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战略与管理: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定价:42.0元
作者: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4358422
字数:20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丛书是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的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在14年末的精心之作。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以败行动为先导,以“依法治国”为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即将掀开新篇章。值此转型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和战略机遇期,背负前期积累的一系列重大难题,面对近来国际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秉承先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中战会携手学界,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建设一个影响久远的实证战略学派。这是一本胸怀国家放眼天下的书,值得读者细读。
内容提要
《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是选自《战略与管理》杂志中好的历史类文章合辑,是“战略与管理“丛书之一。本书汇集了林晓光、王鼎杰、程广云、汤重南、臧运祜、徐建新、周永生等学者,对当今历史、外交等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内容涵盖了民国三大政治遗产、建国初期“三反”运动观照今日的倡廉、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前沿问题的研讨、干部政策的转变、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性格等。
另五册图书名称: 战略与管理:制度与德性之间(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战略与管理:理论之殇(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战略与管理:金融改革(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战略与管理:“快文化”要把我们带向哪里?(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战略与管理:全球化(2011-2014年精选本 全六册)
目录
作者介绍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是1989年6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全国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荟萃了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界专业学者及大批富有成果的业余理论研究者,旨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十余位海内外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担任高级顾问。中战会与外有关机构、学术团体、非组织等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在民间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战会通过活跃的学术实践、立法提案、民间外交活动,推动了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产生的影响遍及海内外。目前,中战会在职及联络的研究人员400余人,累计重大课题130余个。文摘
序言
我对历史题材的图书一向有着挑剔的眼光,尤其是在涉及军事转型这一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主题时。这本书的标题“战略与管理: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我长期以来感到困惑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解读方式,不仅仅是描述了失败的表象,更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战略逻辑和管理困境。晚清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实现国家军事力量的近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扎实的史料,结合严谨的理论框架,去剖析当时在战略层面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比如目标设定的偏差、资源分配的失衡、技术引进的障碍,以及最重要的,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战略决策是如何被误判和扭曲的。同时,“管理”二字也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想象,军事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到组织架构的重塑、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日常运作的效率,这些方面是否存在深刻的管理弊端,也让我十分好奇。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似乎触及了晚清时期一个极为关键却又令人扼腕的议题。我对军事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晚清的军事转型无疑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当时的战略环境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包括国内的政治格局、经济状况、社会思潮,以及国际上列强的崛起和殖民扩张的态势。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和军事决策者,在制定和执行军事转型战略时,所面临的根本性困境和错误。这可能涉及到对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认知偏差、对自身国情的误判、内部改革阻力以及战略目标设定上的摇摆等等。尤其是“失败的战略分析”这个部分,我希望能读到有深度、有洞察的解读,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叙述,能让我理解那些看似错误的决策背后,是否存在某种逻辑,以及这种逻辑是如何一步步将国家推向深渊的。
评分我对历史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不同视角和不同深度的著作来构建的。这本书的标题“战略与管理: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似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我一直认为,军事转型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深层的是战略思维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晚清中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试图进行军事上的近代化,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如何剖析这场失败的战略。是当时战略目标的设定本身存在问题,还是执行战略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管理失误?我希望作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当时中国的战略思维模式,它是否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否未能准确判断国际形势,以及在引进西方军事体系时,是否存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局限性,导致消化不良。同时,对于“管理”的分析,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军事组织、人才培养、后勤保障、预算分配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些环节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战略的瓦解。
评分读一本关于历史军事转型失败的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往往能够揭示出一些跨越时空的普遍性规律。晚清时期,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巨变的节点,国力衰弱,外敌环伺,内部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最终的军事转型却走向了失败,这其中必然有深刻的战略教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发生了什么”,而是能够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发生”。比如,当时的战略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是照搬西方模式,还是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决策者们在制定战略时,是否真正理解了时代的需求和对手的实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战略取舍?在层层推进的改革中,又出现了哪些管理上的巨大漏洞,导致战略意图无法有效执行?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军事战略中的影响也颇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探讨这些深层因素是如何与现代军事思想碰撞,从而产生预料之外的后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典雅,封面采用沉稳的暗红色,搭配金色的书名和作者信息,给人一种厚重而历史的质感。刚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和细腻,触感非常舒适。我一直对晚清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时期深感兴趣,尤其是其中关于军事改革和近代化转型的部分。总觉得那个时代有着太多值得深思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和国际战略提供镜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首先在于它能否深入浅出地剖析当时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时,内部的战略思维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史实,更能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当时的战略决策是如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那些看似合理的战略选择,最终为何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期待书中对当时一些关键人物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摹,以及对不同派别、不同势力之间战略博弈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