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铁路工程
  • 轨道工程
  • 施工
  • 验收
  • 质量标准
  • TB10413-2003
  • 规范
  • 行业标准
  • 工程质量
  • 技术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151131944
商品编码:29288630333
包装:01
开本:04

具体描述




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平台高架-5
定价 22.00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开本 04
作者
装帧 01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151131944

暂时没有内容介绍,请见谅!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中国铁路发展史话》 前言 中国铁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一部连接神州大地、驱动民族复兴的钢铁动脉。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书写着未来的辉煌。从晚清屈辱的“借路”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白手起家的艰难探索,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铁路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铁路人的心血与智慧,映射着国家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变迁。 本书并非枯燥的技术手册,也不是冰冷的统计数据汇编,而是试图以一种温情而细腻的笔触,讲述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真实历程。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铁路建设者们,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坚韧、他们的牺牲,如何铸就了横贯九州的铁路网。我们将聚焦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理解它们在技术、管理、组织上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非凡 ingenuity。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挖掘铁路发展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国家战略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 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中国历史、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生动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全貌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中国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第一章:铁路的曙光——晚清的萌动与屈辱 1876年,一封来自上海的匿名信,宣告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开端。一条蜿蜒曲折的淞沪铁路,以一种无奈而又屈辱的方式,在中国土地上留下了第一道铁轨的印记。这并非中国自主的产物,而是外国列强经济侵略的触角,象征着旧中国在工业化浪潮中的落后与无力。 然而,即使在列强的枷锁下,中国人对铁路的渴望并未熄灭。从盛宣怀的“关内外铁路”到詹天佑“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的宏愿,铁路的建设始终伴随着民族救亡图存的呼唤。这位中国近代铁路之父,在八达岭的崇山峻岭中,用“人”字形盘山道,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民族自信心的一次伟大觉醒。 这一时期,铁路的建设充满了艰辛与争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的阻挠与掠夺,使得铁路建设步履维艰。但即便如此,一批批有识之士,怀揣着强国富民的梦想,投身于铁路事业,为中国铁路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些早期的铁路,如同一颗颗散落的星辰,虽然微弱,却照亮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道路。 第二章:烽火中的钢铁巨龙——民国时期的曲折与抗争 民国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依旧充满坎坷。军阀混战、内战频仍,使得铁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也屡遭破坏。然而,正是在这动荡的年代,中国人对铁路的建设热情并未减退。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造好铁路”。这句口号,响彻在川藏、滇缅公路的建设工地。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无数建设者以血肉之躯,在崎岖的山路上铺设铁轨,在险峻的峡谷间架设桥梁。这些铁路,不仅连接了内陆与边疆,更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了重要的运输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铁路更是成为了民族抗争的重要战场。日军疯狂破坏中国铁路,企图切断中国的运输生命线。而中国铁路工人,则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抢修、护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铁路网。即使在沦陷区,地下铁路工作者也秘密进行破坏日军运输,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 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虽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充足的资金,但其背后所展现出的民族凝聚力、爱国热情以及不屈的抗争精神,至今仍令人动容。它们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奋勇前进的真实写照。 第三章:新中国的脊梁——白手起家的创业史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中国人民凭借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铁路建设新篇章。 “一五”时期,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陇海铁路、兰新铁路、鹰厦铁路……一条条连接东西南北的钢铁巨龙拔地而起,迅速构筑起新中国初步的交通骨干网。这些铁路的建设,不仅填补了中国铁路网的空白,更将分散的区域连接起来,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尽管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挑战极限的工程。例如,为了跨越长江天堑,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成为中国桥梁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象征。 尽管在后续的十年动荡时期,铁路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但铁路人的坚守与付出从未停止。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依然努力维持着国家的运输需求,保障着社会经济的运转。这段历史,充满了艰辛、汗水,也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乐观与坚韧。 第四章:腾飞的巨龙——改革开放与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铁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铁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八纵八横”铁路网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秦沈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中国高铁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从最初的引进技术,到如今掌握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高速铁路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是对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运营管理的全方位挑战。每一条高铁线路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工人的辛劳,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定投入。动车组列车的设计与制造,标志着中国铁路在装备制造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中国铁路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向世界输出技术与标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的成功,彰显了中国铁路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第五章:展望未来——智能、绿色与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铁路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未来的铁路,将不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工具,更将成为一个集信息、能源、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化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使铁路的运营更加高效、安全、便捷。无人驾驶技术、智能调度系统、智慧车站的出现,将重塑人们对铁路出行的认知。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中国铁路也积极践行这一理念。电气化铁路的普及,新能源动车组的研发,以及在施工建设中对环保的重视,都体现了中国铁路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铁路在速度、效率、服务、安全等方面全面提升。建设世界一流的铁路网络,提供世界一流的运输服务,成为中国铁路矢志不渝的目标。 结语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化史。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从晚清的蹒跚学步,到民国的战火纷飞,再到新中国的艰苦创业,直至今日的高速腾飞,中国铁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支撑着国家的发展,连接着人民的梦想。 本书所讲述的,只是中国铁路发展长河中的一些片段,但它们共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而奋斗。当我们乘坐着飞驰的列车,穿越祖国的大江南北时,请不要忘记那些在这条钢铁动脉的背后,默默奉献的无数英雄。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铭记。 本书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中国铁路的更多关注与思考,感受中国铁路的巨大成就,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共同书写中国铁路更加辉煌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工作中的“宝典”。我尤其欣赏它在质量控制方面所提供的详尽指导。《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去检查”。举个例子,在钢轨焊接的章节,它不仅规定了焊接工艺参数,还详细描述了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的方法和合格标准。这让我能够更有效地监督施工队伍,确保每一道焊缝都符合要求,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评分

