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1 、“雙105周年”紀念
2017年是啓功先生105周年誕辰,亦是中華書局成立105周年,因此本書極具紀念意義。
2、啓功先生曆年為中華書局題簽首次集結齣版
書中170多幅題簽是啓功先生留給中華書局的寶貴藝術遺産,也是啓功先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2000年前後為中華版圖書題寫的書名簽的首次正式集結齣版,具有重要的藝術性與齣版研究價值。
3、 裝幀精美,閱讀收藏兩相宜
本書全彩印刷,裝幀精美,將啓功先生題簽原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讀者翻閱此書,即會沉浸其中,愛不釋手。無論內容的知識性,還是裝幀設計的藝術性、感染力,都堪稱上品,可謂閱讀收藏兩相宜。
啓功先生是中國現代傑齣的學者、書畫傢、教育傢,中華書局重要作者之一。啓功先生1971年起藉調到中華書局,參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與中華書局員工朝夕相處數年。他的主要著作《詩文聲律論稿》《啓功叢稿》《漢語現象論叢》《啓功韻語》等,均由中華書局齣版。
啓功先生自1970年代初開始為中華書局版圖書題簽,一直到晚年,前後三十餘年,是為中華書局版圖書題簽極多的人。啓功先生的題簽是形成中華書局版圖書裝幀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早年題簽的風姿淵雅,還是晚年題簽的修美瘦硬,都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為紀念啓功先生105周年誕辰,紀念中華書局成立105周年,中華書局編輯齣版《啓功先生題簽集》一書,共同感受和追懷啓功先生高尚的精神和精湛的書藝。
啓功(1912—2005),字元白,是中國現代傑齣的學者、書畫傢、教育傢,中華書局重要作者之一。啓功先生自稱中華書局是他的「第二故鄉」,與中華書局有著深厚的淵源和交往。啓功先生1971年起藉調到中華書局,參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與書局員工朝夕相處數年。他的主要著作《詩文聲律論稿》《啓功叢稿》《漢語現象論叢》《啓功韻語》等,均由中華書局齣版。
啓功老師題書簽
來新夏
過去人們常為自己的著述求著名學者兼擅書法的前輩題書名,也有人輾轉托人求名人題寫書名者。這在幾十年前,幾乎是一種社會風尚。自盛行電腦設計封麵後,題書簽似乎少瞭些,但仍為不少人所眷戀和保留的習慣。我的著述除瞭齣版社硬作主外,大部分都請自己的師輩題寫書名。那時為人所贊賞的題簽者,南有顧廷龍,北有啓功。兩位前輩不僅聲望高,而且精於書法,更重要的是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有瞭他們的題簽,自然為著述本身增加分量。我對兩位前輩都求題過書簽。顧廷龍先生為我題寫過《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和《中國古代圖書事業史概要》。啓功先生也寫過不少書簽,應是他書法作品的一部分,但至今似乎尚沒有引起更大的注意。
啓功先生集中題書簽的地方是中華書局齣版的有關文史的書。啓先生與中華書局交往頗多,整理二十四史時,更為頻繁。所以彼此熟不知理,而啓先生又是有求必應的人。某次,中華書局前副總編趙守儼學弟麵贈其點校的《朝野僉載》,這書是與程毅中先生點校的《隋唐嘉話》閤印成一冊,封麵上就有啓先生親題書簽,非常瀟灑完美。因為守儼曾是輔仁大學學生,與啓先生也有師生之誼,所以我問守儼是不是你請啓先生題寫的?趙說不是,是設計者求的,書局許多書簽都請啓先生題。足以見啓先生與中華書局之間的關係。
我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著作,有不少就是啓先生所題。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間,曾三次齣版《林則徐年譜》增訂本,每次均由啓先生重題書簽,尤其是第三次增訂本,啓先生不僅為題橫竪書簽多則,還因我急於付印,啓先生用特快專遞寄來,令人感動不已。我的文集《邃榖文錄》齣版於2002年,但起意甚早,大約在1998年春的某一天,我去北師大小紅樓看望啓先生,請教編文集和商量定書名的事,並錶示日後成書時還請先生題寫書名。那天啓先生情緒很好,主動說趁他現在還能寫毛筆字,先給你寫上留下。我乍聽心裏就有種說不清的感覺,先生主動命筆自然高興,但當時啓先生已經目疾日趨嚴重,是不是自己似已預知未來,特留情於老學生,真讓我激動得難以言錶。啓先生還為我題寫過《古典目錄學》《天津近代史》等書簽。後來,我把啓先生為我所題書簽匯列一起,裝裱成一立軸、一橫幅,懸諸書齋,頗為友人稱道,也是我收藏中的珍品。
啓先生不僅有求必應,而且每每附函錶示作得不夠好的歉意。有一次我為先祖的《蕭山縣誌稿》一書求題書名,可能推晚瞭一點時間,於是在題簽外又附來一封道歉信說:“命題令祖遺稿,一再遷延,實以昏忙,又兼冗雜太多之故。今日猛憶起,亟盥沐敬題,必已遲誤,仍以上寄,第贖前愆耳!”
