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发布的连续性报告,本年度报告主要对“十三五”开端之年的进展进行回顾,对今后的稳定发展进行展望。报告体例安排如下:第一篇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总论,对全国社会保障进展进行整体描绘、综合评价;第二篇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专题报告,包括养老、医疗、社会救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养老服务、慈善事业、法制建设、十大事件解读等八个专题;第三篇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地方调研报告,收录了黑龙江省、浙江省、新疆南疆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调研报告;附篇为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报告,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解读和分析。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同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兼国务院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多个部门的咨询委员或顾问。长期从事社会保障、慈善公益、灾害保险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目录
第一篇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总论(2016)
——五大进展和五个依旧一、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取得的五大进展()
(一)社会保险制度整合迈出了新步伐()
(二)社会保障法制化程度在提升()
(三)补齐针对弱势群体的短板有成效()
(四)出台“健康中国2030”建设规划,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五)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二、中国社会保障依旧存在的五大问题()
(一)社会保障发展理念模糊的格局依旧()
(二)社会保障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的格局依旧()
(三)社会保障项目地区分割与群体分割的格局依旧()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多层次缺失的格局依旧()
(五)社会保障政策僵化的格局依旧()
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取向()
第二篇中国社会保障发展专题报告
一、养老保险发展报告()
(一)发展成就()
(二)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
(三)前景展望()
二、医疗保险发展报告()
(一)发展成就()
(二)政策进展()
(三)典型地区医保改革实践成果介绍()
(四)改革与发展中的挑战()
(五)前景展望()
三、社会救助发展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成就()
(三)典型地区创新实践成果介绍()
(四)前景展望()
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报告()
(一)历史回顾()
(二)发展成就()
(三)机遇和挑战()
(四)前景展望()
五、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一)历史回顾()
(二)政策进展()
(三)成就与挑战()
(四)前景展望()
六、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一)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回顾()
(二)成就与挑战()
(三)前景展望()
七、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发展报告()
(一)历史回顾()
(二)成就与挑战()
(三)前景展望()
八、2016年社会保障十大事件解读()
(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慈善法》()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健康与卫生大会并印发《“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
(三)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
成就奖”()
(四)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
在河北邯郸市等12个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城市
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
的决定》()
(六)国务院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
(七)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
(八)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九)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
指导意见》()
第三篇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地方调研报告
一、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发展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二)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三)形成养老保险制度挑战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结论()
(四)应对东北地区养老保险挑战的治本之计()
二、浙江省医疗保险发展调研报告()
(一)浙江省医疗保险制度及其运行情况()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浙江特色()
(三)浙江医疗保险深化改革若干建议()
三、新疆南疆地区社会保障发展调研报告()
(一)南疆地区社会保障发展成就()
(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促进南疆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建议()
附篇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报告
一、德国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一)养老保险深化改革()
(二)医疗和护理保险改革()
(三)难民潮对德国社保体系的冲击和体系应对()
(四)前景展望()
二、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补充养老保险改革()
(二)前景展望()
三、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二)前景展望()
四、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福利开支()
(二)社会保险()
(三)就业政策()
(四)卫生、文体、老人看护()
(五)社会服务()
(六)家庭政策()
(七)全民基本收入计划()
(八)公共部门的建设()
五、意大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况()
(二)金融危机后的主要改革()
(三)前景展望()
六、拉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拉美国家CCT计划的发展现状()
(二)拉美国家CCT计划退出机制的主要经验()
(三)实施退出机制面临的困难()
(四)几点主要结论()
七、结语()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 背景与现状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旨在全面梳理2017年度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未来政策走向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的深化改革时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人口结构面临挑战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期待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报告首先回顾了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之间的联动关系。在经济增长放缓但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保障水平的提高与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核心议题。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等社会因素,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适应性和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保障对象方面,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覆盖的广度与保障的深度之间仍存在差距。部分群体,如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以及部分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权益方面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间。此外,对于不同群体在社会保障需求上的差异性,如何进行更精细化、个性化的保障设计,也是报告关注的重点。 核心议题与政策动向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将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核心议题: 一、社会保险体系的深化改革与完善 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17年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一年。报告将详细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基金统筹层次的提升(特别是国家层面的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落地)、以及个人账户的规范管理与投资运营的探索。报告会深入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部分地区的试点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照护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该制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此外,关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的发展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鼓励政策,也将是报告的重点关注领域。 2. 医疗保障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报告将系统梳理2017年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进展情况,分析其在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降低制度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成效。对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推进情况,特别是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覆盖范围和流程优化,将是报告的详细论述部分。同时,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DRG付费的初步探索)、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也将被深入探讨。报告还将关注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与风险防范,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 3. 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的稳岗与保障: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失业保险在“稳岗扩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将分析失业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项稳岗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失业保险金的足额发放、技能提升补贴的覆盖情况等。对于工伤保险,报告将关注其在预防、补偿、康复等环节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风险的识别与保障机制的探索。 二、社会救助体系的精准化与效能提升 报告将深入研究2017年中国社会救助体系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的作用。这包括对低保制度的动态管理、边缘困难群体的识别与帮扶机制的完善、临时救助的及时性与针对性提升,以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报告会关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救助的效率和透明度,确保救助资金真正落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手中。 三、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1. 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报告将重点分析2017年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协同发展情况,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鼓励政策、以及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探索。报告还会关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能力、服务质量以及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等问题。 2. 儿童福利与残疾人服务的优化: 报告将审视2017年儿童福利体系在孤残儿童保障、困境儿童关爱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残疾人服务,报告将关注其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 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 报告将探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这包括社会工作者在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面的实践,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与管理 基金的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石。报告将对2017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运行状况进行详细分析,重点关注基金的当期结余、累计结余以及潜在的收支缺口风险。报告将探讨基金的保值增值策略,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进展与成效,以及如何加强基金的监督管理,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基金的长期安全与可持续。 五、社会保障的法治化与信息化建设 报告将分析2017年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情况,例如《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贯彻实施,以及与新业态、新形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同时,报告将重点关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包括社保卡的普及应用、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挑战与展望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在总结成就的同时,也将深入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基金收支平衡压力: 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波动以及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对基金收支带来的长期压力。 制度碎片化问题: 部分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制度的统一和公平。 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 如何在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下,稳步提升保障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业态、新就业形态下的保障难题: 如何将灵活就业人员、平台经济从业者等纳入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服务供给与质量提升: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人性化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 基于对2017年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报告将对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以及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为建设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