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 | 作者 | 黃徵宇 |
| 定價 | 59.00元 | 齣版社 | 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
| ISBN | 9787520202725 | 齣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緣起於作者自我規劃的一門人生課程。他把自己認為的對人生來說非常重要的六個點(身體健康、情緒把控、思維突破、人際關係、事業工作、財富管理)串聯起來,組成瞭一門真正屬於自己、可以終身學習的人生課程。 作者走遍全球,不斷尋找和拜訪世界上在健康、情感、思維、關係、職業、財富這六個方麵*好的老師和*的人物,並將學到的知識融於生活和工作中,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果。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體會到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地、全方麵地成長和進步,體會到作者分享這段人生經曆時希望大傢在各自人生徵途中都能走得更加順利、更加成功的拳拳之意。 |
| 作者簡介 | |
| 金融科技服務及跨國投資專傢、宇沃資本美國董事長、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白宮學者、亞洲協會21世紀青年、考夫曼基金會學者、英特爾前董事總經理。1977年齣生於上海,10歲移民美國,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工業工程學士學位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英特爾公司的7年中,曾主導英特爾公司與中國之間的項目閤作。2009年,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授權下進入白宮,並在美國國務院擔任國際開發署署長特彆助理。完成白宮學者任期後,迴到中國創辦“宇沃資本”等多傢企業,開啓跨國創業之路,緻力推動資本、商業、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融閤。其個人著作包括《徵途美國》、《終身學習》等。 |
| 目錄 | |
| 目錄 章 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人生纔能長贏 引文 扔掉你的“壞唱片” / 003 部分 能量攝入 / 007 節 什麼是真正的健康 / 007 第2節 我們的飲食習慣為什麼不容易改變 / 010 第3節 “吃”能量而非“吃”營養 / 015 第4節 一日五餐 / 019 第5節 如何長期堅持健康飲食 / 021 第2部分 終身運動 / 025 節 唯有耐力不會老去 / 025 第2節 更多的肌肉,更棒的身體 / 027 第3節 12周讓人煥然一新 / 031 第4節 跟阿諾德·施瓦辛格學健身 / 035 第5節 沒有時間的人如何高效運動 / 038 第3部分 掌控睡眠 / 042 節 斯坦福能解決失眠這個“不治之癥”嗎 / 042 第2節 雜亂的信息是讓大腦焦慮的病毒 / 045 第3節 從“早晨程序”開始 / 048 第4節 人的佳睡眠時間是多長 / 051 第4部分 激發潛能 / 053 節 受驚讓人生病,抗寒使人更強 / 053 第2節 跟“冰人”深潛冰水,我不怕冷瞭 / 055 第3節 思維方式和心態決定健康 / 061 第二章 你不管理情緒,就被情緒操縱 引文 令人恐懼的周末電話鈴 / 067 部分 讀懂錶情 / 070 節 同一個世界,同樣的麵部錶情 / 070 第2節 爬蟲腦決定微錶情 / 073 第3節 既然事已發生,那就接受並擁抱 / 075 第2部分 你理解的情商可能是很狹隘的 / 080 節 不僅僅是人際交往能力 / 080 第2節 情緒有問題,首先要說齣來 / 082 第3節 給自己換一個故事 / 085 第3部分 FBI神探教我破解肢體語言 /089 節 白宮學者後的又一次嚴格篩選 / 089 第2節 齣真知的FBI實戰 / 090 第4部分 去到情緒的深處 / 096 節 如何改寫情緒誘因 / 096 第2節 有的人睏在“情緒循環”裏 / 098 第3節 直麵內心深處的人生腳本 / 100 第4節 寫下情緒日記 / 109 第5節 情緒改善,人生幸福 / 111 第5部分 動起來,情緒好 / 114 節 走近托尼·羅賓斯 / 114 第2節 行動即情緒 / 116 第3節 找到心錨,調節情緒 / 117 第三章 改變思維,讓思維決定情緒 引文 飽受精神創傷睏擾的美國退伍軍人 / 125 部分 NLP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 /128 節 治療師與退伍軍人的療愈對話 / 128 第2節 重畫記憶圖像 / 130 第3節 溝通要多感官進行 / 133 第2部分 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 137 節 美國故事大王唐納德·戴維斯 / 137 第2節 講好自己和傢族的故事 / 139 第3節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 141 第4節 做大事的人都會講故事 / 145 第3部分 應變,我不是我 / 149 節 跳齣自己的盒子 / 149 第2節 敢於擔當任何角色 / 150 第4部分 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內觀禪修 / 153 節 免費的課程 / 153 第2節 天就差點放棄 / 155 第3節 觀察而非改變 / 158 第4節 不起分彆心,生發平等心 / 161 第5節 萬物皆有來去 / 163 第四章 誰在影響我們,誰在定義關係 引文 華爾街的世紀局 / 169 部分 直達人心的影響力 / 172 節 購買都是理性的嗎 / 172 第2節 影響力六原則 / 174 第3節 我的影響力實踐 / 182 第4節 破解麥道夫 / 184 第2部分 充滿衝突的社群實驗 / 188 節 重要而復雜的社群 / 188 第2節 因我而引發的社群規則激辯 / 190 第3節 聰明人也難以達成共識 / 193 第4節 社群為何容易失敗 / 197 第5節 和製度造就社群 / 201 第3部分 讓男人成長的“男性計劃” / 203 節 幫助男人找到新的位置 / 203 第2節 迴到印第安人的成人禮 / 206 第3節 共患難,成朋友 / 213 第4節 赤條條共舞,坦蕩蕩分享 / 216 第5節 汗屋儀式 / 219 第6節 真的男人敢直麵真的人生 / 221 第4部分 與命運有約 / 224 節 再遇托尼·羅賓斯 / 224 第2節 人生幸福感來自六個需求的滿足 / 226 第3節 喚醒你內心的巨人 / 228 第4節 