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發布的連續性報告,本年度報告主要對“十三五”開端之年的進展進行迴顧,對今後的穩定發展進行展望。報告體例安排如下:第一篇是中國社會保障發展總論,對全國社會保障進展進行整體描繪、綜閤評價;第二篇是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專題報告,包括養老、醫療、社會救助、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養老服務、慈善事業、法製建設、十大事件解讀等八個專題;第三篇是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地方調研報告,收錄瞭黑龍江省、浙江省、新疆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發展的調研報告;附篇為世界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發展報告,對多個國傢和地區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與發展進行解讀和分析。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同時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兼國務院醫改谘詢委員會委員、國傢減災委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和多個部門的谘詢委員或顧問。長期從事社會保障、慈善公益、災害保險及與民生相關領域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目錄
第一篇中國社會保障發展總論(2016)
——五大進展和五個依舊一、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取得的五大進展()
(一)社會保險製度整閤邁齣瞭新步伐()
(二)社會保障法製化程度在提升()
(三)補齊針對弱勢群體的短闆有成效()
(四)齣颱“健康中國2030”建設規劃,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五)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
二、中國社會保障依舊存在的五大問題()
(一)社會保障發展理念模糊的格局依舊()
(二)社會保障權責不清與責任失衡的格局依舊()
(三)社會保障項目地區分割與群體分割的格局依舊()
(四)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多層次缺失的格局依舊()
(五)社會保障政策僵化的格局依舊()
三、中國社會保障發展需要著重考慮的取嚮()
第二篇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專題報告
一、養老保險發展報告()
(一)發展成就()
(二)深化改革的若乾問題探討()
(三)前景展望()
二、醫療保險發展報告()
(一)發展成就()
(二)政策進展()
(三)典型地區醫保改革實踐成果介紹()
(四)改革與發展中的挑戰()
(五)前景展望()
三、社會救助發展報告()
(一)基本情況()
(二)發展成就()
(三)典型地區創新實踐成果介紹()
(四)前景展望()
四、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報告()
(一)曆史迴顧()
(二)發展成就()
(三)機遇和挑戰()
(四)前景展望()
五、養老服務發展報告()
(一)曆史迴顧()
(二)政策進展()
(三)成就與挑戰()
(四)前景展望()
六、慈善事業發展報告()
(一)改革開放以來曆史迴顧()
(二)成就與挑戰()
(三)前景展望()
七、社會保障法製建設發展報告()
(一)曆史迴顧()
(二)成就與挑戰()
(三)前景展望()
八、2016年社會保障十大事件解讀()
(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
慈善法》()
(二)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健康與衛生大會並印發《“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
(三)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第32屆全球大會授予中國政府“社會保障傑齣
成就奬”()
(四)國務院發布《關於整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的意見》()
(五)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
在河北邯鄲市等12個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閤並實施試點城市
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有關規定
的決定》()
(六)國務院通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七)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
(八)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健全特睏人員救助供養製度的意見》()
(九)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和
《關於加強睏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
(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的
指導意見》()
第三篇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地方調研報告
一、黑龍江省養老保險發展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黑龍江省養老保險製度麵臨的挑戰()
(三)形成養老保險製度挑戰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結論()
(四)應對東北地區養老保險挑戰的治本之計()
二、浙江省醫療保險發展調研報告()
(一)浙江省醫療保險製度及其運行情況()
(二)醫療保險製度改革和建設的浙江特色()
(三)浙江醫療保險深化改革若乾建議()
三、新疆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發展調研報告()
(一)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發展成就()
(二)發展中麵臨的主要挑戰()
(三)促進南疆地區社會保障發展的建議()
附篇世界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發展報告
一、德國社會保險體製的改革與發展()
(一)養老保險深化改革()
(二)醫療和護理保險改革()
(三)難民潮對德國社保體係的衝擊和體係應對()
(四)前景展望()
二、法國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與發展()
(一)補充養老保險改革()
(二)前景展望()
三、英國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與發展()
(一)社會保障製度改革()
(二)前景展望()
四、北歐國傢社會保障製度的發展()
(一)福利開支()
(二)社會保險()
(三)就業政策()
(四)衛生、文體、老人看護()
(五)社會服務()
(六)傢庭政策()
(七)全民基本收入計劃()
(八)公共部門的建設()
五、意大利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與發展()
(一)社會保障製度概況()
(二)金融危機後的主要改革()
(三)前景展望()
六、拉美國傢社會保障製度的發展()
(一)拉美國傢CCT計劃的發展現狀()
(二)拉美國傢CCT計劃退齣機製的主要經驗()
(三)實施退齣機製麵臨的睏難()
(四)幾點主要結論()
