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车模型技术指南(涂装篇) | ||
| 定价 | 138.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 | |
| 开本 | 大16开 | |
| 作者 | 杨威,钟翔飞,董鹏 等 著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98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67318 | |
本书主要通过对4款不同战车模型的素组、涂装、旧化讲解,以及—个完整的场景搭建实例,介绍了战车模型的制作要点与技巧。模友在制作过程中,有需要解决的难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针对该问题的具体答案。
本书的4款战车模型分别为四号坦克、雪地涂装虎式坦克、M4A3谢尔曼坦克、“虎口脱险” 82桶车场景。在4款战车的制作中涉及到—些新的、有趣的且与众不同的主题,其中包括如何涂装特效、如何涂装条纹迷彩、如何涂装模型上或者情景中的小配件等,这对于模友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杨威,中国社科院在职研究生。在工作之余,也是—名二战历史爱好者,在—次偶然玩《英雄连》游戏时,特别喜欢其中的坦克,抱着尝试的心态,做了—款坦克模型,并深深扎进了模型制作的朋友圈。在“模型吧”以及各种模型宣传媒介发表了数篇模型教程文章,在2014年创立了“威尔模型”,承接模型代工,深受客户的好评。也借此机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模友,并多次参加国际模型大赛,取得佳绩。
思远,从小受父亲爱好的影响,从翻阅父亲的军事杂志开始,对军事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初中的时候制作了—件模型——BF109战斗机,虽然当时没有专业的工具,仅仅用指甲剪和速干胶勉强素组完毕,但并没有对制作模型感到失望,反而因此正式走上了制作军事模型的道路。由于自身喜欢德军装备,所以专注于德军各种装备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虽然不过度考证,但也将模型的每—个制作细节尽力表现到位。所制作的模型作品整体表现工整、细致。
钟翔飞,受到模友圈的影响接触了军事模型,着手于战车及场景的制作,曾在天津北辰区创立飞模谨制模型沙龙,通过沙龙平台多次展示了人物场景、战车场景,赢得了同行界的认同。同时也在各种模型媒体发表过多篇文章,对模型的场景布局、考证、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着手于色差,场景视感度的研究,通过现实场景图片进行复刻制作。
第 1 章 准备工具
1.1 材料的重要性
1.2 底漆(水补土)
1.3 珐琅漆
1.4 丙烯漆
1.5 硝基类模型漆
1.6 专门用来做旧化的产品
1.7 油画颜料
1.8 稀释剂
1.9 毛笔和喷笔
1.10 其他工具
第 2 章 四号坦克
2.1 素组
2.1.1 说明书
2.1.2 前车体的组装
2.1.3 前牵引装置的组装
2.1.4 车体悬挂装置的组装
减震系统的安装
引导轮的安装
2.1.5 后车体的组装
排气管部分的组装
后车体部分的组装
整体组合
2.1.6 坦克轮组的组装
前主动轮部分
负重轮悬挂系统
战车轮组部分
2.1.7 上车体的组装
翼子板部分
主体部分
散热窗部分
车体细节部分
随车工具部分
2.1.8 炮塔的组合
炮管部分
前部炮盾部分
炮口制退器部分
炮塔主体部分
炮塔上部及车长观察窗的安装
后部工具箱以及两侧舱门部分
炮塔内部上色
炮塔外部
炮塔侧裙
2.1.9 履带的组合
2.1.10 车体侧裙挂架和随车零件的组合
素组效果图
2.2 涂装
2.2.1 坦克补土的喷涂
2.2.2 坦克底漆喷涂
坦克主体正面喷涂
坦克炮塔主体与侧裙摆的喷涂
坦克主体细节部分的补漆
坦克主体侧面与底面的喷涂
坦克炮盾、炮管与侧裙摆的加工喷涂
2.2.3 随车零件以及路轮等物件的喷涂
黏贴
喷水补土
履带上侧诱导轮的喷涂
侧裙摆安装支架的喷涂
路轮内侧水补土的喷涂
履带的涂装
笔头的清洗
2.2.4 坦克涂装
坦克车体的涂装
路轮的涂装
迷彩的喷涂
2.2.5 水贴纸的涂装
2.2.6 坦克透明保护漆的喷涂
2.2.7 旧化
淤泥的沉积效果
淤泥中的落叶效果
底色泥土色效果
车体旧化土的旧化过程
履带及随车配件的旧化过程
2.2.8 车体渗线
2.2.9 掉漆及流锈的表现
掉漆的表现
海绵掉漆的表现
流锈的表现
油渍及深色渍洗的表现
2.2.10 整体渍洗
2.2.11 排气管灼烧效果的制作
2.3 组装完成,成品展示
第 3 章 雪地涂装虎式坦克
3.1 素组
3.1.1 开盒—览
3.1.2 说明书
3.1.3 说明书需要注意的地方
3.1.4 准备的板件材料
3.1.5 制作坦克车体时的注意要点
3.1.6 制作坦克炮塔时的注意要点
3.2 涂装
3.2.1 坦克水补土的喷涂
3.2.2 坦克底色的喷涂
迷彩黄的喷涂
迷彩棕的喷涂
橄榄绿的喷涂
3.2.3 坦克雪地色的涂装
3.2.4 坦克掉漆效果的处理
清水掉漆
工业酒精掉漆
3.2.5 坦克水贴纸的涂装
3.2.6 坦克保护漆的喷涂
3.2.7 坦克零件的涂装
所用材料
坦克轮圈上色
坦克备用履带上色
坦克亮金属色上色
木色上色
千斤顶的枕木上色
所有零件颜色的修正处理
3.2.8 旧化
坦克整体渍洗
坦克细节涂装
3.2.9 坦克履带的涂装
3.2.10 坦克履带的安装
3.2.11 坦克细节的旧化与涂装
履带及路轮的上土效果
备用履带与排气管的旧化效果
3.2.12 坦克暗部及烟熏黑处理
3.2.13 金属质感的处理
3.3 组装完成,成品展示
第 4 章 M4A3谢尔曼坦克
4.1 素组
4.1.1 开盒—览
4.1.2 路轮的组装
4.1.3 坦克底盘的组装
4.1.4 坦克悬挂与路轮的安装
4.1.5 坦克车体后部的组装
4.1.6 坦克车身的组装
4.1.7 坦克车体后部工具的组装
备用履带挂架的组装
坦克机枪的制作
