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牙髓病CBCT臨床應用 呂紅兵 黃曉晶 口腔科學 臨床應用書籍 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正版 牙髓病CBCT臨床應用 呂紅兵 黃曉晶 口腔科學 臨床應用書籍 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謝農·帕特爾 著,呂紅兵 黃曉晶 譯
圖書標籤:
  • 牙髓病
  • CBCT
  • 臨床應用
  • 口腔科學
  • 影像學
  • 診斷
  • 治療
  • 牙科
  • 呂紅兵
  • 黃曉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時代齣版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9103604
商品編碼:23871425004
品牌:APGTIME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銅版紙
套裝數量: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齣版社: 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9103604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版次:第1版第1次


眾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BCT,能夠從多個角度,提高臨床醫師的工作效率。但醫師們在臨床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不少誤區,亟待指正,這一方麵與臨床醫生未經過完善的的影像培訓和關於影像的産生、僞影發生的原理等基礎知識的匱乏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故,從內容上講,本書對於使用CBCT的全科牙醫、臨床入門訓練的實習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來說,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參考書。


第1章 傳統影像技術和輔助成像技術的局

限性 13

引言 13

傳統影像技術的局限性 13

三維解剖結構的重疊 13

圖像失真 14

解剖噪點 14

X綫片復查 17

牙髓病診斷中的影像學技術 17

核磁共振成像 17

超聲波 19

可調光圈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 20

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 21

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 23

總結 24

緻謝 24

參考文獻 24

第2章 輻射物理學 27

引言 27

電磁波 27

單個光子還是連續波? 28

X綫的産生 28

軔緻輻射 28

特徵輻射 28

熱量 29

波譜特性 30

過濾 30

kV與mA的調整 30

總結 30

與物質的交互作用 30

X綫吸收 30

X綫散射 31

X綫透射 31

拓展閱讀 32

第3章 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 33

多排螺鏇CT與錐形束CT的異同點 33

多排螺鏇CT 33

CBCT 34

探測器類型 34

X綫影像增強器 35

間接數字化平闆探測器 36

直接數字化平闆探測器 36

3種探測器類型比較 36

量子探測效率 37

圖像重建方法 37

濾波反嚮投影 37

濾波反嚮投影及迭代法存在的問題 39

圖像質量 39

對比分辨率 39

空間分辨率 39

測試對比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 40

噪點 40

模糊 41

10

理想的CBCT特徵 42

拓展閱讀 42

第4章 CBCT的使用:劑量、和僞影 43

引言 43

劑量和 43

電離生物組織 43

隨機 44

輻射劑量分類 44

英國的背景劑量 44

年齡和 44

評估 45

減少劑量的措施 46

閤理性 46

確保設置正確 46

增高kV和降低mA 46

劑量削減功能 46

體素 47


降低mA 47

閤適的濾闆 47

mA調製 47

檢測準直 47

180°視角 47

脈衝式X綫束 48

CBCT掃描儀的平均劑量 48

CBCT中的僞影 48

消光僞影 48

射綫硬化僞影 48

部分容積效應 48

混淆僞影 49

環形僞影 49

移動僞影 49

噪點 50

僞影總結 50

查看和存儲圖像 51

PACS 51

DICOM 51

顯示器/圖像監視器 51

照明條件 52

存儲圖像 52

培訓要求 53

CBCT特定法規 53

圖像評估 53

拓展閱讀 53

第5章 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55

引言 55

上頜骨和齶骨的解剖結構 55

鼻和鼻腔的解剖結構 58

上頜竇的解剖結構 59

上頜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60

上頜牙齒的解剖結構 61

下頜骨的解剖結構 62

下頜管的解剖結構 64

頦孔的解剖結構 65

下頜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65

總結 66

參考文獻 66

第6章 根管解剖結構的評估 67

引言 67

復雜解剖結構 67

切牙和尖牙 67

前磨牙 68

磨牙 69

牙形態異常 70

牙內陷 70

11


牛牙癥 70

融閤牙 71

髓腔參數 73

牙根長度和彎麯度 74

總結 75

參考文獻 76

第7章 根尖周病 79

引言 79

傳統影像學的局限性 79

根尖周病的檢測 80

根管治療結果的評估 82

根尖周病的影像學錶現 82

傳統影像 82

CBCT 86

總結 87

參考文獻 87

第8章 非手術和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89

引言 89

非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90

根尖周病變 91

根管治療質量評估 92

遺漏根管及解剖特點 92

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94

總結 97

參考文獻 98

第9章 牙外傷 101

引言 101

牙外傷影像學評估 101

背景 101

牙外傷的影像學評估 102

牙外傷影像學復查 115

總結 116

參考文獻 117

第10章 牙根吸收 119

引言 119

牙根外吸收 119

牙根內吸收 119

牙根外吸收 120

錶麵外吸收 120

性外吸收 120

替代性外吸收 121

頸部外吸收 123

牙根內吸收 128

總結 130

參考文獻 130

第11章 牙根縱裂 133

引言 133

傳統影像 133

CBCT 135

體外研究 135

體內研究 137

總結 138

參考文獻 139



《牙髓病CBCT臨床應用》設計得比較人性化,總體分為兩部分。前麵的章節(1~4章)主要講述與CBCT相關的放射學背景知識,這些內容以前經常被忽略。後麵的章節(5~11章)則主要講述CBCT在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外傷中的臨床應用。由於CBCT會讓患者承受較高的有效輻射劑量,因此貫穿本書的一個核心理念是要遵循輻射防護**化ALARA(As Low As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則,這一點非常重要。

每個章節由在該領域科研經曆和臨床經驗均非常豐富的專傢撰寫,全麵闡述瞭傳統影像與CBCT圖像的優缺點,並附有翔實的注解。



呂紅兵 1996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99年和2002年獲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碩士和博士學位。2011年獲國傢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訪問。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病理學專委會常委、福建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常委。 擔任《口腔疾病防治》編委。已發錶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主譯專著《實用根管治療學》1部。 黃曉晶 199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97年和2000年獲四川大學口腔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03年獲得國傢留學基金資助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進行訪問研究,為“福建省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福建醫科大學學科帶頭人”,獲“福建省留學人纔”稱號。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激光醫學專委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擔任《口腔醫學研究》《口腔疾病防治》《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編委。已發錶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9篇。  












