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 16915
  • 1-2014
  • 家用电气装置
  • 开关
  • 通用要求
  • 电气安全
  • 标准
  • 规范
  • 低压电气
  • 安装
  • 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建联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15010400000011
商品编码:1475264804

具体描述


标准简介
GB16915的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的分类、标志、防触电保护、结构要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户内或户外使用的,仅用于交流电、额定电压不超过440V,额定电流不超过63A 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一般用途开关。 
装有无螺纹端子的开关的额定电流限为最大16A。 
本部分涵盖的开关是指预期用以控制正常使用的: 
———钨丝灯负载电路;或 
———荧光灯负载(包括电子镇流器)电路;或 
———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的实质上电阻式负载电路;或 
———额定电流不高于10A 且功率因数不低于0.6的用于电机负载的单相电路;或 
———自镇流灯负载电路(如,LEDi或 CFLi);或 
———卤素灯负载电路;或 
———以上类型的组合电路。 
注1:正在考虑将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电压高于440V 的开关。 
注2:正在考虑增加用于电机负载的额定电流为10A 的开关。 
注3:目前暂时将额定电流大于10A 的开关视为用于电机负载的10A 的开关。 
本部分亦适用于开关的安装盒,但不适用于暗装式开关的安装盒。 
注4:对暗装式开关用的安装盒的要求见 GB17466。 
本部分还适用于: 
———装有信号灯的开关; 
———电磁遥控开关(其特殊要求由第2部分给出); 
———装有延时装置的开关(其特殊要求由第2部分给出); 
———带有开关和其他功能组合的开关(但不适用于与熔断器组合的开关); 
———电子开关(其特殊要求由第2部分给出); 
———装有软缆保持装置和软缆出口装置的开关(见附录 B); 
———隔离开关(其特殊要求由第2部分给出)。 
注5:上述开关所用的软缆最小长度可由国家布线规范规定。 
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开关适于在通常不超过35 ℃,但偶尔会达到40 ℃1)的环境温度中使用。 
1) 我国部分地区为湿热带气候,考虑到最严酷情况,规定开关的使用环境温度为“通常不超过35 ℃,偶尔会达到 
40℃”。IEC60669-1该条中规定的环境温度为“通常不超过25℃,偶尔会达到35℃”。根据同样理由,在后面的10.1亦相应地将弹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的试验温度改为40 ℃±2 ℃ [IEC60669-1为35 ℃±2 ℃]。 
注6: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开关仅适于在安装方法和安装位置均不可能使开关周围的环境温度超过40 ℃的设备里使用。 
在特殊环境,例如在车、船上和在可能发生爆炸等危险的场所使用的开关,可能要求特殊的结构。
 
英文名称:  Switch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electrical installation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替代情况:  替代GB 16915.1-2003
 中标分类:  电工>>电气设备与器具>>K60电气设备与器具综合
  ICS分类:  电气工程>>29.020电气工程综合
 采标情况:  IEC 60669-1:2007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4-09-03
实施日期:  2015-08-03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起草人:  蔡军、陈玉、汪凤琴、刘开喜、龚志雷、郑伟、陈家礼、阮立平
页数:  88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3
   
 
  前言
GB16915本部分的6.4、19.3、附录 C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16915《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特殊要求 
● 第2-1部分:电子开关的特殊要求; 
● 第2-2部分:遥控开关的特殊要求; 
● 第2-3部分:延时开关的特殊要求; 
● 第2-4部分:隔离开关的特殊要求; 
● 第2-5部分:家用和建筑物电子系统(HBES)用开关及有关附件; 
● 第2-6部分:外部或内部标志和照明用消防开关的特殊要求。 
本部分为 GB1691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16915.1—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本部分与 GB16915.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1章增加了控制电路的说明,并增加了本部分适用于隔离开关;增加了开关控制的负载类型:自镇流灯、卤素灯负载电路; 
———第3章增加了3.1.5正常(间隙)结构开关、3.1.7微间隙结构开关、3.23自镇流灯的定义,并修改了3.1.6小间隙结构开关的定义; 
———6.1开关的额定电压优选值删除了130V、277V、400V 和415V; 
———6.2开关的额定电流优选值增加了45A 和50A;第3段修改为“除代号为3和03的开关和瞬动式开关外,额定电流不超过16A 的开关应有等于开关的额定电流的荧光灯电流额定值。”; 
第4段删除了“但不超过25A”; 
———6.3 中“和”改为“或”; 
———增加了6.4用于控制自镇流灯的开关的额定电流和SBL电路的额定功率; 
———7.1.2增加了开关性能分类,并删除了原注1和注2; 
———表2“极数和额定值的优选组合”中补充了45A 和50A; 
———8.1增加了标识本标准的编号的要求,并对标识部位进行了说明;增加了自镇流灯(SBL)负载的额定功率标志的要求; 
———8.2给出了半导体开关装置的符号;修改了接地符号,并增加了仅能连接硬导体的标志。 
———8.3增加了:若有排水孔,应标出打开该排水孔的标识。 
———8.6调整为带有指示开关位置的标志的要求; 
———8.9修改标志的擦拭试验方法; 
———10.1电指示器的电压修改为36V~50V; 
———表3的额定电流范围栏中的40A 改为50A; 