把對方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 / 232 第5節 下決心並付諸行動 / 236 第五章 未來正在顛覆,事業如何掌控 引文 來自80多年前《思考緻富》的啓發 / 241 部分 我們都應該擁有“大頭腦” / 244 節 隻談經驗的灣區CEO聯盟 /244 第2節 YPO救瞭創業者一命 / 248 第3節 與的人坦誠相對 / 250 第4節 一人行快,眾人行遠 / 255 第2部分 用思維和心態掌控商業 / 262 節 橫跨歐美的進階學習 / 262 第2節 商業成功的七個要素 / 264 第3節 時刻迎接七種變化 / 269 第4節 到底對事不對人,還是由人及事 / 274 第5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276 第3部分 擁有事業,更要擁有個人品牌 / 278 節 常春藤名校和百年媒體的新研究 / 278 第2節 建立個人品牌的好時代 / 279 第3節 運用新媒體打造個人品牌的四個要素 / 281 第4節 特朗普如何成功打造個人品牌 / 285 第5節 瞬息萬變,但品牌不變 / 288 第4部分 在不確定的未來如何獲得事業成功 / 292 節 如果計算機有瞭自我意識 / 292 第2節 比藤校還難進的奇點大學 / 294 第3節 什麼是未來的好專業 / 295 第4節 職業規劃還需要嗎 / 299 第六章 塑造創富思維比創造財富更重要 引文 那些“財務自由”的人怎麼過 / 303 部分 財富管理——重要的是你的財富觀 / 307 節 瞭解理財師 / 307 第2節 選擇適閤自己的理財師 / 310 第3節 德州撲剋——打牌如做人 / 313 第4節 分清事業執行與事業擁有 / 319 第2部分 風險投資——尋找獨角獸之路 / 323 節 投資人的黃埔軍校——考夫曼基金會 / 323 第2節 風投本質是大滿貫生意 / 326 第3節 獨角獸的魅力 / 328 第4節 用風投思維擁抱時代變化 / 332 第3部分 證券投資——質疑和自信的矛盾統一體 / 334 節 本·特拉剋的基金躍升記 / 334 第2節 用質疑去瞭解,用堅信來獲利 / 337 第3節 投資就是一場戰役 / 340 第4部分 未完待續的“英雄徵途” / 346 節 鼕季冰人課程 / 346 第2節 走嚮未來的步是離開舒適區 / 349 後記 / 355 感謝 / 358 |
| 編輯推薦 | |
| 在健康、情感、思維、關係、職業、財富這六個方麵做到的人不多,很多人都隻是單方麵的成功。但相信,人生是可以獲得全方位成功的。如果能在這六個方麵有所改善,那人生必定會有非常大的改變。這不僅僅是自我成長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心態上的提升,作者在這六個方麵做深入研究,從科學的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本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有我親身實踐後的心得。作為繁忙的都市人,如何在工作之餘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實踐並堅持下去?作者為此設計瞭很多獨特的方法和技巧。 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發現自己真正找到瞭一條可以一輩子走下去的完滿之路。很多人認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生命中絕大部分元素將不可避免地後退、衰弱並逐漸消亡。但各種學習和經曆讓我真正體會到——至少在上述的六個方麵裏,我們完全可以有不斷的進步和成長的空間。並且,這六點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更多的時候起到瞭相輔相成的效果。上過的課程越多,和導師的溝通越深入,自己的體驗越深刻,我就越感受到原來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令人興奮的是,這條路已經豁然開朗,而且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我清楚地看得到未來,所要做的就隻是堅定地、持續地走下去而已。 |
| 文摘 | |
| 序言 | |
說實話,我之前對“終身學習”這個概念有些模糊的理解,總覺得它是個高大上的口號,離我的日常生活有些遙遠。直到我翻開這本《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纔真正感受到它帶來的衝擊和啓發。書名中的“哈佛畢業後”這幾個字,一開始會讓人覺得這本書可能離普通人太遠,但細細品味,它傳遞的其實是一種普適性的智慧,一種無論你來自何方,都可以藉鑒的學習哲學。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知識的積纍,更重要的是關於如何形成一種持續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如何在畢業之後,甚至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能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務實而富有哲理的探討方式,它不會給你空泛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和深刻的洞察,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要學習”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真正的競爭力,不在於他掌握瞭多少零散的知識,而在於他能否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快速地學習新知識、適應新挑戰,並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本書恰恰解答瞭我在這方麵的睏惑,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的學習前景。
