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学古琴(修订版) 杨青编著初学古琴简谱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初学者入门教材自学实用教程书

少儿学古琴(修订版) 杨青编著初学古琴简谱古琴教学视频古琴初学者入门教材自学实用教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琴
  • 少儿古琴
  • 古琴入门
  • 古琴教材
  • 简谱
  • 杨青
  • 初学
  • 自学
  • 乐器
  • 传统乐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汇文盛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6228
商品编码:25373000722
丛书名: 少儿学古琴(修订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具体描述


 

目录


一、古琴简介
二、古琴形制图
三、减字谱说明
四、演奏方法
(一)演奏姿势
(二)所用古琴
(三)左手基本指法与演奏符号
(四)右手基本指法与演奏符号
(五)其他基本指法与其他记号
五、古琴音位图
(一)F(正)调按音音位图
(二)F(正)调泛音音位图
(三)bB(紧五弦)调按音音位图
(四)bB(紧五弦)调泛音音位图
六、古琴练习曲
(一)音域练习曲
(二)调弦练习曲
1.F(正)调散、按音调弦练习
2.F(正)调泛音调弦练习
3.bB(紧五弦)调散、按音调弦练习
4.bB(紧五弦)调泛音调弦练习
(三)右手练习曲
1.散挑、勾练习
2.散连挑、勾练习(1)
3.散连挑、勾练习(2)
4.散连挑、勾练习(3)
5.散连挑、勾练习(4)
6.散托、劈、勾、剔练习
7.散抹、挑、打、摘练习
8.散托、勾、挑、撮练习
(四)左手练习曲
1.七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2.六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3.五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4.四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5.三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6.二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7.一弦音阶练习(五声音阶)
七、琴曲二十五首
(一)古曲
1.仙翁操
2.秋风词(又名《秋风辞》)
3.湘江怨(又名《湘妃怨》)
4.酒狂
5.阳关三叠
6.关山月
7.平沙落雁
8.忆故人
9.春江花月夜
10.长门怨
11.梅花三弄
12.欸乃
13.流水
14.大胡笳
15.潇湘水云
16.广陵散
(二)现代乐曲
17.沧海一声笑(电影《笑傲江湖》插曲)
18.越人歌(电影《夜宴》插曲)
19.菊花台(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插曲)
20.有所思(电视剧《笑傲江湖》插曲)
21.长相守(电视剧《大明宫词》插曲)
22.青花瓷
23.天仙子
24.茉莉花
25.春风
附录1 刘少椿简介
附录2 《古琴教材》(1959年)
附录3 少儿古琴谈
附录4 初学古琴常见问题答疑
附录5 可快速拆装琴桌示意图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4年《少儿学古琴》的修订版。增加了部分琴曲和广陵派第十代传人刘少椿的珍贵图片和文学资料,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    


