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段原木時光 ◎很驚嘆!挖掘台灣城市與山林間16位隱家系木職人,展現令人著迷的木器物、木生活。
◎學得到!嚴選北中南,7家實力派木工教室,從課程分級、風格特色,到師資陣容清楚介紹。
◎超好買!提供25家全台優質木料廠商採購資訊,從進口到台灣原生種木料、舊木一次囊括。
◎大方!木職人二話不說,公開多年修習私研的技巧心法、木種選用、工具介紹……
◎好友善!善待環境與愛木之人,天然木料漆口碑廠商推薦,同步示範木塗料與木保養 step by step。
◎不藏私!特別情商台灣知名木業家族—德豐木業,提供大剖木圖解,及超過35種台灣珍貴原生木種圖鑑與說明。
或樹,或木,或器物,或住居
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段原木時光
讓想學的,成為玩家、行家;想體驗的,滿滿感動
如何讓木的溫暖進入生活? 小至玩具、生活器物、樂器,大至家具,甚至一棟房子……原木介入生活的方式,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
本書,將台灣一群深藏不露的愛木職人一一挖掘,帶著大家走入他們的工作空間,一睹原木料的美感,以及作品的製作重點與他們的生活態度。書中,用木頭彼此交流、連結。想體驗的,用老木建造的民宿、樹屋可以滿足你;想去做、去學的!有底子深厚的木匠師可以可以帶領你;想要買一把好工具、好木料的,有老字號的行家就在那裡。
和木職人一起享木,享受他們的作品,木彈珠台、木餐盤、木湯匙、木吉他、Leya琴、餅乾椅、Maloof椅、木鈴、二手木料住宅、木屋與木地爐。和木職人一起享木,享用他們大方不藏私的木設計、木知識、木技巧,以及木的故事。
此外,書中也特別蒐錄北、中、南知名的木工教室,師資及課程安排,提供想體驗木作,甚至想從事專職木工的讀者,明確地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木、享木之地。
(原《樂在原木生活》全新增訂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黛羚(住的研究者) 綽號阿羚,豐原人。
住連棟透天長大,仰慕自然生活的都市俗,友善生活記錄者,記錄友善住居、工作場域及生活態度。至今記錄有友善生活包括《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老屋綠改造》、《樂在原木生活》、《蓋自然的家屋》、《改造老房子》及《蓋綠色的房子》等書。
詹雅蘭 台北人,東吳中文系畢,曾從事作家經紀、叢書企畫與小說散文創作,因喜愛空間而想盡辦法擠入居家雜誌社工作,以企畫家的採購特刊,以及居家書為主。在轉職的中場休息時間,突發奇想,上山學木工替自己添傢具,持續的計畫以自的家做為實驗室,將裝修與設計的生活點子一一置入。
目錄
Chapter1. 原木?1?76?1?74木知識 Part1. 大剖木的取材藝術
Part2. 台灣特有vs.常見木種35
Chapter2. 木職人、木玩家16 Part1.木工藝
1.木木是好木──無名樹李文雄
2. 輕木工,小邪惡風的黑色童話村──老詹的雜貨店
3.一把吉他,一座森林──Jack木之聲
4.做玩具,給童年的自己──娃娃活,大炳老師
5.Lyre,覘板變豎琴──吉仁木工
6.一張長做椅,60年鉋刀職人──鹿港司陳瑞華
7.竹木編織,成物也成家──竹藝家許春田
Part2.木家具
1.做一件家具,就種一顆樹──吳宜紋
2.牽起父親和土地的木風鈴──阿諾(林正文)
3.就是只愛Maloof椅──楊建仁
Part3.木空間
1.替鴨寮老檜木找一個家──湖畔之森
2.給爸爸木屋與地爐──景觀設計師陳澤民
3.樹梢間、水池上,木的秘密基地──樹屋玩家廖煌武
4.日式宿舍,連棟杉木屋──陶紅舍六丁目
5.拼接二手舊料的修行居所──RJ空間故事
6.頂樓上的木趣空間──愛木設計人陳忠狄
Chapter3. 木工教室 7 1.懷德居木工實驗教室──迎向未知與創新的木工私塾
2.木工職人──木設計品牌化的育成基地
3.當代木工藝研習所──木作玩家的都會木工俱樂部
4小亨利木工教室──大人小孩都愛的木作遊園地
5.郁田工藝社──木工夫婦,東方風格vs.歐式鄉村
6.手作屋──仿舊鄉村風,讓手感家具融入淡淡生活
7.慢慢鳩生活木作──台南老街裡,三人限定的木作課
Chapter4. 原木?1?76?1?74木採購與塗裝 Part1. 木料行店家採購
Part2. 天然木防護漆塗裝示範