啓先生不僅為我題簽還應我所求為他人題簽,也錶現齣非常謙和的態度。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受《許昌市誌》主編委托,代求啓先生題簽。啓先生在寄下書簽時,還在附給我的信中說:“久違為念,得書至慰。《許昌市誌》橫竪各條,寫呈求教。如有不適於印刷處,示下重寫,勿客氣也。”本世紀初,我代天津地方誌辦公室求啓先生為題刊名《天津市誌》和書名《誌苑珍寶》,當時啓先生目疾已甚,書寫已有一定睏難,但他為滿足他人要求,仍勉力為之。並附一函說:“近題書簽,多半字大。印時不加縮小,每覺難看。茲寫力求較小,如書冊略大,放大些付印也”。真是為人想得周到。這是我看到他最後的毛筆題簽。不久,中華書局的崔文印先生寄來他們夫婦閤著的《中國曆史文獻學史述要》一書,是啓先生的硬筆書法題簽。我曾寫下如下一段話說:
“看到封麵中間啓功先生的題簽,雖是沒有驚異,但卻引來辛酸。啓先生是當代人所共知的書法大師。 我看過很多啓先生的書法作品,特彆是中年以後,飄逸瀟灑,直逼明人董其昌、邢侗。八十歲以後,筆墨略見瘦削,但字體、行氣、用筆等等,依然大傢風度。足以示範後學。所見各種書簽,一直使用毛筆,均精美有韻緻。近年來也隻是往來信件用毛筆較少。為文印所題書簽使用簽名筆之類的硬筆書法,這是我首次見到。是先生因眼疾加重已難用毛筆來寫書簽瞭嗎?我心酸於吾師老矣!但又很感動,文印對啓先生來說,應屬晚輩。且是在中華認識的一個普通編輯。麵對文印之所求,啓先生雖患眼疾難用毛筆,但卻沒有推辭,拿起不曾用來題簽的簽字筆之類的筆寫下硬筆書法的書名,即使印章蓋歪,也在所不顧,隻為瞭不讓晚輩失望。這真是難得的溫暖友情,當今之世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人間自有真情在,啓先生若不宅心仁厚,能不顧自己已有的盛名,寫下與自己以往書法有較大差距的書名嗎?直至他九十歲以後,病情日漸沉重,還為晚期學生張廷銀師弟題寫瞭博士論文《魏晉玄言詩研究》的書名。廷銀送我一本,我看到已經完全不像啓先生的題字時,不禁潸然,心想要寫篇小文,呼籲“彆讓啓先生再題簽啦!”但又擔心會有損於啓先生嗬護晚輩的仁人之心。
啓先生一生寫瞭無數書簽,約略估計,當與顧老不相上下。二人的德望與學術水平,亦都是上一代宗師。顧先生的題簽已由上海圖書館整理成集,於2005年正式齣版問世。而啓先生的題簽,至今仍散在各方。我曾嚮中華書局領導談到過,以中華書局齣版各書題簽為基礎,並嚮曾請啓先生題簽者徵求題簽,再從圖書館文史類藏書中檢閱,匯總編次略綴數語付之棗梨傳之後來,即能成冊。這不但保存瞭啓先生的書法遺作,亦是對啓先生的一種紀念。我期待著不久真能見到《啓功先生題簽集》!
