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升级版) | ||
| 作者: | 滕越 | 开本: | |
| 定价: | 1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09 |
| 书号: | 9787512710788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D一章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婴儿的主食指的是奶,包括母乳和配方奶粉。辅食指的是除了母乳、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以外的食物,包括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
宝宝1岁半之内应该把奶作为主食,这样才能保证相对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如果奶的摄入量受影响,食物提供的能量将大大减少,不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
随着婴儿生长发育,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单纯乳类喂养不能完全满足6个月后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每日进食的奶量及生长情况来决定每日的辅食搭配,调整辅食的结构及喂养量,让宝宝生长发育得更好。
1. 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在通常情况下,4~6个月时应该逐步添加辅助食品,但因婴儿个体差异,开始添加辅食并没有一个严格时间规定。一般有下列情形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婴儿体重增长已达到出生时的2倍。
·婴儿在吃完约250毫升奶后不到4小时又饿了。
·婴儿可以坐起来了。
·婴儿在24小时内能吃完1000毫升或以上的奶。
·婴儿月龄达6个月。
辅食添加过早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奶的摄入量受影响,食物提供的能量将大大减少,不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不满4个月添加菜水、果汁、果泥都属于过早添加。家长要注意,在添加辅食期间,要保证宝宝一贯的喂养规律,不要主动减少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喂养量和喂养次数。婴儿6个月至1岁期间,应保证每天喝奶量在600毫升~800毫升,1岁至1岁半不少于400毫升。
2. 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配方奶无法供给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素。WHO以及我国进行的乳母泌乳量调查表明,营养良好的乳母平均泌乳量为700毫升/升~800毫升/天。毫无疑问,这一数量能满足0~6个月内婴儿的全面营养需要。6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能量为700卡路里~900卡路里,以母乳量分泌800毫升计,约提供560卡路里的能量,仅能满足此时婴儿需要量的80%。补充食物是W一的选择。此外,婴儿出生4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被消耗殆尽,加上母乳含铁量较低,宝宝必须从辅食中获得足够的铁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 增强消化机能
添加辅食可以增加婴儿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量,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其牙齿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增强,训练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及时添加辅食将有助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可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的发育。
☆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转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D一印象的重要时期。通过添加辅食,使宝宝学会使用勺、杯子、碗等食具,结束母乳和奶瓶吸吮的摄食方式,逐渐适应普通的混合食物,zui终达到断奶的目的,为孩子将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打下基础。
3. 宝宝的辅食有哪些
宝宝的辅食主要有三种形式: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具体为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
4. 如何添加辅食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宝宝建议从4月龄开始,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从6月龄开始增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条、碎菜、全蛋、肉末),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目录
D一章及时合理添加辅食D
1.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002
2.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002
3.宝宝的辅食有哪些/ 003
4.如何添加辅食/ 003
5.添加辅食的原则/ 004
、、
D二章4~6个月宝宝吃什么
1.宝宝的成长与能力/ 006
2.宝宝能吃的食物/ 006
3.辅食添加的方法/ 006
4.米汤、米糊类辅食/ 007
大米汤/ 008
小米汤/ 009
菠菜米汤/ 010
苹果米汤/ 010
红枣米汤/ 011
5.果菜汁类辅食/ 012
苹果汁/ 013
番茄汁/ 014
橙汁/ 015
草莓汁/ 016
葡萄汁/ 017
小白菜汁/ 018
菠菜汁/ 019
胡萝卜汁/ 020
白萝卜汁/ 021
6.泥糊类辅食/ 022
大米糊/ 022
豌豆米糊/ 023
胡萝卜米粉/ 023
蛋黄泥/ 024
香蕉泥/ 025
胡萝卜泥/ 026
D三章7~9个月宝宝吃什么
1.宝宝的成长与能力/ 028
2.宝宝能吃的食物/ 028
3.辅食添加的方法/ 028
4.泥糊类辅食/ 029
葡萄汁米糊/ 029
苹果汁麦糊/ 029
香蕉米糊/ 030
猕猴桃泥/ 031
鸡肝泥/ 032
豌豆泥/ 033
土豆泥/ 034
菠菜泥/ 035
豆腐泥/ 035
南瓜泥/ 036
5.蛋羹类辅食/ 037
鸡蛋羹/ 037
肉末蛋羹/ 038
菜末蛋羹/ 039
肝粒蛋羹/ 040
水果蛋羹/ 041
我是一名职场妈妈,每天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所以我在选择育儿书籍时,特别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真的非常到位。它提供的食谱非常适合忙碌的父母,很多食谱的制作过程都很简单快捷,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和昂贵的食材。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利用现有食材进行变通的建议,这让我觉得非常灵活,不用为了某个食谱专门去购买特殊的材料。最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在食谱的旁边,还会标注出制作这份辅食所需的时间,以及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等级。这对于我这样时间紧张的妈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可以直接根据当天的空闲时间来选择食谱,不用再花心思去研究怎么快速又健康地喂饱宝宝。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预处理食材的技巧,比如如何提前将蔬菜切好、蒸熟,再分装冷冻,这样平时做辅食的时候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科学严谨的专业性。作为一名注重科学育儿的家长,我非常看重书籍的知识来源和权威性。这本书在内容上引用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权威的营养学建议,并且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让我觉得内容非常有说服力。它并没有一味地宣扬某种“网红”食谱或偏方,而是基于科学的营养学原理来指导辅食添加。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过敏原问题上的建议,非常详细和谨慎,给出了不同过敏原的引入时间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安心地为宝宝尝试新的食物。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比如“宝宝不爱吃蔬菜怎么办”、“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素”,都非常到位,能够直接解决我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扰。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专业度和实用性达到了很好的平衡,让我感觉不是在看一本简单的食谱书,而是在获得一份科学、可靠的育儿指南。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营养均衡的深入讲解。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有时候会陷入“只求量不求质”的误区,或者过度依赖单一的食材。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盲点。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吃才健康”。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科普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对宝宝发育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日常饮食中的具体建议。例如,它会详细分析不同食材的营养成分,并提出如何通过搭配来达到营养最大化。我之前总觉得给宝宝吃得丰富多样就行,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关键在于“均衡”和“搭配”。它还提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细节,比如铁的吸收率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维生素C的摄入来提高铁的吸收。这些专业的知识,用这样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如何为宝宝提供科学的营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宝宝进食习惯培养的指导。我一直觉得辅食添加只是关于吃什么、怎么做,但这本书却跳出了这个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谈论宝宝的进食。它强调了“耐心”和“尊重”的重要性,比如当宝宝对某种新食材表现出抗拒时,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是强迫。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之前经常会因为宝宝不吃而感到焦虑。书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改变食物的质地、形状,或者将新食材与宝宝喜欢的食物混合来增加接受度。另外,书中还谈到了如何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食环境,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培养良好的用餐礼仪。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辅食添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更是为宝宝建立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一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积极、更支持的方式来引导宝宝,而不是仅仅关注“吃了多少”。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全新的设计和编排吸引住了。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柔和,一看就让人觉得很安心,很适合新手父母。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最看重的是书里的内容是否实用,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从宝宝的月龄出发,详细介绍了不同月龄段宝宝的辅食添加原则和建议,这一点对于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的父母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很担心自己掌握不好添加的顺序和量,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比如,它会用列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不同月份宝宝的推荐食谱,还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我一目了然,知道怎么做才能吸引宝宝的胃口。而且,它不仅仅是给出食谱,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添加,以及每种食材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好处,这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辅食添加的意义,不再是盲目跟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