評分這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傢書店裏看到瞭這本《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書名本身就足夠吸引我,"終身學習"這個概念對我來說一直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覺得它代錶著一種持續進步、不斷充實自我的生活態度。而“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更是增添瞭一層神秘感和權威性,仿佛是通往更高層次認知的鑰匙。我本身就對教育、個人成長以及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保持競爭力充滿好奇,所以這本書自然而然地就進入瞭我的視野。我一直相信,學習不應該止步於象牙塔,真正的智慧和能力是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磨礪齣來的。哈佛這樣一個頂尖學府,其畢業生在各自領域能有如此成就,想必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一定有獨到之處。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揭示那些隱藏在常人視野之外的、能夠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的寶貴經驗。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如何保持清晰的頭腦,以及如何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都是我非常關注的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論,讓我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提升自我價值。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能夠持續學習、不斷進步的人充滿敬意。在我看來,一個人能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保持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心態。這本《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的書名,對我來說就像一盞明燈,點亮瞭我內心深處的探索欲。特彆是“哈佛畢業後”這個限定,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泛泛而談的學習理論,而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精英視角和實踐經驗。我很好奇,那些在世界頂尖學府接受過熏陶的人,在離開校園後,是如何繼續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成長速度的?他們又是如何將學術知識與現實世界的需求相結閤,從而實現持續的價值創造?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一些關於如何構建高效學習體係、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如何應對職業生涯中的挑戰,以及如何在個人層麵實現不斷突破的寶貴經驗,讓我能夠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路徑。
評分我一直認為,畢業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信息爆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停止學習就等於落後。這本《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內心的痛點和渴望。我很好奇,那些在頂尖學府接受過係統訓練的精英們,在步入社會後,是如何繼續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的?他們又會分享哪些獨傢的學習秘訣?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提供學習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它讓我意識到,終身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一種主動探索、深度思考、不斷實踐的過程。我一直很想找到一種能夠幫助我係統性地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方法,並且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實現個人價值的不斷提升。這本書從“哈佛畢業後”這個獨特的視角切入,讓我覺得它一定蘊含著一些非同尋常的見解,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指導,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終身學習體係。
評分我一直對個人成長和自我提升的話題非常感興趣。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如何保持學習的熱情,如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已經成為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挑戰。這本《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的書名,瞬間就吸引瞭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是“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這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智慧和經驗?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灌輸,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畢業後,將所學到的東西轉化為持續的成長動力。這本書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切入,讓我覺得它可能能夠為我提供一些不同尋常的啓示。我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學習興趣、如何應對信息過載、如何將知識內化為能力,以及如何在職業生涯中持續發展的方法。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一次深刻的學習體驗,讓我對“終身學習”這個概念有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並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