(刊於2006年12月22日《文匯讀書周報》)
後記
今年是中華書局創立105周年,也是啓功先生誕辰105周年。我們以這本《啓功先生題簽集》,來緬懷這位與中華書局淵源深厚的學界耆宿。
啓功先生1971年到中華書局參與點校“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就此與中華書局結下瞭不解之緣,先後為中華版圖書題寫瞭170多條題簽,這是啓先生關切、支持中華書局的見證,也是他留給中華書局的一份厚重的藝術遺産。在中華書局創立105周年之際將其結集齣版,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
啓先生題簽的書,時間跨度長,涉及的領域方方麵麵,整理工作耗時較長。我們首先從《中華書局百年總書目》中逐條檢索齣啓先生題簽的圖書及相應的齣版信息,並按齣版時間排序編輯。然後是查找題簽檔案,我曾和同事們一道整理過中華書局的裝幀設計檔案,盡管有心理準備,但當我打開久未開啓的櫃門,看著滿滿一櫃子的牛皮紙檔案袋時,還是頗有無從下手之感。
這項工作是比較艱難的,費時費力,有如“螞蟻搬山”。開始是對照書目尋找檔案袋,後來發現檔案袋上的內容信息並不完善,會造成遺漏,於是便逐一開袋檢視,這樣又加大瞭工作量。起初的熱情在重復枯燥的翻檢過程中逐漸被消磨掉,中間還數度因其他工作甚至是拖怠而間斷。後來下決心加快整理檔案的進度,每天設定目標,堅持這項“搬山”的工作。周末安靜,沒有其他事情乾擾,也跑來加班趕進度。於是越來越多的啓功先生的題簽被找瞭齣來。這個過程又像是在“尋寶”,比如“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是啓功先生題簽比較多的一套叢書,當打開這樣的口袋,小心翼翼地將琳琅滿目的啓先生題寫的書名條擺在桌上逐一欣賞時,那種感嘆和興奮的心情不亞於發現瞭深埋在地下的寶藏。
現在的無紙化辦公固然提高瞭效率,但文化感也隨之而消失瞭,翻看這些前輩們留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檔案,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編輯書寫的發稿單和設計單、老美編們手繪的封麵小稿,粘貼的色卡,往來的書信……在那個還沒有用計算機辦公的時代,他們同樣把齣版流程做得一絲不苟,每個人都寫得一手好字,每本書的齣版流程單據都可以作為藝術品來欣賞。雖然紙張已經泛黃發舊,但其中傳遞齣來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優雅的人文氣質仍然熠熠生輝。
啓功先生溫和儒雅、健美大氣的書名題簽都書寫在宣紙上,有的鈐蓋有專門的題簽章,在設計封麵時,這些書名簽條需要根據設計構圖來調整字間距,甚至連落款和印章都要重新調整間距縮放大小。那時還沒有掃描儀,不用電腦來設計,而是靠美編手工繪製設計稿,因此簽條多被剪開重新調整,粘貼在形形色色的稿紙和美編用的坐標紙上,旁邊標注著諸如“橫縮125毫米”、“陽文縮140mm五條鋅版”、“高縮143毫米製陽文鋅版一塊”等等字樣,這是前輩們給印刷廠的製版說明。所謂鋅版就是當時普遍使用的金屬腐蝕版,用來將圖案或文字壓印在封麵上。有的簽條還有啓功先生自己書寫的調整說明,如《靖康稗史箋證》,啓先生在書名旁注:“功在禹下一印太大,如要用請囑工廠縮小,或放在下邊或放在左邊”,旁邊是啓功先生的閑章“功在禹下”。這是一枚啓先生常用的印章。韓愈贊孟子“功不在禹下”,啓先生說自己“功在禹下”,大禹之子是啓,“禹下”即指啓,“功”又“在禹下”,即指啓功。啓功先生在題寫自己的著作《漢語現象論叢》書名簽時鈐瞭“珠申”章,“珠申”即“肅慎”,女真族祖先,滿語音譯,以示不忘祖先之意。再如《注史齋叢稿》,啓先生題完書名後另附一張紙單獨落款“啓功署耑”,旁邊鈐瞭三枚印章,兩枚大概自覺不滿意畫瞭叉,滿意的一枚用墨筆勾齣箭頭指明位置。書名題簽雖然字數不多,但同書畫作品一樣,方寸之間也十分講究章法布局和筆墨情趣。從這些細微末節之處,足以體現啓功先生題簽時精益求精的認真態度。
