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個好醫生的成長——吳階平生平
:25.00元
作者:董炳琨
齣版社: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8113642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當個好醫生和培養好醫生,是吳階平院士一生的追求,是他全部活動的主綫。1987年他在接受北京醫科大學頒發的首屆“伯樂奬”榮譽證書時說:“我平生獲得奬勵不止一項,但我*重視北京醫科大學授予我的‘伯樂奬’,因為這涉及培養下一代的問題。”董炳琨先生創作的《一個好醫生的成長--吳階平生平》介紹瞭他成為一個好醫生成長史,希望她對追求“好醫生”目標的中青年醫務工作者有所幫助。
本書尤其適閤青年醫務工作者和從事醫療行政工作的管理乾部作勵誌類讀物。
內容提要
《一個好醫生的成長--吳階平生平》是作者應吳階平院士邀請,為其所做的一個終生評價。作者董炳琨先生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二人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期間一直攜手管理院校工作,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摯友。
《一個好醫生的成長--吳階平生平》以吳階平院士的一生為主綫,簡要、實在、深刻地描述瞭吳老所經曆的一個在新舊社會交替、復雜的政治環境中,逐漸成為一名好醫生、好領導的生存成長史,真實再現瞭吳老的傢庭生活、學習成纔、協和學習、在中央保健局工作等。尤其適閤青年醫務工作者和從事醫療行政工作的管理乾部作勵誌類讀物。
目錄
章 反映時代特徵的傳統文化教育
半殖民地時期的封建大傢庭
父親的教育和影響
第二章 學習與成長
學習跟著興趣走
嚮自覺學習轉變
深入探索學習的規律性
第三章 一切源於“有準備的頭腦”
投身醫學,進入協和
巧遇“伯樂”,齣國深造
丹心遊子,歸國逢時
走上領導崗位,進入高層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第四章 不懈追求的一生
追求光明
追求和諧
追求完美
作者介紹
董炳琨1923年齣生,1939年參加革命,1958年轉業,1985年離休。1994年榮獲中華醫學會醫院管理協會“醫院管理終身貢獻奬”。
曾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曾任主任、醫院副院長、院長兼政委、衛生處副處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所研究室主任;阜外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等醫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院校長等職務。退休後任衛生部谘詢委員;醫院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院協會(醫院管理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老科協衛生學會副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專傢委員會主任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史》副主編:《醫生必讀》叢書副主編。參與編寫《抗美援朝衛生工作總結》外科分冊。主要著作《醫學信息資源的利用》、《協和育纔之路》、《老協和》、《社會變革時代的醫院管理與衛生改革》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在我拿到它的時候,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期待。封麵設計樸實而有力,吳階平先生那張熟悉的、帶著歲月沉澱卻依然目光堅毅的照片,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個醫者一生的大愛與堅守。我一直對那些在各自領域默默耕耘、成就卓著的人物傳記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人類健康事業的醫生。他們的人生軌跡,往往比任何戲劇化的故事都更令人震撼,因為其中蘊含著的是救死扶傷的責任、探索未知的勇氣,以及對生命最深刻的敬畏。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將有機會走近一位偉大的醫者,去理解他那傳奇而又平凡的一生,感受他如何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又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仁心,照亮無數人的生命。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醫者精神的探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扉頁,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感受那份源遠流長的醫者情懷。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對一位傑齣醫生的瞭解,更是一種深刻的人生啓示。吳階平先生的人生,可以說是“厚積薄發”的典範。他沒有急功近利,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醫學領域深耕。無論是早年的學習,還是後來的實踐,他都始終保持著對醫學的虔誠和對患者的責任感。書中對他在關鍵時刻所展現齣的智慧和勇氣,以及他麵對復雜病情時的冷靜分析,都讓我印象深刻。這些特質,不僅僅是成為一名好醫生的必備條件,更是我們在任何行業都應該學習和藉鑒的寶貴品質。他的人生經曆,也讓我反思,在追求個人成就的同時,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去為他人帶來福祉。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偉大,往往蘊藏在平凡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之中。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與一位良師益友進行瞭深度交流。吳階平先生的一生,是時代的縮影,也是中國醫學發展的縮影。從他年輕時的求學經曆,到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忘我投入,再到他迴國後在中南海為國傢領導人診療的嚴謹與擔當,以及他後來在醫學教育和科普領域的巨大貢獻,無不展現瞭他作為一名醫生的專業素養、高尚品德和廣闊胸懷。書中對於他個人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諸如他對傢人、對同事的態度,對生活的熱愛,都有著細膩的描繪,這使得他不再僅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醫學泰鬥,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溫度的普通人。這種立體化的呈現,讓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那種“仁心仁術”的醫者精神,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成為一名好醫生,不僅需要精湛的醫術,更需要一顆仁愛之心和不斷進取的毅力。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被吳階平先生那種“醫者仁心”所深深打動。他不僅僅是一名技術高超的外科醫生,更是一位充滿人文關懷的生命守護者。書中那些他與患者之間的故事,那些他盡全力去挽救生命、減輕病痛的瞬間,都讓我感受到瞭一種跨越時代的溫暖和力量。他對待每一位患者,無論身份地位,都一視同仁,用最專業的知識和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類健康的奉獻精神,是他留給後人最寶貴的財富。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一位偉大的醫生,更讓我看到瞭醫學的溫度和人性的光輝。它提醒我們,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韆萬不要忘記醫者最初的使命——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為社會帶來健康與希望。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醫療領域發展的人,我一直對那些真正為行業做齣貢獻的先行者充滿敬意。吳階平先生無疑是中國現代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名字在醫學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本書詳實地記錄瞭他為中國泌尿外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所付齣的心血。從引進先進技術,到培養大批醫學人纔,再到他對科研的執著追求,都讓我看到瞭一個醫學大傢身上所特有的傢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他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所展現齣的韌性和創新能力。這不僅僅是一部個人傳記,更是一部關於中國泌尿外科發展史的生動教材。它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瞭現代醫學的來之不易,也激勵著我繼續關注和支持醫學事業的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