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LWW解剖學精要圖譜:胸部、腹部和盆部 捲二
:150.00元
作者:本·潘斯基 (Ben Pansky)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年1月1日
ISBN:9787530480960
字數:380000
頁碼:289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 Kg
目錄
章 胸部
1.1 胸壁的錶麵解剖
1.2 胸廓大體觀
1.3 胸壁的關節
1.4 乳腺
1.5 胸壁的肌肉和神經血管
1.6 呼吸時的胸壁運動
1.7 胸腔的分區
1.8 前縱隔和胸腺
1.9 中縱隔:心包囊和心
1.10 心及其血液供應
1.11 心的內部
1.12 心的瓣膜
1.13 心傳導係
1.14 心傳導係與心電圖
1.15 心外部神經支配與心叢
1.16 胸膜及肺和胸膜的體錶投影
1.17 肺
1.18 氣管和支氣管樹
1.19 肺的神經血管係統
1.20 上縱隔
1.21 後縱隔
1.22 胸交感乾
1.23 食管
1.24 胸淋巴管
第二章 腹部
2.1 腹壁的錶麵解剖
2.2 腹壁淺靜脈、皮神經和淺筋膜
2.3 腹壁肌
2.4 腹壁腱膜、腹直肌鞘和神經血管
2.5 腹股溝管、精索和疝
2.6 腹膜
2.7 小腸:分部與毗鄰
2.8 大腸:分部與毗鄰
2.9 小腸和大腸:血液供應、淋巴引流和神經支配
2.10 胃:分部與毗鄰
2.11 胃:血液供應、淋巴引流和神經支配
2.12 脾:分部與毗鄰
2.13 十二指腸:分部與毗鄰
2.14 胰腺:分部與毗鄰
2.15 十二指腸、胰腺和脾:血液供應、淋巴引流和神經支配
2.16 肝:分部與毗鄰
2.17 肝小葉、血液供應、神經支配和門脈循環
2.18 膽囊和膽囊管
2.19 腎:分部與毗鄰
2.20 腎:血液供應、淋巴引流和神經支配
2.21 輸尿管
2.22 腎上腺
2.23 腹部的淋巴
2.24 膈
2.25 腹後壁血管
2.26 腹後壁神經
2.27 腹部橫斷麵解剖
第三章 盆部
3.1 盆部與會陰的錶麵解剖
3.2 骨盆
3.3 盆腔髒器和盆腹膜
3.4 膀胱和尿道
3.5 輸精管、精囊和
3.6 膀胱和: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
3.7 卵巢、輸卵管和子宮:分部與毗鄰
3.8 陰道及子宮的固定機製
3.9 女性生殖係統的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
3.10 直腸和肛管:分部與毗鄰
3.11 直腸和肛管: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
3.12 盆壁肌和盆膈肌
3.13 會陰
3.14 陰蒂、陰莖和陰囊
3.15 盆腔和會陰的動脈和靜脈
3.16 盆腔和會陰的淋巴
3.17 盆腔和會陰的軀體神經
3.18 盆腔和會陰的自主神經
3.19 排尿
3.20 排便
3.21 人類性反應機製
3.22 盆腔橫斷麵解剖
內容提要
本書為醫學生掌握解剖學核心內容以及將解剖學與生理學、病理學等多學科融閤,並熟練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臨床而特彆設計的。簡潔、易於閱讀,這本暢銷的解剖書包括學生喜歡的臨床知識框和數以百計的插圖,並覆蓋的錶麵解剖學和醫學影像。國外版本的讀者對其臨床相關性給予瞭高度贊譽。內容還包括初步診斷中用到的重要影像診斷及解釋,以及瞭解急診醫學及外科手術的解剖學基礎。本分冊適閤醫學生,以及普外、胸外、泌尿、心內、呼吸、消化、婦科醫生使用。
基本信息
書名:LWW解剖學精要圖譜:背部、上肢和下肢 捲一
:150.00元
作者:本·潘斯基 (Ben Pansky)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9月1日
ISBN:9787530478356
字數:330000
頁碼:266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921 g
目錄
章 背部
1.1 背部的錶麵解剖
1.2 脊柱
1.3 椎骨:頸椎和胸椎
1.4 椎骨:腰椎、骶骨和尾骨
1.5 寰枕關節與寰樞關節
1.6 椎間關節
1.7 肋椎關節
1.8 臨床思考:脊柱
1.9 背部筋膜
1.10 背部淺層肌肉
1.11 背部深層肌肉,部分
1.12 背部深層肌肉,第二部分
1.13 脊柱和頭的運動
1.14 脊膜
1.15 脊髓
1.16 脊神經及其分支
1.17 脊髓的血供
1.18 脊髓和脊柱的靜脈
第二章 上肢
2.1 上肢概述
2.2 上肢皮神經的分布
2.3 上肢的淺靜脈和深筋膜特徵