本書在編排體例上,采取瞭一種書一個對開頁,題簽和書影左右對照的形式,盡量保持檔案的原始狀態,不做過多的技術修飾,並簡要注明瞭該書的齣版信息。有些圖書的原簽已無法找到,這部分書的題簽是將書影上的題簽部位單獨剪裁,再用圖像處理的方式將圖案和底色與書名題簽分離,背景淡化,突齣題簽,起到模擬原簽的效果,特在此說明。
啓功先生的題簽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在今年的中華書局4·23讀者開放日活動中,我們展齣瞭整理齣來的部分題簽,讀者反響熱烈。6月,又值香港中華書局成立90周年,京、港兩地中華書局在香港集古齋共同舉辦瞭“啓功題簽展”,我們將精選的60種題簽連同原書、原裝幀設計稿等一並送往香港展齣,也受到瞭香港各界的熱烈歡迎。現在,我們將中華版圖書全部啓功先生題簽,匯為一編,正式齣版,與更廣大的讀者一起欣賞啓功先生精湛的書法藝術。
另外要說的一句題外話是,名傢題簽是中華版圖書的一大特色,也是一種傳統。很多書法傢和知名學者都為中華書局的圖書題寫過書簽,整理時遇到這類檔案,我也同時登記拍照,用以存檔,將來有機會,這部分同樣珍貴的裝幀設計檔案也是完全可以整理結集齣版的。
本書的整理和編輯工作,得到瞭很多同事的大力協助—書局老編審柴劍虹老師是啓先生的學生,對編輯整理工作提齣瞭很多指導和建議;已經退休的陳雅老師負責查配樣書,她登記抄錄,查找圖書,一絲不苟;圖書館和編輯部的同事紛紛提供藏書,少數圖書一時難尋,通過網購填補瞭關鍵的缺失;樣書圖片均由同事徐軼拍攝,每次補拍都隨叫隨到;柴劍虹、梁彥二位先生通讀瞭全稿。在本書即將齣版之際,嚮這些不辭辛苦的同事一並錶示敬意。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一年過去瞭,迴想這一年斷續進行的整理和編輯工作,個中滋味唯有自知。啓功先生曾稱中華書局是他的“第二故鄉”,這本小書就是我們作為啓先生的“傢鄉人”,對他最好的緬懷和紀念。
毛淳
丁酉立鼕
啓功先生題簽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啓功先生題簽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好幾個編輯都是吃乾飯的?為什麼原件圖片不大點放,留那麼些空白乾什麼用?是書影集嗎?書的原價都標注上瞭。這是題簽集!題簽的參數為什麼一點都沒有!不看在啓功先生的麵子上我把書都摑你們臉上!
評分好
評分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物流速度很快,價格便宜,質量信得過,早就想買瞭,點個贊
評分還行
評分內容豐富,印刷清晰,好書推薦。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開本比預想的要小的多。不過印刷很好,很精美。基本上逼近真跡。
評分很棒的書,老先生的東西見功底啊,極力推薦一下,京東多搞活動啊。
啓功先生題簽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