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 多肉园林植物花草树木鉴赏欣赏鉴别书籍 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种类大全书

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 多肉园林植物花草树木鉴赏欣赏鉴别书籍 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种类大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耿世磊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识别
  • 多肉植物
  • 园林植物
  • 花卉
  • 树木
  • 鉴赏
  • 图鉴
  • 植物形态
  • 植物分类
  • 植物鉴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恒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7687
商品编码:13129829045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420
字数:400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
            定价 8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开本 32开
作者 耿世磊 主编
装帧 精装
页数 420
字数 400
ISBN编码 9787122287687

本书选择了千余幅高清彩图,既有植物的整体大图,也有局部特写,每种植物都有多张彩图展示细节及整体。方便读者—目了然识别植物。精选了读者身边,如公园、广场、路边和家庭常见的观赏植物种类约500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植物学专家团队集体创作本书。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环境中常见的观赏植物种类约500种。每种植物介绍了中文名、学名、科名和属名,主要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及其应用等。全书分为7章,包括花坛、花径与地被植物,花灌木,绿篱、造型与盆景植物,行道树和园景树,垂直绿化植物,水生与湖畔植物,室内常见装饰植物。 本书精选了千余幅高清彩图,方便读者—目了然识别植物。本书既可作为植物爱好者和中小学生认识和鉴定观赏植物的工具书,又可作为高等院校园林、园艺、旅游等相关专业学生及园林工作者的参考书籍。

作者介绍

耿世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研究,在植物系统进化、植物资源评价和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农业部等项目6项,参加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