《台灣木職人才懂的享木生活》—— 深入木头的温润肌理,品味匠心独运的居家哲学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木头、渴望将自然之美融入生活的读者的指南。它不只是关于木头,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细节的尊重,一种对时间沉淀的赞美。书中,我们将一同探索台湾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的木作智慧,以及如何将这份智慧巧妙地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享木生活”。 第一章:木头的低语——认识台湾的珍贵原木 在正式踏入木作的世界之前,我们先静下心来,聆听木头的低语。台湾,这座被誉为“福尔摩沙”的宝岛,拥有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孕育出许多令人赞叹的原木。本章将带您深入了解那些在台湾木作界备受推崇的珍贵木材。 檜木 (Hinoki Cypress): 檜木的香气,是台湾森林最经典的印记。它的纹理细腻,色泽温润,自古以来便是建材、神像雕刻的首选。我们将深入剖析台湾檜木的种类,例如红檜和黄檜,了解它们各自独特的色泽、香气与质地。我们还将探讨檜木的耐腐性、防虫性,以及它在日式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即使不直接制作家具,了解檜木的特性,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它如此受人珍视,以及为何能为居家空间带来舒缓的氛围。 樟木 (Camphorwood): 樟木特有的清新香气,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具有天然的防虫功效。从传统的衣柜到现代的收纳柜,樟木的应用极为广泛。本章将详细介绍樟木的物理特性,如其天然的防虫防蛀能力,以及它在家具制作上的优点。我们会探讨不同产地和处理方式的樟木,以及如何辨别其品质。了解樟木,意味着掌握一种天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告别化学防虫剂的困扰。 杉木 (Cedar/Fir): 台湾杉木种类繁多,质地轻盈,易于加工,是许多入门级木作的首选。从建筑的樑柱到简单的木质装饰,杉木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会细致地介绍台湾常见的杉木种类,如台灣扁柏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和巒大杉 (Taiwan red cypress),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木材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木作领域的应用。即使您从未拿起过工具,理解杉木的特性,也能帮助您欣赏那些朴实无华却充满生命力的木质作品。 相思木 (Acacia confusa): 相思木以其坚硬的质地和美丽的纹理而闻名,常被用于制作地板、户外家具等需要高耐磨性的产品。它展现了一种坚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美感。我们将深入探讨相思木的硬度、耐候性,以及它在家具设计上的无限可能。了解相思木,您将能欣赏到那些经得起岁月洗礼,能够陪伴您走过漫长时光的家具。 其他特色木材: 除了上述几种,台湾还有许多充满地域特色的木材,如烏心石 (Aleurites montana)、台灣櫸 (Zelkova formosana) 等。本章将简要介绍这些木材的独特之处,让您的木材知识更加全面,从而更能欣赏台湾木作的多样性。 第二章:巧手化腐朽为神奇——基础木工技法与工具入门 拥有一份对木头的热情,还需要一双能够赋予它生命的手。本章将为您揭开木工技法的神秘面纱,从最基础的操作到进阶的技巧,让您逐步建立起对木工的信心。 精选基础工具: 我们不会一味地罗列繁杂的工具清单,而是聚焦于最实用、最能帮助您开启木作之旅的基础工具。从锯子(手锯、弓锯)、刨刀(手刨、角刨)、凿子、锤子,到测量工具(尺、角尺、卷尺)和固定工具(夹具、台钳),我们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功能、使用要领,以及如何根据您的需求进行选择。了解这些工具,如同了解画家的画笔,它们是您实现创意的重要媒介。 “量、切、削、凿”——四大基本功: 木作的核心在于精确的测量、利落的切割、平滑的刨削和精准的凿刻。本章将详细讲解这些基本功的要领。 精准测量: 如何准确地画线,避免材料的浪费,以及测量角度的重要性。 锯切技巧: 不同锯子的使用方法,如何保证锯口的垂直与平整,以及如何进行曲线切割。 刨削的艺术: 如何使用手刨获得光滑的木材表面,以及如何调整刨刀以获得不同的刨削效果。 凿刻的耐心: 学习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凿子,以及如何处理木材的接合处。 安全第一: 木工操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将强调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并熟悉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预防措施,是成为一名负责任的木工的必修课。 