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2(上)(D二版)》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上)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因為增加瞭新世紀以來文學史的內容,所以書名由原來改為《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2》(上)。本教材以“人”的觀念嬗演中國現代文學史進程,重新闡釋二十世紀以及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自2007年齣版以來,在學界被廣泛用於教學及科研,産生瞭很好的學術反響。此次修訂,是為瞭與時俱進,更能適應新的教學內容的需要。
《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2(下)(D二版)》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下)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因為增加瞭新世紀以來文學史的內容,所以書名由原來改為《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12》(下)。本教材以“人”的觀念嬗演中國現代文學史進程,重新闡釋二十世紀以及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自2007年齣版以來,在學界被廣泛用於教學及科研,産生瞭很好的學術反響。此次修訂,是為瞭與時俱進,更能適應新的教學內容的需要。
上冊
導言中國文學現代化的發生
節人的發現與文學史構成
D二節中國文學現代化開端
D三節文學觀念的變革
D四節文體敘述的創新
章五四文學革命
節五四文學革命
D二節五四文學思潮與論爭
D三節新文學社團流派
D二章20年代小說(一)
節20年代小說概述
D二節葉紹鈞許地山
D三節鬱達夫
D三章20年代小說(二)
節魯迅的文學創作
D二節《呐喊》《彷徨》
D三節《故事新編》
D四章20年代新詩
節20年代新詩概述
D二節郭沫若
D三節徐誌摩聞一多
D五章20年代戲劇
節20年代戲劇概述
D二節田漢
D六章20年代散文
節20年代散文概述
D二節周作人硃自清等
D三節《野草》
文學大事記(1897—1927)
D七章30年代文學思潮
節人文主義文學思潮
D二節左翼革命文學思潮
D八章30年代小說(一)
節30年代小說概述
D二節丁玲等
D三節新感覺派小說
D九章30年代小說(二)
節老捨的小說創作
D二節《駱駝祥子》
D十章30年代小說(三)
節茅盾的小說創作
D二節《子夜》
D十一章30年代小說(四)
節巴金的小說創作
D二節《激流三部麯》
D十二章30年代小說(五)
節瀋從文的小說創作
D二節《邊城》
D十三章30年代新詩
節30年代新詩概述
D二節戴望舒卞之琳
D十四章30年代戲劇
節30年代戲劇概述
D二節曹禺與《雷雨》、《日齣》等
D十五章30年代散文
節30年代散文概述
D二節魯迅雜文
D三節林語堂何其芳
文學大事記(1928—1937)
D十六章40年代文學思潮
節國統區文學思潮
D二節解放區文學思潮
D十七章40年代小說(一)
節40年代小說概述
D二節《圍城》
D三節張愛玲
D十八章40年代小說(二)
節現代通俗小說概述
D二節張恨水
DSJ章40年代小說(三)
節解放區小說概述
D二節趙樹理孫犁
D二十章40年代新詩
節40年代新詩概述
D二節艾青
D三節九葉詩派
D二十一章40年代戲劇、散文
節40年代戲劇概述
D二節郭沫若的曆史劇
D三節40年代散文概述
文學大事記(1937—1949)
後記
D二版後記
下冊
章1949—1976文學思潮
節五六十年代文學思潮
D二節“WG”文學思潮
D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說
節五六十年代小說概述
D二節柳青梁斌楊沫等
D三節另一種探索
D三章五六十年代詩歌戲劇散文
節五六十年代詩歌概述
D二節五六十年代戲劇概述《茶館》等
D三節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
D四章本時期颱港文學(一)
節颱灣文學概述
D二節小說白先勇等
D三節香港文學劉以鬯等
D四節通俗小說金庸等
D五章本時期颱港文學(二)
節新詩餘光中鄭愁予等
D二節戲劇姚一葦等
D三節散文梁實鞦等
文學大事記(1949—1976)
D六章1977—1989文學思潮
節新時期文學初期文藝復蘇
D二節80年代前期文學思潮
D三節80年代後期文學思潮
D七章80年代小說
節80年代小說概述
D二節王濛諶容張賢亮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