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塔利班-宗教极端主义在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 |
| 作者: | (巴基斯坦)艾哈迈德·拉希德|译者:钟鹰翔 | 开本: | |
| : | 58 | 页数: | |
| 现: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ISBN号: | 978722908704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塔利班》作者艾哈迈德拉希德,巴基斯坦人,主要关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国际媒体称他为“巴基斯坦佳和勇敢的记者”。美国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他是一个超过20年的远东经济评论记者。 目录 新版前言
前言 写在2001年9月的恐怖袭击之后
前言和致谢
地图
引言 阿富汗的圣战者
部分 塔利班运动的历史
第1章 坎大哈,1994年:塔利班的起源
第2章 赫拉特,1995年:安拉的无敌勇士
第3章 喀布尔,1996年:信徒的领袖
第4章 马扎里沙里夫,1997年:北方的屠杀
第5章 巴米扬,1998-1999年:永无休止的战争
第二部分 伊斯兰和塔利班
第6章 咄咄逼人的伊斯兰:塔利班的新型教旨主义
第7章 秘密结社:塔利班的政治和军事组织
第8章 消失的性别:女性、青少年和塔利班的文化政策
第9章 之惑:毒品和塔利班的经济政策
第10章 全球圣战:奥萨马·本·拉登和阿拉伯人在阿富汗
第三部分 新一轮的大博弈
第11章 独裁者和石油大亨:塔利班和中亚、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的纠葛
第12章 塔利班传奇(一):油气管道战争,1994-1996年
第13章 塔利班传奇(二):油气管道战争,1997-1999年
第14章 操纵者还是受害者:巴基斯坦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角色
第15章 逊尼派对什叶派: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争夺
第16章 总结:阿富汗的未来
第17章 卷土重来:2000-2009年间的塔利班
附录一 1996年喀布尔陷落后塔利班的女性和文化法令展示
附录二 塔利班的政权结构
附录三 塔利班大事编年纪
附录四 新时期的“大博弈”
附录五 专有名词表
精彩导读 全球圣战:奥萨马·本·拉登和阿拉伯人在阿富汗
托克哈姆(Torkham)位于开伯尔山口的顶部,这里是一处边境驿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分别位于一道简单的栅栏两边。巴方一侧驻守着精神抖擞的边防军人,灰色的制服、靴子和头巾是他们的标志。1989年,苏军从阿富汗刚刚撤离完毕,笔者也踏上了回国的行程。不过,当时的托克哈姆关口却是栅门紧闭。带着一身的疲惫,我不得不在阿富汗一侧的草地上稍作休息,等待国门再次打开。
突然,我的身后响起一片喧闹。只见一辆大卡车满载着圣战武装呼啸而过。那上面都是些异国面孔,有浅色皮肤的阿拉伯人、蓝眼睛的中亚人,还有几位东亚人模样的黑脸汉子。他们的打扮和一般的阿富汗圣战战士并无二致,只是头巾显得不大合衬。这群人全副武装,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从不离手。大家都在等着开关放人,我干脆和他们攀谈开来。这才发现其中竟然只有一名阿富汗人,其他的30多位对普什图语、达里语和乌尔都语一概不通,全靠他一张嘴进行翻译。
我遇到的这帮人中,有菲律宾来的摩罗人、苏联来的乌兹别克人、邻国的分裂主义分子,阿拉伯人更是不少,分别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多个国家。至于那位阿富汗人,则是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阿富汗伊斯兰党(HizbIslami)的成员。经过一周在训练营的辛苦训练,这群外国人准备到白沙瓦过周末,去看看家信、换身衣服或改善一下伙食。他们来到阿富汗的目的除了要和圣战组织并肩作战,还接受了武器、爆破和游击战方面的训练。日后他们返全球圣战回家乡之时,圣战也会一并前去。
同一天晚上,贝·布托总理在伊斯兰堡设宴款待新闻界人士。三军情报局负责人哈米德·古尔(KhamidGul)也是与会宾客之一。这位上校是军队中的头号伊斯兰极端分子,他对于苏联人的撤退感到无比振奋。笔者向古尔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如果古尔广招天下伊斯兰极端分子的举动不是玩火,那么到底谁才是巴基斯坦的盟友?二、这些极端分子会不会把恐怖活动带回自己的祖国?古尔的回答如下:“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场圣战。历史进入现代以来,这还是全世界穆斯林次组成同一个阵营。世界上已经有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阵营。为什么穆斯林就不能团结在一起呢?”对于这些秉持着国际主义的穆斯林,笔者愿意用“阿拉伯裔阿富汗人”称呼他们。虽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成为阿富汗公民,很多也并非阿拉伯裔。
1986年,当时的中央情报局负责人威廉·卡塞(WilliamCasey)连出三招,步步都是对付苏军的杀手锏,这些计划在当时属于高度机密。首先,在国会的许可下,美方向阿富汗方面提供了大量FIM-92毒刺导弹,圣战组织因此有了击落苏军飞机的能力。同时,美国军事顾问也参与到圣战之中,为阿富汗人传授游击战的点点滴滴。此前,美方虽然一直力挺圣战组织,却从未向阿富汗盟友提供任何美制武器和人力支援。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达成协议,准备向苏联境内发动游击战攻击,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就是此次行动的目标。两地都是穆斯林聚居地,也是苏军供给的来源地。这个任务终落到了希克马蒂亚尔和他的武装身上。这位军阀是三军情报局为仰仗的圣战武装领导人。1987年2月,小队武装离开位于阿富汗北部的基地,跨过阿姆河进入塔吉克斯坦,并用火箭向当地村落发动攻击。这个新闻让卡塞兴奋不已。情报局长第二次对巴基斯坦进行秘密访问时,甚至亲身进入阿富汗境内?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一起检阅圣战组织的部队。
……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0123456789
以下是一份图书简介,旨在涵盖其可能包含的丰富内容,并避免提及“塔利班”、“宗教极端主义”、“阿富汗”等特定主题,同时也力求语言自然,不显露人工智能痕迹。 书名: 《东方之风:文明交融与权力变迁的史诗》 简介: 这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它将带领读者穿越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土地,探寻在这片孕育了无数文明奇迹的沃土上,社会、文化与政治力量如何相互激荡,塑造了地区的命运。本书并非仅是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以一种深邃的视角,勾勒出一种独特的地缘政治与文明交汇的叙事,揭示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区域内部的权力结构如何演变,外来影响如何渗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编织出今日我们所见的复杂格局。 本书的叙事起点,可以追溯至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驼铃声中商品、思想与信仰的流动,揭示了早期文明如何在这种跨区域的交流中汲取养分,又如何孕育出独特的区域文明。我们将在书中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如何在地理空间的限制与连接下,碰撞出火花,相互影响,又在时间的洪流中,沉淀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基因。