目录
|第—章| 花坛、花径与地被植物 002 翠云草 003 巢蕨 004 肾蕨 005 牡丹 006 醉蝶花

|第—章|

花坛、花径与地被植物

002 翠云草

003 巢蕨

004 肾蕨

005 牡丹

006 醉蝶花

006 美丽白菜花

007 油菜花

008 三色堇

009 康乃馨

010 石竹

011 杂交石竹

012 大花马齿苋

013 红绿草

014 鸡冠花

014 穗冠花

015 千日红

016 天竺葵

017 红花酢浆草

017 酢浆草

018 紫萼距花

019 旱金莲

020 四季秋海棠

021 竹节秋海棠

021 玫瑰秋海棠

022 地菍

023 红尾铁苋

024 铁海棠

025 —品红

026 蛇莓

027 含羞草

028 铺地黄金

029 花叶冷水花

030 长春花

031 风铃草

032 矮牵牛

033 万寿菊

034 百日菊

034 波斯菊

035 硫黄菊

035 非洲菊

035 瓜叶菊

035 黄帝菊

036 向日葵

037 美洲蟛蜞菊

038 金鱼草

039 蓝猪耳

040 大花芦莉

041 肾茶

042 洋紫苏

043 粉萼鼠尾草

043 蓝花鼠尾草

044 —串红

045 蚌花

046 吊竹梅

047 金边凤梨

048 橙红凤梨

048 鲜红凤梨

049 水塔花

049 美丽水塔花

050 非洲凤仙花

051 美人蕉

052 大花美人蕉

053 天门冬

054 蜘蛛抱蛋

054 洒金蜘蛛抱蛋

055 银边山菅兰

056 万寿竹

057 沿阶草

057 银纹沿阶草

058 广东万年青

059 海芋

060 龟背竹

061 春羽

062 白鹤芋

063 合果芋

063 白蝶合果芋

064 中国文殊兰

064 红花文殊兰

065 朱顶兰

066 蜘蛛兰

067 风雨花

068 巴西鸢尾

069 香爪鸢尾

070 大叶仙茅

071 地毯草

|第二章|

花灌木

074 笔筒树

074 刺桫椤

075 鳞秕泽米铁

076 苏铁

078 侧柏

079 鹰爪花

080 阔叶十大功劳

081 南天竺

082 紫薇

083 山茶花

083 杜鹃叶山茶

084 金花茶

085 千层金

086 红千层

087 垂枝红千层

088 桃金娘

089 野牡丹

089 巴西野牡丹

090 金丝桃

091 蜀葵

092 朱槿

093 吊灯扶桑

094 木槿

094 粉紫重瓣木槿

095 黄槿

096 垂花悬铃花

097 红桑

098 变叶木

099 红背桂

100 琴叶珊瑚

101 绣球

102 石斑木

103 玫瑰

104 朱樱花

105 簕仔树

106 金凤花

107 翅荚决明

108 红花荷

109 无花果

110 胡颓子

111 孔雀木

112 锦绣杜鹃

114 小蜡树

115 茉莉

116 桂花

117 软枝黄蝉

118 黄蝉

119 夹竹桃

120 狗牙花

121 黄花夹竹桃

122 栀子

123 白蟾

124 希茉莉

125 龙船花

126 玉叶金花

126 红叶金花

127 南美曼陀罗木

128 鸳鸯茉莉

128 大花鸳鸯茉莉

129 蒜香藤

130 虾衣花

130 金苞虾衣花

131 金脉爵床

132 赪桐

133 芭蕉

134 红蕉

135 富红蝎尾蕉

136 旅人蕉

137 大鹤望兰

138 花叶艳山姜

139 草豆蔻

139 益智

140 锦竹芋

141 孔雀竹芋

141 紫背竹芋

142 龙舌兰

143 剑麻

143 虎尾兰

143 金边虎尾兰

144 朱蕉

145 铁朱蕉

145 暗红朱蕉

145 亮叶朱蕉

146 海南龙血树

147 凤尾丝兰

148 三药槟榔

149 散尾棕

150 散尾葵

151 琼棕

151 矮琼棕

152 酒瓶椰子

153 轴榈

154 美丽针葵

155 银海枣

156 小箬棕

157 棕竹

158 矮棕竹

159 粉单竹

160 大佛肚竹

160 凤尾竹

160 观音竹

|第三章|

绿篱、造型与盆景植物

164 日本小檗

165 紫薇

166 勒杜鹃

168 海桐

169 棱果蒲桃

170 轮叶蒲桃

171 方枝蒲桃

172 石楠

173 紫叶矮樱

174 火棘

175 黄刺玫

176 红花檵木

178 雀舌黄杨

179 锦熟黄杨

180 瓜子黄杨

181 榔榆

182 榕树

183 冬青卫矛

184 九里香

185 四季米仔兰

186 鹅掌藤

187 灰莉

188 小叶女贞

190 尖叶木犀榄

191 珊瑚树

192 基及树

193 兰花草

194 假连翘

196 马缨丹

197 蔓马缨丹

|第四章|

行道树和园景树

200 银杏

201 南洋杉

202 雪松

203 油松

204 白皮松

205 水杉

206 柏木

207 刺柏

208 圆柏

209 丹东桧

209 金星柏

209 龙柏

209 铺地龙柏

209 西安桧

210 长叶竹柏

211 竹柏

212 罗汉松

213 百日青

214 鹅掌楸

215 亮叶木莲

216 玉兰

217 望春玉兰

218 荷花玉兰

219 紫玉兰

219 夜香木兰

220 二乔木兰

221 白兰

222 醉香含笑

223 阴香

224 樟树

225 潺槁木姜子

226 鱼木

227 阳桃

228 紫薇

229 大花紫薇

230 安石榴

231 土沉香

232 大花五桠果

233 番木瓜

234 油茶

235 荷木

236 柠檬桉

237 桉树

237 毛叶桉

238 白千层

239 蒲桃

240 洋蒲桃

241 小叶榄仁

242 美洲榄仁

242 阿江榄仁

243 尖叶杜英

244 小叶毛果杜英

245 水石榕

246 翻白叶树

247 苹婆

248 假苹婆

248 海南苹婆

249 木棉

251 美丽异木棉

252 石栗

253 五月茶

254 秋枫

255 蝴蝶果

256 血桐

257 乌桕

258 千年桐

259 桃

260 樱花

260 中国红樱花

261 枇杷

262 红叶李

263 大叶相思

264 台湾相思

265 合欢

266 银合欢

267 南洋楹

268 白花羊蹄甲

269 红花羊蹄甲

270 宫粉羊蹄甲

271 腊肠树

272 黄槐

273 凤凰木

274 短萼仪花

275 中国无忧花

276 鸡冠刺桐

277 刺桐

278 海南红豆

279 印度紫檀

280 槐树

281 枫香

282 法国梧桐

283 木麻黄

284 千头木麻黄

285 朴树

286 木菠萝

287 构树

288 高山榕

289 垂叶榕

290 印度榕

291 大叶橡胶榕

291 黑叶橡胶榕

292 榕树

293 菩提树

294 黄葛榕

295 铁冬青

296 北枳椇

297 橄榄

298 毛麻楝

