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D二版)》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因为增加了新世纪以来文学史的内容,所以书名由原来改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本教材以“人”的观念嬗演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重新阐释二十世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学界被广泛用于教学及科研,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此次修订,是为了与时俱进,更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下)(D二版)》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因为增加了新世纪以来文学史的内容,所以书名由原来改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下)。本教材以“人”的观念嬗演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重新阐释二十世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学界被广泛用于教学及科研,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此次修订,是为了与时俱进,更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上册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节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
D二节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
D三节文学观念的变革
D四节文体叙述的创新
章五四文学革命
节五四文学革命
D二节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D三节新文学社团流派
D二章20年代小说(一)
节20年代小说概述
D二节叶绍钧许地山
D三节郁达夫
D三章20年代小说(二)
节鲁迅的文学创作
D二节《呐喊》《彷徨》
D三节《故事新编》
D四章20年代新诗
节20年代新诗概述
D二节郭沫若
D三节徐志摩闻一多
D五章20年代戏剧
节20年代戏剧概述
D二节田汉
D六章20年代散文
节20年代散文概述
D二节周作人朱自清等
D三节《野草》
文学大事记(1897—1927)
D七章30年代文学思潮
节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D二节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D八章30年代小说(一)
节30年代小说概述
D二节丁玲等
D三节新感觉派小说
D九章30年代小说(二)
节老舍的小说创作
D二节《骆驼祥子》
D十章30年代小说(三)
节茅盾的小说创作
D二节《子夜》
D十一章30年代小说(四)
节巴金的小说创作
D二节《激流三部曲》
D十二章30年代小说(五)
节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D二节《边城》
D十三章30年代新诗
节30年代新诗概述
D二节戴望舒卞之琳
D十四章30年代戏剧
节30年代戏剧概述
D二节曹禺与《雷雨》、《日出》等
D十五章30年代散文
节30年代散文概述
D二节鲁迅杂文
D三节林语堂何其芳
文学大事记(1928—1937)
D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节国统区文学思潮
D二节解放区文学思潮
D十七章40年代小说(一)
节40年代小说概述
D二节《围城》
D三节张爱玲
D十八章40年代小说(二)
节现代通俗小说概述
D二节张恨水
DSJ章40年代小说(三)
节解放区小说概述
D二节赵树理孙犁
D二十章40年代新诗
节40年代新诗概述
D二节艾青
D三节九叶诗派
D二十一章40年代戏剧、散文
节40年代戏剧概述
D二节郭沫若的历史剧
D三节40年代散文概述
文学大事记(1937—1949)
后记
D二版后记
下册
章1949—1976文学思潮
节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
D二节“WG”文学思潮
D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
节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
D二节柳青梁斌杨沫等
D三节另一种探索
D三章五六十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节五六十年代诗歌概述
D二节五六十年代戏剧概述《茶馆》等
D三节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
D四章本时期台港文学(一)
节台湾文学概述
D二节小说白先勇等
D三节香港文学刘以鬯等
D四节通俗小说金庸等
D五章本时期台港文学(二)
节新诗余光中郑愁予等
D二节戏剧姚一苇等
D三节散文梁实秋等
文学大事记(1949—1976)
D六章1977—1989文学思潮
节新时期文学初期文艺复苏
D二节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D三节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D七章80年代小说
节80年代小说概述
D二节王蒙谌容张贤亮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