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 |
| 作者 | 吕聪敏,汤建民 |
| 定价 | 288.00元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488138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圆脊精装 |
| 开本 | 大16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共46章,作者从心电图基础知识人手,详尽阐述了各类心电图的产生、表现、临床意义,并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心电图的新知识、新理念(如食管心脏电生理、心脏起搏器技术);同时还融入了作者的经验,特别是对一些图例的分析,具有一些独到的新视点。《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图片资料丰富,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系统地阐述了常见心律失常、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及现代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密切结合临床,可供各级内科医生、心电工作者、医学生及高级护理人员阅读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吕聪敏,女,1967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副主任、河南省心电学诊疗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动态心电图专业委员会常委、**届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常委、《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擅长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起搏器心电图及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注重追踪外本专业的发展动向,连续多年为全国和全省心电图学习班授课。参与主编的《临床心电学及图谱详解》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现主持科研项目3项。曾获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省教委一等奖3项。 汤建民,男,1970年出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目前累计已完成冠心病的介入治疗3000余例,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1000余例;在、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在科学索引(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著4篇,出版专著4部,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2项。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该书除传统大型心电图专著的内容外,还有以下创新和独到之处:1.首先提出和详细介绍了提高心房波振幅的新导联-腹臂导联并附有较多实例应用图片,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2.详述了干扰性窦房联接区分离、混合性分离并附有图例说明3.专设‘夺获’一章,提出了‘滞后夺获’这一新概念,附有少见的心房夺获、滞后夺获心电图4.归纳总结了室性早搏的定位方法,研究了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的关系(已总结成文,在SCI杂志发表全文论著)5.详细讲述了食管电生理检查技术,同时附有大量图例和详细说明6.详细介绍了新型起搏器及特殊功能并附大量正常、异常起搏心电图图例,力争做到与时俱进7.展示了许多少见心电图,例如(1)亚洲*例保留自身心脏的异位异体心脏移植术前后心电图分析、罕见的左旋心心电图(2)二度II型窦房阻滞房性逸搏、房-室室性融合波(3)追踪了25年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对比变化、追踪三年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演变过程(4)8个月婴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岁儿童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低血钾患者出现紊室性心律失常(6)再灌注心律失常演变过程、干扰性房内分离等等8.展示了大量宽QRS波心动过速图例并附有详细说明9.全面总结了结双径路在体表心电图的表现10.隐匿性旁道的定位诊断原则探讨11.新型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功能与心室安全起搏功能的鉴别诊断12.心律失常分析透彻,例如间歇性预激、室性融合波与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等13.第46章专列了心电图解析欣赏,该章图例分析透彻,语言精练,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读来赏心悦目14.将40余种心电现象、近30种少见心电波及征进行汇总并附图例说明15.目录(16页双列详细目录)、索引(7页三列详细索引)详尽,便于读者查找 |
| 文摘 | |
| 序言 | |
一本好的医学教材,应该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而这本书在这些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当我翻开这本书时,首先被其严谨的编排所吸引。内容的逻辑性非常强,从基础知识点到临床应用,过渡自然流畅,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心电图的知识。书中对于各种心电图异常的描述,都力求准确详尽,并且结合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争议性或者容易混淆的心电图表现时,能够客观地呈现不同的观点,并给出作者的权威解读,这对于我们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非常有益。此外,书中对许多临床案例的分析,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诱地指导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电图判读专家,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收到这本《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实用”二字绝非浪得虚名。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心电图判读任务,而这本书恰恰击中了我们最迫切的需求。它没有过多冗余的理论铺垫,而是开门见山地将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类,并配以大量的图例。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看似相似但实际有细微差别的病变,提供了非常精妙的鉴别技巧,比如如何区分不同原因导致的心肌梗死,或者如何识别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都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我尝试着对照书中内容,回顾了一些近期遇到的疑难病例,发现书中提供的思路和分析方法,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快速缩小诊断范围,提高判读的准确性。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朴实易懂,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术语,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较快地理解其中的要点。这本书无疑是临床医生进行心电图学习和实践的绝佳助手,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
评分我一直认为,心电图的精髓在于“见微知著”,而这本书正是将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它在讲解一些看似微妙的心电图变化时,能够深刻地揭示其背后所代表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而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比如在复杂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方面,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引导读者一步步排除可能性,最终锁定正确的诊断。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心电图模式,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模式是如何在不同的心脏条件下产生的,这使得我对心电图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图形识别,而是上升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书中对于某些起搏点异位引起的心律失常,给出了非常精辟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之前的一些困惑也迎刃而解。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心电图手册,更是一本启发思维、提升临床洞察力的读物,对于有志于在心血管领域深耕的医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心电图的书籍,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对医学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硬核”,内容相当专业,让我这个门外汉读起来颇有些吃力,但也因此感受到了它深厚的学术功底。书中对于心电图的原理,从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到各个导联的形成,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解析,配合着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可以说将心电图的“筋骨”剖析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注意到它在讲解一些高级概念时,比如心室晚电位、心房颤动与扑动的鉴别要点,甚至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异常,都提供了非常深入的理论支持。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消化所有细节,但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知识的深度挖掘,着实令人钦佩。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浮于表面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致力于将心电图学的精髓传达给读者。对于那些希望在心电图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医学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能够为他们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素材。
评分这次拜读了《临床实用心电图学》,简直是相见恨晚!作为一名临床多年的医生,我深知心电图在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重要性,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精细的分析。这本书的内容,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临床应用的详述,都做得极为扎实。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不同心律失常时,不仅提供了典型的波形图,还结合了大量的真实病例,生动地展示了心电图的变化如何映射到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书中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如某些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或者特定电解质紊乱时的心电图特征,都有着细致入微的阐述,这对于提升我们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从心电图产生的生理机制讲起,层层递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逐渐建立起扎实的心电图基础。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来说,它更像是一本案头常备的工具书,随时可以翻阅,获得新的启发和深入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和进阶的平台,让我对心电图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