2.4 上肢的淋巴
2.5 上肢(肩)帶骨
2.6 上臂骨:肱骨
2.7 前臂骨
2.8 腕骨和手骨
2.9 肩部前方的肌肉
2.10 肩部後方的肌肉和肩袖
2.11 腋窩和臂叢
2.12 腋動脈和肩部的血供
2.13 上臂肌肉
2.14 上臂的神經血管
2.15 前臂前方的肌肉
2.16 前臂前方的神經血管
2.17 前臂後群肌肉
2.18 前臂後麵的神經血管
2.19 手背
2.20 手掌淺層
2.21 手掌的肌肉
2.22 手的血管
2.23 手的神經
2.24 肩關節和肩胛帶
2.25 肘關節
2.26 腕和手的關節
2.27 特殊神經損傷:正中神經(C5~T1)
2.28 特殊神經損傷:尺神經(C8,T1)
2.29 特殊神經損傷:橈神經(C5~T1)
第三章 下肢
3.1 下肢概述
3.2 下肢的皮神經分布
3.3 下肢的淺靜脈和深筋膜
3.4 下肢的淋巴迴流
3.5 骨盆帶
3.6 骨盆帶關節
3.7 大腿骨
3.8 小腿骨
3.9 踝與足的骨
3.10 大腿的骨筋膜鞘
3.11 股前群肌
3.12 股三角和股鞘
3.13 股內側群肌
3.14 股部及閉孔的血管和神經
3.15 臀部的肌肉
3.16 臀部的血管和神經
3.17 股後群肌
3.18 膕部和膝周血管吻閤
3.19 小腿骨筋膜鞘
3.20 小腿後群肌
3.21 小腿前外側群肌
3.22 小腿的血管和神經
3.23 足背
3.24 足底腱膜和足底皮神經
3.25 足底肌
3.26 足底的血管和神經
3.27 髖關節
3.28 膝關節
3.29 膝關節滑膜囊與脛腓關節
3.30 踝與足的關節
3.31 足弓
3.32 足的疾病
3.33 步行(雙足運動),部分
3.34 步行(雙足運動),第二部分
3.35 步行(雙足運動),第三部分
3.36 下肢的神經損傷
附錄A:方嚮和運動的基本術語
附錄B:關節基礎
內容提要
本書為醫學生掌握解剖學核心內容以及將解剖學與生理學、病理學等多學科融閤,並熟練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臨床而特彆設計的。簡潔、易於閱讀,這本暢銷的解剖書包括學生喜歡的臨床知識框和數以百計的插圖,並覆蓋的錶麵解剖學和醫學影像。國外版本的讀者對其臨床相關性給予瞭高度贊譽。內容還包括初步診斷中用到的重要影像診斷及解釋,以及瞭解急診醫學及外科手術的解剖學基礎。
作者介紹
歐陽鈞教授師從我國臨床解剖學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教授,並於2000至2002期間訪學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現為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教研室主任,先後承擔國傢科技部863計劃課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廣東省重大專項課題等多項課題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奬、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等係列成果。在近4年內共發錶科技論文27篇,SCI收錄期刊雜誌共4篇。
這本《AC13號共2本正版LWW解剖學精要圖譜背部上肢和下肢+胸部腹部和盆部捲一二醫學生及普外胸》對我來說簡直是醫學學習路上的“神助攻”!拿到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厚實”和“專業”。翻開第一捲,就被那精美的插圖深深吸引瞭。LWW的圖譜果然名不虛傳,每一張圖都像是藝術品,細節豐富得令人驚嘆,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的走嚮,甚至是微小的結構,都描繪得清晰準確。我尤其喜歡它對局部結構的放大和解剖層次的區分,這讓我對那些容易混淆的區域有瞭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不像有些圖譜隻是簡單羅列,這本書在圖片旁邊配以簡潔而精準的文字描述,既不會過於冗長,又能準確點明關鍵信息,大大節省瞭我查找和理解的時間。特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這套圖譜不僅是學習解剖的利器,更是建立紮實基礎的基石。它幫助我剋服瞭過去對復雜解剖結構感到迷茫的睏境,讓我學習起來更有信心,也更有樂趣。對於醫學生來說,這絕對是一套值得投資的教科書級彆的參考資料。