《弦音流转:唐宋古琴乐谱精选与鉴赏》 作者: [此处可设定一位假想的古琴名家或研究者,例如:林逸风] 出版社: [此处可设定一家假想的古典音乐出版社,例如:雅韵文轩] 出版年份: [设定一个年份,例如:2023年] 页数: 480页 装帧: 精装,附赠高保真音源CD一张 --- 图书简介 一、 引言:穿越千年的指尖回响 本书并非面向零基础入门者的基础教程,而是致力于为具备一定古琴演奏基础、渴望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习琴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精深且富含人文底蕴的乐谱选集与鉴赏指南。《弦音流转》立足于中国古琴艺术的黄金时代——唐宋时期,精选了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流传至今的经典曲目,旨在搭建一座连接当代琴人与古代音乐精神的桥梁。我们深知,古琴之学,重在“心法”与“意境”,单纯的指法模仿难以窥见其万一。因此,本书的编写核心在于“传神”,而非仅是“传谱”。 二、 内容结构:精选、校注与深度解析 本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结构严谨,内容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从宏观历史脉络深入到微观乐谱细节的把握。 第一部分:唐宋古琴音乐史略及文献综述(约80页) 此部分首先概述了自唐代“琴学中兴”至宋代“文人琴学”成熟的关键历史节点和理论流派。重点梳理了《太古遗音》、《神奇秘谱》、《太古心法》等核心琴谱的源流与特点。我们着重分析了不同时期琴家在演奏风格、减字谱记录规范上的差异,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清晰的时代背景认知框架。例如,详细对比了唐代恢宏的“大音希声”理念与宋代追求“中和冲淡”的审美取向,为后续曲目鉴赏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唐代经典名曲精校与指法阐释(约150页) 此部分集中收录了目前公认的、具有唐代风格遗存的经典曲目,如《广陵散》、《列子御风》、《胡笳十八拍》(宋代定型,但渊源可追溯至唐前)等。 核心特色在于“校注”: 1. 多本参照校勘: 针对每一首曲目,我们并非仅依据现存单一版本(如《神奇秘谱》或《西麓堂琴统》)进行抄录,而是参照至少三种不同朝代的版本进行交叉比对,并详细标注出不同版本之间的指法、徽位乃至标题的细微差异。 2. 减字谱规范化处理: 考虑到现代琴人对传统减字谱的理解障碍,本部分在提供原版减字谱的同时,附带了精确的现代记谱法(五线谱或简谱对应标注),但重点强调减字谱的结构逻辑。 3. 指法“意图”解析: 传统指法(如上、下、进、退、勾、剔、抹、挑等)的力度、速度和连贯性是风格形成的关键。我们用详细的文字描述,阐释了特定指法在特定乐句中所应达到的“音色要求”和“情感表达”,而非简单地指出“使用勾指”。例如,对于《广陵散》中的急促段落,会详细解析如何运用“急促的勾挑组合”来实现“慷慨激昂”的战斗感。 第三部分:宋代文人琴曲的审美与技巧(约160页) 宋代是古琴进入文人阶层,艺术性与哲学性高度融合的时期。本部分精选了如《梅花三弄》、《流水》、《平沙落雁》等宋代标志性曲目。 深度解析侧重于“意境营造”: 1. “虚”与“实”的辩证: 宋人讲求“虚实相生”,在演奏中对“散音”和“泛音”的运用尤为讲究。本章会专门分析在《流水》的“大江东去”段落中,如何通过控制散音的余音(实)和指法间的停顿(虚)来模拟水流的深邃感。 2. 减字谱中的“叹”与“吟”: 宋代谱中常出现表示“吟”、“猱”、“绰注”等装饰音的符号。本书会系统讲解这些符号在不同曲目中的细微变化,它们是构建宋代“含蓄内敛”美学的核心要素。 3. “理学”对音乐的影响: 探讨宋明理学思想如何渗透到琴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中,例如,在《阳关三叠》中对“中和之美”的体现。 第四部分:古琴演奏的当代性与保护(约90页) 作为一本面向进阶学习者的书籍,我们不能止步于对历史的复原。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在当代演奏实践中,如何平衡“历史还原”与“个人理解”之间的关系。 1. 音色重构的探索: 讨论不同材质(如唐仲、宋代老琴与现代仿古琴)在演奏同一曲目时产生的音色差异,以及演奏者如何运用技巧去弥补或转化这些差异。 2. 现代录音技术下的古琴审美: 分析现代录音技术如何影响我们对古代“空灵”音色的理解,并提出如何在高保真录音环境下,依然保持古琴“不事雕琢”的天然韵味。 3. 演奏范例及误区辨析: 选取数段高难度乐句,列举常见的演奏误区(如泛音处理过于僵硬、吟猱用力过猛等),并给出专业的修正建议,旨在帮助习琴者避免“技而不雅”的境地。 三、 目标读者 本书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已掌握基础指法,希望深入钻研经典曲目的中高级古琴学习者。 古琴专业院校学生及教师,作为重要的参考校勘资料。 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人员。 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传统美学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四、 附录与增值服务 全书附赠一张高保真音频CD,收录了本书重点解析的数首唐宋代表曲目的权威示范演奏版本,由[^1](此处可设定一位资深演奏家,如:著名琴家张子谦再传弟子)亲自演奏录制,旨在为读者提供听觉上的参照标准。同时,附录中包含一份精选的唐宋琴谱目录索引,方便读者进行更广泛的文献查阅。 《弦音流转》力求成为一本兼具学术严谨性与艺术实践指导价值的“案头必备”之作,引领读者真正进入古琴“清、微、淡、远”的音乐世界。 --- [^1]: 此处为模拟情景设定,不代表真实人物。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刚接触古琴的大学生,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完全源于对传统音乐的喜爱。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我常常感到焦虑,渴望找到一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式。古琴的音色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那种“天籁之音”的描述让我心生向往。这本书的“初学者入门教材”和“自学实用教程”吸引了我,因为我没有时间去报长期的培训班,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的教材。同时,“教学视频”的配套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毕竟理论知识再丰富,也比不上直观的示范来得有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零”开始,讲解古琴的构成、如何调弦、基本的持琴姿势、以及各种基本指法(如抹、挑、勾、剔、抹挑、勾剔等)的要领。对于曲谱的解读,我希望它能够详细解释简谱的含义,并配合图示说明指法的运用。此外,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古琴弹奏的常见误区和纠正方法,让我避免走弯路。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古琴的文化常识,比如一些经典琴曲的背景故事,或者古琴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联系,那就更好了,这样我不仅能学会弹奏,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古琴的内涵。