———表13增加了额定电流为“45A、50A”的一栏; 
———表15的第6栏的试验电压由“1250V”改为“2000V”; 
———表16中增加了额定电流为45A 和50A 的试验电流和导体标称横截面积; 
———18.2增加了卤素灯试验; 
———19.1和19.2中连接电缆的长度由0.3m±0.015m 改为1m±0.1m; 
———增加了19.3用于控制自镇流灯的开关的正常操作试验; 
———20.1中冲击元件的洛氏硬度由100HR修改为85HR~100HR之间; 
———表23中增加了“13 带电部件与可触及的未接地金属部件之间,除螺钉及相似部件外”的要求; 
———图2,增加了一个端子图形; 
———图14增加了分图b)、c); 
———图26,增加了一个图形,表示在直径15mm 的圆之内,但在直径8mm 圆外的部件也不进行本条款的试验; 
———附录 A 增加了19.3需要3个新的试样; 
———增加了附录 C;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669-1: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其2012年的解释单1。 
本部分与IEC60669-1:2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根据开关控制负载的实际需求,在第1章范围中增加了开关控制的负载类型:自镇流灯、卤素灯负载电路。 
———关于使用环境温度修改。IEC60669-1:2007中第1章规定:“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开关适合于在通常不超过25 ℃,但偶尔会达到35 ℃的环境温度中使用。” 
考虑到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实际自然气候环境温度分布情况,长江以南处于亚湿热带地区和湿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因此把使用环境温度改为:“符合本部分要求的开关适合于在通常不超过35 ℃,偶尔会达到40 ℃的环境中使用。” 
———用于小容量的固定式照明用拉线开关的额定电流的调整。IEC60669-1:2007中6.2规定:额定电流不应小于6A。但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仍在使用额定电流为4A 的拉线开关,所以增加了:“用于小容量的固定式照明用拉线开关的额定电流可以是4A。” 
———关于热塑性材料或弹性材料附加试验,IEC60669-1:2007中10.1规定:“外壳或盖为热塑性材料或弹性材料的开关,还应进行如下附加试验。该试验在35 ℃±2 ℃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开关亦应处于这一温度。”考虑到我国使用环境温度严酷情况和第1章中使用环境温度的规定,与其对应将“35 ℃±2 ℃”改为“40 ℃±2 ℃”。 
———关于防潮试验,IEC60669-1:2007中15.3规定:“(潮湿箱的)温度维持在20 ℃~30 ℃之间的任何方便值t±1K。将试样放进潮湿箱之前,使试样达到t~t+4 ℃。”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为湿热带气候,并且我国电工电子产品均采用40 ℃±2 ℃进行湿热试验,所以本部分规定: 
“试验箱的温度应维持在40 ℃±2 ℃。将试样放进潮湿箱之前,要使试样达到这个温度。”这 
一规定与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相一致。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IEC60529:2001,IDT)代替IEC60529:1989; 
● 用 GB/T5013.4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GB/T5013.4—2008,IEC60245-4:2004,IDT)代替IEC60245-4:1994; 
● 用 GB/T5023.4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4部分:固套电缆(GB/T5023.4—2008,IEC60227-4:1997,IDT)代替IEC60227-4:1992; 
● 用 GB/T5023.5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5023.5—2008,IEC60227-5:2003,IDT)代替IEC60227-5:1979+A1:1987; 
● 用 GB/T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1:2000,IDT)代替IEC60695-2-1:1991; 
● 用 GB/T5465(所 有 部 分) 电 气 设 备 用 图 形 符 号 [IEC60417 DB(所 有 部 分)]代 替IEC60417:1973; 
● 用 GB/T9797 金属覆盖层 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9797—2005,ISO1456:2003,IDT)代替ISO1456:1988; 
● 用 GB/T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 锡电镀层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ISO2093:1986,MOD)代替ISO2093:1986; 
● 用 GB13140(所有部分)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IEC60998-1(所有部分)]代替IEC60998; 
● 用 GB13140.1 家 用 和 类 似 用 途 低 压 电 路 用 的 连 接 器 件 第 1 部 分:通 用 要 求(GB13140.1—2008,IEC60998-1:2002,IDT)代替IEC60998-1:1990; 
● 用 GB13140.2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 第2部分:作为独立单元的带螺纹型夹紧件的连接器件的特殊要求(GB13140.2—2008,IEC60998-2-1:2002,IDT)代替IEC60998-2-1:1990; 
● 用 GB13140.3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 第2部分:作为独立单元的带无螺纹型夹紧件的连接器件的特殊要求(GB13140.3—2008,IEC60998-2-2:2002,IDT)代替IEC60998-2-2:1991; 
● 用 GB17464 连接器件 电气铜导线 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 适用于0.2mm2 以上至 35 mm2 (包 括)的 夹 紧 件 的 通 用 要 求 和 特 殊 要 求 (GB17464—2012,IEC60999-1:1999,IDT)代替IEC60999-1:1990; 
