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新作,畅销十年、销量超过两百万册的《激荡三十年》续篇,至此完成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史完整记录。
作为时代记录者,吴晓波有意识地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伊始,记录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对我们影响至深的人物与事件,串成一部我们每个人的时代激荡史。而*新的这十年,无疑更壮观,也更扑朔迷离。
很多事情,在当时并未有很深很透的感受,回过头来再看,可能命运的轨迹就在那一刻无意中形成。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应该回望历史的原因。
内容简介容介绍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答说:“水大鱼大!”
的确是水大鱼大。
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一个恣意泛滥的大水,它在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它既体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周遭邻国之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在这十年当中,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其中,有四家进入到前十大的行列中。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类公司中,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增加了15倍和70倍,闯进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之列,在智能手机领域,有四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而在传统的冰箱、空调和电视机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产能均为全球*。在排名前十大的全球房地产公司中,中国公司占到了7家。全球资产规模*大的前四大银行都是中国的。
中国的商业投资界发生了基础设施级别的巨变,以互联网为基础性平台的生态被视为新的世界,它以更高的效率和新的消费者互动关系,重构了商业的基本逻辑,在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
因此,这个十年,是中国水大鱼大的十年,风云激荡的十年。这十年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更甚于之前的三十年。在这本《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之中,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笔触,再次经历这改变了每个人的十年。
作者简介知名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2014年在微信、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个人财经类自媒体之一。
2016年在微信、喜马拉雅FM推出付费音频会员服务“每天听见吴晓波”,现已有超过40万付费用户。
目录序言: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2008:不确定的开始
【企业史人物】2008年 首善光标
2009:V型反弹的代价
【企业史人物】2009 哈儿建馆
2010年:超日本
【企业史人物】2010 大炮开博
2011年:“中国要歇菜了吗?”
【企业史人物】2011 凡客陈年
2012:落幕上半场
【企业史人物】2012 赛道投手
2013年:金钱永不眠
【企业史人物】2013 锤子老罗
2014年:卷土重来的泡沫
【企业史人物】2014 褚健困境
2015年:极端的一年
【企业史人物】2015 女工邬霞
2016年:黑天鹅在飞翔
【企业史人物】2016 莆田医生
2017年:新中产时代到来
【企业史人物】2017 向死而生
2018:改革的“不惑之年”
【企业史人物】中国企业家谱系(1978—2018)
精彩书摘“侠之大者,为国护盘”
——股市流行语
从开年的一天起,2015年就充满了悲欣交集的气质。在很多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极端的一年。疯狂、任性、踩踏、过山车、隔空撕斗,这些词汇如雨点一样落在这个国家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上。
1月1日凌晨,上海外滩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刚刚封顶的“中国一楼”----上海中心大厦发表首次跨年灯光秀,因人潮汹涌出现了悲惨的踩踏事件,死亡36人,大的36岁,小的12岁,都是大好的年纪。
2月18日晚,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全民抢红包”。腾讯送出5亿现金加30亿卡券,用户打开微信“摇一摇”即可参与互动、单个红包大金额将高达4999元。晚会期间,微信总“摇一摇”次数72亿次,峰值8.1亿次每分钟,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
4月14日,一封辞职信突然走红网络。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位女教师想要辞职了,她已经在这家学校教了十一年的书,突然对现在的生活失去兴趣,于是,她勇敢地递交了辞职信,一张白白的信纸上只有短短的两行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女教师的任性,如一根绣花针刺中了无数不安于现状的人们。
当然,任性、疯狂的还是股市。
进入2015年之后,深沪两市仍然像一头亢奋的疯牛,几乎每天都有百股、乃至千股涨停的奇观发生,5月22日,两市成交金额逼近2万亿元,在创出A股历史新高的同时,也刷新了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创业板指数从1470点连续5个月飙涨,到6月5日创下了4037点的高点,涨幅接近3倍。举国上下,已经没有人安心的工作,就连家里的保姆,如果主人不推荐一两只股票的话,都不愿意好好的去洗碗了。
一家经营基本陷入停滞的多伦股份,将企业名称改为极其古怪的“匹凸匹”,宣告“要做中国首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股价居然连续两个涨停板。一家除了持续地开新闻发布会而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业绩的互联网视频公司,仅仅靠着“生态链”的概念,市值已经扶摇直上地超过了全球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至少有八家公司在宣布重组失败后,被市场认定“利空出尽”,而连续涨停。“新浪证券“报道了一则奇闻:一位入市仅一年的女股民,错把券商推荐的中文传媒听成了中文在线,用30多万元全仓买入5000股,短短两个月里居然赚进一倍利润。
被当作神话来传诵的,还有一家叫暴风影音的公司。3月24日,这家企业以“首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互联网平台”为号召,在创业板上市,迅速引发涨停狂飙。事实上,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梯队中,无论是业绩还是成长性,暴风科技大概都只能排在200名以外,它的主营业务“网络播音器”产业近乎萎缩,可是,这一切都不足以阻挡它一路高歌的节奏。在后来的两个月里,暴风影音连续涨停39次,创下A股历史上长连续涨停记录,其市值超过了大的视频网站优酷,中国股民对它的“热爱”,根本无法用理论或模型来解释。当它的涨停板记录达到20个的时候,仍然在媒体上听得到种种商榷和质疑的声音,可是当第30个涨停板出现之后,所有的人突然变得非常的寂静了。这应该是集体心理的理性防线被击穿后,由极度亢奋而导致的窒息性思维停滞症状。
这是一个“每日天上撒钱,人人都是股神”的奇妙时刻,已经很少有人再关心财富的逻辑和经济的基本面。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写到:“金融应该帮助我们减少生活的随机性,而不是添加随机性,为了使金融体系运转得更好,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其内在逻辑,以及金融在独立自由的人之间撮合交易的能力------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他的这段话在高昂的指数面前是如此的苍白。
