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名称: | New Retro Graphics & Logo In Retro Style 新标志标识设计 复古LOGO图标品牌设计 平面设计书籍 | |
| 出版单位: | Viction Workshop Ltd | |
| 作 者: | Viction Workshop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月 | |
| 语 言: | 英文 | |
| I S B N: | 9789881320360 | |
| 图书定价: | 320 RMB/本 | |
| 图书规格: | 平装 1/16 开本 256页 1.2KG/本 | 
《New Retro》汇聚了从旧艺术风格、流派等吸取灵感的创新设计。不论是为了从当代文化及时代经典之间寻找共鸣,或纯粹表现对往日美好时光的热爱,这本书收纳的作品都说明回忆、老歌和源远流长的美学思想在时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成为现代人心灵的暖窝。
       此书以两个章节展现这些充满怀旧情感的设计。第yi章shou先jing选近600多个的标志和徽章设计,集中探讨个中细致融汇各种复古元素的不同手法,然后再于第二章解构80多个构思周全的品牌、传意、包装、排版及室内设计项目。从这些精选作品,此书介绍了灵活运用印刷技巧、平面设计、拼图技巧、插画、色彩搭配和字体等元素包装现代理念及重现过去光辉的摄人魅力。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布局,虽然视觉上赏心悦目,但在逻辑推进上似乎跳跃性稍大。不同风格的图形和Logo案例似乎是按照时间线或地域风格进行松散的编排,缺少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来串联它们。我希望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从早期低分辨率图形的几何抽象,逐步过渡到后期更复杂的像素艺术,再到后现代主义对早期数字美学的挪用。这种结构上的缺失,使得我很难将书中的单个案例提炼成可以应用于自己项目的设计原则。它更像一个精彩的“最佳精选集”,而不是一本系统性的教科书。我更偏爱那种能够将零散的灵感碎片组织成一套可操作方法论的读物。这本书更像是激发你大脑中尚未被唤醒的记忆,而不是教你如何构建一座新的知识大厦。所以,如果你需要快速激发灵感,它无疑是上佳之选;但如果你想从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设计流程,或许需要搭配其他更侧重理论深度的书籍一同阅读。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色彩理论方面的处理方式非常独特。它似乎刻意避开了对CMYK或RGB色彩模式的详细讲解,转而聚焦于那些源自特定时代显示器或印刷机的“固有色”。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限制性调色板来创造独特视觉冲击力的章节,比如如何模拟早期电脑游戏里那种有限的颜色数量下产生的视觉噪点和抖动效果。相反,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特定美学的高纯度致敬。这套书给我的印象是,它提供了一张通往过去的门票,但这张票只允许你停留在“观光”层面。对于那些严肃研究色彩如何影响用户感知,或者希望了解特定复古配色方案背后的技术限制是如何驱动设计决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显得有些“流于表面”。它展示了“是什么”,但很少探讨“为什么是这样”,这让我这位热衷于探究设计哲学的人感到意犹未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老派的、有点颗粒感的像素风格,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个电子游戏黄金时代的街机厅。我原本期待里面能有很多关于如何用现代软件模仿那种老式CRT屏幕扫描线效果的详尽教程,或者至少能有几章专门探讨如何精确调配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特有的低保真色彩板。毕竟书名听起来就指向了“复古图形”这个核心领域。然而,当我翻开内页,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纯粹的视觉灵感画册,展示了大量精心挑选的案例,而不是一本深入技术层面的操作指南。这种落差是有些微妙的,让我这个想动手实践的设计师略感失落。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网格系统、点阵字体生成算法或者早期图形硬件限制下设计师是如何“被创造性地限制”的讨论。这本书的价值可能更多地在于启发,而非教授,但对于追求深度技术解析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调整一下期望值。它就像一个精心布置的复古主题派对,气氛绝佳,但少了点幕后花絮的讲解。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感,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那种微微偏黄的哑光处理,完全模拟了老式印刷品的怀旧感,这在当今这个追求极致光滑和高光泽度的印刷品时代,无疑是一种清新的反叛。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切换时使用的那些小插图——那些几何图形和斜线构成的抽象图案,充满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平面设计中常见的活力和动感。不过,当我进入到关于Logo设计的具体篇章时,我本能地想寻找一些关于“品牌识别度在复古化浪潮中如何保持现代功能性”的深度分析。我期待的或许是对比分析:一个现代品牌如何通过微调复古元素来避免落入“过时”的陷阱。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展示成功的、纯粹的复古风格作品,缺乏对这种风格在当代商业环境应用中的策略性讨论。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觉词汇库,但对于“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词汇”的语法规则,着墨不多。这使得它更像一本供人欣赏的艺术品集,而不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评分关于字体设计的呈现部分,虽然展示的复古风格字体案例极其精美,每一个字母的笔画和间距都透露着精心打磨的痕迹,但我发现它几乎没有提及关于“可读性”与“风格化”之间的永恒拉锯战。在复古图形设计中,尤其是在Logo设计里,字体的选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我期待能看到作者讨论在高度风格化的背景下,如何权衡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递效率。例如,某些早期风格的字体因为分辨率的限制,在小尺寸应用时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本书并没有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现代排版技术来“优化”这些老派字体的表现力。它只是单纯地展示了那些极具风格的成品,仿佛这些设计是凭空出现的完美作品。这种对“如何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兼容性或可读性难题”的沉默,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打了折扣。它是一本艺术史的速览,而不是一本面向当代设计师的实操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