299 塞楝

300 大叶山楝

301 复羽叶栾树

302 全缘叶栾树

303 龙眼

304 荔枝

305 七叶树

306 鸡爪槭

306 色木槭

308 人面子

309 杧果

310 岭南酸枣

311 枫杨

312 幌伞枫

313 鹅掌柴

314 柿

315 人心果

316 女贞

317 海芒果

318 鸡蛋花

319 三色鸡蛋花

319 红鸡蛋花

320 糖胶树

321 团花

322 梓树

323 叉叶木

324 蓝花楹

325 吊瓜树

326 猫尾木

327 海南菜豆树

328 黄花风铃木

329 紫绣球

330 火焰木

331 柚木

332 喜树

333 假槟榔

334 短穗鱼尾葵

335 鱼尾葵

336 蒲葵

337 丝葵

338 大王椰子

339 狐尾棕

340 红刺露兜树

|第五章|

垂直绿化植物

344 山蒟

345 鸡蛋果

346 绞股蓝

347 佛手瓜

348 中华猕猴桃

349 使君子

350 粉叶羊蹄甲

351 禾雀花

352 紫藤

353 薜荔

354 南蛇藤

355 爬墙虎

356 异叶爬墙虎

356 五叶地锦

357 云南黄素馨

358 华南忍冬

359 金杯藤

360 五爪金龙

361 爆仗竹

362 凌霄

363 炮仗花

364 大花山牵牛

365 紫锦草

|第六章|

水生与湖畔植物

368 落羽杉

369 池杉

370 荷花

371 睡莲

372 埃及蓝睡莲

372 柔毛齿叶睡莲

373 垂柳

374 黄花蔺

375 草泽泻

376 水浮莲

377 宽叶香蒲

378 风车草

|第七章|

室内装饰植物

382 鹿角蕨

383 猪笼草

383 杂交猪笼草

384 长寿花

386 倒挂金钟

387 瓜栗

388 四季橘

389 勿忘草

390 朱砂根

391 乳茄

392 荷包花

393 毛萼口红花

394 龙吐珠

395 地涌金莲

396 野百合

396 东方百合

396 罗马百合

396 白色香水百合

396 马可波罗百合

398 风信子

399 郁金香

400 红掌

401 心叶蔓绿绒

402 绿萝

403 雪铁芋

404 百子莲

405 水仙

406 银带虾脊兰

407 卡特兰

408 大花蕙兰

409 石斛

409 束花石斛

410 血红树兰

411 文心兰

412 蝴蝶兰

414 火焰兰

414 云南火焰兰

415 植物中文名称索引

显示全部信息

《草木芳踪:自然漫步的植物图鉴》 翻开本书,您将踏上一段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奇妙旅程。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您随身携带的、充满温度的植物伙伴,它将引领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绿色精灵。从街头巷尾的寻常草叶,到公园一角的参天古木,再到窗台上静静生长的多姿多肉,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视角,为您一一揭示它们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本书的核心在于“认识”与“欣赏”。我们并非要将您训练成一位植物学家,而是希望点燃您对身边植物的好奇心,教会您如何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它们。在这里,每一株草、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姿态。它们或默默无闻,或争奇斗艳;它们或坚韧顽强,或娇嫩欲坠。本书将帮助您学会倾听这份自然的低语,理解它们无声的诉说。 全景式呈现,覆盖生活中的每一个绿色角落: 本书的编写力求全面而贴近生活。我们从最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入手,例如那些在人行道旁、小区绿地里随处可见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您将认识到那些默默净化空气、提供阴凉的行道树,了解它们的科属、典型特征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植物的叶片形状(如心形、卵形、披针形、掌状裂等)、叶序(互生、对生、轮生)、花朵的颜色、花瓣数量、花期,以及果实的形态。即使您对植物学一无所知,也能通过本书的引导,轻松辨认出它们。 多肉植物的魅力: 当然,现代都市生活中,多肉植物已经成为许多人钟爱的室内绿植。本书特辟专章,深入探索多肉植物的奇妙世界。您将了解到不同科属的多肉,如景天科、百合科、仙人掌科等,它们是如何凭借自身独特的储水机制,在干旱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本书将详细介绍它们叶片的肥厚形态(如莲座状、柱状、球状)、叶片上的斑纹、刺的分布,以及它们独特的繁殖方式。无论是新手入门,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宝贵的知识和灵感,学会如何挑选、养护,让您的多肉花园生机勃勃。 观赏植物的精髓: 除了辨识,本书更注重对植物的“鉴赏”和“欣赏”。我们相信,每一株植物都蕴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本书将引导您从多个维度去欣赏植物,不仅仅是它们的形态,更是它们随季节变化的色彩、它们在不同光照下的光影表现,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生物的互动。 形态之美: 从树木雄伟挺拔的姿态,到花卉精致娇艳的花瓣,再到草本植物舒展的叶片,本书将引导您关注植物的整体轮廓、枝干的分布、叶片的排列以及花朵的结构。我们将用精美的插图和细致的文字,捕捉这些形态之美,让您学会欣赏不同植物所展现的独特线条和韵律。 色彩之韵: 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调,但植物的世界远不止于此。本书将带您领略花朵的五彩斑斓,秋叶的层林尽染,甚至是一些植物茎干或果实的奇特色彩。您将了解到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季节信息,以及植物如何利用色彩吸引传粉者或分散种子。 时令之变: 植物的生命是流动的,它们随着季节的更替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本书将引导您关注植物的生长周期:春天的萌芽吐翠,夏天的繁茂葱郁,秋天的金黄落叶,以及冬天的傲雪挺立。通过了解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您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循环。 