評分我是一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對於紮實的解剖學基礎有著迫切的需求。這套《AC13號共2本正版LWW解剖學精要圖譜》可以說是給瞭我巨大的驚喜。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恰到好處,既包含瞭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又對一些普外科和胸外科醫生可能特彆關注的細節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例如,在“背部上肢和下肢”捲中,對於神經的走嚮、肌肉的分群和起止點,以及關節的運動學描述,都非常清晰。我特彆喜歡它在描繪肌肉時,會用不同的顔色區分不同的肌群,並且標注齣主要的神經支配和血管供應,這讓我能夠更係統地去記憶和理解。而且,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很好,印刷也很精美,翻閱起來手感舒適,不會有廉價感。我經常會在學習完理論知識後,翻閱這本書,通過圖片來鞏固和加深記憶,這比純粹死記硬背要有效得多。對於那些想在解剖學上打下堅實基礎的同學,我強烈推薦這套書。
評分老實說,我對市麵上很多解剖圖譜都感到有點失望,要麼圖片模糊不清,要麼文字描述過於晦澀,總是難以找到一本真正讓我覺得“好用”的。直到我遇到瞭這套《AC13號共2本正版LWW解剖學精要圖譜》,我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相見恨晚”。這套書的編排設計非常人性化,它將身體不同部位的解剖內容分捲,邏輯清晰,查找起來十分方便。我最近在學習胸部和腹部的解剖,第一捲的“胸部腹部和盆部”部分簡直就是我的福音。那些深入的胸腔結構,如心肺的相對位置、重要的血管和神經的分布,以及腹腔內髒器的形態、毗鄰關係,書中的插圖都一一呈現得淋灕盡緻。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展示瞭器官本身,還常常配以周圍組織的聯係,比如肌肉與骨骼的連接,血管與神經的伴行,這讓我能夠從宏觀到微觀,全麵地把握解剖關係。書中的一些“臨床提示”小欄目也設計得非常巧妙,將抽象的解剖知識與實際臨床應用聯係起來,讓我對學習的意義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清楚地知道哪些結構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評分我是一名對醫學領域充滿好奇的讀者,雖然不是醫學生,但對人體奧秘一直很感興趣。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瞭這套《AC13號共2本正版LWW解剖學精要圖譜》,雖然內容可能有些深奧,但書中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標注立刻吸引瞭我。我最喜歡的部分是“背部上肢和下肢”捲,裏麵的肌肉和骨骼結構描繪得栩栩如生,讓我仿佛能夠觸摸到人體的骨骼和肌肉。即使我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的專業術語,但通過這些高質量的圖片,我依然能夠對人體的結構有一個宏觀的認識。而且,書中的一些解剖層次的展示,比如將肌肉剝離齣來,或者展示血管和神經的網絡,都讓我覺得非常驚艷。它不像一些科普讀物那樣淺嘗輒止,而是提供瞭非常深入和細緻的解剖信息,這讓我對人體的復雜性和精妙之處有瞭更深的敬畏。對於喜歡探索人體奧秘的朋友們,即使不是醫學專業人士,這套圖譜也絕對能給你帶來驚喜。
評分作為一名有一定臨床經驗的醫生,我深知解剖圖譜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對市麵上的一些圖譜感到不滿。這套《AC13號共2本正版LWW解剖學精要圖譜》則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圖片的精細度和準確性,這對於理解復雜的解剖結構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一些容易齣錯的解剖標誌和毗鄰關係,書中通過高清的插圖和精準的標注,給予瞭非常直觀的呈現。我經常會用到“胸部腹部和盆部”這一捲,裏麵對腹腔內髒器,如肝髒、胃、腸道、腎髒等的解剖位置、漿膜覆蓋、血管神經支配都描繪得非常詳細,這對於我進行臨床診斷和手術規劃非常有幫助。書中的一些解剖學描述語言簡潔明瞭,避免瞭不必要的專業術語堆砌,使得內容易於理解和應用。總而言之,這套圖譜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是一本實用性極強的臨床參考工具,我非常滿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