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英美法系的奠基者,也是英联邦国家的领导者。本书不仅对英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势必对英联邦成员国的公司法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作者希望通过翻译这部法律帮助读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英国公司法的现行规定,并且期望为我国立法者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立法素材。
总目录
沉浸在推敲的世界(代前言)
第2版序言(英文原版)
第2版序言(中文译本)
第2版(2012年修订译本)修订说明与致谢
第1版前言
凡例
2006年公司法
附录一:《2006年公司法》附件清单
附录二:《2006年公司法》部分附件
附件1相关联的人:股份或债券利益的指称
附件1A关于公司重大控制人
附件1B披露要求的执行
附件4向公司发送或提供的文件或信息
附件5公司通信
附件6“子公司”的含义等:补充条款
附件7母子事业:补充条款
附件8经定义的术语的索引
附件11A为第1224A条之目的而指定的人、披露种类等
附件12注册第三国审计师被要求参与的安排
附录三:英文术语表
细致入微的梳理,构建知识体系的拼图 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条文繁多、结构复杂,难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像英国公司法这样历史悠久、体系庞大的法律,更是需要细致入微的梳理和引导。《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三版)的译注,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葛伟军先生的译注,不仅仅是对每一个条文的简单翻译,而是在理解整体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对各个章节、各项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梳理和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译者在尽力将零散的法律条文,如同拼图一般,一块块地呈现在我面前,最终构建出一幅清晰、完整的英国公司法知识图景。他会在译注中,主动提示读者注意某些条款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或者某个概念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这极大地帮助我减少了理解的弯路,避免了孤立地记忆条文。对于我来说,这本译著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知识导航仪,它引导我一步步深入,不仅掌握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何协同运作,最终实现法律的宗旨。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扎实。
评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点亮我的学习之路 作为一名对商事法律领域充满热情的学习者,我深知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开展一切实践工作的前提。然而,脱离实际的理论往往显得空洞乏味。《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三版)的译注,恰恰在我心中架起了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坚实桥梁。葛伟军先生在译注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法律条文的字面翻译,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对英国公司法实际应用的阐释。例如,在关于公司董事责任的章节,译者通过引用一些经典的英国公司法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这些法律条文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被法院解释和应用的。这让我对抽象的法律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理论如何指导和规范实际商业行为。通过这些译注,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商业场景,理解法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那些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或者需要处理涉及英国公司法的跨境业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为我点亮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
评分国际视野的拓展,洞悉全球商业脉搏 在当前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局限于国内法律框架的学习,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我渴望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何影响全球商业的运作。《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三版)的译注,正是我拓展国际视野的绝佳窗口。通过研读这部法律,我得以窥见英国这个在国际金融和商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国家,是如何构建其公司治理的基石。葛伟军先生的译注,在提供准确法律文本的同时,也常常会进行一些横向的比较,或者提示读者可以参考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类似规定,这无形中就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比较。我开始理解,为何英国的公司法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背后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对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学习一部外国法律,更是通过这部法律,去理解和洞悉全球商业的脉搏,去把握国际商事活动的发展趋势。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法律文本,它成为了我理解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工具。
评分严谨的治学态度,铸就经典之作 拿到《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三版)后,我首先被其精美的装帧和厚实的纸张所吸引。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快餐式”出版物,而是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值得细细品味的学术分量。翻开书页,译者葛伟军先生的译注字迹清晰,逻辑严谨,丝毫不敢懈怠。我注意到,在一些较为复杂或存在争议的条文之处,译者都给出了详尽的注释,不仅解释了术语的含义,还追溯了其立法渊源,甚至引用了相关的判例,这足以体现译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我这样在法律领域深耕多年的学习者而言,这种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解读,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及法律条文背后的智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与原文进行对比,发现译者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了中文的表达习惯,使得阅读过程顺畅且富有启发性。这种对翻译质量的极致追求,是对读者极大的尊重,也是对法律文本严肃性的负责。我相信,一本经过如此精心打磨的译著,必将成为英国公司法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
评分初遇英国公司法,惊喜与期待并存 当我第一次在书架上看到《英国2006年公司法》(第三版)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究欲望。一直以来,我对英国的公司法律体系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它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成熟度和先进性不言而喻。而“葛伟军译注”的字样,更是让我对译文质量充满了信心。我对法律翻译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深知其中错综复杂的语言转换和概念辨析的难度。好的译注不仅能让原文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清晰易懂,更能为读者提供宝贵的解读和参考,节省大量摸索的时间。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标志,则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规格和权威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2006年英国公司法的核心内容,为我深入理解英国的公司治理、股东权利、董事义务等方面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期待译者能对一些关键性条款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英国的司法实践,阐释其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从而帮助我更好地把握英国公司法的精髓。在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这本书将如何成为我学习和研究英国公司法的得力助手,成为我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