我是在参加一个关于轨道施工质量提升的培训时第一次接触到《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当时,讲师就反复强调了这本书的重要性,并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引用书中的条文。回到工作岗位后,我立刻找来仔细研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而且还提供了相应的验收方法。这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混凝土工程,其实里面也大有学问,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对待。

评分

坦白讲,作为一名年轻的监理工程师,我之前对于铁路轨道工程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直到我阅读了《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门道”。书中的很多概念,比如“轨距”、“水平”、“高低”等,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测量方法和允许误差。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避免出现“看起来还可以,但实际上不合格”的情况。这本书,是我提升业务能力的一大利器。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厚重的技术标准,我心里还是有点打怵的。毕竟,铁路轨道工程的复杂性和精密度摆在那里,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但是,当我深入阅读《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后,我发现我的担忧有些多余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有条理,从总体要求到具体工序,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例如,在关于路基填筑的部分,它不仅明确了每层填土的压实度要求,还详细说明了不同土质的处理方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排水、边坡防护等等。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刚入行的铁路轨道工程师来说,《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简直就像一本“救命稻草”。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严谨细致的条文,那些关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测量放线等方面的规定,都清晰明了,让我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其中关于混凝土、钢轨、扣件等关键材料的质量要求,详细列举了各种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让我不再对着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感到一头雾水,而是能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审核,确保我们使用的材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评分

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项工程,质量是生命线。《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本书,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在排水设施的施工中,它不仅要求沟槽的坡度、宽度达标,还强调了过滤层和保护层的设置,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性。这些看似微小的方面,却对轨道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铁路建设不可或缺的品质。

评分

我一直认为,技术标准是工程建设的基石。《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我国铁路轨道工程领域的一份“宝藏”。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在轨道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还充分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标准。例如,在轨道几何尺寸的精度要求上,它就有着非常高的标准。这本书,让我对我国铁路建设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铁路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施工经验的老工程师,《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印证”和“深化”。我常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问题,然后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更精确、更权威的解答。例如,在平纵曲线的测量控制方面,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测量步骤,还列举了不同类型曲线的计算公式和允许误差范围。这些内容,与我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互印证,也帮助我更加系统地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评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可能显得有些“枯燥”,但对我而言,却充满了“智慧”。它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凝聚了无数专家经验和心血的精华。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冻胀地区的路基处理方面,它提供了多种技术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恰当的选择。这本书,是我解决实际工程难题时的“定心丸”。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规定”了什么,更在于它“引导”我们怎么做。我经常在施工现场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我就会翻开《TB10413-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书中关于“不合格项的处理”和“变更管理”的章节,为我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操作流程和决策依据。它告诉我,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而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记录、分析、整改,并将相关的变更及时汇报和审批。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都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