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曆史這樣告訴我們——《甲申三百年祭》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
定價:13.00元
作者:敏新
齣版社:中央黨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503531873
字數:130000
頁碼:15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一篇光輝的馬剋思主義曆史文獻。60年前,它甫一發錶就轟動重慶山城,並很快成為中國黨延安整風文件。60年來,“不做李自成”一直成為以*、鄧和*為主要代錶的黨人的曆史警戒。黨的剛剛開過,*同誌擔任總書記後次深入基層調研就是率書記處全體同誌到西柏坡考察、學習,重溫*同誌當年的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同誌特彆是領導乾部要牢記“兩個務必”,首先從自身做起,為實現黨的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為瞭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配閤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我們組織有關專傢學者編寫瞭《曆史這樣告訴我們》一書,揭示瞭作為一篇曆史祭文的政治魅力,挖掘瞭它包含的曆史內涵和現實意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讓我們牢記李自成由勝利走嚮失敗的教訓,牢記“兩個務必”,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徵程中經受新的考驗,努力交齣優異的答捲。
目錄
序 一篇有著旺盛生命力的史學論文
《甲申三百年祭》發錶前後
一 為紀念明亡三百周年而作
二 不同黨派的不同反應
三 從《甲申三百年祭》的內容看作者本意
四 為何要把《甲申三百年祭》作為整風文獻
五 郭沫若為什麼沒有按照毛的提議寫一篇太平經驗
《甲申三百年祭》與中國黨
一 《甲申三百年祭》的寫作背景
二 國民黨對《甲申三百年祭》的圍攻
三 《甲申三百年祭》成為黨整風文件
四 我們絕不當李自成
五 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交齣優異的答捲
明朝的滅亡與崇禎帝的四大失策
一 崇禎帝的用人政策
二 崇禎帝的事政策
三 崇禎帝的財政政策
四 小議崇禎帝與明亡
由勝利走嚮失敗:李自成的悲局
一 大順軍入京後的舉措暴露齣短視的弱點
二 李自成決策上的重大失誤是導緻其悲局的主要原因
三 清廷的圍剿是李自成悲局的決定因素
太平宰相牛金星
一 他被迫參加瞭農民革命隊伍
二 他對農民軍壯大發展作齣瞭貢獻
三 他助長瞭農民革命日趨封建化
四 他後拋棄瞭農民革命事業
劉宗敏的輝煌與遺憾
一 創業時期:與李自成患難與共,不屈不撓
二 發展時期:奮力拼搏,勇往直前
三 勝利時期:輝煌的業績與難忘的遺憾
四 敗退時期:竭盡全力,挽救危局
吳三桂:從心懷歸順到引清入關
李岩的悲劇永遠值得迴味
附錄 甲申三百年祭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到《曆史這樣告訴我們——<甲申三百年祭>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曆史教科書的畫麵,但隨後“甲申三百年祭”和“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這兩個關鍵詞又將我的思緒拉迴現實。這並非一本純粹的史料堆砌,而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過往經驗的深度挖掘。我猜想,作者敏新必然是帶著一種使命感來撰寫這本書的,他試圖通過重溫“甲申三百年祭”的慘痛教訓,為中國共産黨人提供一麵鏡子,一麵能夠照見曆史興衰、洞察現實挑戰的鏡子。這本書的價值,我想就在於它不僅僅是在迴顧曆史,更是在解讀曆史,並將其轉化為一種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我希望它能以一種深刻而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剖析那個特定曆史時期齣現的關鍵問題,並將其與中國共産黨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麵臨的挑戰相聯係。這是一種對曆史的嚴肅審視,也是一種對未來的鄭重提醒。
評分《曆史這樣告訴我們——<甲申三百年祭>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這個書名,自帶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我立刻聯想到,這並非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需要讀者帶著一種批判性思維和對曆史負責的態度去閱讀。作者敏新,中共中央黨校齣版社,這些信息都暗示瞭這本書的學術性和政治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甲申三百年祭”背後的深層原因,不僅僅是錶麵的事件描述,而是要探究製度、思想、人心等多個維度的失誤。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闡釋這些曆史教訓如何轉化為對當下中國共産黨人的警示,以及如何指導他們在新時代的實踐中避免重蹈覆轍。這是一種將曆史智慧轉化為治國理政經驗的嘗試,也是一次對中國共産黨自身建設的深刻反思。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否提供一套清晰的曆史邏輯,讓黨人在麵對復雜局麵時,能夠從容不迫,少犯錯誤。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眼前一亮,很有曆史的厚重感,同時又帶著一種警示意味。“甲申三百年祭”這個詞本身就飽含瞭太多的曆史信息,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猜測這本書會從曆史的長河中選取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深入剖析那個時代的事件,並從中提煉齣對當下具有藉鑒意義的教訓。作者敏新,來自中共中央黨校齣版社,這本身就傳遞瞭一種權威性和專業性,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會經過嚴謹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我期待它能夠帶領我迴顧那些被曆史塵封的片段,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中悟齣一些能夠指導我們前行的道理。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曆史老人不厭其煩地嚮我們講述著一個久遠的故事,而故事的結局,或許就隱藏著我們當下所麵臨問題的答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熟悉卻又常常被忽視的曆史事件,從中汲取智慧,少走彎路。
評分《曆史這樣告訴我們——<甲申三百年祭>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這個書名,讓我感受到一種莊重感和責任感。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沉甸甸的曆史對話。我猜想,敏新作者必然是帶著一種使命感,試圖通過對“甲申三百年祭”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的深度解讀,為中國共産黨人提供深刻的啓示。這本書或許並非僅僅是陳述史實,更在於剖析那些導緻曆史走嚮的深層原因,例如製度的缺陷、思想的局限、人性的弱點等等。而“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這一副標題,則明確瞭這本書的指嚮性——它是一麵鏡子,一麵能夠映照齣曆史教訓,並為當下的執政者提供思考的鏡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輔以深刻的洞察力,為讀者展現一個清晰的曆史脈絡,並從中提煉齣真正具有價值的“昭示”,幫助中國共産黨人在復雜多變的時代浪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明智的決策。
評分僅憑書名《曆史這樣告訴我們——<甲申三百年祭>給中國黨人的曆史昭示》,我就能感受到作者敏新想要傳遞一種深刻的思考。我猜想,這本書的核心在於“昭示”二字,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要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和教訓,並直接指嚮“中國黨人”。“甲申三百年祭”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曆史轉摺點,書中很可能詳細剖析瞭那個時期導緻最終結局的復雜因素,從政治體製的僵化到思想觀念的陳腐,再到社會經濟的危機,作者或許會抽絲剝繭,展現曆史的殘酷真相。而將這些曆史的“昭示”直接提供給“中國黨人”,更是凸顯瞭這本書的現實關懷和政治導嚮。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種曆史視角下的反思,幫助黨人認識到自身在曆史發展中的定位,以及肩負的責任。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能否讓曆史的經驗成為現實的指南,讓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警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