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分 类:心理学/教材
书名:《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
(Psychology:Core Concepts 7th Edition)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美]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L. Johnson)、
[美]薇薇安·麦卡恩(Vivian McCann)
译者:钱静、黄珏苹
定价:119.00元 开本:大16K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责编:王若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页码:704 字数:1138千字
ISBN:978-7-300-22964-5
[内容简介]
l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与生活》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全书分为14个专题,涵盖了当代心理学的各个域,每个专题都由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起,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读者进行深入剖析。第7版还在每章末尾新增了批判性思维版块,指导读者对14个遭到广泛误解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l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由心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津巴多主笔,其余两位作者罗伯特·约翰逊与薇薇安·麦卡恩教授均从事了多年的普通心理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
l 作为心理学学习的导论教材,《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能够由浅入深地带学生走入心理学的殿堂,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既可以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l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大师、“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菲利普·津巴多主笔,凝聚作者50多年第一手教育经验。
l 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名师联袂推荐。清华大学普通心理学主讲钱静倾情翻译。
l 自从2008年前一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文版出版以来,心理学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从前一版教材到现在的第7版,津巴多教授历时8年做出了近60%的更新,加入了大量新的研究发展以及全新的案例。
l 以问题串联概念,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让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帮助不爱学习的学生也能爱上心理学。
l 强调批判性思维。总结6大批判性思维技能,读者深入思考14个富有争议性的心理学问题,不仅介绍心理学知识,更注重培养心理学的思维方式。
l 参与性强。设有“亲自实践”“生活中的心理学”等富有参与性的专栏,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
l 语言幽默,形式多样。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案例让心理学变得好用又有趣;每章末尾还附有津巴多教授主持的26集科教片《探索心理学》的节目链接及观看指南。读者评价这是比小说还好看的教材。
l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
l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毕业于耶鲁大学,曾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现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荣誉退休教授。
l 除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外,津巴多还致力于寻找利用心理学帮助人们的途径,研究涉及害羞、时间观念、日常生活中的英雄、男性问题等域。
l 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材,并参与制作了《探索心理学》系列节目,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l 由于他数十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协会为他颁发了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
罗伯特·约翰逊
l 美国心理学家,在安普夸社区学院教授普通心理学长达28年,成立了西北太平洋优秀教师研讨会并担任主席职务。他还是社区学院心理学教师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2004年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他获得了心理学教学学会颁发的两年评选一次的大学教育奖。
薇薇安·麦卡恩
l 美国心理学家,波特兰社区学院心理学系资深教师,教授各种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心理学。她曾在社区学院心理学教师委员会中担任职务,也是西部心理学协会和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中的活跃成员。她还著有《人际关系:建立有效关系的艺术与科学》。
[译者简介]
钱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心理学和决策心理学。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普通心理学课程主讲。
........
我一直对“生活”本身充满了好奇,总想知道,为什么同样是人,却有着如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这本书的“心理学与生活”这个副标题,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寻的答案。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各种秘密,而这些秘密,恰恰解释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将心理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比如,当读到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一些错误判断,感觉豁然开朗。书中对于学习、记忆、动机、情绪、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深入剖析,都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让我明白,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在运作。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它改变了我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方式。我开始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对于艰涩难懂的书籍常常望而却步。但是,这本“正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却给了我一次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心理学带到了我的面前。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的公式和复杂的模型,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配以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思考题和自我检测,它们能够引导我主动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自己不曾意识到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心理学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才需要了解的学科,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改善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沟通技巧、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的方法,并且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觉真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温和的方式,引领我走进了奇妙的心理学世界。
评分我之前一直对“时间”这个概念有着莫名的执着,总觉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和体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有人推荐了这本书,虽然书名里有“普通心理学”,但我被“时间心理学”这个副标题深深吸引住了。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最初的期待要丰富和深刻。它不仅仅是关于时间的理论,更是将时间置于人类心理活动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解读。书中探讨了我们如何感知时间的流逝,为什么在快乐时时间飞快,而在无聊时度日如年;探讨了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甚至还涉及了时间焦虑、时间管理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作者的论述逻辑严谨,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又不失趣味性,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殿堂,接受着大师的指引。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时间观”的分类和分析,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待时间的方式,并且尝试去调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与一位博学而睿智的朋友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生和时间的深度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非常感兴趣,但总觉得有些东西难以捉摸,不够系统。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我读过一些零散的心理学普及读物,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直到我拿到这本“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像个在心理学海洋里航行的探险家,而这本书就是我手中的那张详尽的海图。它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心理学理论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各种心理学实验的描述,比如那个著名的服从实验,每次读到都让人心生震撼,也引发了我对人性、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的深刻反思。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认知、情感、人格、社会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就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帮助我一点点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我常常会在睡前翻几页,或者在通勤路上阅读,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洞察。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这几个字吸引的,总觉得能被冠以“扛鼎之作”的书,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景式”视角。它不像一些心理学书籍那样只聚焦于某个狭小的领域,而是像一个巨大的望远镜,将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让你能够俯瞰整个心理学的宏观图景。从大脑的奥秘到行为的驱动力,从情绪的波动到社会的影响,这本书几乎无所不包,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吸引人,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实验和发人深省的比喻,将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常常被书中的一些故事深深打动,比如关于抑郁症的章节,让我对那些饱受折磨的人们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教会了我认识自己,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去构建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