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国外经典医学名著丛书)(W)
定价:398.00元
作者:(意)桑娜 ,李永新,龚树生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659064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2.26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外经典医学名著译丛: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内容全面涉及一般手术室原则、麻醉、技术考虑以及常见误区、存在问题与潜在并发症,是一部有深度且内容全面的中耳外科手术经典专著。从颞骨解剖学到外耳道成形术、镫骨手术等,《国外经典医学名著译丛: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都提供了的操作标准,为各级耳外科医生提供了综合、的临床指导。
《国外经典医学名著译丛: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内容基于诸位编者30年来2万多例手术经验,详尽讲解了耳科疾病手术处理策略,包括手术决策、术前考虑,常规与复杂手术操作等。
目录
第1章 颞骨解剖与影像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鼓室
内侧壁
后壁
上鼓室
鼓窦
迷路
颈静脉球
颈内动脉
面神经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手术解剖
完壁式鼓室成形手术解剖
颞骨解剖影像
轴位
冠状位
第2章 手术室设置
手术室布置
患者的体位
镫骨手术时特别注意点
手术区域的准备
术者的坐姿
术者双手的位置
吸引和冲洗
单极和双极电凝
显微镜
面神经监测
手术器械
关于手术室布置中容易犯的错误和提示
第3章 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麻醉要点及注意事项
镫骨手术及耳道径路
耳后入路手术
第4章 中耳乳突手术注意事项
原则和提示
钻
钻磨轨迹方向
吸引和冲洗
止血
剥离
第5章 中耳手术的手术决策
我们如何选择患者
外耳道成形术
鼓膜成形术
听骨链成形术
鼓室成形术
镫骨手术
听力耳的处理策略
鼓膜置管术
非胆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胆脂瘤
听骨链成形术
肿瘤
镫骨手术
分期手术策略
非胆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胆脂瘤
镫骨手术
修正手术的策略
外耳道狭窄
鼓膜成形术
听骨链成形术
胆脂瘤的鼓室成形术
镫骨手术
第6章 鼓膜置管术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第7章 耳科手术的一般步骤
耳后皮肤切口
手术步骤
……
第20章 医源性损伤的处理
译后感
作者介绍
李永新,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2008-2010年入选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2月-2010年2月国家公派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学者。2010年人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计划。专业方向为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擅长耳聋的外科治疗,如:人工耳蜗植入,鼓室成形术等听力重建手术,眩晕、面瘫的外科手术治疗,侧颅底肿瘤手术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卫生重点学科项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任《Journal of Otology》《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科学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担任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专家委员。
李永新,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2008-2010年入选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2月-2010年2月国家公派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学者。2010年人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计划。专业方向为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擅长耳聋的外科治疗,如:人工耳蜗植入,鼓室成形术等听力重建手术,眩晕、面瘫的外科手术治疗,侧颅底肿瘤手术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卫生重点学科项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任《JournalofOtology》《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科学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担任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专家委员。
龚树生,男,51岁,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耳科首席专家,人工耳蜗中心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常委,曾任湖北省耳鼻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6年获湖北省人才专项津贴,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才,2010年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十层次人才。第五、六、七、八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编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JournalofOtology》副主编、《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其他多种杂志编委。主持承担国家“十二五”支撑、“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等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进修学习,主攻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学,擅长人工耳蜗、振动声桥及BAHA等人工听觉植入、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术、面神经疾患及眩晕的显微外科治疗等。
文摘
序言
刚接触《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时,我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内容过于晦涩难懂,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即便是对于非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它从基础的耳部解剖学入手,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各种中耳乳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耳鸣和眩晕的章节,它系统地梳理了这些常见但棘手的症状背后可能的中耳乳突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鉴别诊断思路。书中对听力学检查和影像学技术的解读也非常到位,让我明白了如何将这些辅助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手术并发症时,并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各种可能的风险,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这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书中的参考文献也非常翔实,几乎涵盖了该领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不仅适合临床医生,对于对耳科学感兴趣的患者,也能提供很多有益的知识。
评分这本《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简直是中耳乳突外科领域的百科全书!从我拿到这本书开始,就被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插图深深吸引。每当我遇到临床上的难题,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清晰的解答。特别是关于各种中耳炎的病理生理学讲解,细致入微,让我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书中对显微镜下的解剖结构描绘得栩栩如生,配合高清的术野照片,仿佛我正置身手术室,亲手操作一般。作者在讲解手术技巧时,更是将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并发症都一一列举,并给出了应对策略。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术式(如鼓室探查术、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都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这对于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手术视频链接,我尝试扫描了几段,视频质量非常高,操作过程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医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手术导师,引导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评分《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通往中耳乳突疾病奥秘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平日里触不可及的细节。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一步步解剖并理解了中耳和乳突的精巧构造,认识到每一个微小的结构都承载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书中对不同类型中耳胆脂瘤的分类、手术切除原则以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措施,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这对于我处理这类棘手的疾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听骨链重建的讨论,各种听骨假体的选择、植入方法以及术后听力恢复的评估,都讲解得十分透彻。而且,书中还对一些少见但重要的中耳乳突畸形进行了介绍,这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整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精美,字体清晰,图表规范,阅读体验极佳。这本书不仅是我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更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
评分《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其对创新技术的关注。书中不仅仅是传统手术的经典描述,更是紧跟时代步伐,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中耳乳突显微外科领域涌现出的新技术和新进展。例如,在关于耳硬化症的治疗部分,书中对不同类型的人工镫骨植入物的选择和手术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大量病例分析了不同植入物的效果和长期随访情况。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内窥镜辅助下中耳手术的章节感到兴奋,这种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许多传统手术难以达到的区域提供了新的入路,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书中还提到了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在耳科学领域的探索性研究,虽然这些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但足以展现出作者对未来医学发展的深刻洞察。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引领方向的学术著作。我将这本书置于案头,时不时翻阅,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的医生,阅读《中耳乳突显微外科学(第2版)》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在实用性上的卓越表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临床实践展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影像学分析、手术决策,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书中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更是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中,与患者一同经历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围手术期管理的详细指导,从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到术后康复,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这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书中的附录部分,包含了各种常用药物的剂量、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还有各种手术器械的介绍,这些实用信息对于日常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直观,图文并茂,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我相信,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专家,这本书都将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