园林应用: 对于喜欢园艺的朋友,本书还将触及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您将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光照和土壤的要求,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搭配组合,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即使您只是想为自家的小阳台或窗台增添一些绿色,本书也能提供实用的建议。 分类与鉴别: 为了让您的植物识别之旅更加系统,本书采用了科学而直观的分类方法。我们并非使用艰深的专业术语,而是以大家最容易接触到的方式进行归类。 按科属区分: 对于一些主要的植物类群,我们会进行科属的介绍,让您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例如,您将了解到蔷薇科的植物,如玫瑰、月季、苹果等,它们在花朵和果实上可能存在一些共性。 按形态特征划分: 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是大家最熟悉的植物形态分类。本书将围绕这些基本分类,深入剖析各类植物的典型特征,如乔木的树干、树冠,灌木的分枝方式,草本的茎叶特征等。 根据常见场景区分: 我们还会根据植物的常见生长环境进行划分,例如“公园里的常见树木”、“路边的小草”、“室内的观叶植物”、“阳台上的花卉”等,这能帮助您在实际场景中快速定位和识别。 鉴别技巧: 本书将提供实用的鉴别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观察叶片的边缘(全缘、锯齿缘、波浪缘)、叶片的质地(革质、膜质、纸质),花朵的组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果实的类型(浆果、核果、蒴果、瘦果)等关键特征来区分不同的植物。我们会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帮助您掌握这些鉴别要领。 丰富的图文结合,直观易懂: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丰富而高质量的图文结合。每一页都仿佛为您打开了一扇通往植物世界的小窗。 精美插图: 我们精选了大量写实、清晰的植物插图,涵盖了植物的整体形态、局部特征(如叶片、花朵、果实、茎干)以及生长环境。这些插图旨在最大程度地还原植物的真实样貌,帮助您在实地观察时进行比对。 高清实拍照片: 除了插图,本书还收录了大量的实拍照片,这些照片来自于我们深入自然、城市角落的实地拍摄,力求展现植物最自然、最生动的状态。 简洁易懂的文字描述: 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每一种植物进行描述,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文字内容侧重于植物最容易辨认的特征,以及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如植物的药用价值、文化寓意、生态意义等,让您的阅读过程充满乐趣。 对比图示: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植物,本书还会提供对比图示,清晰地指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帮助您做出准确的判断。 超越简单的图鉴,更是一份生活指南: 《草木芳踪:自然漫步的植物图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是一份邀请您放慢脚步、拥抱自然的邀请函。当您带着本书漫步公园、郊游踏青,甚至只是在通勤的路上,您会发现,那些曾经被您忽略的绿色,如今都充满了生机和故事。 培养观察力: 翻阅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细节的训练。您会逐渐学会留意事物的细微之处,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增进与自然的联结: 了解身边的植物,就像认识新的朋友。您会发现,自然界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您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联结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激发探索欲: 当您认识了一株植物,您会想要了解它的故事,它的亲戚,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本书将点燃您的好奇心,引领您走向更广阔的自然知识领域。 作为亲子活动指南: 本书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户外寻找书中的植物,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增进亲子感情。 无论您是园艺爱好者,还是仅仅想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伴侣。它将带领您走进一个充满绿色、生机勃勃的世界,让您从此对身边的花草树木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喜爱。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属于您的“草木芳踪”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那极具吸引力的书名:“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多肉园林植物花草树木鉴赏欣赏鉴别书籍,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种类大全书”。这简直就像是一个打包了所有我想要了解的植物信息的“宝藏”。我非常看重“识别图鉴”和“鉴别书籍”这两个关键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而易懂的植物识别方法,让我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关键形态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大小、边缘特征,花朵的颜色、花瓣数量、排列方式,茎干的质地、颜色,甚至果实的形态,来准确地分辨出不同的植物。