● 用 GB17466(所 有 部 分) 家 用 和 类 似 用 途 固 定 式 电 气 装 置 电 器 附 件 安 装 盒 和 外 壳[IEC60670(所有部分)]代替IEC60670:1989。 
———根据我国供电电压等 级 和 开 关 产 品 实 际 情 况,6.1 开 关 的 额 定 电 压 优 选 值 删 除 了 130 V、277V、400V 和415V。 
———根据荧光灯试验的特点,6.2第4段删除了“但不超过25A”的限值。 
———本标准的编号的标识:参照其他标准要求及相关规定,8.1增加了标识本标准的编号的要求,并对标识部位进行了说明。 
———为保证与电器附件专业标准要求的一致性,8.2的接地符号由 修改为 。 
———对有排水孔的开关,在8.3增加了:若有排水孔,应标出打开该排水孔的标识。 
———为实现检测结果的可重现性和一致性,参照 GB15092.1标准要求修改了8.9标志的擦拭试验方法。 
———根据电指示器的实际电压情况,10.1电指示器的电压修改为36V~50V; 
———根据23B/1099/DC文件,增加了19.3用于控制自镇流灯的开关的正常操作试验。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根据 GB/T1.1有关规定,在第1章“范围”中第1行和第2行补充了“GB16915的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的分类、标志、防触电保护、结构要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技术要求”; 
———因为在本部分的正文中没有引用IEC60227-1、IEC60227-3、IEC60245-1、IEC60364-4-46,所以删除了IEC60669-1:2007第2章中的上述引用文件; 
———为了与表3相一致,调整了表13,将IEC60669-1:2007表13调整后,增加额定电流为“45、50”的一栏; 
———根据IEC60669-1:2007的解释单1(2012年),18.2增加了卤素灯试验; 
———因为增加了6.4和19.3,增加了新的表格,所以对全部的表号按新的顺序进行了排列; 
———图2,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个端子图形; 
———图11,补充了标题:无螺纹端子弯曲试验; 
———图26,增加了一个图形,表示在直径15mm 的圆之内,但在直径8mm 圆外的部件也不进行本分条款的试验。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霍尼韦尔朗能电气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 、奇胜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广东松本电工电器有限公司 、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百顺电器有限公司、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瑞明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家的 
电器有限公司、广东俊朗松田电器有限公司、北京 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浙江恒达高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照明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罗格朗北京电气有限公司、天基电气(深圳)有限公司、耐思电气(嘉兴)有限公司、浙江恒泰电工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可来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惠州市宏枫实业有限公司、苏州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跃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州市番禺天虹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佛山市普林斯电气有限公司、深圳百捷盛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军、陈玉、汪凤琴、刘开喜、龚志雷、郑伟、陈家礼、阮立平、胡红波、黄海军、张文捷、朱鸿斌、刘波、魏未、林锦元、伍锦生、傅敏迪、匡建、刘水秀、邢磊、赵卓君、祝良雄、罗宣果、易重、安桂龙、姜九龙、骆德元、邵京疆、丁瑞军、何均匀、陈景正、刘振峰、贾玉霖、王朝圣、张楠、黎达坚、邹华山、章维嘉、高一盼、刘远方、杨晓峰、何秀峰、蔡映峰、罗时明、黄顺亲、田仁宣、张峰、张礼荣。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0979—1989; 
———GB16915.1—1997、GB16915.1—2003。

《家电安全防护指南》 本书聚焦于家庭及类似场所中广泛使用的电气装置,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安全防护指导。我们将深入探讨家用电气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 第一章:家庭电气安全基础 本章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出发,阐述家庭电气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将解析家庭电路的基本构成,介绍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及其安全使用规范,并强调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同时,本章还将涵盖触电的原因、伤害机制以及基本的急救知识,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电气危险的初步认知。 1.1 电的本质与家庭电路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 描绘家庭电路的常见布局,包括主电源、分路、开关、插座等。 介绍零线、火线、地线的概念及作用。 1.2 常见家用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分析不同类型电器(如照明设备、取暖设备、厨房电器、影音设备等)的潜在风险。 提供针对各类电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例如避免潮湿环境使用、定期清洁、远离易燃物等。 强调设备超期服役、私自改装的危险性。 