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国学易经全书大字注音版全集无删减儿童成人通用入门学习周易的奥秘智慧 可搭配 道德经 论语

尚雅国学易经全书大字注音版全集无删减儿童成人通用入门学习周易的奥秘智慧 可搭配 道德经 论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启铜 编
图书标签:
  • 易经
  • 周易
  • 国学
  • 尚雅
  • 注音版
  • 儿童
  • 成人
  • 入门
  • 智慧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尚雅悦知旗舰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42612
商品编码:27313556674
品牌:尚雅悦知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战国策

3、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End_Of_Item_Desc
《智慧之镜: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解析》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智慧结晶,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本书旨在为读者开启一扇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窗户,特别是其中最为核心且影响深远的几部经典,以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一份宁静的力量,洞察事物运行的规律,提升人生境界。我们精选了数部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典籍,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将这些蕴含着古圣先贤智慧的瑰宝,以全新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其不仅易于理解,更能触及心灵,引发深刻的思考。 第一部分:万象之变,大道之行——《易经》的智慧启迪 《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八卦、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辞、爻辞为载体,描绘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普遍法则。《易经》并非一本单纯的占卜之书,它更是一部关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人生哲理的百科全书。 1. 《易经》的宇宙观与辩证法: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变易”,即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并非无序,而是遵循着阴阳相生相克、物极必反的规律。《易经》中的阴阳理论,是对宇宙最基本二元力量的认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世间万物的根基。例如,白天与黑夜、寒冷与炎热、生与死,这些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互为表里,共同推动着世界的运转。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教会我们看到事物发展的两面性,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在顺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2. 卦象与爻辞的解读: 《易经》的六十四卦,每一个卦象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而卦辞和爻辞则是对这些情境的解读和指导。通过对卦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当前所处的环境,预见事物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乾卦”象征着阳刚、创造和积极进取,而“坤卦”则代表着阴柔、包容和顺应。学会解读这些卦象,就像获得了一面能够映照现实的“智慧之镜”,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3. 《易经》的人生智慧: 《易经》不仅揭示了宏观世界的规律,更深刻地阐释了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哲理。它教导我们如何处事,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损卦”告诉我们要学会适度的牺牲和付出,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益卦”则提醒我们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要思索如何回馈社会。书中充满了关于如何进退、如何取舍、如何与人相处的智慧,对于现代人在职场、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都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引导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把握时机,不断反思和成长。 第二部分:道德之基,仁爱之光——《道德经》的哲思与《论语》的教诲 如果说《易经》是中华文化思想的源头,那么《道德经》和《论语》则是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道家和儒家两大思想体系,对人生、社会、政治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1. 《道德经》:无为而治的至高智慧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其核心思想是“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老子认为,“道”是自然无为的,也是无所不为的。因此,他提倡“无为而治”,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不妄为、不强为。 “道”的深邃内涵: 《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的不可言说和永恒性。“道”是天地万物的生成者,也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道”,便是理解宇宙的本质和运行的规律。 “无为”的智慧: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它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指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加个人意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而是持之以恒的自然力量。在现代社会,“无为”的智慧在于学会放手,懂得适时而为,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冲突,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治理和更和谐的生活。 辩证的思维与柔弱的力量: 《道德经》中充满了辩证的智慧,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它强调柔弱胜刚强,如水之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以柔克刚的哲学,在处理人际关系、应对挑战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2. 《论语》:仁、义、礼、智、信的君子之道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它侧重于个人修养、社会伦理和政治实践,为中华民族塑造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仁”的至高境界: “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它是爱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的博爱精神。“仁者,爱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孔子所倡导的“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个体完善人格的最高追求。 “礼”的社会秩序: “礼”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是内在的道德修养的体现。它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建立尊卑有序、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君子”的典范: 《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的品德和修养,君子应具备“智、信、仁、勇、严”等优秀品质,不断学习,反躬自省,以德化人。孔子所描绘的“君子”形象,是无数人心中的道德楷模,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认为学习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他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后世教育树立了典范。 第三部分: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部经典,虽然成书年代不同,思想体系各异,但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智慧。 《易经》——宇宙的法则: 它揭示了世界万物运行的宏观规律,让我们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学会顺应自然。 《道德经》——人生的哲学: 它提供了“道”的智慧,教导我们以“无为”的态度去生活,以柔弱的力量去处事。 《论语》——社会的伦理: 它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塑造了君子人格。 这三部经典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例如,《易经》中的“否极泰来”与《道德经》中的“祸兮福所倚”都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论语》中关于“仁”的教诲,与《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不仁”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后者则是指“道”的公平与公正,这恰恰说明了不同维度上的智慧。 结论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重读这些古老的智慧经典,并非复古守旧,而是为了汲取跨越时空的营养,找到内心的力量和方向。它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理解人生、提升自我的独特视角。《易经》的辩证思维,《道德经》的道家智慧,《论语》的儒家教诲,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旨在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这些经典,去除其晦涩难懂的部分,提炼出其最核心、最实用的智慧,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都能在这部“智慧之镜”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打着“国学”旗号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拼凑之作,内容空泛,缺乏严谨的学术支撑。一开始我对这本《尚雅国学易经全书》也有所保留,毕竟要做到“全集无删减”并且还要“大字注音”,在制作成本上必然很高,质量会不会因此打折扣?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在校勘和注释上看得出是用心做了功课的。它并非简单地将不同版本的文字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在贯穿始终,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古文进行了清晰的标注和解释。比如在论述“乾卦”的“九五之尊”时,它不仅给出了通用的解释,还引用了数家古代注疏的观点进行对比,这对于追求真知灼见的人来说,是极大的裨益。我感觉我不是在读一本入门读物,而是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学术对话,这种体验是令人振奋且非常充实的。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装帧和纸张质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研读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是一个习惯在书本上做笔记、画重点的人,很多廉价的印刷品,墨水容易洇开,或者翻页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让人心烦。但这本《尚雅国学易经全书》的纸张厚实适中,油墨清晰不反光,即使用钢笔书写也能保持整洁。它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每天都会翻阅好几次,书脊也没有出现任何松动或开裂的迹象。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经典应有的敬畏之心。阅读体验的舒适度,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持久性,而这本书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确保了我的学习之旅能够持续、愉悦地进行下去。我非常推荐给那些真正想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周易奥秘的朋友们。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适合完全零基础小孩子入门的书,毕竟名字里带了“儿童通用”,但当我真正开始研读后,才发现它的深度远超我的初始预期。我的工作性质需要我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和预测能力,平时也会涉猎一些管理学和决策学的书籍,但总觉得缺少一种更宏大、更具系统性的思维框架。这本《尚雅国学易经全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过度强调玄学色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周易》作为一套变化之学的本质上。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爻辞时所采用的现代语境,它没有生硬地将古代的场景套用到现代生活,而是巧妙地提炼出其中的哲学原理,比如“时位”的把握、“进退”的度量。这让我能够将易理有效地应用于工作中的项目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上。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能让你时常翻阅、常读常新的案头宝典。这种实用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是我在其他国学读物中很少见到的平衡点。