4.1.8 坦克炮塔的组装
4.1.9 坦克履带的组装
素组成品展示
4.2 涂装
4.2.1 坦克底漆的喷涂
坦克水补土的喷涂
坦克阴影色的喷涂
坦克橄榄绿色的喷涂
坦克高光色的喷涂
4.2.2 坦克水贴的涂装
4.2.3 为坦克上色
坦克轮胎上色
金属色
木柄色
车灯色
备用履带色
深木色
后侧车灯亮色修补
车体整体颜色修正
4.2.4 旧化
坦克整体旧化
滤镜旧化
4.2.5 掉漆效果的涂装
4.2.6 划痕效果的涂装
4.2.7 锈渍效果的涂装
4.2.8 上土
4.2.9 油箱位置旧化效果的涂装
4.3 组装完成,成品展示
第 5 章 82桶车场景
5.1 素组
5.1.1 材料准备
5.1.2 素组
打磨及黏合
透明件的准备工作及假组
细节处理
5.2 涂装
5.2.1 战车上色
底色的喷涂
阴影色的喷涂
雪地色的喷涂
轮胎金属色的喷涂
5.2.2 战车细节部位上色
路轮的上色
防滑链的上色
车座的上色
金属件的上色
木柄色的上色
木柄色的纹路
警示灯
车体内部
方向盘的上色
初步晕染
滤镜
车棚干扫
场景附加品上色
5.2.3 场景制作
场景颜色统—
木桥的旧化喷涂
5.2.4 战车车体制作
雪地涂装
发胶掉漆
弹孔效果的体现
金属链张力表现
5.2.5 场景旧化
场景路面的晕染
悬崖上土
发胶固定
植物类效果的制作
封底
水面的混色
5.3 组装完成,成品展示
这本书真的是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我是一名对战车模型有着深厚感情的爱好者,尤其是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经典战车。我一直试图在我的模型上重现那种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真实感,但总觉得自己在“岁月痕迹”的表现上,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这本书的到来,可以说是点燃了我心中那团对极致细节的追求之火。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喷涂,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观察”和“思考”。书中关于“自然磨损”的模拟,例如履带与地面的摩擦、炮塔与车体的碰撞、以及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风化效果,都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金属光泽”和“锈蚀”的层次感处理印象深刻,它并非简单地涂抹一层金属色或锈色,而是通过多层叠加、局部处理,以及配合渍洗和干扫等技法,来模拟出金属表面在不同程度磨损和腐蚀下的真实光泽和色彩变化。这让我意识到,之前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精细,仅仅停留在表面。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环境因素”来影响战车的涂装,比如在潮湿环境下,锈蚀会更明显;在沙漠地区,尘土会更厚重。这些基于真实世界的考量,让模型涂装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我非常期待用书中学到的技法,去重现那些我心目中的经典战车,让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模型,而是能够诉说着一段段峥嵘岁月,充满着历史厚重感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真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战车模型的涂装艺术!我一直觉得,模型涂装不仅仅是把颜色涂上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色彩和纹理来赋予模型生命,让它看起来仿佛刚刚从战场上归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喷涂教学,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各种技法来创造出逼真的战场效果。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环境色”的概念,如何根据模型所处的假想环境来调整漆面的色彩倾向,这确实是我之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书中对“渍洗”和“干扫”技巧的讲解尤为细致,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技法最合适。举个例子,关于锈迹的表现,书中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从浅层锈蚀到大面积腐蚀,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而且非常实用。我之前尝试过的锈迹总显得有些“假”,要么太亮,要么太均匀,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知道如何通过层次感和色彩的细微变化来模拟真实的锈蚀过程。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风干”和“污垢”效果的模拟,比如泥土飞溅、履带上的灰尘等等,这些细节的加入,无疑能让战车模型更加栩栩如生,充满“故事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模型制作的道路上,为我指点迷津,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评分终于收到期待已久的【战车模型涂装篇】了!作为一名模型爱好者,我尝试过不少涂装方法,也踩过不少坑。