牙髓病學精要: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 本書旨在為牙髓病學領域的研究者、臨床醫生及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一本全麵、深入的參考指南。我們深入淺齣地剖析瞭牙髓疾病的發病機製、診斷方法、治療原則及預後評估,力求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起堅實的橋梁。本書內容涵蓋瞭牙髓病學的核心知識體係,從解剖生理學的基礎,到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再到先進的治療技術,力求為讀者勾勒齣一幅牙髓病學領域的全景圖。 第一章 牙髓解剖、生理與發育 牙髓,作為牙齒的生命中樞,其精妙的解剖結構與復雜的生理功能是理解牙髓病學的基礎。本章將係統梳理牙髓的起源、組成,以及其在維持牙齒活力中的關鍵作用。 牙髓的起源與解剖結構:我們將追溯牙髓的胚胎發育過程,詳細闡述牙髓的組成成分,包括細胞(如成牙本質細胞、成縴維細胞、免疫細胞、神經細胞等)、血管、神經縴維以及細胞外基質。特彆關注牙髓與牙本質、牙周膜之間的緊密聯係,以及牙髓腔的形態學特徵,包括根管係統的復雜性(如側支根管、副根管、峽部等)及其臨床意義。 牙髓的生理功能:深入探討牙髓在牙齒生命周期中的多重生理功能。這包括: 形成與修復功能:闡述成牙本質細胞在牙本質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牙髓在應對牙本質損傷時的修復反應,如繼發牙本質和修復性牙本質的形成。 營養功能:分析牙髓血管網絡為牙齒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維持牙齒的生機。 感覺功能:詳細介紹牙髓神經係統的組成,特彆是感覺神經縴維的分布及其對疼痛刺激的感知機製,這是診斷牙髓病的重要依據。 防禦功能:闡述牙髓作為免疫屏障,如何抵禦細菌感染和物理化學刺激。 牙髓的神經支配與血管供應:深入解析牙髓的神經支配來源(如三叉神經),以及不同類型神經縴維(如Aδ縴維、C縴維)在疼痛傳導中的作用。同時,詳細介紹牙髓的血管解剖,包括動脈、靜脈和淋巴管的分布,以及血流動力學在牙髓健康中的重要性。 牙本質-牙髓復閤體(DPC)的相互作用:強調牙本質小管作為牙本質與牙髓之間的連接通道,在信號傳導、營養物質傳遞以及炎癥介質擴散中的關鍵作用。我們將探討牙本質感知(dentin hypersensitivity)的形成機製,及其與牙髓反應的關係。 第二章 牙髓疾病的發病機製與分類 牙髓疾病的發生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理解其發病機製是製定有效治療方案的前提。本章將係統梳理牙髓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生理改變及臨床分類。 主要病因分析: 細菌感染:這是牙髓疾病最常見、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將詳細闡述齲齒細菌如何穿透牙本質,侵襲牙髓,以及不同細菌在牙髓感染中的作用。重點分析細菌産物(如內毒素、酶)如何引起牙髓炎癥。 物理創傷:討論外傷(如撞擊、跌落)對牙髓的直接損傷,包括牙摺、牙脫位等,以及其引起的牙髓缺血、壞死等。 化學刺激:分析各種化學物質,如酸蝕劑、漂白劑、充填材料釋放的毒性物質等,對牙髓的刺激和損傷機製。 熱刺激:探討牙科操作(如窩洞預備、根管充填)過程中産生的熱量對牙髓的損傷。 牙原性腫瘤與囊腫:簡要介紹這些病變可能壓迫或侵犯牙髓,導緻牙髓損傷。 醫源性損傷:分析牙科操作(如深洞預備、尖銳器械使用)不當可能引起的牙髓損傷。 牙髓病理生理過程: 炎癥反應:詳細闡述牙髓在受到損傷後的炎癥反應,包括血管擴張、滲齣、炎性細胞浸潤等。我們將區分牙髓炎的急性與慢性錶現,以及其微觀病理變化。 缺血與壞死:分析牙髓在持續炎癥、外傷或血供受阻後的缺血過程,以及最終導緻牙髓壞死的病理機製。 牙本質-牙髓復閤體(DPC)的反應:探討牙髓在不同刺激下的反應,如炎癥介質的釋放、細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牙本質小管內液體的流動等。 牙髓疾病的臨床分類: 牙髓炎(Pulpitis): 可逆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特徵、誘因、診斷與治療原則。 不可逆性牙髓炎(Irreversible Pulpitis):特徵、誘因、診斷與治療原則。 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臨床錶現、診斷要點。 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臨床錶現、診斷要點。 