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明、吴晓苏编著的《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 图设计方法研究》讨论了在设计PMC梯形图之前所需 做的准备工作。作为程序设计者,对所面临的工作任 务进行基本描述只是工作的开始,描述的工具有时序 图、顺序功能图及信号流程图等,通过这些工具来归 纳自己设计PMC梯形图的工作思路、实现方法和调试 过程;作为系统维护和程序改进者,通过阅读他人的 描述可以迅速了解程序设计者的意图。因此,正确进 行工作任务描述是设计符合机床工艺要求的PMC梯形 图程序的重要保证。
吴晓苏,1963年12月生,浙江淳安人,大学本科,教授。现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主任,主要从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数控加工研究。主要成绩有: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出版教材5部,专利授权9项。近年来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厅局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获第3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浙江省高校**教师奖,浙江省高校**共产党员,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主持)等荣誉称号。 张中明,1959年9月生,上海市人,大学本科,副教授、**工程师。现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教师,主要从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研究。主要成绩有:主持厅局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专利授权8项。近年来在《工程设计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指导大学生获浙江省“挑战杯”、科技活动竞赛奖,连续5届获浙江省数控机床装配调试和维修竞赛奖项。获杭州市**教师荣誉称号。
第1章 PMC梯形图设计导论
1.1 PMC概述
1.2 研究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的意义
1.3 数控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4 工作任务描述方法
1.5 组合逻辑控制
1.6 以功能语句实现的组合逻辑控制
1.7 联锁控制
1.8 工程项目设计
第2章 时间和脉冲信号测量
2.1 定时器的分类
2.2 固定式定时器
2.3 延时式定时器
2.4 单个定时器的编程
2.5 若干个定时器的编程
2.6 固定式计数器
2.7 外置式计数器
2.8 典型处理方法
2.9 工程项目设计
第3章 程序控制结构
3.1 顺序结构
3.2 重复结构
3.3 选择结构
3.4 并行结构
3.5 状态转换结构
3.6 SET—RST指令序列
3.7 二程项目设计
第4章 手部控制力竞赛
4.1 项目背景
4.2 工作任务描述
4.3 数据结构设计
4.4 数据采集的方法
4.5 数值计算方法
4.6 工作任务的改进
4.7 程序设计概要
第5章 液压动力滑台控制算法的改进
5.1 典型案例分析
5.2 工作过程描述
5.3 顺序功能图的实现方法
5.4 顺序功能图的重构
5.5 算法验证
第6章 机床梯形图设计
6.1 工作方式选择
6.2 机床功能的实现
6.3 伺服控制
6.4 冷却控制
6.5 主轴控制
6.6 刀架控制
6.7 三色灯控制
6.8 用户报警信息处理
第7章 刀库接口与编程
7.1 总体方案设计
7.2 主要环节设计
7.3 软件功能设计
7.4 刀盘旋转与数学建模
7.5 改进的讨论
参考文献
在实际的数控机床维护和编程工作中,PMC梯形图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系统学习和精进PMC梯形图设计技巧的契机。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设计流程和规范,指导我们如何从需求分析到最终的梯形图实现。例如,在面对复杂的控制需求时,书中是如何引导读者进行逻辑分解和模块化设计的?又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梯形图模拟和调试的实用建议?我同样关注书中对于PMC程序优化和故障排查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更高效、更准确的方法,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PMC相关的技术难题。
评分FANUC数控系统以其高可靠性和强大的功能著称,而PMC梯形图正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很多一线技术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PMC梯形图仍然是一个挑战。《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我翘首以盼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能够深入到具体的指令和实际应用层面。例如,书中是否会针对常用的PMC指令,例如位操作、定时器、计数器、比较指令等,提供详尽的解释和丰富的应用示例?我更希望它能结合具体的机床功能,比如刀具库管理、换刀流程控制、工件坐标系设置等,来演示如何设计相应的PMC梯形图。此外,对于如何对PMC程序进行有效的测试和调试,以及如何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我也非常期待能够从中获得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对数控技术充满热情的技术爱好者,我一直认为PMC梯形图是FANUC数控机床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的关键。然而,要真正掌握PMC梯形图的设计技巧,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的PMC指令和逻辑符号讲起,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进入PMC梯形图的设计世界。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各种逻辑指令(如AND, OR, NOT)和功能指令(如定时器, 计数器, 比较指令)来构建复杂的控制逻辑?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机床功能来演示PMC梯形图的设计过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评分在数控机床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中,PMC梯形图的稳定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接手的项目或需要维护的设备,其PMC梯形图可能并不完善,甚至存在一些隐藏的逻辑错误,给后续的修改和升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我期望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设计方法论,帮助我们构建出高质量的PMC梯形图。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设计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例如,是采用“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的设计思路?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提高梯形图的可重用性?