理智——如果它还真的存在的话,已经在涨停板面前彻底晕厥倒地。这应该是近十年来大的一次资本泡沫运动。来自[中国证券报]的某篇报道引用了一位资深基金经理的话,他宣布自己已放弃用大脑思考,“我决定向市场投降。在资本市场,钱是聪明的,我们做的只是尊重市场,因此,就是“无脑买入”,也要硬着头皮买进!对于所有的投资人来说,非理性地拥抱泡沫,也许真的是眼下理性的经济行动。”
《波澜壮阔:中国企业三十年史》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作者姓名,例如:李明,张华,王强等]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入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东方出版社,时代书局,人民经济出版社等]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宏大的中国企业史诗,它将带领读者穿越三十年波澜壮阔的经济变革,亲历那些塑造了当代中国商业格局的伟大企业与杰出企业家。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洞察与反思,力图揭示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搏击风浪,创造辉煌,又在时代变迁中经历转型与挑战。 时代洪流与企业崛起: 故事的开端,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曙光初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无数怀揣梦想的企业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本书将生动描绘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个体户、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等不同主体如何应运而生,如何在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的检验下艰难起步。我们将看到,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如何在资源匮乏、规则不明的环境下,凭借着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头,一步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书中将重点关注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群落。从早期活跃在消费品领域的民营企业,如服装、食品、家电等行业的崛起,它们用平价、实用、贴近百姓需求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改变国人生计的重要力量。到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如何重组优化,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焕发新生。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企业在战略制定、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展现它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商业模式的演进与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模式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阶段的典型商业模式。例如,在早期,依靠“低成本+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是许多企业的生存法则;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建设、渠道扩张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兴起更是颠覆了传统的商业逻辑,催生了电商、O2O、共享经济等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商业模式的形成背景、核心要素、成功经验与潜在风险。例如,电商的兴起是如何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共享经济又为何能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本书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揭示这些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以及企业家们如何在这种模式的演进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对于一些曾经辉煌但最终衰落的商业模式,本书也将进行审视,总结其失败的原因,为后来的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 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塑造: 一部企业史,就是一部企业家群体的奋斗史。本书将不仅仅关注企业本身,更将聚焦那些在时代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企业家。我们将深入挖掘他们的创业初心、成长历程、决策智慧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他们或许出身平凡,但凭借着非凡的洞察力、敏锐的市场嗅觉、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卓越的管理才能,将一家家企业推向成功。 本书将展现不同类型企业家的风采。有务实肯干、深耕细作的实业家,他们将传统产业做到极致;有敢于创新、引领潮流的互联网先锋,他们用技术重塑商业世界;有善于整合资源、运筹帷幄的资本巨鳄,他们用金融工具撬动市场;更有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做出艰难抉择的领导者。我们将通过他们的故事,理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创新、担当、坚韧、诚信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挑战与转型: 中国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挫折。本书将客观地呈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如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技术迭代的加速、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自身治理的困境等。 特别地,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转型压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粗放式增长到可持续发展,这些转型之路充满艰辛。我们将分析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品牌升级、国际化战略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与困惑。本书将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企业形象,它们在挑战中不断学习、调整、进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时代印记与未来展望: 《波澜壮阔:中国企业三十年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本书通过梳理和分析过去三十年的企业发展脉络,试图从中提炼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中国企业独特的竞争力。它将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必然性。 本书的每一页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记录着无数平凡人的不平凡奋斗。它将是一部让你热血沸腾、深思熟虑的史诗,让你深刻理解中国经济为何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让你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阅读本书,你将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与那些伟大的时代同行,感受中国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