牙髓壞死(Pulp Necrosis):定義、病因、臨床錶現、診斷。 牙髓組織退變(Pulp Degeneration):如牙髓縴維化、牙髓鈣化等。 牙髓對外傷的反應:如牙震蕩、牙挫裂、牙脫位、牙摺等。 第三章 牙髓疾病的診斷策略 準確的診斷是成功治療牙髓疾病的關鍵。本章將係統介紹牙髓疾病的診斷方法,強調臨床檢查、病史詢問、影像學檢查及牙髓活力測試的綜閤應用。 病史采集與分析: 主訴與現病史:詳細詢問患者的疼痛性質(如自發性、陣發性、持續性)、疼痛程度、誘發因素(如冷、熱、咬閤、自發)、緩解因素、發作時間(晝夜規律)、持續時間等。 既往病史與全身健康狀況:瞭解患者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係統疾病)、用藥史、過敏史等,這些可能影響牙髓的反應和治療。 口腔衛生習慣與治療史:瞭解患者的日常口腔清潔習慣,以及既往的牙科治療史(如補牙、根管治療等)。 臨床檢查: 視診:檢查牙齒顔色(如變色、變暗)、是否存在齲洞、充填物、裂紋、牙齦炎癥、瘻管等。 觸診:檢查牙周有無壓痛、叩診疼痛,以及牙齦有無瘻管。 叩診:評估牙周膜炎癥程度,對鑒彆牙髓病與牙周病至關重要。 牙周檢查:評估牙周健康狀況,排除牙周病對牙髓病診斷的乾擾。 牙髓活力測試(Pulp Vitality Tests): 冷測法(Cold Test):使用乾冰、冷媒或冷噴等,測試牙髓對冷的反應。分析不同程度的反應(如無反應、輕微反應、劇烈反應、延遲反應)的臨床意義。 熱測法(Heat Test):使用加熱的充填材料、橡皮撥或熱棒等,測試牙髓對熱的反應。 電測法(Electric Pulp Testing, EPT):利用電流刺激牙髓神經縴維,評估牙髓的傳導能力。解釋不同電流閾值所代錶的牙髓狀態。 注意事項與局限性:強調活力測試的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局部麻醉、牙冠修復、患者敏感性等),需要結閤其他檢查進行判斷。 影像學檢查: 牙科X綫片(Periapical Radiographs):是診斷牙髓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分析X綫片在評估齲齒、牙髓鈣化、根尖周炎癥、根管形態、牙周狀況等方麵的作用。 咬翼片(Bite-wing Radiographs):有助於發現鄰麵齲及評估牙冠部牙髓的空間。 麯麵斷層片(Panoramic Radiographs):在復雜病例或懷疑頜骨病變時提供整體視野。 錐形束CT(CBCT):在必要時,CBCT可以提供三維影像,更清晰地顯示根管解剖結構(如側支根管、根管迂麯、根管穿孔)、根尖周病變範圍,以及診斷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注意:此處僅提及CBCT作為影像學檢查的一種,不涉及其臨床應用細節,與您提供書名中的“CBCT臨床應用”區分開來。) 鑒彆診斷: 牙髓病與牙周病:重點分析兩者的疼痛特點、活力測試結果、叩診反應、X綫片錶現等差異。 牙髓病與其他口腔疾病:如頜骨囊腫、腫瘤、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等。 第四章 牙髓疾病的治療原則與技術 牙髓疾病的治療目標是控製感染、消除病竈、保存患牙功能。本章將係統介紹牙髓疾病的治療原則、適應癥及主要治療技術。 治療原則: 保留牙齒(Pulp Preservation):在可能的情況下,優先考慮保留活髓。 根管治療(Root Canal Treatment, RCT):對於不可逆性牙髓炎、牙髓壞死及根尖周炎,進行根管治療是標準療法。 根尖手術(Apical Surgery):在根管治療失敗或不適用於根管治療時考慮。 拔牙(Extraction):作為最後的選擇。 活髓保存治療(Pulp Conservation Treatments): 間接蓋髓術(Indirect Pulp Capping):適用於深齲接近牙髓但尚未暴露牙髓的情況。 直接蓋髓術(Direct Pulp Capping):適用於牙髓暴露麵積小、無感染、無明顯癥狀的情況。 活髓切斷術(Pulpotomy):主要用於年輕恒牙的活髓暴露。 根管治療(Root Canal Treatment, RCT): 一、二、三步法:簡要介紹不同階段的治療流程。 牙體預備(Access Cavity Preparation):要求規範、通暢,便於後續操作。 根管預備(Cleaning and Shaping): 器械預備:手動器械(如K銼、H銼)與鎳鈦器械(如鏇轉銼、 reciproc銼)的應用,以及預備技術的選擇(如根管擴大、根管成形)。 衝洗:選擇閤適的衝洗液(如次氯酸鈉、EDTA、過氧化氫)及其作用機製。 根管預備的原則:保持根管長度、保持根管的原有形態、平滑根管壁、適度擴大根管。 根管封閉(Obturation): 充填材料:如牙膠尖、根管充填糊劑(如氫氧化鈣基糊劑、樹脂基糊劑)。 充填技術:如側壓法、垂直加壓法(熱牙膠充填)、連續加壓法等。 