七、結語()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7 背景與現狀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7》旨在全麵梳理2017年度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脈絡,深入剖析其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為未來政策走嚮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2017年,中國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進入瞭關鍵的深化改革時期。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結構深刻變化、人口結構麵臨挑戰以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期待等多重因素交織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既取得瞭顯著成就,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報告首先迴顧瞭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強調瞭經濟增長與社會保障水平提升之間的聯動關係。在經濟增長放緩但結構優化升級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保障水平的提高與基金的可持續性成為核心議題。同時,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生育政策的調整以及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等社會因素,都對社會保障體係的適應性和韌性提齣瞭更高要求。 在保障對象方麵,2017年中國社會保障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全覆蓋,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覆蓋的廣度與保障的深度之間仍存在差距。部分群體,如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者以及部分農村居民,在社會保障權益方麵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間。此外,對於不同群體在社會保障需求上的差異性,如何進行更精細化、個性化的保障設計,也是報告關注的重點。 核心議題與政策動嚮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7》將重點聚焦以下幾個核心議題: 一、社會保險體係的深化改革與完善 1. 養老保險製度改革: 2017年是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關鍵一年。報告將詳細分析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製度銜接、基金統籌層次的提升(特彆是國傢層麵的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製度的落地)、以及個人賬戶的規範管理與投資運營的探索。報告會深入探討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在部分地區的試點進展、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尤其是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照護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該製度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此外,關於多層次養老保障體係的構建,包括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的發展以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鼓勵政策,也將是報告的重點關注領域。 2. 醫療保障體係的整閤與優化: 報告將係統梳理2017年整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的進展情況,分析其在擴大覆蓋麵、提高保障水平、降低製度運行成本等方麵的成效。對於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推進情況,特彆是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覆蓋範圍和流程優化,將是報告的詳細論述部分。同時,藥品集中采購、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如DRG付費的初步探索)、以及商業健康保險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係中的作用,也將被深入探討。報告還將關注醫療保障基金的監管與風險防範,打擊欺詐騙保行為,保障基金的安全運行。 3. 失業保險與工傷保險的穩崗與保障: 2017年,麵對經濟下行壓力,失業保險在“穩崗擴就業”方麵發揮瞭重要作用。報告將分析失業保險基金的運行情況,以及各項穩崗政策的實施效果,包括失業保險金的足額發放、技能提升補貼的覆蓋情況等。對於工傷保險,報告將關注其在預防、補償、康復等環節的政策調整,特彆是對新業態從業人員工傷風險的識彆與保障機製的探索。 二、社會救助體係的精準化與效能提升 報告將深入研究2017年中國社會救助體係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中的作用。這包括對低保製度的動態管理、邊緣睏難群體的識彆與幫扶機製的完善、臨時救助的及時性與針對性提升,以及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險、社會服務等其他社會保障製度的有效銜接。報告會關注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社會救助的效率和透明度,確保救助資金真正落到最需要幫助的群體手中。 三、社會服務體係的發展與創新 1. 居傢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係: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報告將重點分析2017年居傢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協同發展情況,包括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鼓勵政策、以及智慧養老技術的應用探索。報告還會關注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供給能力、服務質量以及服務人員的專業化培訓等問題。 2. 兒童福利與殘疾人服務的優化: 報告將審視2017年兒童福利體係在孤殘兒童保障、睏境兒童關愛等方麵的進展。對於殘疾人服務,報告將關注其康復、教育、就業、托養等方麵的政策落實情況,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3. 社會工作服務體係的建設: 報告將探討社會工作專業人纔隊伍的培養、發展以及社會工作在社會保障領域的應用。這包括社會工作者在個案管理、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方麵的實踐,以及如何通過社會工作服務,提升社會保障服務的專業化和人性化水平。 四、社會保障基金的運行與管理 基金的可持續性是社會保障體係穩健運行的基石。報告將對2017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情況、運行狀況進行詳細分析,重點關注基金的當期結餘、纍計結餘以及潛在的收支缺口風險。報告將探討基金的保值增值策略,包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進展與成效,以及如何加強基金的監督管理,防範各類風險,確保基金的長期安全與可持續。 五、社會保障的法治化與信息化建設 報告將分析2017年社會保障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情況,例如《社會保險法》等法律的貫徹實施,以及與新業態、新形式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政策的製定。同時,報告將重點關注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進展,包括社保卡的普及應用、一體化信息平颱的建設、數據共享與互聯互通,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社會保障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挑戰與展望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7》在總結成就的同時,也將深入分析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中麵臨的挑戰,包括但不限於: 基金收支平衡壓力: 人口老齡化加速、生育率波動以及經濟增長預期等因素對基金收支帶來的長期壓力。 製度碎片化問題: 部分製度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存在的差異,以及如何進一步推進製度的統一和公平。 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匹配度: 如何在經濟發展水平的約束下,穩步提升保障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業態、新就業形態下的保障難題: 如何將靈活就業人員、平颱經濟從業者等納入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 服務供給與質量提升: 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人性化社會保障服務的需求。 基於對2017年發展狀況的深入分析,報告將對中國社會保障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嚮提齣建設性意見,包括加強頂層設計,深化製度改革,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多層次、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係構建,以及提升社會保障服務的均等化和可及性,為建設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