评分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我常常会寻找那些可以与经典相互印证的书籍,比如《道德经》和《论语》。这套《尚雅国学易经全书》的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它被设计成可以与这些经典“搭配”阅读。我尝试着将易经中的“中正之道”与《论语》中孔子强调的“过犹不及”进行对照学习,突然间,那些原本在不同书籍中孤立的智慧点,开始互相连通、互相阐发,形成了一个更为宏大而有机的思想网络。例如,易经中的“变”与“不变”,在道家思想中得到了更深的哲学阐释,这使得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是孤立地推销易经,而是将易经置于整个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谱中去考察,这一点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的乐趣。这种跨文本的参照学习方式,是高效吸收传统智慧的绝佳途径。

评分

这本《尚雅国学易经全书大字注音版全集无删减》真是让我相见恨晚啊!我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市面上的易经书籍要么太过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删减得厉害,让人总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这套书完全不一样,光是“大字注音”这一点就深得我心,对于我这种需要戴老花镜看书的中年人来说,简直是福音!翻开书页,那排版布局简直是精心设计过的,每一个卦象、每一个爻辞都清晰可辨,即便是初次接触《周易》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阅读的信心。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声称是“全集无删减”,这在现在这个追求快餐文化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对比了几个章节,发现它保留了许多古籍中常见的注释和衍文,让我在理解卦义时,能够接触到更全面的历史脉络。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周易的门槛,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引路人,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那充满智慧与哲理的易学世界。我对它深切的敬意,源于它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