1.3 电气事故的成因与预防 详细列举导致家庭电气事故的常见原因,如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绝缘损坏、使用不当等。 讲解如何识别电气故障的早期迹象(如异味、异常声音、电线发热等)。 提出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格产品、规范布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等。 1.4 触电急救与安全意识 描述触电可能造成的伤害,从轻微麻木到严重后果。 提供触电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步骤,强调首要任务是切断电源。 介绍心肺复苏(CPR)等基础急救技能。 强调培养高度的电气安全意识,将安全放在首位。 第二章:开关类电气装置的安全解析 本章将聚焦于家庭电气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开关类电气装置。我们将深入剖析各类开关(如断路器、漏电保护器、转换开关等)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保障电气安全方面所起到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这些装置的详细介绍,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如何选择、安装和维护它们,从而进一步提升家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2.1 开关装置的分类与功能 介绍不同类型的开关,如断路器(MCB)、漏电保护器(RCCB/RCBO)、空气开关、转换开关等。 详细阐述各类开关的核心功能,例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隔离功能等。 解释这些功能如何协同工作,为家庭电路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2.2 断路器的原理与选型 深入讲解断路器(MCB)的热脱扣和电磁脱扣机制。 介绍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分断能力等关键参数。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家庭电路的负荷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断路器规格。 2.3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与重要性 阐述漏电保护器(RCCB/RCBO)的工作原理,即检测剩余电流。 强调漏电保护器在防止触电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潮湿环境或儿童操作时。 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和安装漏电保护器,以及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意义。 2.4 开关的安装与维护 提供开关安装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强调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 指导读者进行日常的开关检查,包括外观是否有损坏、操作是否顺畅等。 讲解开关的定期维护和更换时机,以及为何不建议用户自行维修。 第三章:家庭电路的隐患排查与日常检查 本章旨在教授读者如何主动识别并排除家庭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将引导读者掌握一系列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涵盖从电源总开关到各个房间插座的全面排查,以及对线路、插头、插座等细节的关注。通过日常的细致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危险发生。 3.1 电源总开关区域的安全检查 检查配电箱(电表箱)的整体情况,包括外壳是否完好、内部是否清洁。 检查总开关的运行状态,是否有松动、发热、异响等现象。 讲解断路器分断时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专业维修。 3.2 线路与线缆的检查要点 观察电线外皮是否有老化、龟裂、破损等现象。 检查电线连接处是否牢固,是否有氧化或烧焦痕迹。 识别线路过载的迹象,如电线发热、插座发烫等。 3.3 插头与插座的安全性评估 检查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层是否完好,有无变形、烧黑。 测试插座的插拔力度是否适中,过紧或过松都可能存在隐患。 注意是否存在私自改装、未安装保护盖或插座数量不足等问题。 3.4 常见隐患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异常气味(如焦糊味)的来源。 聆听电气设备发出的异常声音(如“噼啪”声、电流声)。 观察灯光闪烁、电器工作不稳定等现象。 强调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设备,并及时联系专业电工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四章:儿童与特殊人群的电气安全防护 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电气安全方面尤其脆弱。本章将针对他们的特点,提供专门的安全防护建议。我们将探讨如何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以及如何帮助老年人安全地使用电器,降低他们面临的电气风险。 4.1 为儿童营造安全的用电环境 讲解儿童对电的危险性认知不足的特点。 介绍安装插座保护盖、使用安全插头等物理防护措施。 强调教育儿童远离电源插座、不玩弄电器、不触碰裸露电线的重要性。 讲解如何在玩耍区域确保用电安全,例如使用低电压电器。 4.2 老年人电气安全注意事项 关注老年人视力、听力、反应能力下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建议使用操作简便、带有明显指示灯的电器。 强调定期检查电器和线路,并避免老年人自行进行维修。 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避免在潮湿环境下触碰电器。 4.3 特殊环境下的电气安全(如厨房、浴室) 分析厨房和浴室等潮湿、易接触水源的环境对电气安全带来的特殊挑战。 强调在这些区域使用电器时必须格外小心,优先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器。 讲解安装漏电保护器在潮湿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提醒不要在潮湿手上操作电器,并保持电器远离水源。 