榫卯的初步认知: 榫卯结构,是中华木作工艺的精髓所在。本章将初步介绍一些基础的榫卯类型,如直角榫、燕尾榫等,并解释它们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性。即使不亲手制作,理解榫卯结构,也能让你更深地欣赏一件家具的内在品质。 第三章:木头的语言——原木家具的设计美学与选购指南 一件好的原木家具,不仅仅是使用的工具,更是空间的灵魂。本章将带您走进原木家具的世界,从设计理念到选购要点,让您慧眼识珠,为自己的家挑选最合适的“木伙伴”。 “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 许多台湾的木作大师,推崇“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他们善于利用原木本身的纹理、色泽和质地,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流畅的造型,展现木头的自然之美。我们将分析不同设计风格下的原木家具,如日式和风、北欧简约,以及如何让原木家具融入现代家居。 结构与形式的对话: 一件家具的美,在于其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本章将探讨原木家具在结构设计上的考量,例如桌腿的稳固性、椅背的支撑性,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影响整体的美感。我们还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原木家具造型,并分析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 “一期一会”的选购智慧: 购买原木家具,是一场与木头“一期一会”的缘分。本章将为您提供实用的选购指南,帮助您避开陷阱,挑选到物超所值的作品。 木材的辨识: 如何通过纹理、色泽、气味来辨别木材的种类和品质。 工艺的细节: 检查接合处的平整度、表面的光滑度、油漆或木蜡油的处理是否均匀。 结构的稳定性: 摇晃家具,检查是否松动,以及连接是否牢固。 价格的考量: 理解不同木材、工艺对价格的影响,避免被不合理的定价所误导。 定制的乐趣: 对于追求个性化的您,本章还将探讨原木家具定制的乐趣,以及如何与木作师傅有效沟通,实现您的理想家具。 第四章:生活的温度——原木家居的布置与保养 将原木家具融入生活,不仅能提升居家品味,更能带来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感觉。本章将分享如何巧妙布置原木家具,以及如何让它们伴随您度过美好的时光。 空间的和谐: 原木家具如何与不同的空间元素(墙面色彩、灯光、织物)相协调,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家氛围。我们将分享一些实际的布置案例,让您获得更多灵感。 “以木养木”的保养之道: 原木家具的魅力,在于岁月的沉淀。本章将传授您一套简单易行的保养方法,让您的木质家具历久弥新。 日常清洁: 如何使用干布、微湿的布进行日常擦拭。 季节性保养: 如何根据季节变化,对家具进行适当的打蜡或上油。 污渍的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渍(如水渍、油渍),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法。 避免损伤: 如何通过放置杯垫、餐垫等方式,保护家具免受刮擦和水渍的侵害。 木质家居的创意灵感: 除了大型家具,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小型的原木家居摆件、收纳品,以及如何通过DIY的方式,为您的家增添更多木质的温馨元素。 “慢下来”的生活节奏: 拥抱原木家具,也是拥抱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木头的温润,体会手作的温度,让家成为一个真正放松身心的港湾。 结语: 《台灣木職人才懂的享木生活》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份邀请,邀请您走进木头的世界,感受匠人的温度,品味生活的真谛。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对木头充满热情的爱好者,亦或是渴望为家增添一份自然气息的您,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享木”灵感。让我们一同用双手,用智慧,用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充满木头芬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