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在战车模型的涂装上,自己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尤其是那些表现战损、锈蚀和岁月痕迹的细节,总觉得不够逼真,缺乏那种“故事感”。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简直两眼放光,赶紧入手。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而高质量的图片,这对于指导涂装非常重要,毕竟细节决定成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基础漆面处理和阴影效果的部分,这对我来说是重中之重。书中对不同类型战车,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军坦克和现代战车,在涂装风格上的差异也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这让我意识到之前可能过于笼统地处理所有模型了。特别是关于迷彩的绘制技巧,书中列举了多种经典迷彩的喷涂和笔涂方法,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迫不及待想找个时间来实践一下。另外,对于旧化渍洗、掉漆效果的模拟,书中的讲解也比我以往接触到的要深入得多,不仅仅是简单的涂抹,而是从原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来阐述,例如如何根据战车的作战环境和使用情况来模拟相应的污垢和磨损。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将我模型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它们不再仅仅是静态的模型,而是能够讲述一段历史,承载一份情感的艺术品。
评分对于我这种模型新手来说,一本好的涂装指南真的太重要了!之前我都是自己摸索,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和材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找到了“组织”,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让我的战车模型看起来更专业、更逼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基础漆面处理”的讲解,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却是涂装成功的关键。书中对不同类型底漆的选择、喷涂的技巧、以及如何打磨出光滑平整的漆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这让我意识到,之前我总是跳过这些基础步骤,直接开始上色,难怪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另外,书中关于“迷彩”的绘制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觉得迷彩是非常考验功力的部分,但这本书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从手绘到喷涂,都给出了清晰的步骤和建议,而且还分析了不同迷彩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这让我在选择和绘制迷彩时,不再是盲目尝试,而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渍洗”和“旧化”的章节,这些技巧对于表现战车的“年龄感”和“使用痕迹”至关重要。书中对如何根据模型的材质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渍洗液和旧化产品,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突出模型的立体感和质感。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我这样的新手,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掌握战车模型的涂装技法,并且充满信心地去创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模型涂装道路上的“救星”!我一直以来都对战车模型情有独钟,但每次涂装完,总觉得少了那么点“灵魂”。特别是那些细节处的表现,比如履带的磨损、车身上的刮痕、炮塔上的弹孔痕迹等等,我总是处理不好,要么显得太生硬,要么就完全被忽略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它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尤其是关于“掉漆”效果的处理,书中提供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从基础的干扫法到使用胶带和海绵来模拟不同程度的掉漆,讲解得非常到位。我一直对如何自然地表现金属原色的掉漆效果感到困惑,这本书用大量的图例和清晰的步骤,让我茅塞顿开。此外,书中对“烟熏”和“火烧”效果的模拟也让我大开眼界,这两种效果在实战中非常常见,但要在模型上表现出来却相当有挑战性,而这本书给出的方法,不仅易于操作,而且效果非常逼真。我特别期待尝试书中关于“树脂配件”的涂装技巧,因为很多老式战车模型都会用到一些树脂件,而这些件的涂装往往比塑料件要困难一些。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战车模型涂装的无限可能性,它不仅仅是关于颜色的选择,更是关于如何通过技法来讲述模型背后的故事,让每一个模型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