第五章:电器故障排除与应急响应 当家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掌握正确的故障排除方法和应急响应措施至关重要。本章将提供一系列针对常见电器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建议,并指导读者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人身安全。 5.1 常见电器故障的初步判断 总结电器不工作、工作异常(如异味、发热、噪音)等常见故障表现。 提供简单的自查步骤,帮助判断是电器本身故障还是线路问题。 5.2 简易故障排除技巧 针对开关跳闸(断路器跳闸)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讲解电器插头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介绍如何清洁电器上的灰尘和污垢,有时也能解决小问题。 5.3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详细说明发生电火灾时的扑救方法(严禁用水)。 指导如何在触电事故发生时进行正确施救。 强调保持冷静,并第一时间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5.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明确界定用户自行处理和必须由专业电工介入的故障类型。 提供选择合格、可靠电工的建议。 强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切勿冒险进行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维修。 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家庭电气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用电意识,从而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为您的家庭和家人构筑一道坚实的用电安全屏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极致的严谨”。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故弄玄虚的文字,它就是一份直击本质的技术文件。它详细地阐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不容一丝一毫的错误。我被书中关于“机械寿命”的测试方法深深吸引,它规定了开关在预期寿命内需要承受的开关次数,以及每一次操作的力度和速度,这对于保证开关的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过载保护”的详细说明感到敬畏,它明确了开关在承受超过额定电流的负载时,必须能够安全地断开电路,防止因过载而引发的火灾或设备损坏。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生动的语言来“讨好”读者,而是以一种“告知”的方式,将最权威、最核心的安全标准呈现出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质检员”,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识别出那些真正符合安全要求的开关,并且理解它们之所以安全的原因。它让我明白,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系列具体、可衡量、可执行的标准。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安全标准大全”,只不过是用技术语言撰写的。它没有引人入胜的序言,没有感人的故事,它就是一份严谨、客观的技术规范。它详细地列举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每一个条文都如同一道“安全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我被书中关于“耐候性”的测试要求深深吸引,它规定了开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例如高低温、潮湿、以及紫外线照射等,以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磁兼容性”的说明感到震撼,它要求开关在工作时,不能对周围的电器产生不必要的电磁干扰,同时也要能够抵御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这对于保障整个电器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普及”知识,而是直接将最专业、最核心的技术要求呈现给我。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采购专家”,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精准地判断出哪些开关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因为它们严格遵循了这些高标准的通用要求。它让我明白,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需要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和不断地检验来保障的。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一种近乎“无声”的严谨,直接切入主题。它没有冗长的序言,没有烘托气氛的铺垫,而是直奔核心,如同给每一个对家用电气装置安全感兴趣的读者递上了一份“免责声明”和“使用手册”的精髓。我打开它,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性,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瞬间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详细地阐述了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所必须遵循的通用要求,从材料的选择,到内部结构的设计,再到外在表现的各项性能指标,可谓面面俱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条文,都仿佛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凝结着血泪的教训和智慧的结晶。