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是多肉达人二木的心血之作。内容涉及了多肉基本知识、选苗购买、日常养护、多肉品种图谱、繁殖技巧、多肉混植、DIY园艺小品等方方面面。实用细致又不失华丽,是一本全面精美的多肉百科全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二木用心呵护多肉的热情与执着,适合每一个“多肉控”。
二木,本名肖杰,网名二木、二木花花男。
80后,标准多肉控、多肉种植达人。重庆人,现居山东省威海市。热爱大自然,喜欢动物和植物,是一名“中毒”至深并无法自拔的园艺爱好者,梦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2010年开始爱上园艺,并疯狂迷上了多肉植物,在博客和微博中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人气颇高,粉丝5万多人。2012年6月以自己的身实践整理出《100种常见多肉植物图鉴》,并发表在博客中,以常见的品种、精美的图片和接地气的养护介绍,赢得广大网友好评,点击率近15万次,是网络上受爱好者追捧的多肉植物实用图鉴。博客“二木的花园”也被爱好者们称为多肉新手的福音,被当作教科书一般。
二木喜欢与大家分享多肉植物等园艺种植的乐趣,同时也很擅长组盆和DIY园艺小品,拍摄了许多令人过目不忘的多肉植物美图。许多花友正是看了二木的博客,一头栽入多肉植物的奇幻世界。
前言
Part1 奇妙的多肉植物
一、什么是多肉植物
二、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
三、野生多肉植物
四、多肉植物真有神奇的净化功能吗
五、窗台与阳台——方寸空间呈现多肉魅力
Part2 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
一、多肉植物名词解释
二、日照
三、浇水的讲究
四、利用日照与浇水对多肉进行塑型
五、通风
六、温度
七、虫害防治与肥料的使用
八、根系的养护
Part3 100种常见多肉植物图谱
一、百合科
二、番杏科
三、景天科
四、菊科
五、萝藦科
六、马齿苋科
七、鸭跖草科
Part4 上盆与配土
一、购买技巧与买回后的处理
二、神器级别的园艺工具
三、配土方法
四、上盆方法及初期养
五、换盆
Part5 多肉植物的繁殖
一、叶插
二、扦插
三、分株
Part6 多肉植物小知识
一、多肉植物的变色
二、多肉植物开花
三、气根
四、缀化和锦——多肉的变异
Part7 花器选择与组合搭配技巧
一、陶类花器
二、塑料花器
三、木质花器
四、藤类花器
五、铁艺花器
六、玻璃器皿水培
七、其他花器
八、组合盆栽的搭配技巧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接触到了多肉植物,几乎是瞬间就喜欢上了。从初的爱好到现在涉足园艺界,感觉自己一直被这种植物深深吸引着。玩多肉不光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渐渐改变了我的家人,现在一家子因为植物和园艺变得更加密和谐。
都说种花养心,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极少。我不能说自己做到了,但在这过程中感觉真的得到了什么。植物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你对它好,付出了,关爱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来回报你。这种等价的付出与回报对现在社会来说很难得,这也是我深深喜爱多肉植物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通过与植物、花友的互动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个不错的办法,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我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苦闷,在家中思考时,经常会走到小露台,看看肉肉的状态,再晒晒太阳,心情一下就好了。传说中的“治愈系”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它们中的一员,只是看看便知道它们需要些什么,浇水、日照……然后立马去搬动一下,改善肉肉的居住环境,摆来摆去的,时间慢慢就过去了……
不知是不是性格原因,我特别喜欢与大家分享玩多肉的乐趣,在与花友的交流过程中觉得很充实,虽然很多时候是面对着电脑进行各种回复,但也觉得幸福满满。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它们,了解它们,不光是多肉植物,其他所有的植物都是一样的。打破一些传统的不科学说法,让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植物本身,然后找到与植物平衡共存的生活方式。
休息时,我经常看英国BBC拍摄的关于植物、动物、地球、人类的纪录片。看着那些植物学家与地质学家在世界各地旅行,探索各种奥秘、植物与人类间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自己也常常幻想着有,中国也能有这样的植物学家、探索家,也能够拍摄出这样高水准的记录大片。当然啦,我也幻想过自己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偷笑)。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我可以把它称为“多肉植物大全”,不光能够让大家入门,在后期养护、栽培过程中的许多小细节也都有很详细而实用的介绍,希望能给广大爱好者带来帮助,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国内多肉植物的科普出一份力。
二木也是一位“中毒”较深的多肉植物爱好者,书中的养护经验都是在日常栽培中总结出来的,植物的性知识并不是太强,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出来。
书中部分文字及图片是由好友协助完成的,特此感谢于婷、赵轩、程森、谷钰怡、陈恩健、金丽敏协助整理。同时也感谢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们的支持与帮助!
