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华文基础字典 | 
| 作者 | 李行健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华语教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814744 |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一、本字典共收录规范汉字1480个,按拼音音序排列。每个字头包括拼音、笔画、部首、结构四部分,部分字增加笔顺展示。相 对应的繁体字括注在正文字头之后,异体字不收录。二、因繁体简化而产生的同形、同音或同形不同音字,一律分列,并标以1、2……。如“板1”与“板2(闆)”、“干1”与“干 2(幹)”、“后1”与“后2(後)”、“表1”与“表2(錶)”、“别1”与“别2(彆)”等。三、多音字各音项集中列在一个字头之下,按读音分列。如:阿ā/ē7画左阝部左右四、本字典有500字左右的字源常识内容,以知识窗形式,附列于对应的字头下。其叙述用字不受本字典收字所限。五、每个字的释义按�A�B�C�D……标注义项。六、用例前用“��”号,两个以上用例,用“|”线分隔,用例中出现的本字用“~”号代替。七、组词分列于相关义项之后,以“○”号,按双音节(先顺序后逆序)到多音节顺序排列。八、如果一个义项还需要细分时,则以a)、b)、c)分项,再逐项释义。九、用“”手形符号表示“提示”,对该字的写法、意义、用法和相关的应用知识、文化知识作必要说明。 | 
| 作者简介 | |
| 李行健,男,1935年生于四川遂宁,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语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国家语委委员,现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顾问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该书主要针对汉语初学者、海外华侨子弟使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字典,其价值不在于它收录了多少罕见字,而在于它如何帮助普通学习者跨越日常应用中的障碍。这本字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完美地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它的大量例句设计得非常贴合现代生活场景,读起来毫无违和感,不像有些老旧字典里的例子还停留在“老舍”那个年代的语境里。我特别是喜欢它对常用搭配和固定短语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单个词的意思,却不知道它们“应该”组合在一起。这本书清晰地列出了哪些动词与哪些名词是最佳搭档,哪些副词修饰哪些形容词最为自然得体。这种“搭配词典”式的注解,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口语流畅度和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希望从“能交流”提升到“能地道交流”阶段的学习者,这本书无疑是必需品,它细致入微地打磨着你语言的每一个角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告别“翻译腔”,真正掌握汉语的精髓。
评分老实讲,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偏执追求的人,尤其是在学习语言时,一个标点符号的误用或者一个量词的不当选择,都可能破坏整个语段的质感。因此,我手里常备好几本不同版本的汉语词典,以便互相印证。这本新入手的,给我的感觉是“精益求精”。我尤其关注它在词源和演变上的考据,虽然这不是一本详尽的词源学专著,但它在解释一些古今异义词时,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其历史流变,这对于理解词义的深层含义很有帮助。比如说,对某个表示“禁止”的古词的解释,它就清晰地标示了在古代和现代语境下的使用范围差异。这种严谨的态度贯穿始终,让人感到非常信赖。它的收词量无疑是庞大的,但检索的效率却出奇地高,这背后一定有非常精妙的内部逻辑支撑。对于任何希望将自己的汉语水平提升到专业层次的学习者来说,这本字典提供了一个极高的参考标准。它不是教你如何“会说”,而是教你如何“说对”、“说精”。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很多字典,翻开来就是冷冰冰的定义和生硬的例子,读起来就像在啃干面包,让人提不起兴趣。但这本书在编排上似乎加入了一丝“人情味”。我注意到,在解释一些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词汇时,它并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试图去触及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维习惯。比如,关于某些描述“人情往来”的词汇,它不仅仅是解释动作,更引导读者去理解这种行为在华人社会中的意义。这种超越语言本身的解读,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拓宽文化视野的绝佳途径。此外,它的插图和图示的使用也是恰到好处,绝非多余的装饰,而是作为辅助理解的有效工具。有些抽象的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立刻就变得直观起来。总而言之,它成功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与教学的易懂性,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具沉浸感和愉悦性。
评分这本厚重的字典拿到手里,分量感就扑面而来,让人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的小册子,而是投入了大量心血的结晶。我特意挑了几个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检索,比如“蓦然”和“突然”的细微差别,以及一些书面语中常见的成语的准确用法。它的释义部分处理得非常到位,不像有些字典只是简单地给出近义词,而是深入剖析了词义的侧重点、使用语境和感情色彩。尤其让我赞赏的是,它对于一些多义词的处理,清晰地标明了不同含义下的例句,这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它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得合理,即使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而且,检索起来也颇为方便,不像某些字典索引混乱,找一个词像是大海捞针。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在准确性和实用性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绝对是案头常备的良品,为我的日常阅读和写作提供了坚实的语言后盾。
评分我不得不说,初次接触这本字典时,我的期望值其实是比较高的,毕竟“华语教学”这个出版社的招牌摆在那里,总归是有几分底气的。然而,实际体验下来,我发现它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比我想象中更深厚的功力。特别是它收录了一些非常地道、但在普通教材中较少出现的口语表达和俗语,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语言储备。举个例子,我查阅了一个关于“感叹”的词语,它不仅给出了标准书面解释,还附带了一个情景对话,生动地展示了该词在日常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方式。这种教学导向的设计,让一本工具书脱离了枯燥的符号堆砌,变得“活”了起来。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时,采用了图示或者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规则变得一目了然。这说明编纂者对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大概就是这本书的篇幅略显庞大,携带起来稍微有些不便,但权衡其内容的丰富性,这点小小的牺牲是完全值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