薛定谔方程,理解它如何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子态演化,以及“概率波”这一抽象概念。 本章还将触及量子纠缠的神秘现象,即两个粒子之间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瞬间产生关联,仿佛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心电感应”。爱因斯坦曾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并对此表示怀疑,但后来的实验却一次次证实了它的存在。我们将尝试理解这一现象的哲学意义,以及它对我们理解现实的挑战。 第三章:相对论的宇宙时空 爱因斯坦的两大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重塑了我们对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的认知。第三章将深入剖析这些革命性的理论。我们将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失败谈起,解释为什么以太醚的概念被抛弃,以及狭义相对论是如何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之上的。 我们将解释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这些反直觉的效应,并用生动的例子来阐述它们。例如,高速运动的飞船上的时钟为何会比地球上的慢,以及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为何会缩短。质能方程 E=mc²,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将揭示质量与能量之间深刻的联系,以及核反应的巨大能量来源。 广义相对论则将引力重新定义为时空的弯曲。我们将解释为什么大质量天体会扭曲周围的时空,以及这种扭曲如何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包括光线的传播。本章将探讨引力透镜效应,即大质量天体如何像透镜一样弯曲背景光线,使我们能够观测到更遥远的宇宙。我们还将讨论黑洞的形成和性质,这些宇宙中最神秘、最极端的区域,是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预言。 第四章:从大爆炸到宇宙的演化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它又将走向何方?第四章将带领读者回顾宇宙的宏伟历史。我们将从宇宙学最成功的模型——大爆炸理论说起。解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发现,它是大爆炸遗留下来的“余晖”,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我们将探讨宇宙膨胀,以及哈勃定律是如何揭示宇宙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在不断地膨胀。 本章将描绘宇宙从一个极热、极密的奇点,到原子核形成、再到原子形成,最终星系和恒星诞生的漫长演化过程。我们将介绍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结构。我们将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它们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质量和能量,但我们对它们的本质仍然知之甚少,这构成了现代宇宙学最大的谜团。 我们还将展望宇宙的未来。是“大挤压”(Big Crunch)还是“大撕裂”(Big Rip)?宇宙的最终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本章将呈现目前主流的宇宙学模型,并鼓励读者思考人类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 第五章:寻找地外生命与宇宙的未来 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唯一的生命吗?第五章将把我们的目光投向寻找地外生命的可能性,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未来。我们将回顾SETI(地外文明搜寻)项目的努力,以及探测器对火星、木卫二等天体的探索。我们将讨论生命存在的适宜条件,以及“宜居带”的概念。 本章还将探讨费米悖论——如果宇宙中存在如此多的恒星和行星,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迹象?我们将列举各种可能的解释,从“大过滤器”理论到“动物园假说”,引发读者对宇宙生命多样性的深入思考。 最后,我们将畅想人类文明的未来。是继续停留在地球,还是走向星辰大海?我们将讨论太空殖民、星际旅行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长远目标。也许,我们终将与其他文明相遇,也许,我们是宇宙中孤独的意识。无论如何,这份星际漫游笔记,都希望激发你心中的那份对未知的好奇,那份对宇宙的敬畏,以及那份对探索的渴望。 结语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之外,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依然是值得我们终生探索的领域。本书并非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一扇为你打开的窗户,让你得以窥探宇宙的壮丽与精妙。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思考宇宙、思考生命、思考我们自身的灵感。愿你也能成为一位,敢于仰望星空,敢于追问“为什么”的探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简洁的蓝白色调搭配一幅精美的电路板图案,一看就充满了科技感。我一直对电子产品开发充满兴趣,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书籍,直到遇见了它。翻开第一页,就被其清晰的排版和高质量的纸张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到复杂的电路设计原理,再到实际的开发流程和实践案例,体系非常完整。特别是看到“项目实战”和“案例分析”这些章节,我更是期待能通过这些内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我普段就很喜歡自己動手做些小玩意兒,所以對於能夠在書中找到實際的專案和步驟,感到非常興奮。我個人一直以來都對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的操作很感興趣,也看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總覺得缺乏系統性的引導。聽說這本書裡有關於這部分的介紹,所以我非常希望能透過這本書,紮實地學習如何應用微控制器來實現更複雜的電子功能,甚至能夠做出一些具有實際用途的小工具。我對於學習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總是抱持著開放的態度,而電子產品開發設計,正是讓我能夠將創意變為現實的關鍵。

评分

这本书的实践性太强了!我最看重的是书中的实操部分,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是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地动手去做。书中的每一个实践项目都精心设计,从材料准备、元器件选择,到电路连接、代码编写,再到最后的调试测试,都写得非常详细,而且关键步骤都有图文并茂的讲解,让人一看就懂。我特别喜欢书中提供的那些“成功案例”和“常见问题解答”,这让我知道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坑,以及如何去规避和解决。我對軟硬體整合開發(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的領域一直充滿好奇,雖然我對硬體有基本的了解,但如何讓軟體與硬體無縫協作,實現更高效的功能,一直是我渴望學習的。我聽說這本書提供了許多關於嵌入式系統開發(embedded systems development)的實用方法,特別是在軟體調試和驅動程式設計(driver development)方面,能夠給我提供很大的幫助。我希望能夠藉由這本書,深入了解如何設計和開發更複雜、更智能的電子產品。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过学习一些电子知识,但总是因为概念太抽象,或者代码太复杂而半途而废。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到位,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剖析复杂的概念,而且用了很多图示和实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比如,在讲解某一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它不仅给出了理论说明,还配有非常详细的电路图和仿真演示,这让我一下子就茅塞顿开。我非常赞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而不是枯燥地罗列公式和定义。我之前一直對電路板的佈局和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的問題感到很困惑,總覺得自己做的電路板總是存在一些難以察覺的問題。我聽說這本書中有關於這個部分的深入探討,並且提供了實際的技巧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來說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提升自己在電路板設計方面的專業技能,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做出更穩定、更可靠的電子產品。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让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充满了热情和启发性。在讲解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内容时,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而且,作者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行业内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这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技术,更是在了解整个电子产品开发领域的动态。我非常喜欢书中那种“手把手教你”的感觉,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耐心地指导我学习。我一直對使用者介面設計(user interface design)與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UX)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的重要性深有體會。我聽說這本書不只關注硬體和軟體技術,還會探討如何設計出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能夠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將技術優勢與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結合,創造出真正受歡迎的電子產品。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非常适合我目前的学习阶段。我不是完全的新手,但也不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我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总感觉自己在某些关键领域不够深入,无法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原理和应用,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电子产品开发的全貌。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深入剖析,比如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和嵌入式系统架构(embedded system architecture)等,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之前一直對感測器技術(sensor technology)及其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應用中的可能性感到著迷。聽說這本書有關於各種新型感測器的原理和應用,以及如何將它們整合到電子產品中的詳細介紹,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我期待能夠在這本書的指導下,學習如何設計出更具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物聯網設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