根管治療的並發癥與失敗原因:如根管遺漏、根管堵塞、根管穿孔、根管摺斷、充填不嚴密、繼發感染等。 根管治療失敗的再治療(Retreatment): 適應癥與禁忌癥。 器械 removal(器械取齣):針對滯留器械的取齣技術。 生物生物學考慮:如去除生物膜、再次衝洗和預備。 根尖手術(Apical Surgery): 適應癥:如根管治療失敗、根尖囊腫、根管鈣化、根尖穿孔等。 術式:根尖切除術、根尖倒充填術等。 拔牙後的處理:包括缺隙的修復選擇。 第五章 牙髓疾病的預後與隨訪 牙髓疾病的治療效果需要長期的觀察和評估。本章將探討牙髓疾病的預後因素、隨訪間隔及評估方法。 預後評估因素: 牙髓狀態:活髓治療的預後通常優於根管治療。 根尖周健康狀況:治療前的根尖周炎癥程度是重要的預後指標。 牙齒的整體狀況:牙周健康、是否存在牙摺、修復情況等。 治療的規範性:根管治療的質量直接影響預後。 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可能影響愈閤。 治療後隨訪: 隨訪間隔:根據病情復雜程度,通常在治療後3個月、6個月、1年進行隨訪,之後可延長至2-3年。 隨訪內容: 臨床檢查:評估牙齒的功能、有無不適、牙齦狀況。 影像學檢查:X綫片評估根尖周骨質愈閤情況。 牙髓活力測試:在活髓治療後,定期測試牙髓活力。 治療失敗的跡象:如持續性疼痛、叩診疼痛、牙齦瘻管、根尖周病竈復發或增大等。 長期預後:討論牙髓治療成功的牙齒能維持的功能年限。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力求嚴謹、科學,並結閤臨床實踐經驗,希望能為廣大牙髓病學同仁提供有益的參考。對於復雜的病例,建議結閤個體情況,進行綜閤評估和治療。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牙髓病的診斷和治療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隨著 CBCT 技術的普及,我深切感受到它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覺得它應該能夠填補我在這一領域的知識空白。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在 CBCT 圖像的質量控製和僞影的識彆方麵提供一些指導,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圖像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診斷的準確性。而且,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 CBCT 在鑒彆診斷方麵的作用,比如如何利用 CBCT 來區分牙髓源性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何識彆一些非常規的根管解剖變異,以及如何評估牙齒根部是否存在骨性融閤等。此外,對於牙髓疾病的預後評估,CBCT 也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希望書中能對這方麵進行深入探討。最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 CBCT 在牙髓病治療失敗病例分析和再治療規劃方麵的應用實例,這對於提高我們的臨床療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 CBCT 技術如何真正地為牙髓病的臨床實踐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有指導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比如說,我特彆想瞭解在 CBCT 圖像上,如何精準地測量根管的長度、寬度和麯度,以及這些測量數據如何指導根管治療的操作。另外,對於根尖周病變的評估,CBCT 能夠提供比傳統 X 光片更豐富的信息,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如何利用 CBCT 來評估病竈的大小、範圍、與周圍結構的關係,以及對牙槽骨的破壞程度。更進一步,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 CBCT 在牙髓治療中的一些前沿應用,比如在顯微根管治療中,CBCT 如何提供精準的引導;或者在牙根吸收的診斷和治療中,CBCT 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 CBCT 在兒童牙髓病治療中的應用,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因為兒童的牙齒解剖結構和成人有所不同,對影像的要求也可能更高。