这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往往在后来的历史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理解当下局势的一把钥匙。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本书将目光聚焦于区域内权力中心的形成与衰落。我们将看到,曾经强大的帝国如何在这个广袤的地域崛起,又如何因为内部的裂痕或外部的压力而走向瓦解。作者深入剖析了不同时期统治者的策略、政治制度的优劣,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与变革。这其中,既有宏大的国家战略,也有细微的宫廷政治;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通过对这些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一个地区的长治久安并非易事,权力的争夺与更迭是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篇章。 然而,任何一个地区的历史,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本书同样不遗余力地探讨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无论是古代的帝国征服,还是近代的殖民扩张,亦或是现代的地缘政治博弈,这些外部力量都曾在区域内留下深刻的印记。作者将详细阐述这些外部力量如何改变了地区的政治版图、经济结构,甚至社会文化观念。读者将看到,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区域的命运与世界的脉搏紧密相连,任何孤立的发展都难以持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于“信仰”与“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多种古老宗教共存,并在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动员力量。作者将追溯这些信仰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如何成为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支柱,又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一些群体曲解和利用,演变成一种激进的力量。本书将揭示,当信仰与政治野心相结合时,可能产生的巨大能量,以及这种能量如何能够颠覆现有的社会秩序,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我们也将审视,当某些意识形态以极端的方式传播时,其对地区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 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其对“人民”的关注。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作者并未忽略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承受者。本书将呈现不同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抗争与顺从。通过对这些个体命运的刻画,我们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理解那些宏大叙事背后,个体所经历的苦难与希望。特别是当社会动荡、权力更迭之际,普通民众的生活往往被推向风口浪尖,他们的选择与命运,也构成了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在研究中,广泛借鉴了考古发现、历史文献、口述史料以及当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呈现一个全面、客观且富有洞察力的历史图景。本书语言严谨而不失生动,分析深刻而不乏人文关怀,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该地区复杂历史与现实的全新视角。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堂关于文明、权力、信仰与人性的深刻课程。 《东方之风:文明交融与权力变迁的史诗》将带领您深入探索一个充满戏剧性变化、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辽阔地域。您将了解到,为何一些古老的传统能够历久弥新,为何一些政治力量能够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以及在这些变迁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逻辑。本书将揭示,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每一次呼吸,都承载着过往的重量,也预示着未来的方向。这是一场关于理解的旅程,一次关于洞察的探索,它将帮助您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东方这片土地上,文明与权力永恒博弈的真相。 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对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误判,或是受到某种极端思潮的影响,而导致其崛起与走向极端化的群体。我们将深入分析其思想根源、发展壮大过程,以及这些群体如何利用宗教或民族主义情感,构建起自身的权力体系,并对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造成挑战。本书会细致地剖析这些群体如何通过宣传、动员和暴力手段,在不同层面渗透和影响社会,以及它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又如何最终走向衰落或演变。 在探讨这些极端化进程的同时,本书也将呈现区域内其他社会力量的反应与抗争。包括国家政权、温和派宗教领袖、世俗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他们如何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为维护社会秩序、争取个人自由和民族尊严而奋斗。这些抵抗与妥协,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复杂性,也为我们理解如何应对类似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本书还会审视外部世界对该地区局势的影响。从历史上的大国博弈,到当代的地缘战略竞争,外部势力的干预与支持,往往成为区域内权力格局变动的催化剂。本书将分析这些外部力量是如何利用区域内的矛盾,如何通过经济、军事或意识形态援助,来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以及这些干预最终给地区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东方之风:文明交融与权力变迁的史诗》是一部多维度、深层次的历史研究。它不仅仅是对某个特定历史现象的记录,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权力、信仰、社会变革以及地缘政治相互作用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对东方这片土地上,那些影响深远的权力变迁和文明演化,建立起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它将帮助我们理解,为何一些地区会长期陷入动荡,为何一些极端思想会找到土壤,以及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