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家拳的瑰宝 懂劲》由黄逸武编著。这本《内家拳的瑰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它对形意拳“五行”与“十二形”之间精妙关系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形意的理解还算不错,毕竟也跟了师傅好几年,但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很多我以为是经验性的东西,作者都用极其严谨的理论框架给梳理出来了。比如,书中详细阐述了“崩拳”如何与“金”行相对应,不仅仅是力量的爆发,更涉及呼吸法的调整和意念的导引,将武术的哲学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关于“进、退、顾、盼、定”这五个基本步法,作者没有停留在动作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到了它们在实战中如何协调身体重心,如何为下一招蓄势。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中引用的古代典籍片段,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引用,实则为现代的练习者提供了一个追本溯源的路径,让人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所练习的不仅仅是一套招式,而是几百年来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将那些在口传心授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用清晰、有条理的文字给“固化”下来,让后学者能少走很多弯路,真正领悟到内家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精髓。
评分说实话,初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陷入那种枯燥的、纯理论的阐述中去,毕竟很多武术书籍的文字总是显得过于晦涩难懂。但《内家拳的瑰宝》却成功地做到了将深奥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关于太极拳“捋、挤、按、推”这四劲的拆解分析。作者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推手”的表面,而是结合了人体解剖学和运动学原理,详细解释了哪种肌肉群在发劲时起主导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身体的“轴心”变化来达成四劲的转换。书中配有大量的示意图,这些图示的精准度极高,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把握住劲力的来龙去脉。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描述的方法调整了我的“掤劲”,仅仅是微小的重心转移,发出的力量感就截然不同,那种“绵里藏针”的感觉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脚踏实地地指导你如何练习,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和信服。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让你对自己的修炼方向更加坚定。
评分我从事武术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看过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内家拳著作,很多都侧重于历史溯源或者某一个流派的特定套路解析。《内家拳的瑰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融汇贯通”。它没有偏袒任何一家,而是将八卦掌的“走圈”与太极拳的“缠丝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它们在“以身为轴”这一共同理念下的不同实现路径。这种跨流派的比较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例如,书中对八卦掌“移步换形”的描述,不再是简单的走圆圈,而是深入到了如何利用对手的攻击力形成“借劲”和“转身卸力”的动态平衡。作者对“丹田”与“气沉”的论述,也结合了中医经络学说,使得“练气”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生理基础可以去感应和验证。整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从基础的站桩、调息,到复杂套路的技击原理,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对于我这种希望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学术参照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在内容深度如此之高的前提下,它依然保持了极高的可读性。作者对内家拳中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寸劲”与“爆发力”的区别,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他没有用复杂的数学公式去定义寸劲,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小功法”来让练习者亲身体会那种“蓄而发”的瞬间力量。例如,书中介绍的那个利用墙壁进行反作用力训练的方法,非常实用且安全,我立刻就在自己的练习中加入了这一项。此外,书中对“内家拳的体用兼备”这一主题的探讨,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明确指出了内家拳的“用”——即实战技击能力——绝不能脱离其深厚的“体”——即养生、修身的基础。这本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内家拳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站桩到最高阶的技击理念,所有环节都被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修炼闭环。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瑰宝”,从来都不是某一招一式,而是这套完整的,由内而外的修炼哲学。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不仅仅教授“术”,更强调“道”。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拳法细节时,都会不自觉地引申到为人处世的哲学——如何保持谦逊、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本质。特别是关于“定”的阐述,书中提到“外圆内方,动中求静”,这不仅是肢体的要求,更是心性的修炼。我个人在生活中也经常感到焦躁不安,但在研读了书中关于“心静则气匀,气匀则力整”的章节后,尝试在日常压力下保持内心的定力,发现对情绪的控制确实有了显著改善。这本书的文字带着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感,读起来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先师们在寒风中苦练的身影。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练习武术的初衷,不再是单纯追求招式的炫目和力量的强大,而是转向了对自身生命能量的开发和内在和谐的追求。对于那些渴望在武术中寻找生命意义的同道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