二木
这套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极其完整,从基础的“光照光谱解析”到进阶的“土壤微生物环境构建”,都有涉猎,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紧密地围绕着“如何让你的多肉长得更健康、更好看”这个核心目标展开。我特别关注了它关于“换盆时机与根系修剪”的讲解。过去我总是等叶子蔫了才敢动土,结果往往是伤亡惨重。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判断根系的健康状态,以及在不同季节进行根系处理的最佳时机和手法,配上清晰的图示,让我对这个技术活不再心存畏惧。它强调的“顺应自然规律”胜过“人工干预”,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学会了更有耐心地等待植物自己的信号,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去干预它们的生长节奏。
评分要说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那就是它对“光影艺术”的独特见解。很多养护书只会告诉你“多晒太阳”,但这本书深入分析了不同角度的散射光和直射光对多肉叶片颜色变化(即我们常说的“出状态”)的影响机制。它甚至提供了不同季节、不同朝向的窗台应该如何根据光照强度来调整多肉的摆放位置的建议。我根据书里提到的“春秋季半阴养护法”,把我那几盆一直颜色平淡的十二卷移到了稍微遮阴一点的位置,结果不到两周,那些深绿色的叶片边缘就开始泛出迷人的红边。这已经超出了基础养护的范畴,真正进入了审美提升的层面,让人觉得养多肉不仅仅是园艺,更像是一种生活中的小型创作过程,非常具有启发性。
评分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多肉“黑手指”,手里堆着不少蒙尘的养花指南,大多都是华而不实的摆设。但这一套书给我的感觉是真正的实用主义的结晶。它不像有些园艺书那样,只专注于介绍昂贵稀有的品种,而是非常关注日常的“养护哲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如何繁殖那一块的处理方式,比如叶插和砍头,每一步骤的成功率和需要注意的“陷阱”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试着按照书中介绍的“湿床法”进行叶插,结果成功率比我之前自己瞎摸索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而且,书中还拓展了一些关于“容器选择”和“美学搭配”的内容,让我明白了多肉植物不只是活的物件,它们也是家居装饰的一部分。读完之后,我对自己阳台上的那片小天地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只是满足于它们“活着”,更追求让它们“活得精彩”。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清流!一点都不矫揉造作,读起来非常舒服,仿佛是在和一位热爱生活的朋友聊天。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如何给多肉“塑形”和“控型”时的那种幽默感和耐心。很多专业的园艺书籍提到“打顶”或“摘心”时,语气都很严肃,生怕你做错了。但这位作者却能用一种轻松诙谐的语气,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以及做完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变化。这种情绪上的引导,对于我们这些容易玻璃心的养花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之前总担心一动手多肉就废了,读了之后大胆尝试了几个“造型改造”,虽然还没达到大师级别,但肉肉们确实比以前更有个性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的不是固定的步骤,而是一套观察和应对植物变化的思维模式。
评分这本关于多肉植物的书籍,简直是新手入门的救星!我之前对养花完全没概念,买了好多书回来,要么是理论太多太枯燥,要么就是图片看起来漂亮但实际操作起来一头雾水。这本书的编排真的非常贴心,从最基础的土壤配比、浇水频率,到如何应对常见的病虫害,讲解得深入浅出。特别是它对不同品种多肉的习性差异做了详细的区分,让我明白“一刀切”的方法在植物养护上是行不通的。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休眠期管理”,这对我家夏天容易“黑腐”的肉肉太及时了,按照书上的方法调整了通风和光照,那些原本奄奄一息的家伙终于又焕发生机了。书里的配图清晰度很高,很多细节步骤都有特写,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感,非常接地气,让一个小白也能很快上手,建立起养护多肉的信心。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物流很快书籍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物流很快书籍很好
评分物流很快书籍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
评分快递很快,书籍很好,物有所值
评分物流很快书籍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