评分

一直以来都对古琴这件乐器充满了好奇,觉得它音色幽远,意境深邃,仿佛能抚平内心的所有躁动。但苦于没有门路,也担心自己没有音乐基础,学起来会非常吃力。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虽然名字有点长,但“少儿学古琴”、“初学”、“简谱”、“教学视频”、“入门教材”、“自学实用教程”这些关键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起,再到指法、曲谱的解读,最好还能配合视频教程,让我能边看边练,不怕走弯路。之前也翻阅过一些古琴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曲谱难度太高,要么缺乏直观的教学演示,总是让我望而却步。这款书的“修订版”也让我觉得更可靠,说明作者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我对它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够真正做到“零基础入门,轻松自学”,让我能够体验到古琴带来的宁静与乐趣,而不是被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技巧吓倒。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指法图示,详细的节奏讲解,以及易于理解的曲谱标注,让我能一步步地领略古琴的魅力,最终能够弹奏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简单曲目。

评分

我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我一直想培养她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希望她能多接触一些能陶冶情操的艺术。古琴一直是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它的音色温润宁静,非常适合孩子学习。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非常适合我的孩子。“少儿学古琴”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它会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教学,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而且,“古琴教学视频”的配套,对我来说也是一大优势,我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监督她学习,也能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孩子对古琴产生兴趣,比如介绍一些关于古琴的神话故事,或者展示一些古琴的精美图片。在学习指法方面,我希望它能有清晰的卡通插图或动画演示,让孩子更容易模仿。曲目方面,我希望它能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改编的古琴曲,或者一些简单有趣的民歌,让孩子在弹奏中找到乐趣。如果这本书能包含一些互动的小练习,或者让孩子认识一些古琴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那就更棒了,能让她在学习乐器的同时,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评分

作为一个对古琴怀有敬畏之心的初学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入门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长而具体,尤其是“修订版”和“实用教程”这两个词,让我觉得作者在教学方法上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改进,更加成熟和有效。“初学古琴简谱”和“古琴教学视频”是吸引我的核心要素,我非常需要那种能够一步步引领我,让我清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指导,而不是模糊的概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最基础的古琴知识开始,比如古琴的种类、材质,正确的坐姿、呼吸方法,到最基础的指法(如勾、抹、挑、剔等)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有非常详细的图文解析,甚至配以动画演示。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些指法运用到实际的曲子中,所以,我希望它能够选择一些真正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曲目,并且在曲谱上清晰地标注出每一个音符对应的指法和弹奏要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套完整的学习框架,从认识古琴到能够独立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让我对学习古琴充满信心,而不是因为遇到困难而半途而废。这本书的“自学”属性也让我看到了希望,期待它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让我能够在家中就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琴技。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教师,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虽然年轻时也曾想过学习,但当时条件有限,而且总觉得学琴需要名师指点,个人很难学成。现在退休了,有了大把的时间,也看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方便学习的教材,便燃起了重拾旧梦的念头。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少儿学古琴”的定位,这让我觉得它的教学内容应该会比较浅显易懂,不会一开始就设置太高的门槛。而且,“简谱”和“教学视频”的结合,对我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习惯看简谱,对五线谱不太熟悉,所以简谱教材能让我更快地进入状态。而教学视频,则能弥补我缺乏老师指导的遗憾,我可以反复观看老师的动作演示,模仿指法,纠正错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古琴的基本知识,包括琴的构造、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正确的坐姿、手型等。在指法方面,我希望能有详细的图解和解释,让我知道每一个指法应该如何运用。对于初学曲目,我希望它能选择一些旋律优美、难度适中的经典曲目,并且在曲谱中标注详细的指法和节奏,让我能够逐步提高。这本书的“自学实用教程”也让我看到了希望,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让我在家中也能有效地学习古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