我也关注书中对于代码规范和文档编写的建议,这对于团队协作和知识传承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设计基础,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机床的智能化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PMC梯形图设计的难题,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联动控制和工艺流程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FANUC数控机床的书籍不少,但能够真正深入剖析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的却相对较少,因此,《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PMC梯形图的设计原则、常用指令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构建高效、可靠的梯形图。例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逻辑优化,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技巧?又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具有良好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梯形图的指导?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帮助我突破现有的瓶颈,提升PMC梯形图的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评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直接答案的,需要依靠经验和对PMC原理的深刻理解来解决。我希望《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它是否会提供一些“疑难杂症”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并给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机床出现某些难以理解的联动故障时,如何通过分析PMC梯形图来层层剥离,找出导致问题的关键节点?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优化PMC梯形图,提高机床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内容。比如,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逻辑运算,如何合理利用定时器和计数器来控制节拍,以及如何设计更紧凑、更易于理解的梯形图结构。这本书的价值,将不仅仅在于教会我们如何画图,更在于培养我们成为一个真正懂PMC、善于PMC的设计者。
评分我一直认为,PMC梯形图的设计不仅仅是机械地输入指令,更是一种对机床工作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动化控制流程的精妙构建。因此,我对《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能够超越简单的“如何做”的层面,而是着重探讨“为何这样做”的设计理念。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PMC梯形图设计策略的优劣,以及在面对复杂控制需求时,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法?例如,对于一个需要多步联锁才能启动的加工循环,书中会提供几种不同的梯形图设计方案,并分析它们的效率、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吗?我同样关心书中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故障排查方面的内容。一个好的PMC梯形图设计,应该能够有效地预判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并提供清晰的报警信息,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设计出更加健壮、可靠的PMC程序。
评分我一直对FANUC数控系统中的PMC(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部分抱有浓厚的兴趣,它如同机床的“大脑”,负责执行复杂的逻辑控制任务。然而,在实际操作和维护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在PMC梯形图的设计和理解上存在一些瓶颈。《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绝佳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PMC指令和符号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逻辑组合和应用场景。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各种逻辑门电路(AND, OR, NOT等)来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又是否会提供关于如何利用定时器(TON, TOF, TP)和计数器(CTU, CTD)来精确控制加工过程的详细指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和修改现有的PMC程序,甚至能够独立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PMC梯形图。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动化和机械控制充满热情的技术人员,我始终认为深入理解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探索FANUC PMC梯形图世界的绝佳契机。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指令的罗列,而是能够真正地揭示PMC梯形图的设计思维和逻辑。例如,在面对一个复杂功能的需求时,书中是如何引导读者进行需求分析,将其分解为可执行的逻辑单元,并最终转化为清晰、高效的梯形图呢?我对于书中关于如何优化梯形图性能,提高程序运行速度和减少资源占用的内容尤为期待。此外,对于PMC梯形图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我同样希望能获得一些系统性的指导和实用的技巧,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和解决。
评分作为一名在数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于掌握和精进FANUC数控机床的PMC梯形图设计能力一直有着强烈的需求。市面上关于数控技术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深入剖析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的却相对稀少,尤其是能提供系统性、实践性指导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当我得知《FANUC数控机床PM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这本书即将出版时,心中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够真正地将PMC梯形图的设计原理、常用的指令、实际应用案例以及一些高级的技巧融会贯通,为我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和实践框架。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PMC梯形图中的各种逻辑元器件(如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的功能及其组合运用?是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PMC梯形图,例如用于输入输出信号控制、程序流程控制、故障诊断与报警等场景的设计思路?我非常期待它能从基础讲起,逐步深入,让初学者也能轻松入门,同时也能为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提供新的启发和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