尤其是我对多肉植物情有独钟,但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又常常非常相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多肉植物的详尽识别指南,能够清晰地区分出那些容易混淆的品种。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高质量的植物图片,最好是能有不同角度的特写,以及不同生长时期的照片,这样才能更直观地帮助我进行辨别。另外,“鉴赏欣赏”和“园林植物”这两个词,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在美学和应用层面的价值。我希望它能够引导我去发现植物的美,不仅仅是它们的形态,还包括它们的色彩、质感、以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一个纯粹的“认识者”变成一个懂得“欣赏者”,并且能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将这些植物的美好融入到我的生活空间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一下就抓住了我一直以来的痛点。我经常会在散步或者旅行时,看到一些特别的植物,虽然它们就在“身边”,但我却叫不出名字,更别说了解它们的背后故事了。所以,一本能够帮助我“识别”的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希望这本书的识别部分能够做到非常详尽和科学。这意味着,它应该有清晰的分类系统,并且对每种植物的关键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我期待书中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高质量的图片,来展示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茎干等部位的特征。尤其是我对多肉植物情有独钟,我希望书中能够对各种多肉植物进行细致的区分,比如它们的叶形、叶片上的纹理、颜色变化,甚至是一些在特定环境下才会显现的特征。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多肉,虽然外形相似,但价格却相差甚远,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稀有度和辨识度。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多肉鉴别师”,那就太棒了!除了识别,书名中的“鉴赏欣赏”也让我看到了它的另一层价值。我希望它能够引导我从更美的角度去观察植物,去发现它们隐藏的艺术美。比如,如何欣赏一棵树的姿态,如何感受一朵花的层次感,或者如何从多肉植物的排列中发现它们独特的几何美。这些内容能够让我的植物认知,从简单的“认识”提升到“欣赏”的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信息量,而且每一个词都戳中了我的兴趣点:“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多肉园林植物”、“花草树木鉴赏欣赏鉴别书籍”、“植物形态特征分类种类大全书”。这简直就是一本集识别、欣赏、分类、大全于一体的百科全书,让我对它充满了极大的渴望。我个人尤其喜欢“鉴赏欣赏”这个词,这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罗列,更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植物之美的体验。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从植物的姿态、色彩、质感,甚至是一些细微之处去品味其独特韵味的方法。例如,我希望它能够教我如何欣赏一棵树的枝干姿态,如何感受一朵花的层次感,或者如何从多肉植物叶片的排列中发现它们独特的几何美。而“识别图鉴”和“形态特征分类”则满足了我对植物科学认知的需求。我希望它能够提供系统性的植物分类信息,让我能够了解到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清晰的形态特征描述,让我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各种植物。例如,当我在野外或者花市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时,能够通过书中的引导,快速地找到它的名字和基本信息。尤其是对于多肉植物,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足够详细的辨识指南,让我能够区分那些常常令人混淆的品种。同时,“种类大全”也让我对书的内容量充满了信心,我期待它能够收录尽可能多的常见和不常见植物,成为我植物知识库的有力补充。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方式,给我的感觉是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读者的亲切感。首先,我非常欣赏它将植物按照科属或者形态进行分类的逻辑。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去梳理繁杂的植物信息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清晰的文字描述,结合高质量的图片,来展现每种植物的典型特征,比如叶片的形状、边缘的锯齿,花朵的颜色、花瓣的数量,茎干的质地,甚至是果实的形态。我个人尤其关注那些容易混淆的植物种类,如果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那就太棒了。比如,很多景天科的多肉植物,乍一看都很相似,但仔细辨别起来,却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特写镜头,放大那些关键的辨识点,让我能够像专家一样去观察和区分。另外,我也希望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植物的形态描述,还能稍微涉及一些关于植物的文化寓意、历史渊源,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典故。