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联想到自己家中那些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开关,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将那些潜在的风险,通过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条文,一一呈现,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规避方法。它让我明白,安全性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通过严格的规范和不懈的执行来保障的。它并没有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打动我,而是用事实和逻辑,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我特别欣赏它那种“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够从最细微的细节入手,去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用它的严苛,为我们的生活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家用电气装置开关背后那不为人知的复杂世界。它不像许多科普读物那样,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技术概念,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精准,直接将最核心的知识灌输给我。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技术迷宫,每一个分支都通往一个更深层的细节。它所涵盖的通用要求,其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曾以为,一个开关无非就是连接和断开电路,但这本书却让我认识到,其背后涉及到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热性能、防火性能,甚至是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虽然不像插画那样赏心悦目,却以其直观性和准确性,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技术参数。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失效模式”的分析感到震撼,它详尽地列举了开关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情况,并且针对每一种情况都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检测措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安全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穷尽式的思考和严密的防护。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给我的安全意识进行一次“洗礼”,让我从一个对开关“不甚了解”的用户,变成了一个对电器安全“略知一二”的观察者。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安全的细节,都可能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危。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安全审计报告”,只不过是面向产品本身的。它没有感人的故事,没有励志的章节,它就是一本严肃的技术规范。它详细地阐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每一个条文都如同一项项严格的“审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我被书中关于“绝缘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深深吸引,它规定了绝缘材料的耐电压、耐热性、阻燃性等关键指标,以防止因绝缘失效而引发的触电或火灾。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接地保护”的详细说明感到震撼,它阐述了在特殊情况下,开关需要具备的接地连接要求,以确保在发生漏电时,能够及时将电流导入大地,保护使用者的安全。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简化”技术,而是直接将最专业、最核心的技术要求呈现给我。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安全工程师”,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一个看似普通的开关,其背后的安全设计是如何精益求精,又是如何层层把关的。它让我明白,安全,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对风险的精确评估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工业蓝图”,只不过描绘的是电器安全的根基。它没有序言,没有目录,没有漂亮的插图,只有一本严肃的技术规范。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阐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我被书中关于“短路保护”的规定所深深吸引,它详细阐述了开关在承受短路电流时,必须具备的耐受能力,以及防止短路引发火灾的措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环境适应性”的测试标准感到震撼,它要求开关能够在各种温度、湿度、甚至腐蚀性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这对于保障电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普及”知识,而是直接将最核心、最严谨的技术要求摆在我面前。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建筑工程师”,在阅读这份“蓝图”时,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器开关,都是基于这些坚实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它让我明白了,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无数次的论证和反复的验证才能实现的。