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内镜超声学 |
| 作者: | (美)罗伯特?霍伊斯//(荷)保罗?福根斯//(美)希亚姆?瓦拉哒拉尢鲁 著作 李文 译者 著 |
| 市场价: | 298元 |
| ISBN号: | 9787565914287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页数:409 |
| 印刷时间:2016-08-01 | 印次:1 | 字数:804千字 |
| 内容简介 | |
| 该书长期高居美国消化内镜领域销量前列。内容特点:由数十位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十余个发达guojia的相关领域quanwei专家参与编写,图文并茂,含数百幅高清彩色手术图片,其中很多是精美矢量绘图。内文讲解清晰,层次明了,同时内涵近100个实用操作视频,扫描书内XXX即可在国内流畅观看,视频与文字讲解配合,填补了国内空白。本书第三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编者经验进行了全面更新。由于本书的quanwei性和影响力,本书新近荣获医学出版界大奖:2015 BMA Medical Book Awards一等奖。 |
| 作者简介 | |
| Robert H.Hawes,教授,美国内镜超声领域泰斗,曾任美国消化内镜学会主席。 李文,女,天津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及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常委、内镜进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学组副组长、内镜超声(EUS)学组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ERCP及EUS学组组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医疗中心、日本北里大学东病院研修消化内镜学及EUS诊疗。198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前身),长期从事消化内镜及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精于消化道内镜及内镜超声的诊治技术,尤其擅长消化内镜对肝、胆、胰系统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系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特约培训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内镜诊疗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曾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进行治疗性内镜技术操作演示。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并获多项天津市科研成果奖。 |
| 目录 | |
| xx篇 内镜超声(EUS)基础 第1章 超声的原理 第2章 设备 第3章 训练和模拟器 第4章 适应证、准备和不良反应 第5章 EUS新技术: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强化超声造影、融合成像 第二篇 纵隔 第6章 EUS在食管及纵隔部位的应用 第7章 EUS及经气管内镜超声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 第8章 EUS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第9章 EUS在后纵隔病变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篇 胃 第10章 如何在胃内操作EuS 第11章 上皮下病变 第12章 EUS在胃部肿瘤中的应用 第四篇 胰腺和胆道系统 第13章 如何进行胰腺、胆管和肝的EUS 第14章 EUS在胰腺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第15章 EUS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 第16章 EUS在胰腺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第17章 EUS在胆管、胆囊和壶腹病变中的应用 第五篇 肛肠 第18章 如何实施肛管直肠EUS 第19章 EUS在直肠癌中的应用 第20章 通过肛门EUS检查评估肛门括约肌 第六篇 EUS引导下的组织获取 第21章 EUS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术 第22章 EUS引导下的细针活检术 第23章 超声内镜医生的细胞学启示 第七篇 EUS介入技术 第24章 EUS引导下的胰腺积液引流术 第25章 EUS引导下的胆管和胰管系统引流术 第26章 EUS引导下的消融治疗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第27章 EUS引导下的胆囊、盆腔脓肿引流和其他介入治疗 |
我拿到这本《内镜超声学》的时候,首先被它坚实的书脊和略带磨砂质感的外壳所吸引,这种触感在如今充斥着光滑表面的电子产品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承载着知识的厚重和历史的沉淀。封面上的文字简洁有力,并没有过多的装饰,直接点明了主题,传递出一种专业、务实的气息。我本身并非直接从事医学研究的学者,更多的是一位对技术发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影响抱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者。因此,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在于它能否清晰地阐述“内镜超声学”这一复杂技术的发展脉络、核心原理以及它如何在现实医疗环境中,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温润,墨迹清晰,即使是长篇的文字描述,阅读起来也相当舒适。我注意到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这些视觉元素对于非专业读者理解深奥的医学概念至关重要,它们如同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穿越知识的迷宫。我憧憬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构建起一个关于内镜超声学的宏观认知框架,理解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智慧,以及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评分这本《内镜超声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沉静的知识力量。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没有华丽的修饰,直接点明了主题,传递出一种严谨、专业的学术气息。书的整体质感非常棒,纸张厚实,印刷清晰,翻阅起来有种扎实的手感,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定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为一名对科学探索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对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看见”身体内部奥秘的技术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内镜超声学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探索性,它结合了两种先进的诊断手段,相信能揭示很多传统方法难以触及的信息。我初步翻看了目录,发现其内容涵盖范围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再到临床应用,逻辑清晰,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书中丰富的图表和影像资料,更是让我看到了它在辅助理解复杂概念方面的巨大潜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内镜超声学这项技术的原理,感受它在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科技如何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采用了一种沉静而专业的蓝灰色调,给人一种严谨、值得信赖的感觉。装帧工艺也相当扎实,触感厚重,翻页时有一种纸张的韧性,这些细节之处都透露出出版方在品质上的用心。我最初是被它“内镜超声学”这个书名所吸引,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些在微观世界里探索生命奥秘的医学影像,那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魅力。虽然我本人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我对科学前沿的知识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目录,看到里面涵盖了从基础原理到临床应用的广泛内容,感觉内容一定非常丰富。书的整体排版清晰,字号适中,即使是密集的专业术语,通过合理的划分和强调,也显得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我尤其留意了图表的呈现方式,许多地方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流程图,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是理解复杂概念的绝佳辅助。我开始幻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或许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医学诊断的精妙之处,感受科技如何赋能于健康事业,甚至窥探到人体内部那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精密医学世界的大门,充满了探索的潜力。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首先是被它封面设计中所传达出的那种冷静、专业的气质所吸引。柔和的色调搭配精准的字体,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件严谨的学术成果。我本身并非在医学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但对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领域,尤其是那些能够直接改善人类健康的技术,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的书名“内镜超声学”,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未知、洞察细微的意味。我设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到这项技术是如何将光学内窥镜的直观成像与超声波的穿透性深度探测相结合,从而为医生提供前所未有的诊断信息。初步翻阅,书本的装帧工艺精良,纸张的触感也很好,阅读体验是相当不错的。我注意到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这些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对于非专业读者理解复杂的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场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搭建起一个关于内镜超声学的知识框架,理解它的技术原理,感受它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背后所体现的科技进步力量。
评分这本书拿在手里,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它的厚度适中,既不像那种薄薄的宣传册那样轻飘,也不像一本百科全书那样压手,恰到好处,仿佛是为深入研究量身定制。封面设计低调而不失专业,深邃的色彩如同深海,暗示着书中可能蕴含着探索人体内部奥秘的深度。作为一名对科技进步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泛关注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透视”生命内部的医学技术感到着迷。《内镜超声学》这个书名,无疑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名词,更代表着一种能够深入人体、提供丰富信息的能力。我初步浏览了目录,发现其内容安排循序渐进,从基本概念讲到具体应用,逻辑性很强,这让我对深入阅读充满了信心。书中的插图质量很高,线条清晰,色彩运用恰当,能够有效地辅助理解文字描述。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对内镜超声学这一尖端医学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感受科技如何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并可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