因为我觉得,了解这些背景信息,能让我在欣赏植物的时候,多一份人文的关怀,也更能体会到植物与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者,这本书的“鉴赏”二字,也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从美学角度去欣赏植物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观察植物的整体姿态,色彩的搭配,甚至是光影的变化来感受植物的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不仅仅是认识植物,更能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它们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清新自然的香气仿佛扑面而来,这大概就是高质量印刷和用心设计的力量吧。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涵盖了“花草树木”以及“多肉园林植物”这两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一直对周围的绿植充满好奇,但很多时候,我只能看到它们美丽的外表,却无法叫出它们的名字,更不用说了解它们的习性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决我的“脸盲症”,让我能够轻松地辨认出公园里、小区里,甚至是路边不经意间遇到的那些花花草草。我尤其期待书中在“形态特征分类”和“种类大全”这两个方面做得足够详尽。这意味着,它应该有足够多的物种收录,并且对每个物种的特征描述足够准确和易懂。我希望书中能有那些“一眼就能看懂”的图示,或者能够指出一些最显著的辨识点,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比如,某某花的叶片是掌状分裂的,某某树的树皮是光滑的,或者某某多肉植物的叶尖有小红点。这些细节,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比如它们喜欢什么样的土壤,需要多少阳光,以及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植物,并且在实际养护中避免走弯路。我曾经购买过一些其他的植物书籍,但往往因为图片不够清晰,或者描述过于专业而感到失望。所以,我特别看重这本书的图片质量和文字的可读性。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植物爱好者量身定做的。“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直接点明了它最核心的功能——实用性,能够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认识那些看似熟悉却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我特别期待它在“识别”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科学的识别体系,比如通过叶形、花色、果实、树皮等特征进行分类,并且提供大量的实景图片,最好是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指出每种植物最显著的辨识点。我曾经有过很多次的尴尬经历,看着眼前的植物,却只能用“绿色的东西”来形容,而这本书,我相信能改变这一切。尤其是我对“多肉园林植物”情有独钟,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足够详尽的多肉植物识别信息,因为它们的形态变化实在太丰富了,而且很多品种都非常相似,一本好的图鉴,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准确地认识它们。除了“识别”,书名中的“鉴赏欣赏”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另一层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灌输,更能引导我去发现植物的美,去感受它们独特的生命力。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植物美学欣赏的章节,比如如何去观察一棵树的姿态,如何去品味一朵花的色彩层次,或者如何去欣赏多肉植物叶片的排列组合所带来的几何美感。这些内容能够让我在认识植物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植物图鉴,不仅仅是认识植物的工具,更应该是一扇通往自然的大门。这本书的名字,恰好传达了这种意图。“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让我想象着,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都可以随手翻开它,然后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角落里的惊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非常实用的“识别”功能。这意味着,它应该有清晰的分类系统,并且对每种植物的关键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插图或者照片,最好能够有不同角度的特写,来展示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茎干等部位的细节。例如,对于一些叶形相似的植物,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对比图,并且指出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点。我个人尤其关注多肉植物,因为它们的形态变化非常丰富,而且很多品种都非常相似,如果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鉴别指南,让我能够轻松区分它们,那就太有价值了。此外,“鉴赏欣赏”这个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更能引导我去感受植物的美。例如,如何欣赏一棵树的姿态,如何感受一朵花的色彩搭配,或者如何从多肉植物的叶片排列中发现它们的独特韵律。这些内容能够让我在认识植物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植物世界的一本“百科全书”,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身边的自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种温润的色彩搭配,搭配上几株生动逼真的植物插画,立刻就勾起了我想要翻阅的冲动。