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手册—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参数分册(2018版)
书号:9787520802871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开本:32开
定价;40.00
页码: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手册较全面地汇编了guo家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逾200件,采集重要参数数据近2000个,以其内容完整、数据实用、结构明晰、查阅便捷的特点,深受广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劳动法律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欢迎,被誉为上海HR专业人士的 备工具书。
2018年版《参数分册》在2017版的基础上作了结构优化,将众多读者关注且*新更新的上海市居住证及积分管理办法,连同相关迁沪落户政策单列成为第五部分,便于查阅。与此同时,本书秉承十数年的编撰原则,追踪*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di一时间跟进了 “本市工伤保险费率”、“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等,在“养老金计发”、“企业年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等方面作了及时更新,进一步明晰了“基本养老金申领条件”,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年度内其他重要更新,可通过《参数分册》封二二维码关注编者微信公众号。
目 录
第*部分 劳动管理
di一章 劳动用工
第二章 劳动合同
第三章 工作时间
第四章 休息休假
第五章 劳动报酬
第六章 经济补偿
第七章 劳动保护
第八章 劳务派遣
第九章 非全日制劳动用工
第十章 境外人员就业管理规定
第二部分 保险福利
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缴费标准
第十二章 职工养老保险
第十三章 职工医疗保险
第十四章 生育保险
第十五章 工伤保险
第十六章 失业保险
第十七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十八章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第十九章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托底政策
第二十章 住房公积金
第二十一章 福利待遇
第三部分 争议处理
第二十二章 劳动用工相关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第二十四章 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
第四部分 民主管理
第二十五章 工会
第二十六章 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十七章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
第五部分 人才引进
第二十八章 居住证管理
第二十九章 迁沪落户
第六部分 其 它
第三十章 个人及企业税费
第三十一章 职工培训
第三十二章 就业创业扶持和特殊人员就业
第三十三章 相关人力资源政策
第三十四章 附录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着清晰又不失精致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本正经的工具书。刚翻开目录的时候,那种期待感就上来了,因为我正在筹备公司今年的薪酬结构调整,急需一些权威且贴近实操的指导。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岗位评价与薪酬体系设计”那一章节的编排方式。很多市面上的教材往往理论大于实践,读起来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结构似乎很有条理,从基础的要素界定到具体的量化模型应用,步骤清晰,感觉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在教你做项目。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行业背景下的案例分析,比如高科技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在确定薪酬带宽时有哪些关键的差异点和调整策略,如果能附带一些可以直接套用的评估表格模板,那就更完美了。毕竟,手册类的书籍,实用性才是王道,希望它不是一本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纸上谈兵,而是能真正解决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棘手难题,比如如何公正地处理跨部门的职级对齐问题。
评分坦白讲,我对这本书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参数分册抱有最高的期待,这部分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月的现金流和合规风险。我需要一本能够清晰界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与“内部承包”之间法律界限的权威参考。特别是关于工时制度的认定,比如混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申请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我们地区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希望书中能附录最新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基数上下限参考(虽然是2018年的数据,但作为基准框架很有价值),以及对近几年相关法律条文修订的对比分析。在实操层面,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规范化管理外包人员的社保缴纳衔接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步骤的流程图来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年度用工风险自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合规漏洞,那么即便它不是最新版本,其作为基础工具书的地位也无可替代。
评分说实话,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在“人力资源规划”和“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上的深度。我们部门正从传统的“考勤打卡式”管理向“目标驱动型”转型,急需一个成熟的框架来指导我们设计下一年度的人才盘点和继任者计划。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如何科学预测未来三到五年的人员结构缺口,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辅助招聘决策,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我可不希望读到那些老掉牙的“人才选拔漏斗”理论,而是期待它能探讨如何利用一些先进的HR分析工具,比如如何构建合理的KPI指标体系来评估高管团队的贡献度。绩效面谈的艺术也是我关注的重点,那种既能激励员工成长,又不会引发负面情绪的沟通技巧,是实战中难以掌握的艺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场景化的对话脚本或案例分析,那就太棒了,毕竟理论人人都会讲,关键在于“怎么做”。
评分从一个企业文化建设者的角度来看,我试图通过这本书寻找一些软性管理上的灵感。现在留住核心人才,单靠高薪已经越来越难了,员工更看重工作的意义和企业的价值观。我希望手册中关于“员工敬业度提升”和“组织文化落地”的部分,能有一些创新性的思路。比如,如何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到日常的培训、激励和晋升标准中去?很多企业文化停留在墙上的标语,如何让它真正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我特别想知道,在2018年左右的实践中,哪些非物质激励手段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例如,是否有关于如何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非营利性福利包”的探讨,比如更灵活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或者针对不同代际员工的需求差异化关怀方案。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写得生动具体,而非空洞的说教,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更新速度和时效性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毕竟,人力资源管理的法规环境和最佳实践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弹性工作制这块,近几年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我希望这本“2018版”手册,虽然出版时间稍早,但它对核心管理理念的阐述依然具备穿透力。特别是关于劳动关系处理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对当时的社保政策有一个详尽的解读,包括各地的基数调整和缴纳细则。我正在处理一起复杂的员工劝退案例,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和协商技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份详尽的法律风险提示清单,指导我们如何规范操作,避免劳动仲裁,那就太有价值了。我更倾向于那种“红线”清晰、操作规范性极强的指南,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管理哲学。一本好的手册应该像一个随身携带的“防火墙”,时刻提醒我们在合规的边缘行走时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