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书,我并没有感受到阅读的轻松,反而体验到一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感。它就像一本“工程教科书”,一本关于电器安全的“终极指南”。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谨,阐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我被书中关于“动作特性”的规定所吸引,它详细说明了开关在触发时,其触点的闭合速度、断开速度以及反馈力等参数,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开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弧抑制”的措施感到敬畏,它列举了各种防止在开关断开时产生电弧的有效方法,以避免电弧对触点造成损害,并防止引发火灾。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内容,而是直接将最权威、最核心的技术知识呈现出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产品开发者”,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某些开关能够长久而稳定地工作,而另一些则可能存在潜在的隐患。它让我明白了,安全,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准把控来实现的。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安全圣经”,只不过是用技术语言书写的。它没有华丽的装帧,没有吸引人的标题,它就是一本实打实的“硬核”读物。当我翻阅它的首页时,我并没有感受到轻松的阅读体验,而是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所笼罩。它详细地阐述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透露出一种“绝不容许错误”的坚定。我被书中关于“预期用途”的阐释深深吸引,它明确地界定了开关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这对于避免误用和滥用至关重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气冲击”的防护要求印象深刻,它详细说明了开关在面对突然的电压波动时,应该如何保持稳定和安全。这本书并没有试图去“教育”我,而是以一种“告知”的方式,将最权威的安全标准呈现给我。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刚刚踏入这个领域的“学徒”,而这本书就是我的“启蒙导师”,它用最直接、最严谨的方式,让我了解了安全开关的“前世今生”。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电器配件,其背后的安全设计,需要经过多少的考量和验证。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的感觉更像是走进了一家严谨的实验室,而不是一家书店。它没有封面故事,没有作者简介,没有读者推荐,它就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一本严谨的规范文件。它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的精确,剖析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我被书中那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所吸引,例如对材料的阻燃等级、对绝缘电阻的要求、对接触电阻的限制,以及对操作寿命的测试方法等等。每一个条文都清晰明了,没有丝毫的模糊地带。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试图通过引用大量案例来证明观点,而是直接给出了“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那些看似枯燥的测试程序,例如高温老化测试、低温试验、湿热试验,这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模拟开关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工作状态,从而评估其可靠性。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看似简单的开关,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工程设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它就像一位不苟言笑的“技术教官”,不断地提醒着我,在追求便捷和美观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这个最重要的基石。它让我对“通用要求”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标准,更是保障无数家庭安全的基本前提。

评分

阅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一次“安全考古”。它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关系,它就是一本冰冷而精准的“技术档案”。它详细地列举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开关的通用要求,每一个条文都如同考古挖掘出的珍贵文物,记录着安全设计的演变和发展。我被书中关于“产品标识”的规定所吸引,它要求开关必须清晰地标注制造商信息、型号、额定参数等关键信息,这对于使用者识别产品、避免购买劣质产品至关重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防触电保护”的详细说明感到敬畏,它从结构设计、绝缘材料到间隙和爬电距离,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以确保使用者在正常操作或意外接触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简化内容,而是直接将最专业、最核心的技术知识呈现出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安全鉴证师”,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合格的开关背后,都经历了多么严苛的检验和多么细致的设计。它让我明白了,安全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严格执行的结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