尤其是我对多肉植物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因为对它们形态特征的辨识度不够高而感到困扰,书名中“多肉园林植物”的字样,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福音。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十分舒适,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印刷纸,而是略带哑光的质感,让我想象着翻阅它时,指尖与纸张摩挲的那种踏实感。书的厚度适中,既不会显得太过单薄而内容不足,也不会笨重到让人难以携带。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各种多肉植物的叶形、颜色变化、生长习性,甚至包括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毕竟,在我看来,每一种多肉植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能够准确地识别并了解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乐趣,也意味着我能够更好地照顾我的“肉肉们”,让它们茁壮成长,展现出最美的姿态。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园林植物的介绍,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将这些植物巧妙地运用到家居或庭院景观中的设计理念,让我的生活空间充满更多绿意与生机。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植物养护的实用技巧,比如浇水、施肥、光照的比例,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常常会遇到的难题,如果能有专业的指导,将大大提升我的养护水平。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初步印象,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开启我植物探索之旅的一把钥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植物世界。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真的非常“接地气”。我一直觉得,很多植物类的书籍,虽然内容专业,但往往因为语言过于学术化,或者图片质量不佳,而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宣传语,“身边的花草树木”,就传递出一种亲切感,仿佛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我尤其期待它在识别部分做得非常出色。我想象中的“识别图鉴”,应该是那种即使没有专业的植物学背景,也能通过书中的指导,准确地辨认出自己遇到的植物。这意味着,书中应该提供非常清晰、直观的辨识要素,比如通过图片对比,或者列出几个关键的区别点。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图片,因为植物的外观会随着时间和环境发生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我个人很喜欢那些能够提供植物“故事”的书。比如,某种植物是否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或者它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信息能够让植物不仅仅是冰冷的名称和形态,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人文色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让我在认识植物的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再有,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植物繁殖、嫁接等一些基础养护技巧的介绍。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园艺师,但能在家中尝试繁殖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也是一种非常 satisfying 的体验。总之,这本书传递出的亲切感和实用性,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能成为我植物爱好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想象到无数个在公园里、在郊外,甚至是自家窗台前,与植物默默对话的场景。它不是一本冰冷枯燥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向导。“身边的花草树木识别图鉴”,就意味着它将目光聚焦于我们触手可及的自然。我希望这本书的“识别”功能做得非常强大。这意味着,它应该有清晰的分类逻辑,能够从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茎干等关键特征入手,帮助我快速准确地找到植物的名字。我特别期待它能够收录大量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和野外植物,并且提供足够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能够通过书中的图文对比,轻松辨认出路边的小野花,或者小区里的观赏树木,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满足。而且,“多肉园林植物”的加入,更是让我惊喜,我希望书中能够有非常详细的多肉植物识别章节,因为多肉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识别起来确实需要专业的指导。我期待它能像一个“多肉百科”,让我能够分辨出各种肉肉的独特之处。同时,书名中的“鉴赏欣赏”也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次的价值。我希望它能够引导我去发现植物的美,不仅仅是外形的美,还包括它们的生长姿态、色彩的变化,甚至是它们背后蕴含的生命故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身边的花草树木,多一份认识,多一份理解,也多一份热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