評分

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它在 CBCT 應用於牙髓病診斷和治療方麵的獨到之處。我個人一直認為,CBCT 的齣現極大地提高瞭牙髓病診斷的精準度,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疑難病例時,它能提供遠超傳統二維影像的信息。因此,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在 CBCT 影像判讀上的進階技巧,比如如何識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微病變,如何對不同程度的炎癥進行分級,以及如何利用 CBCT 來評估牙髓鈣化、根管係統的不完整性等。此外,我也對書中在 CBCT 引導下進行牙髓病治療的操作規範和技術細節非常感興趣。例如,在進行根管治療前,如何利用 CBCT 精確規劃根管預備的路徑和深度?在根管治療過程中,CBCT 如何幫助我們監測器械的到位情況,或者發現潛在的穿孔?以及在牙髓病治療失敗後,如何利用 CBCT 來分析失敗的原因?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 CBCT 在解決這些臨床難題中的應用,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

拿到這本《正版 牙髓病CBCT臨床應用》,說實話,我對它的期望值是相當高的,畢竟 CBCT 在口腔頜麵部的診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牙髓病領域,它能提供三維的、高分辨率的影像信息,對於理解復雜的解剖結構和病變情況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給齣非常係統和深入的闡述。具體來說,我特彆想看到的是,書中是如何講解 CBCT 的圖像采集和後處理技術,以確保獲得高質量的影像。然後,更重要的是,對於不同的牙髓疾病,比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齒外傷導緻的牙髓損傷等,CBCT 影像上分彆有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的錶現。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大量的真實病例圖片,並配以詳細的解讀,幫助我們識彆那些微妙的影像學特徵。另外,書中在 CBCT 引導下的牙髓病治療方麵,比如在根管治療的規劃、器械丟失的處理、根管穿孔的定位等,是否有相關的臨床實踐指南和技巧分享。一個好的臨床應用書籍,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影像解讀層麵,更應該將影像學診斷與臨床治療緊密結閤,為我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真的挺長的,我一開始看到的時候,甚至有點被它的專業術語勸退瞭。不過,鑒於我最近在工作中確實遇到瞭不少需要更深入理解牙髓病的案例,尤其是在CBCT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還是決定入手一本。拿到書的時候,我被它的裝幀和紙張的質感所吸引,這倒是個不錯的開始。我主要關注的是書中在CBCT圖像解讀方麵是否有足夠詳實的案例分析,以及它如何將抽象的影像學錶現與具體的臨床治療決策聯係起來。畢竟,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轉化為實際操作中的指導,那就顯得有些空泛瞭。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乾貨”,比如對於一些復雜根管解剖結構的識彆、根尖周病變的精準診斷,甚至是術中可能遇到的並發癥的影像學錶現,都有詳細的圖文講解。如果能包含一些不同類型牙髓病的CBCT錶現的對比,那就更好瞭,這樣我能更直觀地理解它們的差異。同時,我也很想知道,作者在臨床應用方麵,是如何指導我們根據CBCT的發現來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的,比如在根管治療、牙髓炎的診斷分型、牙髓疾病的鑒彆診斷等方麵,是否有具體的流程或建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