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研究”成果之一,为三卷本之第三册。在前两卷社会调研和比较法考察的基础上,就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有效实现,从理论上依次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内涵、主体法律制度、财产权制度和经营运作法律制度和配套法律制度作了深入、系统论述,进而从立法角度进行制度建构。
目录
导论
第一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考察
第一节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有效实现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渊源
第四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两个社会基础分析
第五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构建的观念转变与功能定位
第二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主体制度在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中的作用
第二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利的实证考察
第三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缺陷及其根源
第四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再造的路径选择
第五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再造之民法制度构建
第六节结语
第三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财产权研究
第一节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实质在于财产权利的实现
第二节实证考察:财产权制度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制度构建与完善(上):集体土地所有权
第四节制度构建与完善(中):集体土地用益物权
第五节制度构建与完善(下):集体企业财产权
第四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经营运作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经营运作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第二节集体农用地分散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集体农用地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第四节社区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实证分析与制度构建
第五节集体建设用地经营运作的法律问题研究
第六节集体企业经营运作法律制度研究
第五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配套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土地管理制度研究——以《土地管理法》修订为契机
第二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财政支持制度研究
第三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第四节我国村庄内置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法律出路
第五节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第六节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制度研究
第六章试拟条文
第一节集体土地所有权法条增补、修订
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法条增补、修订
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法条增补、修订
第四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法条增补
第五节地役权法条增补、修订
第六节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法条增补
第七节土地征收法条增补、修订
第八节农村社会保障法条增补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正如其名,“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标示也让我对它的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任。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单凭书名,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这一主题上所付出的努力。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当下,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如何从法律层面为集体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如何构建一套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制度体系,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疑问,也是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地方。我对“理论奠基”部分的论述尤为感兴趣,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梳理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的法律理论,为接下来的制度构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制度构建”部分更是直接指向实践,期待作者能提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设计。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这样对农村集体经济法律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宝贵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欣慰。近年来,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如何在法律层面系统性地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权责不清、运行不畅的问题,却始终是一个难题。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从标题来看,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有效实现”这一关键环节,并且强调了“法律制度”的核心作用,这表明作者对问题的切入点非常精准。我个人尤其关心在“理论奠基”部分,作者是否能够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其成败经验,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而在“制度构建”方面,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解读,更能看到作者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例如在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收益分配机制、资产管理等方面,能否有更清晰、更健全的法律框架。这本书若能为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坚实的法律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制度建议,那将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贡献。
评分仅仅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理论奠基与制度构建》这个书名,我便能感受到一股严谨务实的学风扑面而来。在当下,如何让农村集体经济真正“活起来”、“强起来”,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要从法律的根本入手,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我对“理论奠基”部分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作者能深入挖掘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基础,或许会涉及到对我国传统集体经济模式的法律解读,以及与其他国家集体经济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法律理论框架。而“制度构建”部分,则是我最为关注的实践层面。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立法、司法解释、政策指导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体系,以解决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混乱、利益分配不公等突出问题。这本书若能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法治化进程提供系统性的指导和借鉴,其价值将不可估量。
评分刚拿到这本《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理论奠基与制度构建》,就被它沉甸甸的份量和扎实的标题所吸引。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尤其是在当下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其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乡村的长远发展。这本书的作者团队,由陈小君等专家领衔,并由法律出版社这一权威机构出版,本身就奠定了我对其研究深度和质量的信心。从“理论奠基”到“制度构建”,这个逻辑清晰的框架预示着本书将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在“理论奠基”部分,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现行法律框架下的理论争议点进行深入剖析,或许还会涉及一些比较法学的视角,借鉴其他国家在集体经济领域的法律实践。而“制度构建”部分,则希望能看到作者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建议,例如如何通过法律规范,保障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如何界定和保护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等。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正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实践者,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显得非常有分量,一看就是一部深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法律问题的力作。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法律制度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标题,清晰地指出了其研究的重点——“有效实现”,这意味着作者不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探讨,而是更加关注法律制度在实践中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论奠基”到“制度构建”的层级设置,也表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我个人非常好奇,“理论奠基”部分会如何梳理和构建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学理论体系,是否会对现有的一些法律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义,以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相结合。而在“制度构建”部分,我期待作者能够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可落地的法律制度设计,例如在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运营、资产管理、产权界定、收益分配、风险防范以及纠纷解决等多个方面,给出清晰的法律指引和保障。这本书的出现,必将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