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初学光学镜头优化设计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编写的一本教材,本书内容共分5章:光学镜头的优化设计;简单光学镜头的优化设计实例;三片镜头的优化设计实例;中等复杂镜头的优化设计实例;非球面光学镜头的优化设计实例。书中列有20余个光学镜头的优化设计实例,镜头不按通常的使用范畴归类划分,而是按它们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优化设计过程,这样优化设计过程的介绍大体也就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了。与讲述光学镜头设计的传统书籍不同,书中所列的每一个优化设计例子,都列有详细的优化设计过程,都可以追踪复现。 光学镜头的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和技巧. 它是科学. 因为设计者们在用数学和科学定律(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 来度量和量化设计. 它是艺术与技巧. 因为各种有效结果常常取决于设计者的个人选择. 如果把一个镜头设计问题交给12 个不同的设计师. 往往会得到12 种不同的设计结果. 这是因为光学镜头的设计问题与常见的学术性问题是根本不同的.典型的教科书例题都有定义好的输入量和一个正确答案. 与之相反. 光学镜头设计问题通常都严重地定义不足. 并且可能有许多差别很大的解. 这说明. 光学镜头的设计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对于现代光学镜头设计而言. 其优化设计仍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有人计算过. 一个有15 个变量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握在手里就有一种专业书籍的厚重感。书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墨色浓郁,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图文的搭配非常合理,复杂的公式和示意图总能找到最直观的呈现方式,让人在啃那些硬核技术内容时,不至于迷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中。比如,在介绍像差校正的章节里,那些色彩丰富的像差分布图,配合简洁的文字解释,一下子就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立体起来。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是值得收藏的精品。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非光学领域从事仪器开发的研究人员,我发现这本书在工具和软件层面的介绍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代码,但它对不同设计流程的描述,比如从初步指标设定到参数迭代的整个流程,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维框架”。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系统集成与公差分析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将理想化的光学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制造限制和环境变化联系起来。书中强调了“设计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迭代过程”,这极大地修正了我过去那种“一次设计成功”的线性思维定势。这种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关照,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纯粹的光学理论本身,更像是一本高级的项目管理和工程决策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严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科学的敬畏感。作者在阐述每一个设计步骤时,都会首先追溯其背后的物理基础和数学推导,逻辑链条清晰得如同精密的机械结构。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其中关于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优化方法,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Zernike多项式和波前像差的表达,还清晰地指出了不同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最优解获取上的优劣。这种层层递进的论证过程,对于希望从“会用软件”提升到“理解原理并能独立创新”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富。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键的数学表达,才能真正体会到其设计的精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组织充满了老派学者的风范,用词精准且极少使用网络流行语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达,给人一种庄重可靠的感觉。它并没有试图用花哨的比喻来简化复杂概念,而是选择用最直接、最本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衍射光学元件(DOE)的波前调制原理的阐述,作者用非常精妙的几何光学类比,辅助理解了菲涅耳波带片的设计,使得原本晦涩的傅里叶光学概念变得更容易被直觉所捕捉。虽然阅读速度相对较慢,需要投入大量专注力,但每一次“豁然开朗”的体验都证明了这种投入是值得的。这本书是那种你需要安静下来,关掉手机,才能真正与之对话的作品。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感到非常惊喜。它不像某些入门书籍那样浮于表面,只是简单罗列一些基本原理,而是真正深入到了现代光学系统设计的前沿。作者没有停留在经典的傍轴光学理论,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离轴系统的设计挑战与应对策略,这对于我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端成像系统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更难得的是,书中的例子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痛点,比如如何平衡MTF、如何处理公差和装调问题。那种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自然,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传授他多年积累的“独门秘籍”。这种务实的态度,是很多理论书籍所欠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